书籍封面

中国森林公园环境解说系统研究

面临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人们在城市化迅速发展中渴望自然、亲近绿色的愿望日益强烈。我国森林公园成为传播“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生态文明理念、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提升体验性环境解说产品及服务能力是森林公园满足公众需求的基础。目前我国森林公园环境解说系统存在公众高需求与规划建设低水平不协调、环境解说设施和服务水平不同步等问题,森林公园环境解说系统建设亟需加强理论和实践研究。  本研究以系统学、地理学、生态学、心理学、传播学及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探索了我国环境解说系统本土化理论,丰富了森林公园环境解说系统的理论;综合结构模型、地理空间概念和“问卷星”大数据技术分析方法,基于全国和北京市森林公园公众8909份大样本量问卷调查和北京市46个森林公园的深入调研,对森林公园环境解说系统的作用机理和优化模式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成果可为北京市森林公园供给侧改革提供理论依据,为我国森林公园环境解说系统相关政策制定和标准编制提供借鉴。  第1章,绪论。该书的科学问题是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新型城镇化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提出的,研究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突出。北京市“十三五”期间定位发展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森林公园环境解说系统自2010年起步,成为全国林业系统设施完善、活动丰富、自然教育机构多的地区,北京市案例区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第2章,构建理论框架。在系统归纳和借鉴国内外研究经验的基础上,构建我国森林公园环境解说系统,包括主要目标、组成要素(关键要素和约束要素)、三维结构(内容、时间、空间)和四大功能(公众体验、资源保护、自然教育和公园管理)及“系统目标一作用过程一效果评估”理论构架,提出了森林公园环境解说方程式和“跷跷板效应”,以期避免环境解说“供给过度”和“供给不足”的问题。  第3章,系统目标研究。建立了教育型、运动型、养生型和生活型解说体验和学习目标一能力目标一情感目标一行为目标有机结合的森林公园环境解说系统多层次目标体系。基于“问卷星”获取的全国大样本数据,应用一阶因素模型和多群组调节效应分析法,验证了森林公园公众环境解说体验意向模型。结果表明:公众环境解说系统认知态度对4种类型解说体验意向存在正向且显著的影响,影响系数是生活型>养生型>教育型>运动型;公众学历是环境解说体验意向的重要影响因素,对公众环境解说体验意向具有显著的影响。  第4章,作用过程研究。构建了以教育型体验为主线的森林公园环境解说系统引导公众环境负责任行为的概念模型,基于北京市2016年森林文化活动和环境解说设施公众问卷调查数据,综合运用验证性因子、二阶因素模型和中介效应分析法验证模型。结果表明:公众环境解说体验提高1个单位会直接引导公众环境负责任行为产生的可能性增加0. 67个单位;环境解说体验是公众参与动机和环境负责任行为的完全中介变量,效应系数为0. 355。  第5章,效果评估研究。建立了森林公园环境解说系统效果评估概念模型,基于北京市玉渊潭公园樱花节问卷实证研究表明:森林公园环境解说系统以追求公众高满意度为效果是一种误导,环境解说系统满意度与促进公众环境负责任行为之间不存在显著关系。但是通过加强环境解说系统的体验性,可提升公众的地方依附感,培养公众地方依恋和地方认同感,提高公众环境负责任行为产生的可能性。  第6章,优化模式研究。在系统归纳和总结“森林公园环境解说机会谱系”关键要素及构建机理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北京市森林公园发展存在的问题,从游憩机会谱系规划视角,构建了北京市森林公园环境解说机会谱系,并提出了都市中心和城市郊野两种典型模式。其中,都市中心模式服务于社区居民,提供绿 色生活、社区关怀、健身锻炼、自然教育的环境解说机会,城市郊野模式面向于北京市外和国际游客,提供当地文化体验、自然教育、社交休闲、养生保健的环境解说机会,两者在非人员媒介和人员媒介的规划和建设上要求不同。  第7章,结论与不足。中国森林公园环境解说系统建设“本土化”研究迫在眉睫,中国森林公园环境解说系统作用机理分为“系统目标一作用过程一效果评估”3个关键环节,森林公园环境解说系统优化的关键之处是调查约束要素、识别环境解说机会,构建环境解说机会谱系。今后可扩展4个目标层次的对比研究,并未对北京市其他年份和国内其他省份森林公园进行深入调查研究。
微信读书推荐值
待评分
推荐
一般
不行
热门划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