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封面

西北有高楼:汉代陶楼的造物艺术寻踪

“陶楼”是我们用来讲述历史和演绎文化的实证资料。当汉代地面大型建筑从大地上逐渐消失的时候,有一些石质的建筑如山东的朱鲔石室、孝堂山祠堂等还得以保存,它们成了我们认识陶楼的参照系。  作为一种礼仪性器物,陶楼的形制、质料、尺度等体现社会变迁与墓葬演化的过程;体现了社会各阶层礼仪等级的博弈过程;体现了社会习俗在信仰演化过程中留下的蛛丝马迹。  作为一种象征性的模型明器,陶楼的制作是建立在汉代人的世界观之上的。陶楼模仿了现实的楼,构造的却是死后世界的幻象。陶楼既是社会风俗变迁的产物,又是社会身份、地位的表征。以陶楼为代表的建筑明器处于墓葬空间的象征体系之中,体现了墓葬礼仪中天、地、人、神的沟通方式。  从“观物取象”到“制器尚象”,再到“器以藏礼”,正是陶楼造物的根据,同时也构成了中国古代造物美学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汉代人相信西北的高楼上居住着不死的神仙(如掌握生杀之权的西王母),它是汉代人向往的神圣之境。当太阳从西北方落山的时候,一切的生命都随太阳的消逝而归于黑暗。西北又是再生希望的开始,太阳穿过幽冥的地下世界在另一天升起。而那地平线上的高楼,必将在云雾中显现,那不死的“神仙”只是人生命欲望的化身。
微信读书推荐值
待评分
推荐
一般
不行
热门划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