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封面

中医临床必读丛书105本

鉴于本书有《温热论》与《温证论治》两种传本,且两书的文字表述有较大的差异,故本次整理以《温热论》为主,其后附录《温证论治》。前者以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卫生堂刻本为底本,后者以乾隆五十七年(1792)吴门唐氏问心草堂刻《吴医汇讲》本为底本,并参照其他刻本重新点校。书前撰有导读,便于读者学习。本次整理以徐行《医学蒙求》清嘉庆十四年(1809)刻本为底本,参照其他刻本重新点校。书前撰有导读,便于读者学习。 本书系采人阎孝忠整理名医钱乙的有关儿科著述而成,约成书于宋·宣和年间(1119~1125),是我国现存ZUI早的儿科专著,在儿科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全书3卷,上卷脉证治及小儿的生理、病理,五脏辨病论治,列举常见小儿病证80余条;中卷记尝所治病,经钱乙的危重疑难病案 23个,充分展示了他的医学观点;下卷诸方,介绍了钱乙经验方122首。书后附有《阎氏小儿方论》、《董氏小儿斑疹备急方论》。该书反映了宋代多个医家的经验方,具有简练实用的特点,作为儿科鼻祖钱乙研制的五脏补泻的方剂,成为后世医家临证研究、化裁古方的重要文献。 本次整理,以清·起秀堂本为底本、经过精心校勘而成。书前有导读,书后附有方剂索引,便于读者查阅。本书广泛适用于中医儿科医生及中医爱好者参考使用。 本书由元末医家滑寿编纂,成书于1364年。1卷,19篇。全书首先记载了枢要玄言、左右手配脏腑部位、五脏平脉、四时平脉、《内经》三部脉法、呼吸沉浮定五脏脉、因指下轻重以定五脏、三部所主等脉法基础:其次又从浮、沉、迟,数、滑、涩六脉提纲,举、按、寻持脉之要,察脉上下、来去、至止六字之别,脉贵有神等论述持脉手法;再次从脉阴阳类成,兼见脉类、诸脉宜忌类、验诸死证类、死绝脉类、五脏动止脉、妇人脉法、小儿脉法等论述临证脉类;*后介绍脉象统会16种脉象以及歌诀。 本书篇幅短小,要言不烦,贴切临床,是一部流传很广且颇有影响的脉学著作,在中医诊断学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至今对临床仍有很强的指导价值,可供各科临床医生参考,也可供中医院校师生习阅。 本次整理以明刻《明医指掌》附刻《诊家枢要》本为底本,参照其他刻本以及《素问》、《脉经》、《景岳全书》等重新整理,书前撰有导读,便于读者学习。 李时珍和他编撰的《本草纲目》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他的《濒湖脉学》也是我国中医脉学史上一部重要著作,成书于1564年。1卷。本书广泛吸取《素问》、《难经》、张仲景《伤寒论》及王叔和《脉经》等传统名著的精华,采撷当时颇有见树医家的独到见解,并结合自己的临证体会,编成此书。本书阐述了27种脉象的脉体形态。相类脉的鉴别、主病等,特别是李氏把27种脉象歌诀化,文字简短,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具有易学易记的特点,成后世脉学传播的主流。至今仍是备受中医工作者喜爱的入门读物。书后附有的《四言举要》实际上是李言闻依据南宋名医崔嘉言的三传弟子张道中《西原脉诀》删补更名而成。《四言举要》在明清广泛传播,对明清脉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本次整理以明刻本为底本,参照其他多种清刻本以及《素问》、《难经》、《脉经》、《诊家枢要》、《四诊心法》等书重新整理。书前撰有导读,方便读者学习。 本书为明末著名医家李中梓所著。全书共10卷。卷1为医论和图说。医论以介绍医学源流、指导学医门径为主;图说部分根据《内经》列述人体骨度部分及脏腑、生理等。卷2提纲挈领地阐析中医的脉学、诊法。卷3-4为本草征要,以《本草纲目》为主,精选常用物400余概括主治功效,并采诸爱学说、参以已见予以阐释。卷5-10介绍以内科杂病为主的30余种病证的病机和,并附医案。   本次整理以明崇祯址年丁丑(1637)刻本为底本,经过精心校勘而成。书前撰有导读,书后附有方剂索引、名索引、便于读者查阅。   本书广泛适用中医临床人员、中医大专院校师生、自学中医者参考使用。 本书为清·汪昂撰于1683年,增订于1694年。书名“本草备要”,意即所载药物学内容既完备又扼要。 该书据汪昂增订原本整理。全书精选常用中药479味,分列8部(草、木、果、谷菜、金石水土、禽兽、鳞介虫鱼、人)。各药内容简要实用,用大字重点突出药物功效特点与主治范围,又用小字随文简释该药取效原理、主治疾病特点、临床用药技巧和方法以及同类药物的作用比较等。书中穿插与该药疗效相关的医案、典故等,读之令人趣味盎然,方便记忆。各药之后,还简述药物的产地、鉴别、炮制等相关内容。 该书自初刊以来,深受医家欢迎,已翻印200多次,是翻印次数最多的中国古代本草著作。该书影响经久不衰,至今仍为学习中药入门书,以及临床用药实用参考书。 本书由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中立撰绘,成书于1612年。12卷。述药508 种,分草、木、谷、菜、果、石、兽、禽、虫鱼、人十部予以介绍。作者针对当时已很普遍的医药分家、医不知药的现状,编绘本书,旨在讲述药物本原(即药材的正确来源、形状、炮制法等),同时,作者还亲自绘制了442幅药材图,方便临床医生辨认药物,开古代药材图谱之先河。后世多种本草书效仿其例,增绘了药材图,深受临床医家的欢迎。是非常有特色的中药书,对当今中医临床也有较大的参考价值,是中药工作者以及中医各科临床医生的必读之书。 本次整理以明万历四十年(1612)作者亲手书画原本为底本,参照其他刻本重新整理。书前撰有导读,书末附有药名索引,便于读者学习和查阅。 本书由清代著名医家江涵暾撰。4卷。全书从诊法、五脏六腑、儿科、女科四方面论述疾病的证治,尤其是将脏腑用分为补泻猛将,次将,十分方便临床医生辨证选。全书内容浅显,论述简要,切合临床,是一部流传甚广,颇有影响的医学入门读物。对当今中医也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本次整理以清道光十四年(1834)刊本为底本,参照其他刻本重新点校。书前撰有导读.书末附有方剂索引,便于读者学习和查阅。 《成方切用》为清代名医吴仪洛编著,是继《医方考》(明)、《医方集解》 (清)后又一部较为著名的方论类著作。作者广泛收集历代有效成方,对治疗原则、组方理论、实际运用等与方剂相关的问题几乎都有所论及。 全书共十四卷,卷首为制方总义及《内经》一十二方;DIYI至第十二卷每卷又各分上下,各为一门,共设治气、理血、补养、涩固、表散、涌吐、攻下、消导、和解、表里、祛风、祛寒、消暑、燥湿、润燥、泻火、除痰、杀虫、经带、胎产、婴孩、痈疡、眼目、救急二十四门。每门开篇有总论,后列诸方,每方先记主治病证,并分析每种症状产生的机理;继出组方用药、剂量与服用法;再论配伍原理,即方论(方义),及用方禁忌等;ZUI后有方剂加减变通运用方法。全书共收正方656首(含《内经》12方),附方与类方共(有方名者)446首,涉及异名31个。合计收方1102首。卷末为“勿药元诠”,介绍历代调神、调息等非药物养生保健法。 本次整理,以乾隆本为底本。经过精心校勘而成.书前增加导读,书后附有方剂索引便于读者查阅。本书是中医院校学生及临床工作者必读方书之一。 本书为“走方医”技术方面的专著,清·赵学敏纂辑,清·吴庚生补注。作者记录走方医柏云口授医技,广摭民间经验,并结合自己丰富的医药知识与临床经验,“删其眩异繁缛,参以秘笈所藏,归之雅正,勒为成书”,编为《串雅内编》4卷、《外编》4卷。《串雅内编》介绍了“顶、串、截”三大法,以及某些单方。《串雅外编》则分“禁方”(*咒之类)、“选元”(各种急症抢救法)、“药外”(非药物疗法)、“制品”、“医外”等类。清末名医吴庚生于若干治法与单方验方后,附有按语,对学习和应用很有启迪。“走方医”虽“为国医所不道”,但他们中的某些人精通各科,熟谙“贱”、“验”、“便”方法,常常“能使沉疴顿起”,“救人之危”。该书首次揭示了走方医的神秘内幕,是临床医生重要的学习参考著作。   书中所载治法及单方验方等,需在熟练掌握诊疗技能、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予以采用。本书《内编》是以清光绪十六年(1890)榆园刻本为底本、《外编》则以民国初扫叶山房石印本及清抄本为底本进行整理。 本书内容简洁实用,用药经验丰富,共10卷,载药655味,每药记载畏恶反命名,主治功能,配伍运用等。
微信读书推荐值
评分不足
1人点评
推荐
一般
不行
热门划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