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读书
首页
传书到手机
墨水屏版
手机版
登录
幽暗的现代性:梁启超的思想世界(1896—1906)
王圣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无
close
简介
无
版权
出版社
中国书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0年8月
字数
273,749
分类
哲学宗教-东方哲学
微信读书推荐值
待评分
推荐
一般
不行
推荐
一般
不行
热门划线
去 App 查看全部
幽暗的现代性:梁启超的思想世界(1896—1906)
王圣
版权信息
导论
第一节 百年梁启超思想研究综述
一 对梁启超思想的早期发现(20世纪二三十年代)
二 历史唯物主义批判时期(20世纪五六十年代)
三 从再认识到显学阶段(1978年至今)
第二节 问题结构:作为梁启超思想的起点与路径
一 梁启超研究的话语机制
二 过渡时代的总问题:梁启超的中国话语内在理路
三 研究方法、路径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过渡时代的变革:梁启超思想的前提
第一节 清代儒学的内在发展与下层社会的觉醒
一 明清儒学向下位移与清末西方观念的接受
二 经世致用与经学的瓦解
三 晚清民间社会及心态变化
第二节 公羊三世与维新思想
一 梁启超早年治学的三次转变
二 康有为基本思想
三 康有为对梁启超思想的影响
第三节 严复、谭嗣同、黄遵宪对梁启超的影响
一 进化与群己:严复思想对梁启超的影响
二 激进与保守:谭嗣同对梁启超思想的影响
三 现实界的他者:黄遵宪对梁启超思想的影响
第二章 从中西到新旧:梁启超的危机意识与中国话语的创建
第一节 他者、危机与乌托邦:梁启超思想的牢笼
第二节 历史、身份及认同:梁启超的中国话语起点
一 一元论下的政教史批判
二 再创“三世说”:他者目光下的自我重建
三 中国的命名、纪年及世界之中国
第三节 从中西到新旧:戊戌叙事的建构与缝合
一 从中西到新旧的思想转换
二 慈禧之恶:现实的道德想象文本
三 两种谭嗣同:梁启超话语构建的最终独立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政治哲学批判:梁启超的国家话语建构
第一节 国家意识与政治批判
一 睡狮:在西方话语中构建中国
二 从道德之恶到政治非法:旧中国的国体及政治学批判
第二节 中学、东学与西学:梁启超国家话语的初步形成
一 群学:国家话语的起点
二 从东学到西学:国家话语的初步构建
三 勤王与排清之间的国家话语
第三节 在卢梭的分界线上
一 梁启超与孙中山在卢梭思想上的交集
二 多重矛盾中的卢梭思想
三 1900年:回到形而上学
第四节 从卢梭到伯伦知理:重返国家话语的思想构建
一 对卢梭的辩护:重返国家话语
二 政府、个人与国家:对卢梭与伯伦知理的调和
三 以洛克为中心:梁启超的契约思想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幽暗意识:梁启超的国民性批判
第一节 人种、人性与新民:个人实在的决定论
一 主知主义与契约论的伏线:梁启超的个人实在论
二 新民作为总体性的根本问题
三 从人种到人性:新民的人类学基础
第二节 梁启超与近代国民性话语
一 国民与国民性
二 晚清社会心态的转变与国民性焦虑
三 梁启超调和的国民性话语
第三节 从道德革命到道德改良
一 道德目的论
二 利群的道德实践论
三 道德辩证法的困境:私德与公德
四 重回王学的一点灵光:道德改良的最后归属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是否关闭自动购买?
关闭后,阅读到本书未购买章节均需要手动购买确认。
取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