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封面

素描与视觉表达/国家级高校特色专业-四川美术学院绘画专业系列教材

在21世纪的今天,中国的艺术创作面貌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新的观念、技术和材料层出不穷,创作方式日趋多元。中国的艺术教育模式相应地发生了显著变化,原有的苏式教学体系已然不能适应当代的艺术发展和内在需求。全国各美术院校均根据自身情况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调整,各具特色的教学理念纷纷涌现,个性化的创作实践大量展开。  当代的学院教学,在传授传统技艺的同时理应十分关注教学与当代艺术的联系,正视当下鲜活的艺术实践并与之互动。因此,我们倡导“以创作带动教学”的理念,倡导学生在宽松的创作体验中去完成基本功训练,建立独特的方法论,并鼓励以个性化的创作实验积极介入当代艺术创作。我们不但在基础训练中取消了石膏肖像的写生课程,并且将创作作为重要的基础课提前至一年级开设,希望通过创作的实际体验帮助每一个个体更有目的性地解决基础问题,从而有效地完善基础训练为创作服务的功能。我们将具有创作性质的课程不间断地安插于本科教学的所有阶段,旨在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表达的能力,帮助他们发掘自我,建构个性化的艺术理念和创作方法,进而启发学生使用差异化的形式语言创作出优秀的艺术作品。  “素描与视觉表达”是一门与创作关系紧密的课程,在教学大纲的整体规划中,它同三年级下学期的许多课程一样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即指该课程作为本科阶段与素描相关的最后一课,需要凭借对前期学习的积淀有效的转化,然后去创作出能体现阶段性成果的素描作品;启下,即指该课程意味着较完整的个性化创作实验的开始。学生们通过较单纯的视觉艺术创作去检视或开拓个体的创作方法和艺术语言,为毕业创作的顺利实施打下一定的基础。与以单一艺术语言或流派为指向的课程不同的是,在本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各种形式语言都可以被借鉴,实践的核心在于个体自觉的选择。通过对选择的实验去增强艺术与自我之间的观照,疏通创作者的自我发现之路,为个性化的表达进行铺垫。从上述角度说,该课程的设置既是与毕业创作的衔接,也是与趋于个性化表达的当代艺术的一次相遇。
微信读书推荐值
待评分
推荐
一般
不行
热门划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