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封面

普罗塔戈拉

《普罗塔戈拉》在柏拉图的所有作品中堪称非常富戏剧性,虽然它记叙的事件本身很简单。  一个名叫希珀克拉底的雅典年轻人听说闻名遐迩的智术师普罗塔戈拉到了雅典,激动不已,一大早敲开苏格拉底的门,要苏格拉底同他一起去见下榻雅典富人卡利阿斯家的普罗塔戈拉,引荐他做普罗塔戈拉的学生。苏格拉底责备希珀克拉底鲁莽,还不认识普罗塔戈拉是怎样的人就冒失地决定把自己的灵魂托付给这人。  尽管苏格拉底让希珀克拉底意识到做智术师的学生是丢人的事情,最终还是带他去见了普罗塔戈拉。可是,接下来我们看到的是一场苏格拉底与普罗塔戈拉的交谈,而非普罗塔戈拉与希珀克拉底的交谈。原来,苏格拉底带希珀克拉底去见普罗塔戈拉,为的是通过自己与普罗塔戈拉交谈让希珀克拉底亲眼看到,做普罗塔戈拉这种哲学家的学生的确十分危险。  柏拉图让我们看到。苏格拉底挺身挡在了智术师与年轻的爱欲之间,凭靠高超的修辞技巧刻意引导与普罗塔戈拉的对话,让年轻的爱欲免于智术师的诱导。苏格拉底与普罗塔戈拉的对话乃至争辩,自始至终是表演性的。苏格拉底在与普罗塔戈拉的对抗性论辩中多次显得说话不地道或者说“不正义”(如强迫普罗塔戈拉做不愿意做的事情),乃至最后把普罗塔戈拉逼得当众丢面子。然而,苏格拉底对普罗塔戈拉的“行不义”,是为了实现更大的“正义”:救护涉世未深的年轻爱欲。  施特劳斯开设过《普罗塔戈拉》讲疏课。在笔者看来,这一课程的思想史意义不亚于他的《会饮》讲疏,从古典政治哲学角度讲甚至更为重要。因此,笔者依据尚未整理出版的录音记录稿摘要编译了施特劳斯的讲疏,随文附注,贯通全篇。  《普罗塔戈拉》注释分三类:施特劳斯的讲疏(标明[施疏]),笔者的译注(标明[译按]),凡未标明者均为采自其他西文译本的注释。
微信读书推荐值
评分不足
2人点评
推荐
一般
不行
热门划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