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封面

徐贲作品套装(1-4)

尊严是一种以它自身为目的的道德价值,它并不为达到任何其他目的服务,更不能为其他目的而被牺牲掉。失去尊严的人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行动,也不能为自己的 行为担负责任。如果我们反对将任何人像奴隶或牲口一般地非人化或作非人对待,那么我们就必须维护和捍卫每一个人的尊严,包括那些反对和破坏尊严这一普世价 值的人们。唯有如此,尊严才能真正成为一种普世价值,一种连它的敌人也不能不自己需要的做人的保障。  比起十年前我开始写作这本书的时候,今天正义和尊严问题已经在中国受到了更多人的重视。就我本人而言,在这十年间基本没有改变的是,我在思考正义问题时所运用的一个判断价值仍然是尊严:不仅是个人的尊严,而且也是每个公民在群体公共生活的尊严。 知识分子政治的基础是坚持关于人的普遍价值。……它拒绝以任何现成的政治正确信条来限制和束缚个人的自由意志和判断,拒绝以此来阻塞任何形式的公共群体交流。  个人的思想和集体的道德生活之间的必然联系在于,思想要求我们确认好生活一定是道德的生活,因为思想本身就具有道德内涵。   把个人(“我”)的思想和集体(“我们”)的行为及行动联系在一起,把知识分子和公共政治联系在一起,既为了表明知识分子介入社会问题的责任,也为了主 张,无论是谁,若要有效地介入公众问题的讨论,都需要尽可能地尊重知识学理,借助理性分析和实行独立判断。一旦理性思考与公共关怀合为一体,那些原本似乎 只属于知识分子的精英特征也就会获得普遍的公民社会意义,成为现代社会普通成员都可具备的思想和行为特征。 对于人类共同的灾难,记忆研究关心的不是我们“愿意”记忆什么,而是“有道德责任”记忆什么。我们应该记住的是那些“直接毁灭共同人性”的邪恶事件。记 住过去的灾难和创伤不是要算账还债,以牙还牙,而是为了厘清历史的是非对错。对历史的过错道歉,目的也不是追溯施害者的罪行责任,而是以全社会的名义承 诺,永远不再犯以前的过错。  《徐贲文集: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一书的初衷是提供一些与人道灾难有关的历史知识,并提醒一些与记忆伦理、道德思 考和价值抉择有关的问题。这个初衷至今没有改变。然而,不幸的是,新一代人对历史灾难的知识与思考和抉择之间的脱节与错乱,比我当初写这部书的时候更严重 了。此次再版也许正是一个再次提醒这些问题的机会。 《徐贲文集:统治与教育 从国民到公民》立足于文化批评,关照当下中国公共领域热门话题的话题之一:教育、政体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徐贲以广阔的学术视野和深厚的人文素养,分门别类呈现了从斯巴达国家主义教育开始的古今中外各种教育体制,堪称一本关于教育体制的微型简史。 此书延续了徐贲以知识分子身份介入公共生活的言说方式,在历史考证的基础上,他对与国家命运与公民生活切实相关的教育进行了通古贯今的审视和思考,提 出并回答了“政体与教育的关系”和“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的问题,严肃审视和思考了当下文化生态,为公共议题给出了一个知识分子的答案。 本书讨论的是现代国民教育和公民教育之间的复杂关系。当国民教育是民主式的教育时,帮助人民变得更智慧,更有自我治理的能力。然而,当它是专制统治的臣民教育时,它却使人民变得愚昧、顺从,既没有自我治理的能力,也没有自我实现的意愿。 本书宗旨在于追溯和呈现现代国民教育的发展历程,汲取深刻的经验教训,期待第一种同时也需要警惕第二种。本书在对治理与教育、政体与国民的讨论中,考察了 三种与国民教育有关的基本政体原型:古典共和、现代民主共和、现代极权。从斯巴达、罗马帝国、文艺复兴,到美国建国初期、德国纳粹、东德……作者关注不同 政治形态下国民教育、儿童教育、宣传的不同特性,考察了民主与专制的政体区别(当然在程度和形式都会有不同的变化)如何形成了完全不同的国民教育。
微信读书推荐值
评分不足
4人点评
推荐
一般
不行
热门划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