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国有企业在以公司化为主导的制度改革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代理问题。这些代理问题表现为经理与股东以及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公司各方的利益冲突影响了公司的管理效率和资源的优化配置。而对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理论研究为改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实践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 本书共分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在理论层面,本研究主要探讨了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结构和功能;在实证层面,作者以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为背景,实证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治理机制现状及其功能。最后根据经验研究的结果评价了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运作效率,并尝试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本书比较了发达经济下的两种代表性的公司治理范式。通过对这两种存在根本差异的公司治理体系的比较制度分析,作者发掘了它们的机制结构和系统特征。在深入考察和评价这两种极端治理模式的制度背景和相对价值的基础上,作者指出了我国国有企业治理改革所应借鉴和学习的方向。另外,在总结东欧转型国家企业治理改革历程中的成败得失的基础上,作者进一步探讨了我国国有企业治理改革的路径选择问题。这一系列的探讨对于我国国有企业内部治理机制的改进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都具有建设性的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