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封面

政策环境评价理论与实践探索

《政策环境评价理论与实践探索》是我近年来对政策环境评价理论与实践探索的记录,主要由我的博士论文《基于复合生态管理的政策环境评价方法研究》、《淮河流域水污染治理政策环境评价》报告和与喻元秀、程翠云、张海涛三位博士(后)陆续合作开展的“农业政策环境评价研究”集成而来。  《政策环境评价理论与实践探索》分上下两篇。上篇关于政策环境评价的理论探索,下篇是理论的具体应用与实践。  上篇理论探索部分:  第一章,简要阐述政策环境评价的重要性。  第二章,系统整理国内外政策环境评价进展。与国外政策环境评价相比,我国政策环境评价尚停留在学术研究和讨论阶段,涉及领域较少,开展的实际案例也较为有限,缺乏大范围开展这一工作的技术和人员支撑,这也是新环保法中未对政策环境评价做出硬性要求的主要原因之一。并且,国家在现阶段制定区域和资源开发、调整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等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重大决策时,较少进行环境影响论证;所开展的有限的政策环境评价试点等实践未能有效参与和影响政策制定过程,我国政策环境评价制度的完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第三章,较为系统地介绍了政策环境评价的几种基础理论,包括政策科学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系统分析理论、社会一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第四章,结合政策要素结构、调控功能和影响过程的阐释,系统分析面向生产、消费、流通、还原、调控的复合生态系统政策体系,面向自然、经济、社会生态服务功能的环境客体体系,面向结构整合、功能整合和过程整合的生态整合方法和时、空、量、构、序分析框架,以及包括结构整合、功能整合和过程整合的生态整合机制。同时,构筑政策环境评价方法集成体系,包括界定政策系统的自然、经济、社会内涵,辨识三维政策系统的政策问题、政策目标、政策目标团体、政策工具、自然禀赋、经济技术基础和制度体制环境,分析政策问题和达到政策目标的政策诸方案,政策对自然生态服务功能、经济生态服务功能和社会生态服务功能影响的产生机理和可能的重大影响识别,利用情景设计、多观点分析等方法设计政策方案,评价政策对复合生态系统能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综合影响,提出政策方案优先排序建议以作为决策依据。  下篇应用与实践部分,具体包括农业政策、纸业政策和水污染防治政策三类政策环境评价实践评估。  第五章,以我国农业政策系统为政策环境评价的研究对象,在系统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多年农业政策的演变历程及我国农业复合生态系统历史演变趋势的基础上,剖析了影响我国农业复合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在此基础上预测了我国农业污染趋势,剖析了农业污染的途径,并提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农业政策环境优化建议。为我国制定农业发展规划提供参考,避免或尽可能降低由于决策失误或实施过程中的“政策失灵”带来的不利环境影响。  第六章,以国家纸业政策为例,将建立的政策环境评价的理论框架与方法体系进行了初步应用,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对目前国家大力推行的“林纸一体化”的政策方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论证,提出了“人,纸.林”复合生态建设政策建议,即以人的生产一消费一还原一调控行为为主线,现阶段加大一、二、三产业以及自然保护部门的结构功能协调力度,强化跨部门的复合生态规划与管理,加大废纸回收利用的力度,充分利用林业“四剩”等废弃物资源,实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适应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的要求,适当地经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强化国家自然生态服务功能;中长期要创造各种有利条件,推进功能经济和无纸化办公的进程,从根本上改变纸及纸板消费恶性膨胀的局面。  第七章,基于复合生态管理的政策环境评价理论和方法,系统分析了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政策目标、结构、功能与发生影响的过程,以及政策失效所带来的自然生态、经济社会损失,在综合评价政策得失的基础上,提出了从社会治理、经济调控和科技推动三个方面的政策调控措施。  总体来说,政策层面的战略环境评价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属于前沿领域,而且涉及的政策千差万别,目前还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和方法论。但是政策战略环境评价本质上仍然属于决策优化的制度安排和决策支持工具,一定的基本要点还是要遵循的。首先,要进行政策系统分析,明确政策目标、政策主体、政策客体和政策工具,通过利益相关者分析辨识政策发生作用的动力机制和可能产生环境影响的逻辑框架。其次,预测不同的政策选项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与生态风险的可能性与属性特征。最后,依据法律法规和设定的目标,立足需要与可能,兼顾当前与长远,提出修改完善政策与规范政策执行等方面的对策建议。这个评价过程应该是贯穿政策生命周期的全过程,直至新的政策取代过时的政策。
微信读书推荐值
待评分
推荐
一般
不行
热门划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