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北宋沙门契嵩的全部四种著作:《镡津文集》十九卷,《传法正宗记》九卷、《传法正宗定祖图》一卷、《传法正宗论》二卷。 契嵩(1007-1072),俗姓李,字仲灵,自号潜子,宋广南西路藤州镡津(今广西藤县)人,生于宋真宗景德四年(1007),七岁出家,十三岁剃度,十四岁受具足戒,法号“契嵩”。十九岁开始游方天下,访求明师。后于江西筠州(今江西高安)洞安寺得法,依止青原行思十传弟子、云门宗三世禅师晓聪,传云门宗法嗣。 北宋初年,文人士子在学理上多宗韩愈,尊孔排佛,契嵩广征博引释儒道诸家经论及史书著述,论述释家之“五戒”、“十善”等教义与儒家“五常”名教等迹异而体同,都出于“圣人之心”、人之先天心性,属“圣人之道”,能引导天下民众为善去恶,使天下得到治理,并劝儒者应当对释家有所理解和支持。契嵩的著作,在一定范围内影响了当时人对佛教的看法。此外,契嵩针对佛教内部其他宗派对禅宗系统的批评,撰写了《传法正宗记》、《传法正宗定祖图》、《传法正宗论》三部著作,以确立禅宗的正统正位,契嵩将诸书进献宋仁宗,仁宗诏付传法院编入藏经,赐契嵩紫方袍,并赐号“明教大师”。 契嵩门下弟子曾将其著作编成《嘉祐集》、《治平集》行世,但在契嵩圆寂后,二书渐次散佚。后人在收集到的《嘉祐集》基础上,重新整理了契嵩的著作,以契嵩的籍贯命名,编辑成《镡津文集》十九卷。《传法正宗记》、《传法正宗定祖图》、《传法正宗论》,历来被保存在藏经系统中。本书将契嵩的著作汇为一书,能为学者的研究使用提供便利。
使用第三方修改过的浏览器、第三方开发的微信读书客户端,或通过插件等方式访问微信读书可能会导致你的账户信息泄露或被盗。
如无视此提示继续使用上述第三方工具将有可能导致你的账号被封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