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读书书城
聪明人七大家:孔孟老墨韩大讲透
加入书架
首页
我的书架
登录
聪明人七大家:孔孟老墨韩大讲透
张守春
微信读书推荐值
评分不足
1人点评
推荐
一般
不行
推荐
一般
不行
推荐(1)
一般(0)
不行(0)
阅读
12
人
电子书
体验卡可读
字数
61.3
万字
简介
本系列讲了儒家之外各种古代东方智慧
close
简介
本系列讲了儒家之外各种古代东方智慧
版权
出版时间
2025年1月
字数
613,549
分类
文学-经典作品
试读结束
本书为免费体验卡可读
登录后获得专属福利 · 百万好书免费读
上一页
下一页
热门想法
复制
划线
写想法
查询
书友想法
写想法
查询
继续提问
Generated by AI
写想法
字号大小
字体
聪明人七大家:孔孟老墨韩大讲透
张守春
扉页
版权信息
+
书签
01册 筑基:孔子的《论语》35招教你被人喜欢
1 孔子参透了人性要点
2 无怨
《学而》第十六章 无怨
《公冶长》第二十三章 无怨
《述而》第十四章 无怨
《泰伯》第十章 无怨
《阳虎》第二十四章 无怨
《宪问》第十一章 无怨
《宪问》第三十四章 无怨
3 先难后获
《雍也》第二十章 仁者先难后获
《子路》第一章 先难后获
《卫灵公》第三十六章
4 言辞沟通
《学而》第三章 言辞沟通 申侯骗人又害己的故事
《里仁》第二十一章 言辞沟通
《里仁》第二十三章 言辞沟通
《雍也》第十四章:佞
《先进》第二十五章 言辞沟通
《颜渊》第三章 言辞沟通
《宪问》第二十一章 言辞沟通
《宪问》第二十六章 言辞沟通
《宪问》第二十七章 言辞沟通
《卫灵公》第三十九章:言辞沟通
《季氏》第六章 言辞沟通
5 恭敬 忠信
《学而》第四章 忠 信
《学而》第十三章 忠信恭敬,言可复也”,齐襄公不守信用的下场是什么
《为政》第二十章 恭敬 忠
《为政》第二十二章 信
《八佾》第二十六章 恭敬
《公冶长》第十六章 恭敬
《公冶长》第十八章 忠信
《公冶长》第二十八章 忠信
《泰伯》6:忠信
《泰伯》第十六章 非忠信的例子
《述而》第二十五章 忠信
《里仁》第二十四章 君子品德
《子罕》25忠信
《颜渊》第五章 恭敬
《颜渊》第十四章 忠信
《颜渊》第十五章 忠信
《子路》第十九章 恭敬忠信
《宪问》第八章 忠信
《宪问》第十八章 忠信
《卫灵公》第五章 恭敬忠信
《卫灵公》第十六章 恭敬忠信
《卫灵公》第三十五章 忠信
立志
1 《里仁》9
2 《公冶长》第二十二章
3 《公冶长》第二十六章
4 《述而》第六章
5 《先进》第二十六章
6 《子罕》第二十六章
7 《子罕》第三十一章
8 《宪问》第三章
9 《宪问》第三十一章
10 《宪问》第三十五章
11 《宪问》第三十八章
12 《子张》第六章
孝悌
1 《学而》第二章 孝悌
2 《学而》第六章 孝悌
3 《学而》第七章 孝
4 《学而》第十一章 孝悌
5 《为政》第五章 孝悌
6 《为政》第六章 孝悌
7 《为政》第七章 孝悌
8 《为政》第八章 孝悌
9 《里仁》第十八章 孝悌
10 《里仁》第十九章:孝悌
11 《里仁》第二十章 孝悌
12 《宪问》第四十章 孝悌
13 《阳虎》第二十章 孝悌
14 《子张》第十四章 孝悌
15 《子张》第十七章 孝悌
16 《子张》第十八章 孝悌
改过
1 《公冶长》第二十七章 自讼
2 《子罕》第二十四章 改过
3 《述而》第三章
4 《述而》第二十九章
5 《卫灵公》第二十八章 改过
6 《阳虎》第十九章 改过
7 《子张》第八章 改过
8 《子张》第二十一章 改过
不争
1 《八佾》7不争 齐桓公有八国联军为什么还要节制
2 《八佾》第十六章 不争
3 《八佾》第二十一章 不争
4 《里仁》13不争,管仲为什么不主张制造别国政变
5 《先进》第十四章 不争
求诸自己
1 《里仁》14求诸自己
2 《述而》第二十二章 求诸自己
3 《卫灵公》第十三章 求诸自己 无怨
4 《卫灵公》第十七章 求诸自己
5 《卫灵公》第十九章 求诸自己
领导力
1 《阳虎》第六章 领导力
2 《微子》第十章 宽
3 《子张》第三章 宽
4 《子张》第十九章 宽
物质利益
5 《学而》第十五章
6 《里仁》12物质利益 晋惠公和秦国为了利益诱惑而争的故事。
7 《雍也》第九章 物质利益
8 《述而》第十五章 物质利益
9 《子罕》第十四章 物质利益
10 《子罕》第二十七章 物质利益
11 《公冶长》第十章 欲望
12 《卫灵公》第十八章 名声
13 《卫灵公》第三十章 物质利益
14 《季氏》第十二章 物质利益
领导示范
1 《为政》第一章
1 《颜渊》第十七章 领导示范
2 《颜渊》第十八章 领导示范
3 《颜渊》第十九章 领导示范
4 《子路》第四章 领导示范
5 《子路》第六章 领导示范
6 《子路》第十三章 领导示范
7 《宪问》第四十二章 领导示范
治国之道
1 《学而》第五章 治国之道
2 《为政》第三章 治国之道
3 《里仁》第二十二章 治国之道
4 《公冶长》第五章 治国之道
5 《雍也》第三章 治国之术
6 《雍也》第二十二章 治国之术
7 《泰伯》第九章:治国之道
8 《颜渊》第七章 治国之道
9 《颜渊》第九章 治国之道
10 《颜渊》第十二章:治国之道
11 《子路》第三章 治国之道
12 《子路》第七章 治国之道
13 《子路》第九章 治国之道
14 《子路》第三十章 治国之术
15 《宪问》第九章 治国之术
16 《卫灵公》第四章 无为
17 《季氏》第二章 治国之术
18 《季氏》第三章 治国之术
求官之道
1 《学而》第十章 为官之道
20 《为政》第二十一章 职业定位
21 《泰伯》第十二章 求官之道
22 《泰伯》第十三章 求官之道
23 《泰伯》第十四章 为官之道
24 《宪问》第一章 求官之道
25 《宪问》第四章 求官之道
26 《宪问》第二十三章 为官之道
27 《宪问》第二十六章 为官之道
28 《宪问》第三十七章 求官之道
29 《季氏》第十一章 求官之道
有恒者
30 《公冶长》第二十一章 有恒者
31 《雍也》第十章 有恒者
32 《季氏》第九章 有恒者
33 《述而》第二十六章 有恒者
34 《述而》第二十八章 有恒者
35 《泰伯》第五章 不固
36 《述而》第三十四句:有恒者
37 《述而》第三十五章 有恒者
38 《子罕》第七章 有恒者
39 《子罕》第十九章 有恒者
40 《子罕》第二十章 有恒者
41 《子罕》第二十二章 有恒者
42 《子罕》第二十八章 有恒者
43 《先进》第二十章 有恒者
44 《子路》第二十二章 有恒者
45 《子路》第二十九章 有恒者
46 《阳虎》第三章 有恒者
幸福
1 《述而》第十一章
2 《子路》第八章
3 《子罕》第二十一章
勤快
1 《学而》第十四章
2 《为政》第十三章
3 《公冶长》第九章
4 《述而》第十九章 有恒者
5 《述而》第三十三章
君子品德
6 《里仁》第十一章 君子品德
7 《里仁》16君子品德 狐偃的智谋,为什么没得到奖励
8 《公冶长》第十五章 君子品德
9 《公冶长》第二十四章 君子品德
10 《雍也》第十六章 君子品德
11 《子罕》第十二章 慎独
12 《颜渊》第八章 君子品德
1 《颜渊》第二十一章
2 《子路》 第二十章 君子品德
3 《子路》第二十三章 君子品德
4 《宪问》第十三章 君子品德
5 《宪问》第十四章 君子品德
6 《宪问》第二十四章 君子品德
7 《宪问》第三十二章 君子品德
8 《卫灵公》第二十章 君子品德
9 《卫灵公》第三十二章 君子品德
10 《季氏》第十章 君子品德
11 《子张》第二章 君子品德
回报他人
1 《学而》第九章 人际之道
2 《八佾》第十三章 人际之道
《里仁》第二十五章 人际之道
3 《雍也》第十九章 人际之术
4 《颜渊》 第二十三章 人际之道
5 《颜渊》第二十四章 人际之道
6 《子路》第二十五章 人际
7 《宪问》第三十章 人际之术
8 《宪问》第三十三章 人际之术
9 《卫灵公》第七章 人际之术
10 《卫灵公》第九章 人际之术
11 《卫灵公》第二十五章 人际之术
12 《阳虎》第二十三章 人际
13 《阳虎》第二十四章 人际生活
14 《子张》第十章 人际之术
交友
1 《季氏》第四章 交友
2 《季氏》第五章 交友
仁
1 《里仁》第一章:仁
2 《里仁》第二章 仁
3 《里仁》第三章 仁
4 《里仁》4仁
5 《里仁》5仁 颜觸和钟离无盐的故事
6 《里仁》第六章 仁
7 《里仁》第七章 仁
8 《里仁》第八章 精神追求
9 《里仁》第十五章 仁
10 《公冶长》第十一章 仁
11 《雍也》第五章 仁
12 《雍也》第二十一章 仁
13 《雍也》第二十四章 仁
14 《雍也》第二十七章 仁
15 《述而》第九章 仁
16 《述而》第三十章 仁
17 《泰伯》第一章 仁
18 《子罕》第二十九章 仁
19 《颜渊》第一章 仁
20 《颜渊》第二章 仁
21 《颜渊》第四章 仁
22 《宪问》第七章 仁
23 《宪问》第十章 仁
24 《宪问》第十七章 仁
25 《卫灵公》第八章 仁
26 《卫灵公》第二十二章 仁
27 《卫灵公》第三十一章 仁
28 《卫灵公》第三十三章 仁
29 《卫灵公》第三十四章 仁
30 《阳虎》第十五章 仁
奢汰与谦逊
31 《雍也》第十三章:谦逊
32 《述而》第三十六章 奢汰与恭俭
33 《泰伯》第十一章 奢汰
34 《子罕》第三章 奢汰
35 《子路》第二十六章 奢汰
36 《宪问》第二章 无怨 奢汰
37 《卫灵公》第十四章 谦逊
节制 中庸
1 《八佾》20节制
2 《雍也》第二十六章 中庸
3 《先进》第十六章 中庸
4 《颜渊》第十六章 中庸
5 《季氏》第七章
正直与伪诈
6 《为政》14
1 《雍也》第十二章:正直
2 《雍也》第十五句:正直与伪诈
3 《雍也》第十七章:正直
4 《子路》第二十一章 正直
6 《颜渊》 第二十章 伪诈
7 《卫灵公》第六章 正直
8 《卫灵公》第三十八章:正直
9 《阳虎》第十三章 虚伪
10 《阳虎》第十六章 正直
11 《阳虎》第十七章 伪诈
12 《微子》第二章 正直
知人
1 《为政》第十章 知人
2 《先进》第二十一章 装正经
3 《子路》第二十四章 口碑
4 《卫灵公》第十二章 知人
用人
1 《为政》第十九章 用人之道
2 《颜渊》第二十二章 用人之道
3 《子路》第二章 用人
4 《宪问》第十二章 用人
5 《宪问》第十九章 用人
6 《宪问》第二十章 用人
7 《卫灵公》第二十三章 用人
学习之技
1 《学而》第一章 学习之技
2 《为政》第四章 学习之技
3 《为政》第九章 学习之技
4 《为政》第十一章 学习之技
5 《为政》第十二章 学习之技
6 《为政》第十五章 学习之技
7 《为政》第十六章 学习之技
8 《里仁》第十七章 学习之技
9 《公冶长》第八章 学习之技
10 《公冶长》第十三章 学习之技
11 《公冶长》第十四章 学习之技
12 《雍也》第二章 学习之技
13 《雍也》第十一章 学习之技
14 《雍也》第十八章 学习之技
15 《述而》第二章 学习之术
16 《述而》第八章 学习之技
17 《泰伯》第十七章 学习之技
18 《子罕》第三十章 学习之技
19 《宪问》第二十五章 学习之技
20 《卫灵公》第二章 学习之技
21 《卫灵公》第二十四章:学习之术
22 《卫灵公》第二十九章 学习之技
23 《卫灵公》第三十七章 学习之技
24 《阳虎》第八章 学习之技
25 《子张》第五章 学习之技
26 《子张》第七章 学习之技
理性思考
1 《为政》第十七章 无知慎言
2 《为政》第十八章 无知和慎言
3 《公冶长》第二十章 理性思考
4 《子罕》第五章 理性思考
5 《子罕》第八章 理性思考
6 《颜渊》第六章 理性思考
7 《颜渊》第十章:理性思考
8 《卫灵公》第二十一章 理性思考
9 《卫灵公》第二十六章 用人
10 《阳虎》第十四章
容貌
1 《学而》第八章 容貌
2 《雍也》第一章 领导气质
3 《述而》第三十七章 容貌
4 《述而》第三十八章 神色容貌
5 《子路》第二十七章 容貌言辞
6 《子路》第二十八章 容貌言辞
7 《阳虎》第十二章 容貌
8 《子张》第九章 容貌
《诗经》
1 《为政》第二章 真
2 《子路》第五章《诗经》
3 《阳虎》第九章《诗经》
4 《阳虎》第十章《诗经》
孔子本人
1 《八佾》第二十四章 孔子本人
2 《雍也》第二十三章 孔子生活
3 《雍也》第二十五章 孔子生活
4 《述而》第一章 孔子生活
5 《述而》第四章 孔子生活
6 《述而》第五章 孔子生活
7 《述而》第七章 孔子生活
8 《述而》第十二章 孔子生活
9 《述而》第十六章 孔子生活
10 《述而》第十七章 孔子生活
11 《述而》第十八章 孔子生活
12 《述而》第二十章 孔子生活
13 《述而》第二十三章 孔子生活
14 《述而》第二十四章 孔子生活
15 《述而》第二十七章 孔子生活
16 《子罕》第二章 孔子生活
17 《子罕》第六章 孔子生活
18 《子罕》第九章 孔子生活
19 《子罕》第十章 孔子生活
20 《子罕》第十一章 孔子生活
21 《子罕》第十三章 孔子生活
22 《子罕》第十六章 孔子生活
23 《子罕》第十七章 孔子生活
24 《子罕》第十八章 孔子生活
25 《子路》第十章 孔子生活
26 《子路》第十一章 孔子生活
27 《子路》第十二章 孔子生活
28 《宪问》第二十八章 孔子生活
29 《宪问》第四十三章 孔子生活
30 《宪问》第四十四章 孔子生活
31 《卫灵公》第三章 孔子生活
32 《卫灵公》第十五章 孔子生活
33 《卫灵公》第四十章 孔子生活
34 《阳虎》第七章 孔子生活
35 《阳虎》第一章 孔子生活
36 《季氏》第一章 孔子生活
37 《阳虎》第五章 孔子生活
38 《阳虎》第十八章 孔子生活
39 《阳虎》第二十一章 孔子生活
40 《季氏》第十三章《诗经》
41 《微子》第三章 孔子生活
42 《微子》第四章 孔子生活
义
43 《里仁》第十章 义
1 《公冶长》第十二章 哲学思辨
2 《先进》第十二章 哲学思辨
3 《子罕》第一章 哲学思辨
4 《卫灵公》第十一章 哲学思辨
5 《卫灵公》第二十七章
6 《季氏》第八章 畏天
7 《阳虎》第二章 哲学思辨
勇敢
1 《述而》第十章 勇敢
2 《宪问》第五章 勇敢
3 《宪问》第六章 勇敢
4 《阳虎》第二十二章 勇敢
品评徒弟
1 《公冶长》第一章 品评徒弟
2 《公冶长》第二章 品评徒弟
3 《公冶长》第三章 品评徒弟
《公冶长》第四章 言辞沟通
4 《公冶长》第六章 品评徒弟
5 《公冶长》第七章 品评徒弟
6 《雍也》第四章 品评徒弟
7 《雍也》第六章 品评徒弟
8 《雍也》第七章 品评徒弟
9 《雍也》第八章 品评徒弟
10 《子罕》第二十三章 品评徒弟
11 《先进》第一章:品评徒弟
12 《先进》第二章 品评徒弟
13 《先进》第三章 品评徒弟
14 《先进》第四章 品评徒弟,郑庄公怎么修复对妈妈的孝敬
15 《先进》第五章 品评徒弟
16 《先进》第七章 品评徒弟
17 《先进》第八章 品评徒弟
18 《先进》第九章 品评徒弟
19 《先进》第十章 品评徒弟
20 《先进》第十一章 品评徒弟
21 《先进》第十三章 品评徒弟
22 《先进》第十五章 品评徒弟
23 《先进》第十七章 品评徒弟
24 《先进》第十八章 品评徒弟
25 《先进》第十九章 品评徒弟
26 《先进》第二十二章 有教无类
27 《先进》第二十三章 品评徒弟
28 《先进》第二十四章 品评徒弟
29 《颜渊》第十一章 品评徒弟
30 《宪问》第二十九章 品评徒弟
品评贵族
1 《公冶长》第十九章 品评贵族
2 《宪问》第十五章 品评贵族
3 《宪问》第十六章 品评贵族
4 《微子》第一章 品评贵族
5 《微子》第十一章 品评贵族
6 《子张》第二十章 品评贵族
品评尧舜
1 《泰伯》第十八章 品评尧舜
2 《泰伯》第十九章 品评尧舜
3 《泰伯》第二十章 品评尧舜
4 《泰伯》第二十一章 品评尧舜
曾子
1 《泰伯》第三章:曾子
2 《泰伯》第四章 曾子
3 《泰伯》第七章 曾子
弟子言论
1 《子张》第一章 弟子言论
2 《子张》第四章 弟子言论
3 《子张》第十一章 弟子言论
4 《子张》第十二章 子弟言论
5 《子张》第十三章 弟子言论
6 《子张》第十五句:弟子言论
7 《子张》第十六句:弟子言论
8 《子张》第二十二章 弟子品评
9 《子张》第二十三章 弟子品评
10 《子张》第二十四章 弟子品评
11 《子张》第二十五章 弟子品评
礼是什么
1 《八佾》第二章 礼是什么
2 《学而》第十二章 礼
3 《为政》第二十三章 礼是什么
4 《为政》第二十四章 礼是什么
5 《八佾》第一章 礼是什么
6 《八佾》第三章 礼是什么
7 《八佾》第四章 礼是什么
8 《八佾》第五章 礼是什么
9 《八佾》第六章 礼是什么
10 《八佾》第八章 礼是什么
11 《八佾》第九章:礼是什么
12 《八佾》第十章 礼是什么
13 《八佾》第十一章 礼是什么
14 《八佾》第十二章 礼是什么
15 《八佾》第十四章 礼是什么
16 《八佾》第十五章 礼是什么
17 《八佾》第十七章 礼是什么
18 《八佾》第十八章 礼是什么
19 《八佾》第十九章
20 《八佾》第二十二章:礼是什么
21 《公冶长》第十七章 礼是什么
22 《雍也》第二十四章 礼是什么
23 《述而》第三十一句
24 《泰伯》第二章 礼(与仁)
25 《颜渊》第十一章 礼
26 《宪问》第二十二章 礼
27 《宪问》第四十一章 礼
28 《卫灵公》第十章 礼
29 《阳虎》第四章 礼
乐
1 《八佾》第二十三章 乐是什么
2 《八佾》第二十五章 乐是什么
3 《述而》第十三章 乐
4 《述而》第三十二章:乐
5 《泰伯》第八章:乐
6 《泰伯》第十五章 乐
7 《子罕》第十五章 乐
8 《阳虎》第十一章 乐
避世
1 《宪问》第三十六章 避世
2 《宪问》第三十九章 避世
3 《微子》第五章 避世
4 《微子》第六章 避世
5 《微子》第七章 避世
6 《微子》第八章 避世
7 《微子》第九章 避世
礼仪记录
1 《乡党》第一章
2 《乡党》第二章
3 《乡党》第三章
4 《乡党》第四章
5 《乡党》第五章
6 《乡党》第六章
7 《乡党》第七章
8 《乡党》第八章
9 《乡党》第九章
10 《乡党》第十章
11 《乡党》第十一章:
12 《乡党》第十二章
13 《乡党》第十三章
14 《乡党》第十四章
15 《乡党》第十五章
16 《乡党》第十六章
17 《乡党》第十七章
《尧曰》篇
1 《尧曰》第一章
2 《尧曰》第二章
孔子之人
02册 练心:《孟子》30招教你做一个内心强大的男人或女人
孟子是啥情况
第一章 梁惠王 (上)
1 利该怎么看?
2 与民偕乐
3 怎么增加人口
4 率兽食人
5 仁者无敌
6 告别魏国
7 到齐国推广“仁政”
第二章 梁惠王(下)
8 与民同乐
9 与民同利
10 孟子对解决国际争端的看法
11 公款旅游
12 继续谈“仁政”
13 叫国君下岗
14 如何选官
15 武王伐纣的历史定性问题
16 听专家的
17 要不要吞灭燕国
18 吞燕后出事了
19 该不该伐燕呢?
20 犯错误后不要找借口
21 对孟子的离职面谈
22 如何挽留要走的员工
23 不是我想走,其实我想留
24 离职后的抱怨
25 其实一直想走
26 不得民心
27 小国如何自存
27 继续教小国如何自存
28 逃跑也能感动人
29 在鲁国碰壁
第三章 公孙丑(上)
30 战国美好,还是纣王时代美好
31 孟子的软气功
32 仁和力
33 应该用什么样的人
34 仁政的五项内容
35 恻隐之心
36 孟子的成功学
37 啥叫“与人为善”
38 孟子对左派和右派的批评
第四章 公孙丑(下)
39 人心巩固有多大用
40 孟子耍大牌
41 送礼得有理
42 不作为的平陆大夫
43 严于律人 宽于律己的孟子
44 孟子被人欺负
45 丧事可以奢侈
第五章 滕文公章句上
46 良药迷魂利于病
47 领导带头还真管用
48 该怎么组织农业
49 对神农学派的辩驳
50 爱是有差等的还是没有差等的
第六章 滕文公章句下
51 手段的正义性
52 “大男子主义”
53 不许跑官
54 知识分子不是吃白饭的
55 商汤的“成功之路”
56 如何搞教育
57 如何接待领导来访
58 改革不能等?
59 孟子把异端当作洪水猛兽
60 当禄虫,还是当蚯蚓
第七章 离娄(上)
61干木匠活能说明治理社会的道理吗?
62 言必称尧舜
63 仁是个万金油
64 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65 修身齐家治国
66 天下兴亡 巨室有责
67 臭脚就总遇上脏水
68 仁是保健药
69 仁义
70 家庭伦理的复制
71 心诚则灵
72 两个“大老”
73 批评现实
74 眼睛是心灵的办事处
75 啥算恭敬
76 男女授受不亲
77 父子之间最重要的是和气
78 不要像养猪那样养老爸
79 让一部分人带头仁起来
80 舆论的不可靠性
81 说话怎么总不算数
82 总想让别人听自己的
83 “点你一下”
84 毕业后就变质了
85 纳妾和闪婚都是可以的
86 音乐是怎么来的
87 以孝治天下
第八章 离娄章句下
88 少数民族也出人才
89 学雷锋,被批评了
90 并非绝对地“忠君”
91 移民的理由
92 旷世高人
93 不能有道德洁癖
94 重要是有所不为
95 别说人坏话
96 不为已甚
97 说话可以不算数
98 用小孩的脑子想问题
98 办丧事可是有大意义
99 引导性教学
100 把书念薄了
101 善能服人
102 不许说瞎话
103 炒得再热,也会凉
104 人跟禽兽就一点区别
105 几位伟大导师
106 《春秋》的成书原因
107 我的老师
108 好品德过分了也不算好
109 如果你被人背叛了
110 不洗脸的西施
111 顺势而为
112 公共场合不要乱动
113 君子的心术
114 何时当“宅男”合适?
115 孝不在于行动在于心
116 圣人比常人不多什么
117 男人当三陪
第十章 万章章句上
118 五十岁的老孝子
119 君子可以被符合“大道”的说法给骗着
120 如何处理不学好的亲人
121 圣人大,还是君父大
122 天下是天子的吗?
123 禹的历史遗留问题
124 手段正确
125 寻找合适的荐人
126 狗急跳墙的百里奚?
第十一章 卷十 万章章句下
127 到底该不该当官,也分境界
128 当官的收入
129 交友交的是什么
130 官员之间送礼怎么办
131 人的活法
132 如何馈赠贤人
134 交古人友
135 任人唯亲
第十二章 卷十一 告子章句上
136 性和仁义
137 人性和水性
138 性的辩论
139 义在内还是在外的——第一回合
140 义在内还是在外——第二回合
141 性善的新定义
142 人性相同
143 论述性善
144 迷失的羔羊
145 找鸡找鸭
146 挂心脏科的号
147 继续挂号
148 养护什么才是对的
149 动动心吧
150 保养没有功利心
151 继续劝善
152 杯水车薪
153 耕耘一样修仁
154 志于学
第十三章 卷十二 告子章句下
155 要礼还是要命
156 怎么成为尧舜
157 文字狱的典狱长
158 再说义利之辩
159 送礼的要求
160 孟子的工作总结报告
161 谁是谁的罪人
162 安乐死
163 良臣=民贼?
164 君子那么重要吗
165 以邻为壑
166 怎么才能拿住东西
167 “好的,好的。”
168 去当官之道
169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70 不教之教
第十四章 卷十三 尽心章句上
171 修身跟长寿的关系
172 命
173 得失心
174 查自己,就得道
175 众的特点
176 耻
177 耻辱心
178 贤人不势利
179 顺境和逆境怎么处
180 士的责任
181 人比人
182 如何差使民众
183 王者之民
184 教化
185 人本性
186 社会教化的功效
187 简单说
188 平民的优势
189 官场的四类人
190 君子的高兴
191 君子的性和乐
192 养老的技术
193 农业搞上去
194 水告诉我们的
195 舜和盗跖的区别
196 固执
197 心魔
198 柳下惠
199 挖井
200 仁义的真和假
201 伊尹之志
202 “不素餐兮”
203 仁义
204 隐士再次遭到批判
205 舜父杀人
206 广居
207 敬君子之道
208 美容法
209 服丧
210 教育
211 道比登天
212 道不可枉
213 弟子礼
214 稳重有韧性
215 对亲戚亲,很有意义
216 行道有重点
217 送爱人上战场
218 春秋无义战
219 血之流杵
220 磕头的战争
221 规矩
222 发达了以后该怎么样
223 杀人
224 收费卡
225 让老婆孩子听话
226 存款
227 人和人差别那么大
228五要素
229 仁政
230 民本主义
231 圣人的榜样作用
232 仁
233 孔子被困
234 让别人去说吧
235 先看看自己懂不懂
236 顿开茅塞
237 文物研究
238 再做冯妇
239 性和命
240 道德境界
241 卫道的程度
242 征税
243 诸候之宝
244 德才兼备
245 贼学生
246 修仁
247 自我例外心理
248 为善不要想着求报
249 心理暗示
250 俭以养德
251 孝心
252 完人和不完人
253 大道继续
后记 孟子与道德
03册 用术:《韩非子》17招教识人心懂人性
韩非子为什么高级
1 亡征:遇上这些征兆就会失败
2 说林 上:诸多有启发的历史小故事
3 说林 下:诸多有启发的历史小故事
4 安危:良好组织的要点
5 用人:法术就是工匠的规矩
6 大体:不以个人好恶
7 外储说左上 诸多有启发的小故事
8 外储说左下 诸多有启发的小故事
9 外储说右上:诸多有启发的小故事
10 外储说右下:诸多有启发的小故事
11 难一
12 难二
13 难三
14 难四
15 定法:法的要点
16 说疑:好臣子和坏臣子
17 诡使:世俗善恶标准中的误区
18 六反:六种对国家没直接益处的人
19 五蠹:五种对社会没用的人
20 显学:对儒家墨家的批评
21 忠孝:对道家和纵横家的批评
22 人主:法术士和权臣的斗争
23 心度:论重刑主义
24 解老:韩非子解读《老子》
25 喻老:讲故事解读《老子》
04册 明智:老子《道德经》30招教你处事智慧
第一章 破除执念
第二章(1) “好”是绝对的吗
第二章(2)无为的细化
第二章(3)功成身退
第三章(1) 反对优绩主义
第三章(2) 反对消费主义,要极简生活
第四章(1) 冲而不盈的做事规律
第四章(2) 和光同尘
第五章(1)偏执认识
第五章(2)执中
第六章 不要被设定所限制
第七章 因为无私,而成其私
第八章(1)什么叫上善若水
第八章(2)淡泊
第八章(3)给与
第八章(4)诚信
第八章(5)时机
第八章(6)不争
第九章(1)做事不可过度
第九章(2)富贵不可过度
第十章(1) 虚静无知才是高
第十章(2) 无知才是高级的
第十一章 无的用处
第十二章 吃穿为主,其余的排在第二位
第十三章(1)遇到好事要惊讶
第十三章(2)看着身体才能做事稳
第十四章 万物一体
第十五章(1)浑然之道
第十五章(2)不盈
第十六章(1)虚静
第十六章(2)物我合一
第十七章(1)四种政令
第十七章(2)最好的治理是我自然
第十八章(上)世风衰落才会教化
第十八章(下)世风衰落才会教化
第十九章(1)越自作聪明地干预越乱
第十九章(2)不要言辩
第十九章(3)不要巧
第十九章(4)不要伪诈
第十九章(5)啥叫朴素
第二十章(上)不要在乎别人的评价
第二十章(中)要在乎公众的舆论
第二十章(下)好像愚人之心
第二十一章 不确定性和统一性的视角
第二十二章(1)曲则金
第二十二章(2)不由自己看
第二十二章(3)不自大
第二十二章(4)不争才能得到
第二十三章(上)反对个人精英主义
第二十三章(下)信则灵
第二十四章 露骨地追求,反倒得不到
第二十五章(上)道的正反运转
第二十五章(下)法自然
第二十六章(1)贵生
第二十六章(2)富贵不如自由
第二十七章(1)贵因
第二十七章(2)善于废物利用
第二十七章(3)从有欠缺者身上学到
第二十八章(1)守雌
第二十八章(2)溪谷策略
第二十八章(3)合作策略
第二十九章 组织和事情,不能进行设计
第三十章 不要好战
第三十一章 反战
第三十二章(上)守着正道则必胜
第三十二章(下)知止不殆
第三十三章(1)知人为智
第三十三章(2)自知者明
第三十三章(3)自胜者强
第三十三章(4)自足者富
第三十三章(5)强行是有志
第三十三章(6)找到自我位置才长久
第三十三章(7)精神不朽
第三十四章(1)为而不有
第三十四章(2)度人则度己
第三十五章 执大象
第三十六章(1)将欲取之,必姑与之
第三十六章(2)将欲弱之,必姑强之
第三十六章(3)鱼不可脱于渊
第三十六章(4)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第三十七章 克制自我欲望,万物自定
下篇:德经
第三十八章(1)不得而得,使万物得其所欲
第三十八章(2)仁义礼是次等
第三十八章(3)大道不拘小节
第三十九章(1)物极必反
第三十九章(2)处世术:放在贱的位置
第四十章(1)反向思维
第四十章(2)弱者思维
第四十章(3)无中生有
第四十一章 真正的道,是不完美的,令人可笑的
第四十二章(1)冲气以为和
第四十二章(2)强梁者不得其死
第十二章(3)处世术吗?
第四十三章 无为
第四十四章(1)虚名以性命为代价
第四十四章(2)知足不辱
第四十五章(1)不要盈满
第四十五章(3)我清静,万物自正
第四十五章(4)我清静,万物自定
第四十六章(1)反战
第四十六章(2)可欲
第四十六章(3)知足
第四十七章(1) 不带主观臆测地去看
第四十七章(2) 不自见而明
第四十八章 简化
第四十九章 恒无心的观察术
第五十章 越怕死越不叫养生
第五十一章 道是本体
第五十二章(1)修道和养生
第五十二章(2)修道和养生
第五十二章(3)守柔
第五十二章(4)袭常
第五十三章 乱是怎么起来的
第五十四章(1)善于抱的人不会掉下
第五十四章(2)要有博弈互动思维
第五十五章(1) 活在当下:赤子
第五十五章(2)物壮则老
第五十六章(上)和光同尘
第五十六章(下)和光同尘
第五十七章(1)以正合 以奇胜
第五十七章(2)简单直接才是好的
第五十七章(3)奇巧不如简单
第五十八章(1)明察不如闷闷
第五十八章(2)福祸是人所没法搞懂的
第五十八章(3)方而不割
第五十九章 谦卑
第六十章(1)治大国弱烹小鲜
第六十章(2)治大国弱烹小鲜
第六十一章(1)大国和小国交往
第六十一章(下)小国和大国交往
第六十二章 给道打广告
第六十三章(1)从微小做起
第六十三章(2)防微杜渐
第六十四章(1)从小事做起
第六十四章(2)无为
第六十四章(3)慎始慎终
第六十五章 让下属愚而少想
第六十六章(1)善下人
第六十六章(2)善下人的例子
第六十六章(3)利益面前我居后
第六十七章(1)慈
第六十七章(2)俭
第六十七章(3)不敢为天下先
第六十七章(4)小结
第六十八章(1)勇武的极致是镇静
第六十八章(2)制怒
第六十八章(3)善于用人之力
第六十九章 哀兵
第七十章 不得志
第七十一章(1)无知
第七十一章(2)忧患意识
第七十二章(1)威
第七十二章(2)反消费主义
第七十二章(3) 不能自贵
第七十三章(1) 处世术:不能好勇
第七十三章(2) 有谋则省力
第七十四章 反任侠
第七十五章 仁政
第七十六章(1)处世术:柔弱比刚强好
第七十六章(3)处世术:柔弱比刚强好
第七十七章 功成身退
第七十八章(1)坚定不移
第七十八章(2)不要怕违逆众人而挨骂
第七十九章(1)以德报怨不算好
第七十九章(2)天报答善人吗
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
第八十一章(1)辩解
第八十一章(2)广博的知识等于智慧吗
第八十一章(3)给与
第八十一章(4)为而不争
结语 老子思想是出世的吗?
05册 识时务:《吕氏春秋》教你人性密码
简介
1 耳根软怎么办
2 看重身心,保全生命
3 爱士人
4 怎么获得别人的心
5 探究事物的道理
6 怎么看待宝贝
7 忠诚可以什么样
8 为公义的格局
9 要离的教训
10 辩论的逻辑
11 不可侵犯的节义
12 思维的误区
13 知遇就是理解他人
14 成功者懂得时机
15 善于用赏赐
16 对抗的计谋
17 理性思考
18 万事说不准
19 大而不强需谨慎
20 两害相权
21 折己下人
22 报答总会来
23 几个计谋
24 善于“因”
25 先见之明
26 听从下属的意见
27 自我悔过
28 察知细微小事
29 去除偏见
30 正名
31 术的运用
32 不要事必躬亲
33 懂得度量
34 慎势
35 为什么吴起本事大却官小
36 怎么让人听话
37 领导讲话要慎重
38 语言传达的只是30%的信息
39 没有原则乱说的人要除去
40 只管文辞而不管意思
小结:
06册 见性:《大学》教你心性不内耗
序言
1 明德
2 引用的格言
3 格物:明德的办法是从格物做起,直到平天下
4 诚意
5 安心
6 认知偏见:从修身到齐家
7 建立范式:从齐家到治国
8 道德表率的回旋镖:从治国到平天下
9 天命无常,恒与善人
10 改过自新
11 栖息在至善
12 知止不辱
13 务本,先做人
14 谦逊
15 共同发展
16 生财之道
17小结:
07册 立身:《中庸》教你做人的圆润处
简介
1 执中:动态中间点
2 高级感:庸就是暗淡而不显露
3 说太多的故事
4 孔子引语
5 甘于本我
6 善的推广之道
7 鬼神
8 积善
9 礼
10 祭礼举例
11 为政
12 好学
13 闭目塞听的诚
14 道家的精髓
15 与天相配,保持清醒
16小结:
是否关闭自动购买?
关闭后,阅读到本书未购买章节均需要手动购买确认。
取消
关闭
聪明人七大家:孔孟老墨韩大讲透
已读到0% · 共0条笔记
你可以在这里记录本书的
想法、划线、书签
点评此书
推荐
一般
不行
书友想法
《聪明人七大家:孔孟老墨韩大讲透
》
仅支持付费会员使用
微信扫码开通付费会员
仅支持付费会员使用
微信扫码开通付费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