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支持付费会员使用
一键翻译全文
《本草真诠》为明·杨崇魁撰,成书于万历三十年(公元1602年)。本书共二卷,每卷各分为三集。卷上一集讨论五运六气学说,主要摘取《素问》七篇大论相关内容,类聚成篇,并用图解说明之;二集讨论经络,以歌诀形式介绍十二经络循行走向、是动所生疾病,及补泻温凉报使引经药性,并附十二经络图;三集讨论药性分类,列风、热、湿、燥、寒、气、血、痰、疮、毒、妇人、小儿十二门,共载药1231种(包括重复药物)。卷下一集首列诸品药性阴阳论,继分温、热、平、凉、寒五类,每类药略述其畏恶、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等,最后介绍了诸水之应用;二集为“食治门”,分为米谷、菜蔬、果品、走兽、飞禽、虫鱼六类,收药141种,以歌诀加注形式,分别介绍其功效主治;三集为用药杂论,主要摘取金元医家及本草序例中的相关内容,论述中医辨证用药必须注意的问题。本次以万历三十年(公元1602年)建邑余良进怡庆堂刻本为底本进行校注整理。
《本草真诠》为明·杨崇魁撰,成书于万历三十年(公元1602年)。本书共二卷,每卷各分为三集。卷上一集讨论五运六气学说,主要摘取《素问》七篇大论相关内容,类聚成篇,并用图解说明之;二集讨论经络,以歌诀形式介绍十二经络循行走向、是动所生疾病,及补泻温凉报使引经药性,并附十二经络图;三集讨论药性分类,列风、热、湿、燥、寒、气、血、痰、疮、毒、妇人、小儿十二门,共载药1231种(包括重复药物)。卷下一集首列诸品药性阴阳论,继分温、热、平、凉、寒五类,每类药略述其畏恶、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等,最后介绍了诸水之应用;二集为“食治门”,分为米谷、菜蔬、果品、走兽、飞禽、虫鱼六类,收药141种,以歌诀加注形式,分别介绍其功效主治;三集为用药杂论,主要摘取金元医家及本草序例中的相关内容,论述中医辨证用药必须注意的问题。本次以万历三十年(公元1602年)建邑余良进怡庆堂刻本为底本进行校注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