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读书书城
元好问与中国诗歌传统研究
加入书架
首页
我的书架
登录
元好问与中国诗歌传统研究
颜庆余
微信读书推荐值
评分不足
3人点评
推荐
一般
不行
推荐
一般
不行
推荐(3)
一般(0)
不行(0)
阅读
274
人
电子书
体验卡可读
字数
31.2
万字
简介
本书对元好问诗文集及著述的流传、版本系统等方面作了认真的梳理,对于元好问及金代文学研究有推动作用。
close
简介
本书对元好问诗文集及著述的流传、版本系统等方面作了认真的梳理,对于元好问及金代文学研究有推动作用。
版权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
2020年3月
字数
312,197
分类
文学-古典文学
试读结束
本书为免费体验卡可读
登录后获得专属福利 · 百万好书免费读
上一页
下一页
热门想法
复制
划线
写想法
查询
书友想法
写想法
查询
Generated by AI
写想法
字号大小
字体
元好问与中国诗歌传统研究
颜庆余
扉页
版权信息
+
书签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序
第一部分 导论、背景与传记
第一章 导论:研究现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现状
二、诗歌传统与个人才能
三、诗歌史研究的中层理论
四、有关说明
第二章 背景:金代文学与北宋的传统
一、引言
二、掠夺汴京城
三、留存北方的书画
四、北宋的书籍
五、异代同材
六、苏、黄的影响及其变化
七、金代道学
第三章 传记:诗歌传统中的元好问
一、家世
二、早年的学习经历
三、南渡
四、政治生涯的终止
五、后半生的行走与写作
六、文学撰述
七、传统的负担
八、结语
第二部分 元好问与诗歌传统专题研究
第四章 画言志:元好问的题画诗
一、题画诗的历史
二、以题材分类的研究
三、有关画家与藏家的言论
四、结语
第五章 互文:元好问的咏史诗
一、咏史诗的传统
二、用典方式的考察
三、结语
第六章 有我之境:元好问的山水诗
一、山水诗传统的反思
二、元好问山水诗的自我抒情
三、山水诗的另一种传统
第七章 变格与套语:元好问的七言律诗
一、杜样、昆体、江西派及其他
二、元好问七律的有关评论
三、元好问七律的形式
四、结语
第八章 批评与写作:元好问的五言古诗
一、五言古诗谱系的建构
二、谈论陶渊明
三、集陶诗及其他
四、饮酒诗
五、五言古诗的结构
六、遗山接眉山
第九章 旧式与新声:元好问的乐府诗
一、乐府诗的传统
二、诗题与诗体
三、传统的作为
四、结语
第十章 坡谷之间:元好问诗的引用
一、现象:引用诗例的描述
二、语境:宋代诗歌观念的转变
三、遗山的歧路:坡谷之间
第十一章 元好问与王士禛——以神韵诗学为中心
一、王士禛的评述
二、关于神韵诗学的起源
三、关于五七言分界说
第十二章 元好问与词序的进化论
一、宋代的词序
二、词序的内容与功能
三、词序的进化
第十三章 元好问与宋以后诗歌的研究方法
一、元好问的不同侧面
二、宋以后诗歌的研究方法
外编 元好问文献研究
第一章 遗山集考证
一、诸本详考
二、诸校述评
三、现存批校跋抄本书目
四、选本书目
第二章 遗山词集考证
一、遗山词集版本源流
二、遗山词集经眼录
三、《遗山乐府校注》读后
第三章 元好问佚著考略
一、《诗文自警》
二、《锦机》
三、《壬辰杂编》
四、其他
第四章 《中州集》流传考
一、《中州集》的刊印和流传
二、《永乐大典》引录《中州集》的考察
第五章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集评
第六章 元好问手迹考证
一
二
参考书目
部分章节刊出情况
后记
是否关闭自动购买?
关闭后,阅读到本书未购买章节均需要手动购买确认。
取消
关闭
元好问与中国诗歌传统研究
已读到0% · 共0条笔记
你可以在这里记录本书的
想法、划线、书签
点评此书
推荐
一般
不行
书友想法
仅支持付费会员使用
微信扫码开通付费会员
仅支持付费会员使用
微信扫码开通付费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