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导入书籍的 AI 翻译功能
仅支持付费会员使用
仅支持付费会员使用
微信扫码开通付费会员
一键翻译全文
一键翻译全文
他聪颖好学——小时候家境贫寒,他每天从家里带上窝头和水,步行两个多小时上下学。他勤学善思,考入了北京大学。 他忠于祖国——因为国家需要,他放弃了自己热爱的基础物理专业,开始研究氢弹理论。 他拼搏进取——没有出国留过学的他,通过阅读文献站在国际科研前沿;因为条件有限,时间紧迫,他就带领团队夜以继日地完成大量数据计算工作;他在复杂纷乱的现象中找到研发的关键,完成了氢弹物理设计方案。 1967年6月17日,一朵巨大的蘑菇云在罗布泊上空腾起,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从第一颗原子弹到第一颗氢弹,美国用了7年多,英国用了4年7个月,我国只用了2年8个月。核武器的发展,为新中国的和平建设赢得了宝贵时间。 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他就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核物理学家于敏。
他聪颖好学——小时候家境贫寒,他每天从家里带上窝头和水,步行两个多小时上下学。他勤学善思,考入了北京大学。 他忠于祖国——因为国家需要,他放弃了自己热爱的基础物理专业,开始研究氢弹理论。 他拼搏进取——没有出国留过学的他,通过阅读文献站在国际科研前沿;因为条件有限,时间紧迫,他就带领团队夜以继日地完成大量数据计算工作;他在复杂纷乱的现象中找到研发的关键,完成了氢弹物理设计方案。 1967年6月17日,一朵巨大的蘑菇云在罗布泊上空腾起,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从第一颗原子弹到第一颗氢弹,美国用了7年多,英国用了4年7个月,我国只用了2年8个月。核武器的发展,为新中国的和平建设赢得了宝贵时间。 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他就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核物理学家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