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读书书城
二语心理词汇发展模式与路径:历时和共时研究
加入书架
首页
我的书架
登录
二语心理词汇发展模式与路径:历时和共时研究
付玉萍
微信读书推荐值
待评分
推荐
一般
不行
推荐
一般
不行
推荐(0)
一般(0)
不行(0)
阅读
11
人
电子书
会员卡可读
字数
16.3
万字
简介
二语心理词汇发展模式与路径:历时和共时研究
close
简介
二语心理词汇发展模式与路径:历时和共时研究
版权
出版社
中国言实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9月
字数
163,104
分类
文学-语言文字
试读结束
本书为付费会员卡可读
登录后获得专属福利 · 百万好书免费读
上一页
下一页
热门想法
复制
划线
写想法
查询
书友想法
写想法
查询
继续提问
Generated by AI
写想法
字号大小
字体
二语心理词汇发展模式与路径:历时和共时研究
付玉萍
扉页
版权信息
+
书签
前言
第一章 序言
1.1 词汇研究的背景
1.2 词汇研究涉及的问题
1.2.1 词的界定
1.2.2 词汇的定义
1.2.3 词汇量
1.2.4 词汇知识
1.2.5 词汇联想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要解决的问题
1.4 本研究的必要性
1.5 本书的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二语词汇教学和研究的历史回顾
2.2 一语心理词汇
2.2.1 心理词汇的概念
2.2.2 心理词汇储存的信息
2.2.3 心理词汇的提取
2.2.4 心理词汇组织
2.3 二语心理词汇
2.3.1 Jiang的词汇发展三阶段模型
2.3.2 二语心理词汇组织
2.4 词汇联想
2.4.1 一语词汇联想理论
2.4.2 一语词汇联想研究发现
2.4.3 二语词汇联想理论
2.4.4 二语词汇联想的实证研究
2.4.5 一语和二语者对低频词的反应
2.5 国内的二语心理词汇研究
2.6 结论和未解决的问题
第三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问题
3.2 研究对象
3.3 测试方法
3.4 数据收集过程
3.4.1 刺激词
3.4.2 数据收集
3.4.3 数据编码过程
3.4.4 数据分析方法
第四章 实验1:结果与讨论
4.1 实验结果
4.1.1 心理词汇组织的总体发展模式
4.1.2 三次测试中反应类型的历时变化
4.1.3 反应词的共同性分析
4.1.4 反应词的多样性描述
4.1.5 四种反应类型的发展特征
4.1.6 个体行为分析
4.2 结果讨论
4.2.1 词汇组织的总体发展模式
4.2.2 四种反应类型的发展特征
4.3 词语组合关系(搭配知识)的重要性
4.4 教学启示
4.5 小结
第五章 实验2:结果与讨论
5.1 实验结果
5.1.1 心理词汇组织的总体发展模式
5.1.2 反应词的共同性分析
5.1.3 反应词的多样性描述
5.1.4 四种反应类型的发展特征
5.1.5 被试和母语者一致的联想反应
5.2 词频对反应类型的影响
5.3 结果讨论
5.3.1 词汇组织的总体发展模式
5.3.2 四种反应类型的发展特征
5.4 二语心理词汇的重组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启示和建议
6.1 主要发现
6.1.1 词汇组织的总体发展模式
6.1.2 语义反应的发展特征
6.1.3 非语义反应的发展特征
6.2 理论意义
6.3 教学启示
6.3.1 二语心理词汇重组的重要性
6.3.2 二语词汇的教与学
6.3.3 二语词典的编撰
6.4 本研究的局限性及其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第七章 英语词汇的教与学
7.1 英语词汇教学的重要性
7.2 英语词汇教学方法
7.3 英语词汇教学内容
7.3.1 英语专业词汇教学内容
7.3.2 通过测试了解学生需要掌握和已经掌握的词汇
7.3.3 增加学生词汇学习负担的因素及其减轻负担的方法
7.3.4 网络环境下的英语词汇教学
7.3.5 基于语料库的英语词汇教学
7.4 英语词典的选择与使用
7.5 英语词汇学习策略
7.5.1 元认知策略(meta-cognitive strategy)
7.5.2 认知策略(cognitive strategy)
7.5.3 社会情感策略(social/affective strategies)
7.5.4 记忆补偿策略
7.5.5 课外阅读中的词汇策略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附录7
附录8
后记
是否关闭自动购买?
关闭后,阅读到本书未购买章节均需要手动购买确认。
取消
关闭
二语心理词汇发展模式与路径:历时和共时研究
已读到0% · 共0条笔记
你可以在这里记录本书的
想法、划线、书签
点评此书
推荐
一般
不行
书友想法
《二语心理词汇发展模式与路径:历时和共时研究
》
仅支持付费会员使用
微信扫码开通付费会员
仅支持付费会员使用
微信扫码开通付费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