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支持付费会员使用
微信扫码开通付费会员
本书建构一个包罗知识方法、核心价值、治理模式、规则本体的儒法两家法思想论纲,力图阐释儒法合流对中国传统法思想的影响。儒法名论同质异趣:名学的政治化、实用化一致倾向厘定了儒法共通的知识方法,透射出趋同的价值旨趣;儒家“正名主义”勾勒出其融贯系络与宏富学旨,法家“刑名之学”则坐实于规则、缩聚于法令,又映照出“王官之学”话语的旨趣广狭,凸显儒法思想的本质差异。
本书建构一个包罗知识方法、核心价值、治理模式、规则本体的儒法两家法思想论纲,力图阐释儒法合流对中国传统法思想的影响。儒法名论同质异趣:名学的政治化、实用化一致倾向厘定了儒法共通的知识方法,透射出趋同的价值旨趣;儒家“正名主义”勾勒出其融贯系络与宏富学旨,法家“刑名之学”则坐实于规则、缩聚于法令,又映照出“王官之学”话语的旨趣广狭,凸显儒法思想的本质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