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支持付费会员使用
本书全面记录和诠释东阳木雕的发展演变、生产组织、作品、行业管理、教育培训、传承主体(艺人)、地域特色、文化基因、应用范围、题材图像、雕材、工具、技法原理、技法分类、雕刻技艺等方方面面,并载录相关文字、图片的史料。由概论、论著选介、史料辑存、大事记、作品选介五卷组成。卷一到卷四为黑白文字卷,约38万字,插图125幅。其中概论15章58节,16万字。论著选介约11万字,选录了31篇论文和著述。史料辑存6.35万字。大事记3.35万字。卷五为作品选介,彩图185页约530幅。附录历史老照片15页42幅。东阳木雕具有传统工艺美术产业和“非遗”文化产业双重属性,在常规志书写史实、写技艺的基础上,专业志增加了艺术源流、地域特色、技艺体例、艺术风格、技法原理等理论著述,首次系统地构建起了东阳木雕的理论框架,准确地诠释了东阳木雕的文化基因,是一部融史料性、理论性、学术性于一体的工具书。
本书全面记录和诠释东阳木雕的发展演变、生产组织、作品、行业管理、教育培训、传承主体(艺人)、地域特色、文化基因、应用范围、题材图像、雕材、工具、技法原理、技法分类、雕刻技艺等方方面面,并载录相关文字、图片的史料。由概论、论著选介、史料辑存、大事记、作品选介五卷组成。卷一到卷四为黑白文字卷,约38万字,插图125幅。其中概论15章58节,16万字。论著选介约11万字,选录了31篇论文和著述。史料辑存6.35万字。大事记3.35万字。卷五为作品选介,彩图185页约530幅。附录历史老照片15页42幅。东阳木雕具有传统工艺美术产业和“非遗”文化产业双重属性,在常规志书写史实、写技艺的基础上,专业志增加了艺术源流、地域特色、技艺体例、艺术风格、技法原理等理论著述,首次系统地构建起了东阳木雕的理论框架,准确地诠释了东阳木雕的文化基因,是一部融史料性、理论性、学术性于一体的工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