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作者的搜索结果
五四运动画传:历史的现场和真相
1人今日阅读
100年前的5月4日,以青年为主体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并诞生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核心的五四精神,体现了青年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本书从历史的细节着手,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用清新可读的文字,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和史料图片,再现这段人们知道但却并不清晰的历史。通过发掘历史,作者理性地将五四时代的那些人和事系统地还原到历史的现场,力求真实呈现五四运动的细节和原貌。
中共中央第一支笔
胡乔木是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政论家和社会科学家,是中共思想理论文化宣传战线的领导人,是党内外享有盛名的“大秀才”“大学者”和辞章家。他经历了中共在战争年代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岁月,亲历了共和国开国大业到改革开放走向世界的历史。他起草、整理或参与起草、修改的中共中央重要、重大文献和文章不计其数。 战争年代,毛泽东说:“靠乔木,有饭吃。”改革开放年代,邓小平说:“乔木是我们党内的第一支笔杆。”杨尚昆说:胡乔木是“一个终生用笔来为人民服务的人”。 本书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和决策内幕,尤其是客观真实地分析记录了胡乔木在邓小平时代经历的诸多历史事件和人物故事,引人入胜。全书分为“木卷:书生革命”、“火卷:战争年代”、“土卷:峥嵘岁月”、“金卷:妙笔春秋”和“水卷:黄河青山”五卷,共计56万字,完整记录了胡乔木自1941年担任毛泽东秘书和1975年开始协助邓小平全面整顿到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共中央工作50年的台前幕后,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共思想、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
红船启航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弘扬“红船精神”,传承初心使命,谱写时代篇章,本书围绕嘉兴南湖红船,通过生动情节和典型细节描写,结合宏观与微观的叙事,由点及面,从历史讲到今天,立体地展现党的先进性之源——“红船精神”。全书40万字,分上、下两卷。上卷《红船劈波行》,写历史,讲述了五四运动以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南陈北李”相约建党,以及中共一大在上海望志路和嘉兴南湖召开的经过,完整再现了中国共产党创建的艰难历程。下卷《精神照人心》,写现实,第一次完整、系统、立体地讲述了南湖革命纪念馆三代馆舍的建立、南湖革命纪念船“红船”的仿制,以及浙江人民弘扬“红船精神”的感人事迹。
另一半二战史:1945·大国博弈
《另一半二战史:1945·大国博弈》讲述了从1945年7月16日到8月1日,整整两个星期内,他们所作出的妥协和斗争,改变了世界,同时也影响和改变了中国在世界的地位和历史,直至今天依然。这是非同寻常的16天,大国首脑在这里展开了一场博弈,他们终结失败的法西斯帝国,同时创造新的国家。 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将以世界的历史的眼光为我们塑造大国首脑们栩栩如生的形象,他们的个性、理想和偏见以及为本国的利益所做的努力,都将酣畅淋漓地得到表现。他们分裂了德国,改变了东欧,用原子弹轰炸了日本,牺牲了中国(外蒙古独立),同时把台湾、琉球群岛归还给中国。他们怀揣各自的算盘,他们本想制造世界的和平,可是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在不可调和的利益冲突中,他们不可能取得一致,重要的是他们没能阻止另一场战争——冷战的爆发。 《另一半二战史:1945·大国博弈》作者吸收了世界二战研究的新成果,在掌握大量亲历者的回忆录和美、俄、英等国有关波茨坦会议第一手史料的基础上,还原了真实的历史,再现了大国首脑极富戏剧色彩的个性和曲折回环的利益之争,同时把中国的抗战历史、中美关系、中苏关系以及国共两党的关系巧妙地融入世界反法西斯斗争史,因此极具世界眼光和理性思维,为读者描绘了一幅五光十色的二战胜利前后的历史图景,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了当代世界发展和中国革命胜利由来的线路图。
人民的胜利
《人民的胜利——新中国是这样诞生的》分《前夜》《翻身》《决战》《统战》《外交》《开国》6个篇章,从政治、经济、军事、统战、外交、文化等各方面展现了1946年至1949 年间,中国共产党紧紧团结、依靠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赢得中国革命的很后胜利,建立新中国的艰难曲折又波澜壮阔的历程。
感动中国
《感动中国》这本书中所描述的九位国际友人--谢伟思、爱泼斯坦、斯特朗、卡尔逊、斯诺、史沫特莱、马海德、王安娜、白求恩,他们就是这群“有益于人民的人”中的代表人物。60年前,在中国人民伟大的 抗日战争中,这群坚持真理和正义、热爱和平与进步的国际主义者,为支持中国人民的民族解放革命事业,来到中国。在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他们 挺身而出为中国革命鼓与呼,向世界传播中国革命的真相;他们不畏艰险和中国人民一道投身革命洪流,抗击日本侵略者;他们始终如一地和中国人民 风雨同舟,高举国际主义精神的大旗让世界充满爱!一想起这些令人肃然起敬的名字,你不得不把最尊敬的目光投给他们,你不得不感动…… 虽然他们国籍不同、语言不同、肤色不同、出身不同、职业背景不同,甚至他们的人生信仰和他们对中国的看法也不尽一致,但他们有一点是共同的:热爱中国和中国人民,同情和支持中国革命。而且他们也同样是最忠于自己的祖国、热爱自己的人民的人,是追求人类共同进步的人。他们始终追求真理、高举正义,始终以人、人民和人类这样的伟大情怀,以独立、平等、民主、无私和宽容的眼光,超越信仰、民族、国界和意识形态,客观公正地观察中国、见证中国、报道中国,把正义、和平、真理和爱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他们当中有的是记者或者医生,有的是军官或者外交官;他们有的出生在中国,有的牺牲在中国;他们有的娶中国革命者作妻子,有的嫁给中国革命者作妻子;他们有的加入中国国籍成为中国人,有的死后也要把自己的骨 灰埋葬在中国;他们有的因为中国遭遇迫害甚至坐牢,有的把一辈子都献给了中国;他们有的在中国已经是家喻户晓,有的至今仍然鲜为人知……他们 已经成为历史的故事依然感动着今天的我,我相信也同样会感动今天的你,因为他们曾经也仍然感动着中国。 在抗日战争中,来自异国的国际友人还有许许多多,本书仅选取这九位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记述他们在中国的特殊经历。需要说明的是,本书人物 排序基本上是按他们来华时间先后的顺序编排的。 中国人不忘老朋友!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暨抗日战争胜利60 周年之际,《感动中国--与毛泽东接触的国际抗日友人》的出版,就是这样一份为了忘却的纪念,一份久违了的感动。
世范人师——蔡元培传
暂无简介
爱着
《爱着》是一部回忆青春时代的书,一部非常生动的人生记录,是一个少年和他爱情之间的命运,也是四个少女和他们爱情之间的归宿,迷迷糊糊的岁月,羞羞涩涩的恋情,如歌如泣的痛苦,青春就是这样的一扇门——最纯真又最丑恶,最张狂又最无奈、最透明又最混乱——这一切恰好与那个最丑恶最无奈最混乱的时代有了时空上的吻合。 小说中的四少女或为了爱没有出嫁前就悲惨死去,或委曲求全被迫嫁给了自己不爱的男人,或隐苦含痛一辈了不嫁走完孤单一的一生,而只有我的母亲命中注定她成为父亲的妻子,把一场无爱的婚姻坚持到底,而父亲正是以其满腔热血的男儿本色和无知无畏的悲悯情怀为读者塑造了一个英勇少年的传奇。 《爱着》是一部青春成长史,亦是一部情爱心灵史,它不仅仅是父亲青春期的自画像,亦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社会底层小人物苦难难命的缩影。父亲的人生经验和心路历程,就像是一块小小的纪念碑,将守护着他或她们可能获得的永生,并将得到不断更新和流逝的岁月的尊重。
王明中毒事件调查
《王明中毒事件调查》事发于1943年延安整风运动时期的“王明中毒事件”,是一起歪曲和丑化中共党史并长时间在国际上造成重大影响的事件。王明在其遗著《中共五十年》(原名《中国共产党五十年和毛泽东的叛徒行径》,又译作《中共半世纪与叛徙毛泽东》中骇人听闻地诬蔑中共中央、毛泽东派中央办公厅主任李富春指使中央医院院长傅连暲和主管医生金茂岳“蓄意毒害王明并摧残他的健康”自1975年在苏联国家政治书籍出版社出版以来,至今仍堂而皇之地被境外出版物不断地复制、贩卖和炒作为所谓的政治阴谋,影响极其恶劣,成为敌视中国以及歪曲丑化中国共产党和诋毁诬蔑毛泽东的新闻噱头,愚弄和欺骗了许许多多不明真相的人们。
邓小平和世界风云人物
邓小平一生和许多世界风云人物有过非同一般的交往。这些人中有的是他的朋友,有的是他的对手,有的是他的朋友后来变成他的对手,有的是他的对手后来变成他的朋友。 凝聚卓越政治智慧和斗志斗勇的交锋较量,再现高层罕见内幕和惟妙惟肖的历史细节,《邓小平和世界风云人物》形象逼真地刻画了伟人邓小平独特的个性和外交风采。
陈独秀自述
暂无简介
世界是这样知道长征的
《世界是这样知道长征的——长征叙述史》是一部完整记录长征叙述史的文献性报告文学著作。红军长征,是人类的伟大史诗。有关长征的记录和著述,从长征的征途中就已经开始。《世界是这样知道长征的——长征叙述史》正是试图从长征叙述史和长征出版物版本学的独特视角解读长征的历史。作者历时十年,集各大图书馆、博物馆和民间收藏家收藏之大成,系统挖掘和研究国内外早期记述长征的各种早期书报刊史料,首次完整、准确地披露其背后的历史往事。作者在研究中发现了许多珍稀罕见的长征史料,填补了长征研究的空白,极具学术、阅读和历史价值。
周恩来印象
《周恩来印象》全面集中地收入了现当代国外周恩来研究的主要成果,是一部“海外周恩来研究的小百科全书”。既有非常精彩到位的独特评论,又有惟妙惟肖的历史细节描绘,丰富可读,形象生动。本书在视野的广阔性、空间的层次性、理论的多元性上具有相当的学术价值、阅读品位和权威性,具有较高的文献、文学和收藏价值,一册在手,尽览伟人风采。
毛泽东的乡情世界
“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 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本书的出版正是对中共中央目前进行的群众路线教育的贯彻和落实,也是对毛泽东120周年诞辰的真诚纪念。
光荣梦想:毛泽东人生七日谈
本书以与众不同的对话方式,与毛泽东就“改造中国与世界:毛泽东谈理想信仰”、“老子不信邪:毛泽东谈个性情操”、“归根结底就是群众路线四个字:毛泽东谈德政亲民”、“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毛泽东谈方法作风”、“没有我,中国照样前进,地球照样转:毛泽东谈荣辱生死”、“活到老,学到老:毛泽东谈读书学习”、“革命第一,工作第一:毛泽东谈家庭情感”等人生七个方面的问题,以一日一谈而“七日谈”的结构和形式,面对面地与他进行一次心灵的对话,聆听伟人的心声,把切他的血脉,触摸他的灵魂,分享伟人的人生,再现了一个未经雕琢粉饰的原生态的毛泽东,一个平常平凡平易朴素纯粹的毛泽东。可谓是毛泽东资政人生的教导书、励志成长的心里话、执政为民的教诲录、从政服官的家常话。
家世家书家风:毛泽东的亲情世界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毛泽东作为中国贡献给世界的一代伟人。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如果让我们跨越政治哲学和意识形态的鸿沟,无论是仰视还是俯视,抑或平视,他都是一座纪念碑式的人物。他个人历史的本身不是传奇,胜似传奇;不是神话,胜似神话。因此毛泽东本人从来就没有走上什么神坛。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劝学,读书,交友,济苍生。读毛泽东的家书,看毛泽东的家人、家世、家事、家风,品毛泽东的亲情、爱情、友情、乡情。一部毛泽东家书可谓是一部革命家为人处世的教诲录,亦是一部政治家从政服官的亲情录。 《家世家书家风:毛泽东的亲情世界》一书比较全面地记述了毛泽东和他的父亲母亲、妻子(杨开慧、贺子珍、江青)、子女(毛岸英、毛岸青、李敏、李讷)和儿媳刘思齐、邵华的故事,从毛泽东这个个体的“人”和人性上,发掘和欣赏毛泽东作为政治人物的另面情怀。本书以人物为中心,以家书为线索,将毛泽东和家人的故事串联在一起,使得读者既清晰家书的来龙去脉,又更深层次地把握毛泽东和每一个家人、亲人的关系。同时,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插入大量毛泽东家书的手迹与历史照片,使得阅读更直接更形象。
毛泽东印象
《毛泽东印象》是建国以来首次重新编辑出版,可谓《毛泽东自传》的“姐妹篇”,全面集中地收入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外记者撰写的毛泽东生平事迹、革命斗争活动的文章,是中国革命史上极其珍贵的文献,也是研究毛泽东和中国革命不可缺少的重要史料,具有极高的文献、文学和收藏价值,读来真实生动,憾人心魄。
硬骨头:陈独秀五次被捕纪事
《硬骨头:陈独秀五次被捕纪事》是一部完整翔实地以陈独秀(1879—1942)五次被捕为主线创作的陈独秀传记。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没有哪一位历史人物(无论是政治的或者文化的)像陈独秀的人生这样富有传奇,一生遭数十次通缉并五次被捕入狱却又大难不死,而他的每一次被捕都成为轰动全国的爆炸性新闻,随即发起的营救运动也一次又一次成为时代的焦点和媒体的热点。更不可思议的是,在声援营救他的人潮中,既有国内也有国外,既有党内也有党外,既有党政领袖也有社会名流,既有同志同人也有对手敌人,既有显贵达人也有平民学生,洋洋大观,堪称历史奇闻,而其中不怕杀不怕死的历史细节和“行无愧怍心常坦、身处艰难气若虹”的品格,已成为历史的美谈。 五次被捕,都发生在陈独秀一生中重要的几个时期。如果说,1913年的第1次被捕展现了陈独秀在辛亥革命前后英勇献身的精神;那么,1919年第二次被捕和营救的故事,就生动反映了“思想界的明星”陈独秀在波澜壮阔的五四运动中是如何成为“总司令”的。而1921年和1922年的第三次和第四次被捕与营救的往事,则反映了陈独秀在中共建党初期的艰险环境下,投身中国革命所具备的牺牲精神和贡献。1932年的第五次被捕和监押近五载的漫长岁月,陈独秀威武不屈与国民党反动派在法庭上的抗争,在狱中著书立说研究中国文化,则使我们看到陈独秀对坚决反对国民党反动派和帝国主义的态度,以及置生死于度外的大无畏精神和光明磊落的人格魅力。晚年陈独秀流落江津,坚守信仰,贫贱不移,唯有人格担道义,至死不改其独立书斋啸晚风的豪迈与狂傲。
毛泽东家风
本书比较全面地记述了毛泽东和他的父亲母亲、妻子(杨开慧、贺子珍)、儿女(毛岸英、毛岸青、李敏、李讷)、儿媳刘思齐、邵华以及家乡亲友的故事,从毛泽东这个个体的“人”和人性上,发掘和欣赏毛泽东作为政治人物的另面情怀。《毛泽东家风》以人物为中心,以家书为线索,将毛泽东和家人亲友的故事串联在一起,使得读者既清楚家书的来龙去脉,又更深层次地把握毛泽东和每一个家人、亲友的关系。同时,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插入大量毛泽东家书的手迹,使得阅读更直接更形象。
秦山里的中国
本书是一部“工业+科技+历史+科普+现实”的长篇报告文学,首次完整、翔实、纵深地书写了秦山核电自主、跨越发展的华章,实录了中国核工业第二次创业史的原点,刻录了中国和平利用核能的光影,让人们身临其境般地站在“中国核电从这里起步”的历史现场,从“国之光荣”中看见“国之硬核”、从“国之大者”中见证“国之名片”。 鲁迅文学奖得主丁晓平用扎实的采访、严谨的探究、独特的结构、清新的笔墨,以中国核工业二次创业发展为主题展开历史叙述,在现实中融合未来,以中国核工业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主线展开宏大叙事,在微观中透视宏观,以“起”“承”“转”“合”四部交响乐章的样式,恰如其分又别具一格地立体呈现了秦山核电从“零的突破”“世纪跨越”“国际接轨”到“零碳未来”的发展历程,忠实记录了中国核电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跟跑并跑到国际领先、从历史迈向未来的创业之路,深情描绘了中国核电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集体群像,深度挖掘了一代代秦山核电人自主创新、融合发展和企地共融、互相赋能的精彩故事。本书是中国核工业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民族精神的卓越史诗,是中国核工业人“强核报国,创新奉献”的生动画卷,写出了中国核工业人追求高质量发展、持续提升新质生产力的拼搏奋斗,写出了中国核电人“比万家灯火还要亮”的热血情怀,写出了中国核电“红船”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勇做领跑者的磅礴力量,让人们从书中看到“老秦人”的中国作风、中国气派和中国精神。
神山印象——一个村庄的脱贫攻坚史
本书是“我们的童年”系列丛书中的一册,是中篇儿童小说,读者对象主要为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红柳家居住在满族风情浓郁的民旺村,女孩春满跟随爸爸妈妈和哥哥漂泊到此,借居在红柳家。春满的爸爸黑叔靠做洋铁匠养家,经常长时间外出,而妈妈偏爱哥哥,经常只带哥哥回老家住。热情善良的红柳一家呵护着春满,让春满感受到了阳光和温暖,乖巧懂事的春满与同样乖巧的红柳成了形影不离的玩伴。随着成长,他们和村里其他好孩子之间发生了许多有趣的故事。新的一年到来了,红柳家却搬离了民旺村…… 本书用恬淡朴实的语言描写了少年儿童之间纯真的友谊,读来令人身心舒畅,不禁跟随小主人公一起,回望自己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