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玲
丁玲(1904年10月12日-1986年3月4日),原名蒋伟,字冰之,湖南临澧人,毕业于上海大学,中国现代作家、社会活动家,中共党员。 丁玲1936年11月到达陕北,给陕甘宁抗日根据地的文艺运动增添了新鲜血液,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作出过卓越贡献,主要作品有《梦珂》《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莎菲女士的日记》等。1986年3月4日,丁玲在北京多福巷家中逝世。
莎菲女士的日记
32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55.2%
《莎菲女士的日记》是丁玲的成名作。二十年代末,莎菲以其独特的面貌出现于文坛,犹如“抛下一颗炮弹”,顿时震撼了整个文坛。这是个漂泊在外,对生活抱有美丽的幻想,但又被肺病缠身和爱情失意折磨着的孤独少女。她集善恶于一身,“多样性、矛盾性和一致性”高度统一在她的性格之中,以至让人捉磨不透而产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歧义。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29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64.2%
《太阳照在桑乾河上》是丁玲深入农村斗争生活后写的反映土改运动的优秀长篇小说。由于思想上和艺术上的成就,曾荣获1951年度斯大林文学奖金二等奖。小说艺术地再现了农村反封建土地制度的伟大斗争,围绕着工作组领导群众揭露和斗争恶霸地主钱文贵的过程,突出了土改中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只有把最隐蔽的,也是最狡猾、凶狠的恶霸地主斗倒,土改才可能取得真正的胜利。
梦珂
4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0.6%
丁玲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卓有成就的作家,由于深受时代的影响,丁玲的创作深深地打上了“五四”的烙印。其代表作从20世纪20年代写起的《莎菲女士的日记》到接近80年代的《杜晚香》都为人称道。她的小说有强烈的批判意识,以刻画人物心理见长。本书辑录了丁玲的六篇中短篇小说,充分体现了作者对新旧时候交接之际的女性的关注。
丁玲全集(3)
6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0.8%
全集是对丁玲一生文学创作的全面总结。收入她六十年间创作的小说、剧作、诗歌、散文、评论、杂感、讲话、回忆录、论文等四百三十万字,分成十二卷。第一、第二卷为长篇小说,第三卷为短篇小说,第四卷为短篇小说、诗歌、剧作,第五、第六卷为散文、随笔,第七、第八卷为散文、杂感,第九卷为序跋、评论,第十卷为回忆录,第十一卷为家信、日记,第十二卷为书信、年表。全集中相当数量的书信和日记都是经过四处搜寻,首次公开出版。
丁玲精选集
4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1.4%
20世纪是一个不寻常的世纪。20世纪的社会生活风云激荡,沧桑巨变,20世纪的华文文学也波澜壮阔,气象万千。上承19世纪,下启21世纪的20世纪华文文学,在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连接和与时代情绪的遥相呼应中,积极地开拓进取和不断地自我革新,以其大起大伏、大开大阖的自身演进,书写了中华民族五千年华彩乐章中光辉灿烂的一页。这是一个古老民族焕发出青春活力的精神写照,更是一笔浓墨重彩、彪炳史册的文化财富。20世纪的华文文学必将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的重要构成为后世所传承,20世纪的那些杰出的华文文学作品必将作为经典为后人所记取。
母亲·在医院中
3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64.1%
本书是作家丁玲的小说精选本。主要收录了《母亲》、《在医院中》等作品。
丁玲散文
2人今日阅读
《丁玲散文》以我社旧版为底本,请清华大学王中忱教授做导读一篇。我社底本是丁玲之子蒋祖林先生的选编本,也是市面上唯一的丁玲散文选本。内中收入丁玲早年到晚年的散文代表作品45篇,按发表年代排序,侧重收入作者晚年进入新时期后的作品。另有丁玲生平照相十几张,丰富读者的阅读体验。丁玲的代表作品有《五月》《“三八节”有感》《风雨中忆萧红》《“牛棚”小品》《鲁迅先生于我》等。丁玲在中国现代文学上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她从五四时期开始创作,历经大革命、延安时期、新中国成立、“反右”等阶段,她的思想和风格也随着时代变迁而变化,这本身就有研究意义。丁玲一面是革命者,一面是女性作家,她自有细腻的文笔,又有对时代,特别是时代中女性身份地位的思考,毛泽东称:“昨日文小姐,今日武将军”,可见丁玲文笔中力量的一面。
丁玲全集(4)
2人今日阅读
全集是对丁玲一生文学创作的全面总结。收入她六十年间创作的小说、剧作、诗歌、散文、评论、杂感、讲话、回忆录、论文等四百三十万字,分成十二卷。第一、第二卷为长篇小说,第三卷为短篇小说,第四卷为短篇小说、诗歌、剧作,第五、第六卷为散文、随笔,第七、第八卷为散文、杂感,第九卷为序跋、评论,第十卷为回忆录,第十一卷为家信、日记,第十二卷为书信、年表。全集中相当数量的书信和日记都是经过四处搜寻,首次公开出版。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1人今日阅读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是丁玲深入农村斗争生活后写的反映土改运动的优秀长篇小说。由于思想上和艺术上的成就,曾荣获1951年度斯大林文学奖金二等奖。小说艺术地再现了农村反封建土地制度的伟大斗争,围绕着工作组领导群众揭露和斗争恶霸地主钱文贵的过程,突出了土改中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只有把最隐蔽的,也是最狡猾、凶狠的恶霸地主斗倒,土改才可能取得真正的胜利。作者吸收了中国传统的章回小说有头有尾、情节集中等长处,又与自己擅长的心理分析、环境描写相结合,使得全书波澜起伏,舒徐有致。
丁玲全集(8)
1人今日阅读
全集是对丁玲一生文学创作的全面总结。收入她六十年间创作的小说、剧作、诗歌、散文、评论、杂感、讲话、回忆录、论文等四百三十万字,分成十二卷。第一、第二卷为长篇小说,第三卷为短篇小说,第四卷为短篇小说、诗歌、剧作,第五、第六卷为散文、随笔,第七、第八卷为散文、杂感,第九卷为序跋、评论,第十卷为回忆录,第十一卷为家信、日记,第十二卷为书信、年表。全集中相当数量的书信和日记都是经过四处搜寻,首次公开出版。
丁玲全集(9)
1人今日阅读
全集是对丁玲一生文学创作的全面总结。收入她六十年间创作的小说、剧作、诗歌、散文、评论、杂感、讲话、回忆录、论文等四百三十万字,分成十二卷。第一、第二卷为长篇小说,第三卷为短篇小说,第四卷为短篇小说、诗歌、剧作,第五、第六卷为散文、随笔,第七、第八卷为散文、杂感,第九卷为序跋、评论,第十卷为回忆录,第十一卷为家信、日记,第十二卷为书信、年表。全集中相当数量的书信和日记都是经过四处搜寻,首次公开出版。
丁玲全集(1)
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6.2%
全集是对丁玲一生文学创作的全面总结。收入她六十年间创作的小说、剧作、诗歌、散文、评论、杂感、讲话、回忆录、论文等四百三十万字,分成十二卷。第一、第二卷为长篇小说,第三卷为短篇小说,第四卷为短篇小说、诗歌、剧作,第五、第六卷为散文、随笔,第七、第八卷为散文、杂感,第九卷为序跋、评论,第十卷为回忆录,第十一卷为家信、日记,第十二卷为书信、年表。全集中相当数量的书信和日记都是经过四处搜寻,首次公开出版。
丁玲全集(11)
1人今日阅读
全集是对丁玲一生文学创作的全面总结。收入她六十年间创作的小说、剧作、诗歌、散文、评论、杂感、讲话、回忆录、论文等四百三十万字,分成十二卷。第一、第二卷为长篇小说,第三卷为短篇小说,第四卷为短篇小说、诗歌、剧作,第五、第六卷为散文、随笔,第七、第八卷为散文、杂感,第九卷为序跋、评论,第十卷为回忆录,第十一卷为家信、日记,第十二卷为书信、年表。全集中相当数量的书信和日记都是经过四处搜寻,首次公开出版。
丁玲集
1人今日阅读
本书集精选丁玲1927年至1982年间所创作的最具代表性的小说、散文等作品。本文集所收文章依写作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注释分题注与正文注。题注说明该文最初发表何种报刊,同时注明发表时所用署名,后来编入何文集。正文注简明扼要,为避免冗繁琐屑,对于不会造成阅读障碍的内容不加注。本文集配有若干图片,包括作者肖像、著作书影和文物照片等。
丁玲全集(7)
1人今日阅读
全集是对丁玲一生文学创作的全面总结。收入她六十年间创作的小说、剧作、诗歌、散文、评论、杂感、讲话、回忆录、论文等四百三十万字,分成十二卷。第一、第二卷为长篇小说,第三卷为短篇小说,第四卷为短篇小说、诗歌、剧作,第五、第六卷为散文、随笔,第七、第八卷为散文、杂感,第九卷为序跋、评论,第十卷为回忆录,第十一卷为家信、日记,第十二卷为书信、年表。全集中相当数量的书信和日记都是经过四处搜寻,首次公开出版。
丁玲文萃
丁玲,她在三十年代的出现,她的名望,她的影响,她的吸引力,对当时的青年来说,是能使万人空雹的,举国若狂的。收入本书的十二篇短篇小说是丁玲文学创作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充分体现了作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境界。
拾光
带着距离,我们穿插着树的缝隙,寻找着那一点点、一点点可以缩短的直径。我们绕着地球,不停地转动着轴心,沿着它,我们相悖而行,到达了尽。我们返回,在轴心的两边,我们停住。轴心出现了大路,我们各自浇种着各边的树,渐渐缩短的直径,我们暗自很开心。还有一棵,我们一起举起水壶,你说,你浇吧,我说,你浇吧……我们互相谦让着,却不知有人在背后偷走了所有的树。
我是一颗小草
像许多现代作家一样,丁玲的文学创造后期以散文创造为主。这个体裁更适合经历过沧桑忧患的人们抒发情感,他的散文的语言自然、朴素、雄健酣畅。作者丁玲在《我是一棵小草》中讲述了她的创作、她的故事以及她的深切感受,展现了丁玲同志充满激情的内心世界和人格魅力,给广大文学青年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和深刻的记忆。要走进丁玲的散文世界,不可不读她这篇《我是一棵小草》。
丁玲自述
该书中所选编的,都是丁玲记述自己生活与文学创作经历的文章,其中的一些怀人之作,记叙了与她有过密切关系、对她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人物,也留下了丁玲在某个特定时期的侧影,有助于读者对她的了解和理解。
丁玲全集(5)
全集是对丁玲一生文学创作的全面总结。收入她六十年间创作的小说、剧作、诗歌、散文、评论、杂感、讲话、回忆录、论文等四百三十万字,分成十二卷。第一、第二卷为长篇小说,第三卷为短篇小说,第四卷为短篇小说、诗歌、剧作,第五、第六卷为散文、随笔,第七、第八卷为散文、杂感,第九卷为序跋、评论,第十卷为回忆录,第十一卷为家信、日记,第十二卷为书信、年表。全集中相当数量的书信和日记都是经过四处搜寻,首次公开出版。
丁玲散文(中华散文插图珍藏本)
《丁玲散文》系我社中华散文珍藏本系列丛书之一,收入著名女作家丁玲早年到晚年的散文代表作品45篇,按发表年代排序,侧重收入作者晚年进入新时期后的作品。包括《五月》《“三八节”有感》《风雨中忆萧红》《“牛棚”小品》《鲁迅先生于我》等。丁玲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个不可或缺的人物,她的经历深刻展示了女性知识分子与政治、文学、文化、社会乃至革命的复杂关系,她的经历本身就是一部生动的历史。她的散文记事、怀人、写景、状物,清新、明快,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
丁玲全集(12)
全集是对丁玲一生文学创作的全面总结。收入她六十年间创作的小说、剧作、诗歌、散文、评论、杂感、讲话、回忆录、论文等四百三十万字,分成十二卷。第一、第二卷为长篇小说,第三卷为短篇小说,第四卷为短篇小说、诗歌、剧作,第五、第六卷为散文、随笔,第七、第八卷为散文、杂感,第九卷为序跋、评论,第十卷为回忆录,第十一卷为家信、日记,第十二卷为书信、年表。全集中相当数量的书信和日记都是经过四处搜寻,首次公开出版。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小说主要讲述了农村反封建土地制度的伟大斗争,围绕着工作组领导群众揭露和斗争恶霸地主钱文贵的过程,突出了土改中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只有把最隐蔽的,也是最狡猾、凶狠的恶霸地主斗倒,土改才可能取得真正的胜利。
丁玲散文
该书系我社中华散文珍藏版系列丛书之一,收入著名女作家丁玲早年到晚年的散文代表作品,侧重收入作者晚年进入新时期后的作品。她的散文记事、怀人、写景、状物,清新、明快,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篇目、字数、规格均与我社该系列同类图书大致等同。
二十一世纪中国作家怀人散文:丁玲集
这是一部丁玲的散文集,书中收录有作者的《开会之于鲁迅》、《鲁迅先生于我》、《风雨中忆萧红》《悼雪峰》、《悼念刘芝明同志》、《胡也频》、《悼念茅盾同志》、《悼江丰》、《彭德怀速写》、《向警予同志留给我的影响》、《我所认识的瞿秋白同志》、《元帅呵,我想念您》、回忆潘汉年同志》、《回忆宣侠父烈士》、《回忆邵力子先生》、《悼念伯钊同志》等多篇作品。
丁玲全集(10)
全集是对丁玲一生文学创作的全面总结。收入她六十年间创作的小说、剧作、诗歌、散文、评论、杂感、讲话、回忆录、论文等四百三十万字,分成十二卷。第一、第二卷为长篇小说,第三卷为短篇小说,第四卷为短篇小说、诗歌、剧作,第五、第六卷为散文、随笔,第七、第八卷为散文、杂感,第九卷为序跋、评论,第十卷为回忆录,第十一卷为家信、日记,第十二卷为书信、年表。全集中相当数量的书信和日记都是经过四处搜寻,首次公开出版。
有12Q的孩子有出息(第2版)
一个优秀的孩子不仅要学习好,他在智力、学习的能力、沟通的能力、对自己情绪的调整能力、克服困难的能力、理财的能力等多方面都应当有自己的表现,这样才算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孩子。《有12Q的孩子有出息(第2版)》是一本全面提升孩子能力的书。生动形象的案例,让孩子在快乐中学到知识;通过对孩子智商、情商、德商、心商、逆商、胆商、学商、志商、灵商、财商、健商、体商等十二个方面的解析,让孩子自然而然地迈向广阔的人生。
丁玲散文选集
古往今来,有多少精美的散文像珍珠般在熠熠生辉!《百花散文书系》将它们串联起来,以不同年代按不同作者选集分册出版,便于读者阅读与欣赏。《丁玲散文选集》为《百花散文书系·现代部分》之一种。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本书写的是1946年华北农村的土地改革斗争。作者原计划在小说中写三个部分:斗争、分地、参军。后来写成的是其中的第一部分,不过这一部分在结构上有头有尾,独立成书,构成一部完整的长篇。这部小说以桑干河边暖水屯为背景,真实生动地反映了土改中农村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展现出各个阶级不同的精神状态,让读者看到中国农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已经踏上了光明大道。本书收录了丁玲的十篇短篇小说、长篇小说和散文作品。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故事发生在土改时期的河北地区。通过几个典型人物,深刻表现了桑干河边某农村复杂的斗争,最后在党的领导下,群众的觉悟得到了提高,土地改革得以顺利进行。
丁玲全集(6)
全集是对丁玲一生文学创作的全面总结。收入她六十年间创作的小说、剧作、诗歌、散文、评论、杂感、讲话、回忆录、论文等四百三十万字,分成十二卷。第一、第二卷为长篇小说,第三卷为短篇小说,第四卷为短篇小说、诗歌、剧作,第五、第六卷为散文、随笔,第七、第八卷为散文、杂感,第九卷为序跋、评论,第十卷为回忆录,第十一卷为家信、日记,第十二卷为书信、年表。全集中相当数量的书信和日记都是经过四处搜寻,首次公开出版。
丁玲全集(2)
全集是对丁玲一生文学创作的全面总结。收入她六十年间创作的小说、剧作、诗歌、散文、评论、杂感、讲话、回忆录、论文等四百三十万字,分成十二卷。第一、第二卷为长篇小说,第三卷为短篇小说,第四卷为短篇小说、诗歌、剧作,第五、第六卷为散文、随笔,第七、第八卷为散文、杂感,第九卷为序跋、评论,第十卷为回忆录,第十一卷为家信、日记,第十二卷为书信、年表。全集中相当数量的书信和日记都是经过四处搜寻,首次公开出版。
我在霞村的时候
写于1941年初,发表于同年6月的《中国文化》第3卷第1期,后收入1944年桂林远方书店出版的同名小说集。 作品塑造的是一个在遭受日寇凌辱后又忍受着灵与肉的双重折磨而做着地下形态的抗日工作的乡村青年女子的形象。特殊题材的择选以及作者对于主人公寄予的深切同情和敬意,表明了作者的思想胆识和艺术创新方面的追求,尽管对于主人公形象的塑造基本上是从侧面进行的。然而女性作家特有的观照视角,用作者的话来说作品提出来的是“一个更广泛的社会问题”(《丁玲谈自己的创作》),仍然使得作品具有深沉感人的力量。
红军长征记
红军长征记,ISBN:9787503319457,作者:董必武、陆定一、舒同
莎菲女士的日記
“20世紀*國文學爭議作品書系”所審視的是整個20世紀*國有爭議的文學作品,記錄了*國文學從近代走向現代、從現代走向當代的驚濤駭浪的百年歷程。本輯推出5本,全部為小說作品。20世紀的*國文學是在不斷的爭議中成長繁榮的。從這個視角而言,沒有爭議便沒有文學。《莎菲女士的日記》收錄了20世紀一二十年代有重要爭議的作品:冰心的《超人》、郁達夫的《沉淪》、郭沫若的《殘春》、許地山的《綴網勞蛛》、廬隱的《海濱故人》、程小青的《一只鞋》、張資平的《梅嶺之春》、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記》、徐志摩的《死城》等名家名篇。本書在每篇爭議作品的后邊,均附有“述評”,介紹作品的時代背景、爭議雙方的代表人物或主要觀點、爭議的影響以及如何看待這些爭議,等等;在每本書的 “前言”里,梳理并描述這一歷史時期爭議作品的概況、特點,為讀者認識這一特定文學時期及其爭議作品,提供相應的閱讀和智力支持。
20世纪中国文学争议作品书系:莎菲女士日记
“20世纪中国文学争议作品书系”所审视的是整个20世纪中国有争议的文学作品,记录了中国文学从近代走向现代、从现代走向当代的惊涛骇浪的百年历程。本辑推出5本,全部为小说作品。20世纪的中国文学是在不断的争议中成长繁荣的。从这个视角而言,没有争议便没有文学。 《20世纪中国文学争议作品书系:莎菲女士日记》收录了20世纪一二十年代有争议的作品:冰心的《超人》、郁达夫的《沉沦》、郭沫若的《残春》、许地山的《缀网劳蛛》、庐隐的《海滨故人》、程小青的《一只鞋》、张资平的《梅岭之春》、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徐志摩的《死城》等名家名篇。 《20世纪中国文学争议作品书系:莎菲女士日记》在每篇争议作品的后边,均附有“述评”,介绍作品的时代背景、争议双方的代表人物或主要观点、争议的影响以及如何看待这些争议,等等;在每本书的“前言”里,梳理并描述这一历史时期争议作品的概况、特点,为读者认识这一特定文学时期及其争议作品,提供相应的阅读和智力支持。
血脉里,每一个人都是祖国
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时代伟大梦想。其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读者丛书•中国梦读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梦想为核心内容,从人民网、光明网、新华网等主流网站,优秀报刊、精品图书精选了570多篇与中国梦主题紧密相关的美文汇编成10册,通过小故事、随笔、杂文的形式通俗生动地诠释“中国梦”,阐明了中国gongchandang与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生死相依、血肉相连,阐明了新时代中国gongchandang的历史使命,所选文章文学性、可读性强,是一部宣传中国梦的通俗读本。 本册紧紧围绕“中国梦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这一核心主题,按照“寻梦”“追梦”这一历史脉络,选编美文汇编成册。所选文章从历史的选择、人民的抗争、制度的确立等几个方面,展示了几代中国人面对内忧外患,不断抗争,上下求索,终于在中国gongchandang的正确领导下,建立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征程。
魍魉世界
暂无简介
丁玲·女性小说(新文艺·中国现代文学大师读本)
《丁玲·女性小说》为上海文艺出版社于2018年推出的“新文艺·中国现代文学大师读本”系列之一。 本书收录作家丁玲五篇中篇小说,《梦珂》《莎菲女士的日记》《阿毛姑娘》《我在霞村的时候》《杜晚香》,由黄会林教授编选并作序推荐。丁玲小说中的女性角色,更像是一批提前自我觉醒的女性,她们命运的悲剧性是与身处的时代休戚相关,丁玲的小说表达出个人灵魂的倔强挣扎,也可以理解为作家自己一生命运的写照。
杜晚香:丁玲中短篇小说选/时代记忆文丛
《杜晚香:丁玲中短篇小说选/时代记忆文丛》系“时代记忆文丛”之一,是丁玲小说作品的一次重新结集,收录了丁玲一生三个关键时期,即从上海到延安再到东北的代表作。所选篇目多采用丁玲在原刊上早期发表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