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文艺部
人民日报70年报告文学选
6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8.4%
本书是人民日报副刊报告文学作品精选集。书稿遴选了人民日报社成立70年以来的优秀报告文学名篇,按年度顺序编排成册,以飨读者。这其中,不乏大家名家的经典报告文学作品,也有文坛新秀的成名作。这些报告文学在展示人民日报副刊70年历史的同时,也折射出社会时代发展的人文社会变迁风貌。
人民日报70年散文选
34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7.5%
本书是人民日报副刊70年来散文作品精选集。书稿遴选了人民日报社成立70年以来的优秀散文名篇,按年度顺序编排成册,以飨读者。这其中,不乏大家名家的经典散文作品,也有文坛新秀的成名作。他们锦绣文章,风流文采,既有学者风气,又有历史文化底蕴。本书在展示人民日报副刊散文70年的气象和风貌的同时,也是一部时代发展的人文社会变迁史。
人民日报70年文艺评论选
2人今日阅读
在解放战争的战火中,人民日报于1948年6月15日在河北省平山县里庄创刊,到2018年6月15日,人民日报已经走过了整整70年的历程。为了纪念人民日报创刊70周年,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读者负责的态度,我们从人民日报发表过的文艺评论文章中,披沙拣金,精挑细选,择其有代表性的优秀文艺评论作品,按年度顺序编排成册,以飨读者。
有力量的声音:我与人民日报
本书是“我与人民日报”栏目的文章精选。作者中有铁凝、王蒙、李雪健、李肇星、赵丽宏、罗中立等大家、名家,也有通过人民日报成长起来的作者和普通读者。作者通过回忆自己和人民日报渊源,或抒发对人民日报传播力和影响力的认同,或书写人民日报的伯乐、引领和示范作用,或赞扬人民日报的磨稿子精神,不一而足。
中国文艺美学教学发展论纲
本书从中国文艺美学教研之舶来影响、中国文艺美学的发生与发展、中国文艺美学教学史研究、中国文艺美学教学的“得”与“失”和中国文艺美学之前瞻等方面搜集、整理我国高等教育文艺美学教学史料,以学科发展、教学问题和教学名师为研究重点,探寻文艺美学及教学产业、成熟和发展的轨迹,提示文艺美学学科特点和教学规律。
红楼梦的文化分析
3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0.8%
本书以现代人文思想为视角,从小说的创作过程、叙述方式、人物形象与红学演变等方面,探索小说的文化内涵与文化效果。作者认为,《红楼梦》与中国文化的关系是双重的,它一方面呈现了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并深入其细节,另一方面也对中国传统,特别是儒家的礼教文化发出深沉的抗议,并表达了从伦理型文化(理性、家国规范)向审美型文化(感性、个体、自由)转换的朦胧期待。该书为作者多年精心写就。可供《红楼梦》读者与红学爱好者、研究者参考。
中国网络文学二十年
9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64.3%
《中国网络文学二十年》由中国网络文学研究领域的资深学者欧阳友权领衔主编,全景式呈现了中国网络文学自诞生至今二十年的整体发展格局。全书以史论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细致勾勒出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脉络,从中国网络文学时代的隆起、文学网站平台的发展、网络作家阵容、网络文学作品、网络文学产业经营、网络文学阅读、网络文学理论批评、女性及少数民族网络文学、网络文学的贡献、局限和发展趋势等各个层面出发,全方位概述了中国网络文学产生、发展、演变的历史全过程。另一方面,作者从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心理等人类社会学角度,深入分析了网络文学发展的内在规律,构建了网络文学研究的基础理论体系,并基于“理论回应现实”的学术立场,透过具体的网络文学现象,研究了其背后的时代成因和社会影响;同时,分析了网络时代文学的转型和文艺理论的转向,呈现出网络文学在大众艺术审美、社会文化意义和作为文化产业新形态等层面的价值,是当下网络文学研究领域的创新成果。
融合体系:中国媒体融合发展年度报告(2018-2019)
本书是全面阐述2018—2019年中国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状况的年度报告。全书分为八章,涵盖主报告、高端声音、专家观点、全国实践、地方实践、跨界实践、国际实践、媒体融合大事记等部分,详尽阐释了2018—2019年中国媒体融合发展的背景、结构、功能、意义等方面的内容。
旧锻坊题题题·姜德明卷
本书为当代著名学人姜德明先生的题跋本,为萧跃华先生历数年时间辛苦辑得,并请姜先生签名题跋,然后尝试着就其出版、开本、印数、掌故等进行考证梳理。书中介绍了姜德明先生著述、编辑图书七十余种,逐一请姜先生签名题跋,说陈年旧事、匆匆背影,萧先生配以短文对图书加以介绍,并抒发自己感慨,以书里书外、轶闻趣事写成书香盎然之短文。
高满堂(棒棰岛·“金苹果”文艺丛书)
棒棰岛·“金苹果”文艺丛书是对10位大连市文艺最高奖“金苹果奖”得主的创作成就的总结。本书是其中的一本,书以作者的名字命名,由大连市著名作家高满堂创作。书稿包含“苦乐人生”“慧眼识珠”“春华秋实”三个部分。“苦乐人生”以时间为线索,采用作者自述的形式,详细追溯了作者的生平经历。“慧眼识珠”收录的是其他作家、评论家对作者的创作历程和创作成就的评论。“春华秋实”集中展示了作者的作品并附有简介。
精神的力量:红色经典诗文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以《精神的力量——红色经典诗文》一书作为出版献礼,牢记革命传统,培育民族精神,感怀文学品格,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蔓草缀珠
作者的散文写作,记事怀人,属学者散文,文笔好,见识高,特别是记叙了曾有长期、深入交往的冯雪峰、韦君宜等一批文坛著名人物,留下了珍贵史料。文章多发表于《中国语》、《当代》、《中华散文》、《新文学史料》、《散文》、《理论与创作》等报刊,2005年曾结集《蔓草缀珠》,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这次重新修订、改正错漏、增补新篇,是一个增订升级版。
田辛甫和他的时代
辛甫老于我而言只有两面之缘。一次是他陪黄胄先生在河北宾馆作画,官方吩咐师大艺术系新生配合录制电视;另一回是辛甫老受美术系之邀,到八二级讲授写意花鸟课。前次,主角是满口蠡县方言的黄胄;后次唯有辛甫老独自演示,只是俯首挥毫,不讲解。
陈忠实年谱(增订本)
本书是国内第一部记录陈忠实生平的《陈忠实年谱》的最新增订本。年谱详细编入陈忠实从1942年出生至2016年逝世七十四年间,其家世境况、求学经历、工作选择及文学创作历程等内容,涵盖其主要作品的创作时间、创作地点及发表时的报纸刊物。年谱几乎囊括了陈忠实所有重要的文学活动以及与其相关的陕西省乃至全国的文学大事件,后附陈忠实作品年表、获奖作品年表和研究著作目录。
用生命耕耘文学:聚焦郭久麟
作者刘佩伟在郭久麟支持帮助下,将几十年来各位领导专家学者作家所写的研究和评论郭久麟的论文、通讯特写、访谈书信以及学生感悟的文章搜集整理,分门别类,编成此书。本书分四大板块一、聚焦郭久麟文学创作二、聚焦郭久麟理论研究三、新闻媒体中的郭久麟四、学生心目中的郭久麟。这是当代作者研究书系的极有份量,极有可读性和卖点的研究著作和作家个案研究。为当代文学理论的研究和文学史的编写提供了重要资源和宝贵信息。
《纵横》30年典藏:全52册
39人今日阅读
纵览百年风云 横观天下大事 史林独树一帜 社会百态纷呈
信丰往事
一缕清风、一片悠云,一窗晓月、一杯香茗,听一曲小城故事,说说老城的往事前生。
南珠北玉和笔墨刀枪:略说报纸副刊编辑三十家
1人今日阅读
本书主要介绍了三十位现代文学大家对副刊的发展所作的贡献,报纸副刊作为百年来中国文学思潮和社会思潮最为风云激荡的文化传播平台,更能集中反映一个时代的变化节奏。书中除了有像孙犁、艾青、金庸、郁达夫等文学巨匠,当然也有近现代文坛上的一些怪才和学人,阐述了他们与副刊之间的联系。本书更像是中国副刊史的姊妹篇,有很好的出版价值。全书政治导向正确、立意积极向上、内容健康。内容上:作者立足于正史视角,详实考证、条分缕析,史实性与普及性兼顾。作者观点见解新颖独到,书稿具有原创性和文化价值。结构上:本书共有三十位作家,作者以期通过这三十位作家来拉近《南珠北玉和笔墨刀枪:略说报纸副刊三十家》与读者的距离,进而使读者从中得到受益,受到启迪。本书书稿的结构脉络清楚明晰,同时各部分内容逻辑连贯,阅读体验顺畅。全书体例格式基本一致,以章节形式展开,内容丰富全面,形式也比较规范。
人有病天知否:1949年后中国文坛纪实(修订版)
2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3.1%
本书收录了作者多年积累和访谈而得的13篇文章,及11篇追忆当年采访和幕后花絮的“题记”,所写都是读者较为熟悉的现当代文坛“名角”:俞平伯、沈从文、老舍、丁玲、赵树理、郭小川、汪曾祺、浩然、严文井等。根据当事人的口述,以及大量档案、会议纪录和口述史料,真实地再现了1949年后中国文坛的真实面目,以及众多作家在大环境发生转变时痛苦的心路历程。这些强大而可畏的真实纪录,使那些尘封的如烟往事得以鲜活呈现,从而我们也可以感受到那个时代的阴晴圆缺和风云变幻。
江淮八记
本书是一部游记散文集,作者立足宣纸、桃花潭、中都城、安茶、杏花村、构树、安大简、量子等安徽名片,以独特视角,用准确凝练、富有美感的语言,穿透历史烟尘,于山川地理、民风民俗、历史遗址、自然风物、现实人文中展现安徽独具特色的人文底蕴和厚重历史承载。书中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历史与现实结合,写实与抒情并重,具有厚重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是一部思接古今的“安徽传”。该书为立体出版,配有微视频、朗读有声版。朗读者均为国内顶尖主播和艺术家,声情并茂的朗诵与精美的文本交相辉映、相映成趣。
中国当代美学口述史
本书聚焦于建国以来美学的演变历程,以美学人物访谈记录为主干,试图重新书写中国当代美学史的变迁,以弥补已有研究的不足,为中国当代美学史研究带来新的视角,该书的访谈汇集了对中国当代美学活动的个体回忆,具有显著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
为时代放声歌唱:贺敬之传
贺敬之是我国著名诗人,生于1924年,山东峄县(今山东枣庄)人。曾任文化部副部长、中宣部副部长、文化部代部长等职。丁七玲编著的这本《贺敬之传(为时代放声歌唱)》依照时间顺序,系统梳理了贺敬之90年来的经历与成就。全书分为苦难童年、少年漂泊求学路、延安岁月、建国前后、为伟大时代歌唱、艰难时期、诗人当部长、新古体诗开新诗境、暮年的坚持等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