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
余华(1960年4月3日-),中国当代作家,生于浙江杭州,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现就职于杭州文联,海盐县文化大使。 1984年,开始发表小说,《许三观卖血记》入选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九十年代最具有影响的十部作品。1998年,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2005年,获得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2022年6月13日,其长篇小说《文城》荣获第十届“春风悦读榜”白金图书奖。
女人的胜利(余华现实主义代表作)
4340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7.8%
“他会求你,他甚至会下跪,他还会打自己的耳光,你都不要心软,他会一次次地发誓,男人最喜欢发誓,他们的誓言和狗叫没有什么两样,你不要相信。” ——第11页《 女人的胜利》 “我才二十四岁,可我这一个星期过得像个忙忙碌碌的中年人一样,我不能和自己的青春分开得太久……” ——第68 页《 我为什么要结婚》 本书收录《女人的胜利》《我为什么要结婚》《我没有自己的名字》等十三篇余华现实主义短篇小说佳作,其中包括首次在国内出版的《明天就出来》。这些小说呈现了生活的无奈与荒诞,又以幽默的语言带给我们化解苦闷生活的巨大力量。 “这是我所有中短篇小说中与现实最为接近的作品,可能是令人亲切的,不过也是令人不安的。我想这是现实生活给予我们最基本的感受,亲切同时又让人不安。生活是那么的强大,它时常在悲伤里剪辑出欢乐来。” ——余华
我胆小如鼠
2872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4.2%
余华:我曾是千千万万个敏感怯懦的孩子中的一个,这是我们共同的自传! 有一句成语叫胆小如鼠,说的就是我的故事。 本书收录余华创作的《我胆小如鼠》《夏季台风》《四月三日事件》《一个地主的死》四篇中篇小说。这些作品包含着余华的成长经验,淋漓尽致地呈现了每个人在青春期可能会经历的敏感、自卑和怯懦,让无数挣扎在人生转折期的年轻人产生了共鸣。
活着
2236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92.0%
同名电影《活着》由张艺谋执导,葛优、巩俐两大影帝影后主演,1994年该片在第47届戛纳电影节上斩获评委会大奖、最佳男演员奖,同时还荣获了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外语片等重要奖项。由《活着》改编的电视剧《富贵》2005年开播,在第13届上海电视节上,摘得“白玉兰”奖——电视剧评委会大奖。《活着》是一篇读起来让人感到沉重的小说。那种只有阖上书本才会感到的隐隐不快,并不是由作品提供的故事的残酷造成的。毕竟,作品中的亡家,丧妻,失女以及白发人送黑发人这样的故事并不具备轰动性。同时,余华也不是一个具有很强煽动能力的作家,实际上,渲染这样的表达方式是余华一直所不屑的。余华所崇尚的只是叙述,用一种近乎冰冷的笔调娓娓叙说一些其实并不正常的故事。而所有的情绪就是在这种娓娓叙说的过程中中悄悄侵入读者的阅读。这样说来,《活着》以一种渗透的表现手法完成了一次对生命意义的哲学追问。本书荣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1998年)、台湾《中国时报》十本好书奖(1994年),香港“博益”15本好书奖(1990年),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2005年),法国国际信使外国小说奖(2008年);并入选香港《亚洲周刊》评选的“20世纪中文小说百年百强”;入选中国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九十年代最有影响的10部作品”,余华本人则于2004年荣获法兰西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
在细雨中呼喊(第3版)
1704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6.0%
《在细雨中呼喊》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经典文本,是余华的第一部长篇力作。小说描述了一位江南少年的成长经历和心灵历程。《在细雨中呼喊》的结构来自于对时间的感受,确切地说是对记忆中的时间的感受,叙述者天马行空地在过去、现在和将来这三个时间维度里自由穿行,将忆记的碎片穿插、结集、拼嵌完整。
第七天
1290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4.6%
《第七天》讲述了一个普通人死后的七日见闻:叫杨飞的人死去了,但他的灵魂似乎还没走远,他接到一通电话,殡仪馆的人抱怨他火化迟到,而即将被火化的竟是杨飞自己……他在去殡仪馆的路上经历了一系列光怪陆离的事件,以及与生前亲友的爱恨离别。生活的不易、爱情的曲折、亲情的温暖……让活着的人无从找寻出口,只能在死后的世界里得到和解与救赎。余华用拙朴简白的手法写出了深沉的悲痛和感人的温情,写尽了中国人的善良与悲哀。
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
938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2.1%
这个是余华自2003年以来的首部杂文集。十年来他走遍世界,以亦庄亦谐的笔锋将观察到的社会、时事、文化等现象一一记录剖析,在日常生活的表象下洞见社会固有病灶,对我们生活的时代进行了由外而内深刻反省,在与世界的踫撞交锋中,呈现出一个崛起、变迁中的中国。正如余华所说:“这就是我的写作,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出发,经过政治、历史、经济、社会、体育、文化、情感、欲望、隐私等等,然后再回到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兄弟(第3版)
85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1.4%
余华作品,被誉为中国的弥尔顿《失乐园》,荣获法国国际信使外国小说奖,入选瑞士《时报》2000年至2010年这10年来全球最为重要的15本书。讲述了江南小镇两兄弟李光头和宋钢的人生。李光头的父亲不怎么光彩地意外身亡,而同一天李光头出生。宋钢的父亲宋凡平在众人的嘲笑声中挺身而出,帮助了李光头的母亲李兰,被后者视为恩人。几年后宋钢的母亲也亡故,李兰和宋凡平在互相帮助中相爱并结婚。虽然这场婚姻遭到了镇上人们的鄙夷和嘲弄,但两人依然相爱甚笃,而李光头和宋钢这对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弟也十分投缘,他们在相互照顾中成长……本书荣获法国国际信使外国小说奖(2008年),入选瑞士《时报》2000年至2010年这10年来全球最为重要的15本书。
许三观卖血记(第3版)
692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9.3%
本书在国内外引起了巨大轰动!小说以博大的温情描绘了磨难中的人生,以激烈的故事形式表达了人在面对厄运时求生的欲望。讲述了许三观靠着卖血渡过了人生的一个个难关,战胜了命运强加给他的惊涛骇浪,而当他老了,知道自己的血再也没有人要时,他哭了。法国《读书》杂志在评论《许三观卖血记》时说道:这是一部精妙绝伦的小说,是朴实简洁和内涵意蕴深远的完美结合。本书获美国巴恩斯-诺贝尔新发现图书奖,入选中国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20世纪90年代最有影响的10部作品”。
十八岁出门远行
603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5.8%
一定要出去闯闯,哪怕鼻青脸肿! 一战成名!一发表就震惊文坛,让27岁的余华开始载入中国当代文学史。 我感到这汽车虽然遍体鳞伤,可它心窝还是健全的,还是暖和的。我知道自己的心窝也是暖和的。我一直在寻找旅店,没想到旅店你竟在这里。——《十八岁出门远行》 全书收录《十八岁出门远行》《鲜血梅花》《往事与刑罚》《此文献给少女杨柳》等十篇余华极具代表性的短篇小说佳作,全面呈现余华年轻时的写作风貌。《十八岁出门远行》写的是每个年轻人的理想、困惑、幻灭与成长。
文城
358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8.1%
时隔8年,余华全新长篇重磅归来!人生就是自己的往事和他人的序章。时代的洪流推着每个人做出各自的选择。
河边的错误(朱一龙主演同名电影原著|微信读书联合出品)
203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9.4%
发疯虽然解决不了问题,但至少能让我痛快一把! 余华发疯自救之作!28岁的余华也想发疯! 本书收录《河边的错误》《现实一种》《一九八六年》《古典爱情》四篇余华早期小说代表作。这些作品记录了余华1986到1988两年多的写作经历,也记录了这两年多令他不安的精神状态。 看透人生荒诞本质的余华,用冷静直接的语言再现荒唐的生存状态,每一篇都疯狂得毛骨悚然:刑警队长在追凶过程中逐渐走向疯癫;兄弟之间冤冤相报、陷入复仇的循环;历史老师活在残忍的幻想中,不断自我伤害…… 每个人都有奈何不了的人生困境,偶尔放弃理性反而活得轻松起来。
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增订版)
19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2.2%
·余华迄今为止最重磅杂文集:涵盖1989-2024年间经典文章43篇,篇篇精彩 ·精心编选的诚意之作:以2015版同名杂文集为基础,保留倍受读者喜爱的篇目,删去15篇,新增17篇,使全书编排更具主题性、完整性 ·余华亲自参与编选!立体呈现作者的精神世界,带你走近更真实、更丰富的余华 ·内容包含人生经历、社会观察、生活感悟等多个主题,在犀利而幽默的文字中,收获关于自我与世界的深刻理解 ·封面插图余华亲选!来自艺术家徐冰的“地书”系列,用人人都看得懂的符号呈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余华经典散文
93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3.9%
如果说余华的小说是享誉世界的伟大作品,那么散文则更加体现了他的艺术思想,最接近现实生活中的余华。本书是余华的散文作品集。分为“一个记忆回来了”“文学·音乐·旅行”“活着,为了讲述”三大章节,包含对往事的追忆与深思,对文学和音乐的独到见解,旅行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以及对整个社会和历史的反省。正如余华所说:“这就是我的写作,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出发,经过政治、历史、经济、社会、体育、文化、情感、欲望、隐私等等,然后再回到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余华中短篇小说集
83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3.6%
包含《十八岁出门远行》《河边的错误》《我胆小如鼠》3册。 余华成名作!一发表就震惊文坛,让27岁的余华开始载入中国当代文学史。 《十八岁出门远行》 中收录《十八岁出门远行》《鲜血梅花》《往事与刑罚》《此文献给少女杨柳》等十篇余华极具代表性的短篇小说佳作,全面呈现余华年轻时的写作风貌。 《河边的错误》中收录了余华具有代表性的四部中篇小说《现实一种》《一九八六年》《河边的错误》《古典爱情》,用平静的语言讲述残酷的故事。 《我胆小如鼠》收录余华创作的《我胆小如鼠》《夏季台风》《四月三日事件》《一个地主的死》四篇中篇小说。这些作品包含着余华的成长经验,淋漓尽致地呈现了每个人在青春期可能会经历的敏感、自卑和怯懦,让无数挣扎在人生转折期的年轻人产生了共鸣。
余华长篇小说全集(全四册)
52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90.2%
《活着》讲述了农村人福贵悲惨的人生遭遇。《兄弟》讲述了江南小镇两兄弟李光头和宋钢的人生。《许三观记》一书以博大的温情描绘了磨难中的人生,以激烈的故事形式表达了人在面对厄运时求生的欲望。《在细雨中呼喊》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经典文本,是余华的长篇力作。
文学或者音乐
20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8.3%
余华将这部《文学或者音乐》称作他的个人阅读之书,和声之书。所收录的28篇文章,记录了余华三十年的个人阅听史,他对经典巨作的一次次沉潜,一遍遍重读与回响,都被浓缩在330页的字里行间。在这里,他以“写小说者”的敏锐和同感力,反复叩问,引领我们走近博尔赫斯、福克纳、卡夫卡、契诃夫、马尔克斯、肖斯塔科维奇、柴可夫斯基等巨匠大师,条分缕析他们的叙事技巧,抵达他们创作中的秘密所在,而这些经典作品也正是在不懈的阅读和解读中,焕发出历久弥新的生命力。无论共鸣也好,反驳也好,这些缤纷时刻的来临,都激荡出阅读和原典之间的应力。打开书,一趟文学与音乐经典的启蒙之旅由此启程。
我只知道人是什么
17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3.3%
“文学包罗万象,但最重要的是什么?就是人。”《我只知道人是什么》是著名作家余华亲自编选的一本最新杂文集。本书正是他近年来所发表的杂文结集,余华充满睿智又真诚地分享了他的观察和思考,内容包罗万象,从往事到现实,从自我到时代,既漫谈生活体验,也谈及创作心得,他生动回忆了他和福贵、许三观等笔下人物的相遇,也讲述了走访世界时和勇敢的波兰农民、意大利精神病院病友的相遇……有时候他们千千万万,有时候他们就像是同一个人。这些对人性宽广与丰富的探究,展现出一位优秀作家对生活的深刻洞察,而命运无常中凝练出的一个个故事,不仅连接着我们的过去与未来,也最终指向了所有文学和艺术创作中最根本的力量来源。
山谷微风
★余华2024最新散文集 首次收入12篇余华2024年创作最新散文:《山谷微风》《一直游到海水变蓝》等 ★余华亲自编选:40年散文精选集(1984-2024) 除12篇新作外,余华从1984年以来创作的散文中,精选了17篇收入本书,时间横跨40年,呈现了作家半生的经历与感悟。 ★松弛、自由、保持好奇,感受生活给予的一切: 余华在这本书中记录和回忆了自己面对不同境况的真实感受,其中展现出的“松弛感”和随遇而安的生活智慧,将会为当下焦虑的人们带去精神良药。 “紧张还是放松,都是生活给予的,什么时候给予什么,是生活的意愿,我们没的选择,只有接受。” ★聚焦日常,书写真实,“没想到你是这样的余华?!” “我的童年和少年时期,在那块有着很多池塘、春天开放着油菜花、夏天里满是蛙声的土地上,干了很多神秘的已经让我想不起来的坏事,偶尔也做过一些好事。” 被口吃困扰、和哥哥打架、偷吃蛋糕、一直游到海水变蓝……童年的余华有敏感自卑的时刻,也时常充满奇思妙想和探险精神。 “我做了三十三年儿子以后,开始做上父亲了。” “当上了父亲的儿子将会去品尝作为父亲的不断失败,而且是漫长的失败。” 成为父亲的余华,生活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时而幸福时而窘迫,时而哭笑不得。 在这部散文集中,我们将看到一个不同的余华,一个充满平凡的烦恼和快乐、对生活充满热情的余华。 ★艺术装帧,小巧开本,收藏携带两不误 封面设计延续《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增订版),元素来自艺术家徐冰的“地书”系列作品《读图的基因》。 130*203精装小开本,轻巧易翻阅。 【内容简介】 本书为余华2024最新散文集,收录12篇余华2024年全新创作的文章,及17篇历年精彩文章,创作时间横跨40年。 小时候,他是顽皮又敏感的田间少年,在贫瘠的生活中寻找珍贵的快乐;成年后,他成了细心又包容的父亲,与儿子斗智斗勇,被幸福的烦恼填满梦境与现实。 余华用他特有的幽默和通透记录下日常的美好点滴,用细腻的感悟和精妙的文字告诉我们,一阵微风,一股海流,一顿美食,一场相遇……都是生活给予我们的馈赠。
现实一种
19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7.8%
收录电影《河边的错误》同名原著小说。《现实一种》是我从1986年到1998年的写作旅程,十多年的漫漫长夜和那些晴朗或者阴沉的白昼过去之后,岁月留下了什么?《现实一种》里的这些中短篇小说所记录下来的,就是我的另一条人生之路。与现实的人生之路不同的是,它有着还原的可能,而且准确无误。虽然岁月的流逝会使它纸张泛黄字迹不清,然而每一次的重新出版都让它焕然一新,重获鲜明的形象。
黄昏里的男孩
24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5.7%
《黄昏里的男孩》收录了十二篇作品,这是我所有中短篇小说中与现实最为接近的作品,可能是令人亲切的,不过也是充人不安的。我想这是现实生活给予我们最基本的感受,亲切同时又让人不安。这些中短篇小说所记录下来的,就是我的另一条人生之路。与现实的人生之路不同的是,它有着还原的可能,而且准确无误。虽然岁月的流逝会使它纸张泛黄字迹不清,然而每一次的重新出版都让它焕然一新,重获鲜明的形象。这就是我为什么如此热爱写作的理由。
古典爱情
《古典爱情》讲述九元丛书,顾名思义,单本定价九元。以低廉价位推出丛书,惠及读者,始终是出版业推广好作品的一种手段,也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传统之一。编辑出版九元丛书,意在承继优良传统,使优秀的文学作品得到更好的普及,在更广大的范围内共享当代文学的精神食粮。九元丛书第一辑,凡二十种,均为近三十年时间里涌现的优秀中篇小说,故定名“中篇金曲”。此后还将有第二辑、第三辑……其他门类的文学作品小辑亦将进入九元丛书的视野。需要说明的是,还有一些本该纳入丛书第一辑的优秀中篇佳作,因其版权等技术性问题未能解决,而不得不忍痛割爱。对此,我们深表遗憾,并请广大读者见谅。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 2005年12月
鲜血梅花
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59.3%
收入了中国当代经典名著《活着》作者余华在1986-1998年创作的短篇小说:《鲜血梅花》《古典爱情》《往事与刑罚》《此文献给少女杨柳》《祖先》共5篇。
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
8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6.6%
一个好的作家,他描写现实,述说一个悲剧,不管是用来警世,亦或表达他的失落和绝望,但是后文学的意义都在于告诉人们真相并给予人们希望,余华正是留下了这样的希望。在《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这本集子里,余华收集了近年来的一些关于写作、关于社会、关于他个人童年回忆的文章,虽然在他的所有文字中算不得出采,但是有两篇文章很值得推荐,因为一篇解释了阅读的意义——《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而另一篇则阐述了漂泊的幸福感——《别人的城市》。
余华作品全集(收录《河边的错误》同名原著小说)
346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8.8%
本套装收入了余华《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等13部经典代表作品。
世事如烟
4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63.3%
收入了中国当代经典名著《活着》作者余华在1986-1998年创作的中短篇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西北风呼啸的中午》《死亡叙述》《爱情故事》《命中注定》《两个人的历史》《难逃劫数》《世事如烟》共8篇。
中篇小说金库:一九八六年
作为中国先锋派小说的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余华的作品以精致见长,通过纯净细密的叙述,打破日常的语言秩序。在《中篇小说金库:一九八六年》里,死亡不再成为具体生命的果断消亡,而是演变成一种漫无边际的过程——这个被无限延长了的死亡过程,是由一位疯子所自演自导的历史酷刑。它是中国传统刑术的重新复活,又是历史劫难的再度重演。1966年“文革”爆发,1976年结束,而到了1986年,灾难依旧以特定的方式在延续。余华试图以隐秘的悲剧打开晦暗的历史缺口,复苏人们的内心记忆,不料却敲开了国人日渐麻木的灵魂。 除文本外,《中篇小说金库:一九八六年》附加若干有关作家及作品的背景材料,如作家的创作手记、回忆录、访谈、评论,包括照片、手迹等,使之更加充实、完善,既可作为文学史参考资料,亦可作为文学青年及文科学生的文学范本。
我的文学白日梦
《我的文学白日梦:余华散文精选》收录39篇余华历年创作的散文作品,在本书中余华用平实中不乏幽默的文字,讲述童年与青年时期、创作之路,以及他的阅读与思考,为读者呈现余华40年的文学历程。本书分为上下两辑:“文学青年的诞生”与“把写作作为方法”,分别讲述余华的作家之路,以及创作与阅读中产生的思考,让读者重新认识这位著名的中国作家。
我没有自己的名字
十多年之后,我发现自己的写作已经建立了现实经历之外的一条人生道路,它和我现实的人生之路同时出发,并肩而行,有时交叉到了一起,有时又天各一方。 这些短篇小说所记录下来的,就是我的另一条人生之路。 ——余华 本书是余华从1986年至今创作的短篇小说集珍藏版,是余华迄今为止最完整的短篇小说全编。包括《鲜血梅花》《十八岁出门远行》《爱情故事》《黄昏里的男孩》等21篇。由余华亲自编选。 余华在本部作品中,对命运的叩问、对人性的探究和对自然的敬畏,让我们看到了他对生命的无限怜悯和对现实的深沉思考。在一种黑色幽默里,有洞穿世事的苍凉透出纸背,扑面而来。 余华的短篇小说有手术刀一样冰冷的质感,锐利,一针见血,一剑封喉。
音乐影响了我的写作
推荐值 68.4%
收入了中国当代经典名著《活着》作者余华的随笔作品:《音乐影响了我的写作》《音乐的叙述》《高潮》《否定》《灵感》《色彩》《字与音》》《重读柴可夫斯基》《消失的意义》《强劲的想象产生事实》《人类的正当研究便是人》《韩国的眼睛》《灵魂饭》等13篇。
四月三日事件:余华中篇小说集(平装)
《四月三日事件:余华中篇小说集》是余华从1986年至今创作的中篇小说集,包括《我胆小如鼠》《夏季台风》《四月三日事件》《现实一种》《河边的错误》《一九八六年》等13篇。由余华亲自编选。 《四月三日事件:余华中篇小说集》是余华迄今为止完整的中篇小说全编。余华的中篇小说数量不多,但总体水平很高。与其长篇相比,同样有鲜明的“余华特色”,在语言、叙述方式等方面一脉相承。举重若轻,故事性强,常常有出其不意的结局。余华在中篇小说作品中,对命运的叩问、对人性的探究和对自然的敬畏,让我们看到了他对生命的无限怜悯和对现实的深沉思考。在一种黑色幽默里,有洞穿世事的苍凉透出纸背,扑面而来。
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
3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6.6%
收入了中国当代经典名著《活着》作者余华的随笔作品:《我能否相信自己 》《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尔赫斯的现实》《诃夫的等待》《鲁佐德的故事》《岛由纪夫的写作与生活》《心之死》《卡夫卡和K》《文学和文学史》《威廉·福克纳》《安·鲁尔福》等24篇。
余华长篇小说(兄弟、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
《余华作品(套装共4册)》收录了《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在细雨中呼喊》四部。 《活着》:地主少爷福贵嗜赌成性,终于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穷困之中的福贵因为母亲生病前去求医,没想到半路上被国民党部队抓了壮丁,后被解放军所俘虏,回到家乡他才知道母亲已经去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带大了一双儿女,但女儿不幸变成了聋哑人,儿子机灵活泼……然而,真正的悲剧从此才开始渐次上演。生命里难得的温情将被一次次死亡撕扯得粉碎,只剩得老了的福贵伴随着一头老牛在阳光下回忆。 《许三观卖血记》:故事发生于解放初的五六十年代,那时主人公许三观还是一个青年,有着好奇心,责任心……生活成了他活下去的动力,不得不拼命地工作,但是依然无法保证生活。虽然卖血可以成为他生活的经济来源,但是他没有用卖血来维持,除非在非常无可奈何或者无助的时候,他才会想到用卖血来解决。 《兄弟》:是两个时代相遇以后出生的小说,前一个是文革中的故事,那是一个精神狂热、本能压抑和命运惨烈的时代,相当于欧洲的中世纪;后一个是现在的故事,那是一个伦理颠覆、浮躁纵欲和众生万象的时代,更甚于今天的欧洲。一个西方人活四百年才能经历这样两个天壤之别的时代,一个中国人只需四十年就经历了。四百年间的动荡万变浓缩在了四十年之中,这是弥足珍贵的经历。连结这两个时代的纽带就是这兄弟两人,他们的生活在裂变中裂变,他们的悲喜在爆发中爆发,他们的命运和这两个时代一样地天翻地覆,最终他们必须恩怨交集地自食其果。 《在细雨中呼喊》:是一本关于记忆的书。它的结构来自于时间的感受,确切地说是对已知时间的感受,也就是记忆中的时间。这本书试图表达人们在面对过去时,比面对未来更有信心。因为未来充满了冒险,充满了不可战胜的神秘,只有当这些结束以后,惊奇和恐惧也就转化成了幽默和甜蜜。这就是人们为什么如此热爱回忆的理由,如同流动的河水,在不同民族的不同语言里宽广地荡漾着,支撑着我们的生活和阅读。
我能否相信自己
暂无简介
阅读有益身心健康(书读完了)
作家余华关于阅读与写作的文章结集。书稿从余华所著随笔、杂文、演讲稿以及前言、后记中选出,共选文31篇,151千字。全书分为三辑,辑,关于阅读和写作的一些关键要素,如 看法 、现实、荒诞、生与死、音乐的影响等。第二辑中,作家细数自己的阅读和写作旅程中遇到的伟大作家,如博尔赫斯、契诃夫、卡夫卡、福克纳等,从一个写作者的角度,体会、赞叹作家和作品的伟大之处。第三辑,从音乐和电影,音乐家和导演,谈文学无与伦比的魅力。
《作家文摘》名家散文系列:活在身体里的故乡
3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3.5%
本书是“作家文摘·名家散文”系列第二卷,按故乡、亲情、人生感悟等主题共分为五辑。精选杨绛、季羡林、宗璞、余华、史铁生、贾平凹、余光中、席慕蓉、周国平、麦家等文坛名家的散文作品,文中以质朴而饱含情感的笔触,记录了对故乡、亲情、人生的回望和感悟,将人生智慧写给每个困在当下的灵魂,一同体味世事变迁,人情冷暖。
我只要写作,就是回家
《我只要写作,就是回家》是余华接受来自世界各方的访谈结集,针对他的创作观及文学观、影响他创作的内在外在因素,做了一番文学的深度探讨与答辩。这本书里有关于《活着》背后的故事,《第七天》究竟讲述了什么,《文城》是怎么创作的,《兄弟》内外及《兄弟》前后的故事,等等,在本书中,余华袒露了童年及原生家庭印记,并分享了私密阅读体验,是一本难得的从“私角度”切入和追溯余华成长、阅读、思考、探索、写作历程的作品。余华不同凡响的阅读和写作经历,有常人难以注意的丰沛而奇妙的内涵,给人以意外而珍贵的启迪。
战栗
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58.8%
余华的经验使他写作可以不断地去唤醒其记忆,他相信这样的记忆不仅属于我个人,这可能是一个时代的形象,或者说是一个世界在某一个人心灵深处的烙印,那是无法愈合的疤痕……《战栗》便是他其中一个小说集。《战栗》中收入了余华的三篇中篇小说,中国先锋小说的代表作品。《偶然事件》揭示的是命运的偶然性与重复性;《一个地主的死》展示的是走向不归途的命运;而《战栗》中,一个被命运捉弄的诗人,无奈地用痛苦的方式表达欢乐……这些关于命运的故事,既有现实的,也有内心的。
孤独是生命的清欢
本书收录了余光中、张晓风、余华、林青霞、王蒙、王安忆、苏童、迟子建、聂华苓等众多知名作家的散文作品。 作家们通过各自的经历和感悟,诉说着对孤独的独特感受。生活中,孤独是常伴身侧的密友;记忆里,孤独是从衣袖中溜过的清风;在清晨,孤独是睁开眼睛看到的diyi束光;在深夜,孤独是黑暗给予的zui深情的拥抱……孤独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依存。孤独是灵魂的摆渡,是昏暗时刻抽离出的光。 只有历经孤独,才足以活出人生的清欢。
读者丛书.国家记忆读本(共10册)
1《在一个时代里行走》 《在一个时代里行走》聚焦现代人的精神状态,收入朱德庸、贾樟柯等各领域作者的数十篇散文。 2《春暖花开的日子》 《春暖花开的日子》该图书以读者品牌为引领,选编了著名作家苏童、阿城、阿来、刘心武、梁晓声、于坚、韩少功、巴金、贾平凹、三毛、王安忆、吴晓波、俞敏洪等回忆描写80年代的散文。 3《青春打滚的季节》 《青春打滚的季节》该图书以读者品牌为引领,选编了著名作家北岛、舒婷、苏童、二月河、迟子建、史铁生、莫言、肖复兴、梁晓声等回忆描写20世纪80年代文学界的散文。 4《那段岁月,那份爱》 《那段岁月,那份爱》一书收入铁凝、王蒙、毕淑敏、梁晓声、北岛、孙犁、肖复兴、莫言、苏童、陈忠实、冯骥才、路遥、三毛等知名作家的散文五十余篇。 毕淑敏散文《自信diyi课》中,作者1972年到新疆军区学校学习医学,1972年,“我”来到新疆军区军医学校学习。在一次根据临床病例进行诊断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治疗方案。给考试成绩时,“老先生”知错能改,忠于病情与病人,展现了一个优秀医生的拳拳之心。“我”的自信也因此得到提升并确立了信念:一生珍爱自身,并全力保卫他人宝贵的生命。 苏童散文《自行车之歌》中,作者回顾了童年关于自行车的亲身经历。童年多病,自行车维系着我的生命;diyi次骑车,自行车让我感受到异样的亲情;长大后,自行车开启我的新生活;后来,自行车令我感伤又欣喜。 路遥散文《父亲zuigaoxing的一天》中,作者要为父亲录音,记下他zuigaoxing的一天。父亲面对“唱歌匣匣”(收音机),异常紧张,他讲述自己zuigaoxing的一天:冒充冯书记的亲戚去肉铺割肉,给妻子买毛巾,给孩子买鞭炮,一家人祥和地过年。这一切给我的心灵带来的无限的温馨和慰藉。 5《从前,购物证那些事儿》 《从前,购物证那些事儿》一书收入冰心、丁玲、莫言、单田芳、舒乙、梁晓声、王蒙、苏童、北岛、汪曾祺、肖复兴、余华、李小龙、陈忠实等知名作家的散文近五十篇。 冰心散文《每逢佳节》中,作者在国庆节思念海外亲人,回忆新中国成立时天安门观礼的真实场景,作者的思绪飘到了缅甸,飘到了日本的镰仓,飘到了异国的许多口岸,文章表达了对着对海外亲人深深的情感与建设新中国的无比勇气。 莫言散文《卖白菜》中,作者回忆在20世纪60年代末物质匮乏的年代,母亲为了生计不得不卖掉本来答应留给孩子过年包饺子的三棵白菜,“我”虽然心里不甘,但也无可奈何,陪着母亲去集市上卖白菜,在算账时“我”无意中收了扯白菜棒子的老太太一角钱,这让母亲非常难堪,坚强的母亲流下泪水,表现了母亲善良、勤劳、真情,让人唏嘘不已。 余华散文《麦田里》中,作者在父亲生气的时候,跑到自己的麦田里,忍受着饥饿想象着无比美味的包子和饺子。而严厉、慈爱的父亲总会在傍晚找到“我”后,让我爬到他的背上,带我饱尝包子或饺子的美味,父爱弄弄,感人至深。 6《生活从这里出发》 《中国”皇粮国税“三千年》: 井田制→田税和丁税→租庸调制→两税制→一条鞭法……杨青平带你了解农业税三千年的历史变迁! 《这是一个值得一活的年代》: ——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此刻,如果我只能选择一个理由,来说明我们时代变迁的伟大,我会说——在中国的历史上,这是diyi次,让每个人都有自由去选择改变自己的命运,而且只要努力,只要坚持,每个人都可以改变自己,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我和你,我们中的每一个,中国人中的每一个。在这个时代,当我们用心去看、用心去听时,我们看到的是太多求索的翅膀,追求事业成就、家庭幸福和人生升华;我们听到的是太多奋斗的足音,忍受、坚持、无所畏惧、发光发热,还有善良、节俭、谦让、懂得积累、重视教育…… ——这是一个值得一活的年代。我们奋斗过,奋斗着,我们从奋斗中赢得的果实多过父辈,我们在奋斗中的矛盾与伤痛超逾子孙。我为这种体验而骄傲,我为活在一个值得一活的年代而骄傲。 …… 7《遇见你,真好》 本书聚焦当代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收入罗振宇、毕飞宇、马伯庸等各领域作者的数十篇散文。 8《飞翔,是我的姿态》 本册主要表现2010年以来,人们在新时代的奋斗故事。 9《大时代下的生活叙事》 代表性的文章有: 《历史的见证》,记述了香港回归的历史性时刻: 1997年7月1日,亿万华夏子孙翘首以盼的日子终于来临了,号称“日不落国”的米字旗在香港落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高高升起,伴随着它的还有灵飞生动的紫荆花旗。然而,这一天的来临,却历经了无数不平静的日日夜夜。 《10元钱能做什么》,记述了90年代中国社会的真实发展水平和区域差异: 上海:10元钱很小也很大;西安:10元钱吃掉zuihao;香港:10元钱只是枚硬币;深圳:10元钱可干的事太少;广州:10元钱的用处要仔细找;大连:10元钱吃、穿、玩三部曲;北京:10元钱的15种用途…… 《你们沉迷世界杯,我们却只想回到90年代》,记述了当代人对90年代青春岁月的温馨追忆与怀想: 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关于90年代的回忆温暖又真实。那是迎来一切美好开始的年代,我们满怀希望和信心以90年代为起点,奔向更美好的未来。我们也曾在90年代迎来让我们兴奋的一切。那个时候流行音乐兴起,那个年代有梦想的年轻人下海经商,物质生活开始蠢蠢欲动,那个年代自行车飞驰在蜀都大道上,后边带着喜欢的姑娘…… 10《人生菜单上的选择》 本书主要以20世纪90年代百姓衣食住行等生活变迁为主题,以十多位知名人物的命运为主线,从各类图书、期刊、网站精选美文60余篇汇编成册,侧重于突出表现人民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向往和对所处时代的赞美。 本书是一部以朴素而温情的独特记忆去见证和回望历史,感受新时代的美好和对未来的憧憬,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通俗读物。
小文艺·口袋文库·小说系列(全19册)
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69.6%
轻量级风格,中量级篇幅,重量级阵容——上海文艺出版社重磅推出“小文艺·口袋文库”,一套轻便丛书涵盖小说、社科随笔、传记等多种文学体裁,以百种规模回归阅读本质,重拾书香风雅,希冀“成为你的美好时光”。“小文艺·口袋文库”首批推出“小说”系列19种,精选聚焦现实的“中国故事”,于日常经验的褶皱,邂逅那些低语的灵魂,讲述独属我们这个时代的传奇,以精美故事拼贴人生版图。接下来陆续推出的“器物”和“偶像”系列,则分别为引进版社科类和传记类读物,均以中篇体量解码大千世界——正所谓:口袋虽小,有容乃大。本套丛书,囊括了余华、苏童、李洱、格非、徐则臣、韩少功、裘山山等中国现当代名家作品,包含《我胆小如鼠》《群众来信》《二马路上的天使》《不过是垃圾》《伪证制造者》《报告政府》《正当防卫》《特蕾莎的流氓犯》《无性伴侣》《单身汉董进步》《不准眨眼》《荔荔》《夏朗的望远镜》《城市八卦》《请女人猜谜》《北地爱情》《目光愈拉愈长》《致无尽关系》《金链汉子之歌》共19部作品。好读、便携、有格调,口袋文库,你的贴身小文艺,用碎片化时间来感受经典的力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