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原著 曾琦云编著
太上感应篇汇编白话解(全四卷)
60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5.9%
《太上感应篇汇编》(本书古本)“不只是《太上感应篇》所有注解之王,实在是一切善书之王!凡是能看到本书的,就是有福之人。若能接连不断读完,平心静气地反复咀嚼体会,牢牢记在心中,又付诸于行动,就是大福之人。若能进一步精益求精,则成圣成贤,作佛作祖,也都在其中了。人生在世,不能见此书中之王,就可能长劫沉沦,没有方法出离苦海,岂不是天大的不幸?”《感应篇汇编》乃《安士全书》姊妹篇,被誉为古今善书之王。本书历经数百年白话再版面世,中国社科院宗教所黄夏年先生和中央党校刘余莉教授分别为本书作序。本书为汇编原文加注标点,对生僻字词以及人名、地名、典故、引文等进行注释,并译成现代白话文,对原文中史实还不够详细的内容作了“译者补充”。本书为《太上感应篇汇编白话解》全集,共四卷。
太上感应篇汇编白话解(第一卷)
4人今日阅读
《太上感应篇汇编》(本书古本)“不只是《太上感应篇》所有注解之王,实在是一切善书之王!凡是能看到本书的,就是有福之人。若能接连不断读完,平心静气地反复咀嚼体会,牢牢记在心中,又付诸于行动,就是大福之人。若能进一步精益求精,则成圣成贤,作佛作祖,也都在其中了。人生在世,不能见此书中之王,就可能长劫沉沦,没有方法出离苦海,岂不是天大的不幸?”《感应篇汇编》乃《安士全书》姊妹篇,被誉为古今善书之王。本书历经数百年白话再版面世,中国社科院宗教所黄夏年先生和中央党校刘余莉教授分别为本书作序。本书为汇编原文加注标点,对生僻字词以及人名、地名、典故、引文等进行注释,并译成现代白话文,对原文中史实还不够详细的内容作了“译者补充”。本书为《太上感应篇汇编白话解》第一卷。
太上感应篇汇编白话解(第二卷)
1人今日阅读
《太上感应篇汇编》(本书古本)“不只是《太上感应篇》所有注解之王,实在是一切善书之王!凡是能看到本书的,就是有福之人。若能接连不断读完,平心静气地反复咀嚼体会,牢牢记在心中,又付诸于行动,就是大福之人。若能进一步精益求精,则成圣成贤,作佛作祖,也都在其中了。人生在世,不能见此书中之王,就可能长劫沉沦,没有方法出离苦海,岂不是天大的不幸?”《感应篇汇编》乃《安士全书》姊妹篇,被誉为古今善书之王。本书历经数百年白话再版面世,中国社科院宗教所黄夏年先生和中央党校刘余莉教授分别为本书作序。本书为汇编原文加注标点,对生僻字词以及人名、地名、典故、引文等进行注释,并译成现代白话文,对原文中史实还不够详细的内容作了“译者补充”。本书为《太上感应篇汇编白话解》第二卷。
太上感应篇汇编白话解(第三卷)
《太上感应篇汇编》(本书古本)“不只是《太上感应篇》所有注解之王,实在是一切善书之王!凡是能看到本书的,就是有福之人。若能接连不断读完,平心静气地反复咀嚼体会,牢牢记在心中,又付诸于行动,就是大福之人。若能进一步精益求精,则成圣成贤,作佛作祖,也都在其中了。人生在世,不能见此书中之王,就可能长劫沉沦,没有方法出离苦海,岂不是天大的不幸?”《感应篇汇编》乃《安士全书》姊妹篇,被誉为古今善书之王。本书历经数百年白话再版面世,中国社科院宗教所黄夏年先生和中央党校刘余莉教授分别为本书作序。本书为汇编原文加注标点,对生僻字词以及人名、地名、典故、引文等进行注释,并译成现代白话文,对原文中史实还不够详细的内容作了“译者补充”。本书为《太上感应篇汇编白话解》第三卷。
太上感应篇汇编白话解(第四卷)
《太上感应篇汇编》(本书古本)“不只是《太上感应篇》所有注解之王,实在是一切善书之王!凡是能看到本书的,就是有福之人。若能接连不断读完,平心静气地反复咀嚼体会,牢牢记在心中,又付诸于行动,就是大福之人。若能进一步精益求精,则成圣成贤,作佛作祖,也都在其中了。人生在世,不能见此书中之王,就可能长劫沉沦,没有方法出离苦海,岂不是天大的不幸?”《感应篇汇编》乃《安士全书》姊妹篇,被誉为古今善书之王。本书历经数百年白话再版面世,中国社科院宗教所黄夏年先生和中央党校刘余莉教授分别为本书作序。本书为汇编原文加注标点,对生僻字词以及人名、地名、典故、引文等进行注释,并译成现代白话文,对原文中史实还不够详细的内容作了“译者补充”。本书为《太上感应篇汇编白话解》第四卷。
《纵横》30年典藏:全52册
46人今日阅读
纵览百年风云 横观天下大事 史林独树一帜 社会百态纷呈
百年回看五四运动:北京大学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人文学术论坛论文集(全2册)
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为纪念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伟大事件,展现学术界对五四运动史研究的最新成果,北京大学于2019年6月举行了以“百年回看五四运动”为主题的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人文学术论坛。这次论坛邀请了海内外知名学者,围绕五四运动与中国现代社会政治,五四运动与中国现代思想文化,五四运动与中国现代科学、教育、宗教,五四时期历史人物与思想研究,国际视野中的五四运动,五四运动的历史省思与诠释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本书即是此次论坛成果的结集。
洪廷彦史学文存
本书收入洪廷彦先生史学论文34篇,后附蒙文通、谭其骧、李约瑟三人给洪廷彦先生的回信四通。34篇论文以发表时间排序,反应了洪先生一生治史所得与经验,值得展读。
郭沫若自传(第二卷):学生时代
全书收入《我的学生时代》《创造十年》《创造十年续篇》《今津纪游》《水平线下》五集,为郭沫若“学生时代”之完整记录。虽然彼时的郭沫若已绝非“学生时代”之年岁郭沫若的文字处处弥漫着不老的青春情怀。因其自传文字不似别的名家的“回忆录”,而回到“当时”,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当时”的郭沫若、“真实”的郭沫若,一个浪漫多情与天性风流的郭沫若、个性张扬与勇于自我解剖的郭沫若。
中国法院2018年度案例:借款担保纠纷
本书是《中国法院2018年度案例系列》(全23册)的一个分册。内容包含借款合同纠纷、保证纠纷、抵押纠纷、质押纠纷等案件。所选案例均是国家法官学院从各地2017年上报的典型案例中挑选出来的精品案例,全面涵盖该领域常见纠纷内容。案情凝练,并由主审法官精心撰写裁判要旨与法官后语,可读性、适用性强,能帮助读者节约查找和阅读案例的时间,获得真正有用的信息,为法官、检察官、执法人员、律师、法律顾问办理相关案件以及案件当事人处理纠纷必备参考书。
沫若自传
2人今日阅读
在中国整个二十世纪文化史中,郭沫若有着特殊的地位,他的历史学研究,他的古文字研究,他的考古研究等等,在中国二十世纪的文化建设和学术建设领域,有着他人无法取代的地位。本书囊括了郭沫若先生早期的全部作品,真实、全面地记录了郭沫若先生从少年走上革命道路的全部历程。
周恩来遇险实录
本书参考了大量的历史文献,以纪实文学的形式再现了周总理曾经历过的那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内容真实,文笔细腻。
重要的事情放在第一位去做
本书以如何分辨重要事情、做好重要且紧急的事情、做好重要而不紧急的事情、怎么样才能做好重要的事情、积极努力做好生活中的重要事情等七个方面的主题展开,用通俗易懂的内容,告诉每一个向往成功、渴望享受幸福和快乐的人,只要你学会做好重要的事情,这些都会离你不远。
雷震传:民主在风雨中前行
为胡适、唐德刚及龙应台所敬重,权威体制下最值得重读的斗士雷震唯一传记。在战后台湾民主宪政运动发展中,雷震是一位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他与胡适等人一手创办《自由中国》半月刊,以宣传民主自由与宪政理念为主旨,使一大批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在台湾有了重新集结的机会,并以公共论坛的方式臧否时政,发表建言,将中国知识分子传统的“书生议政”在那个时代发挥到了极致。作者以第一手资料,透过雷震的风雨一生,叙述一代知识分子与民主政治的互动关系,并以其个人政治生命的沉浮及历史背景为考量,着力表述这位骨鲠之士从坚守“自由”、“民主”等理念,到付诸实践的精神风貌,彰显那个时代的困局及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在现实中的艰难处境……
遇见一次,改变一生
2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6.8%
如果注定要相遇,人生应该如何定义?如果将大学谱成曲,又会成为怎样的旋律?故事围绕高冷学霸、100%理性范的冷香凝和傲娇、冲动、纯感性范的尚清华在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与情感故事展开。分处理性和感性两条轴极端的两个人因缘际会,却又各种阴差阳错。他们的梦想、奋斗和才华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走进这本书,一起来体验如歌谣般美好、如美酒般醇香的浪漫青春校园故事吧!
蒋介石官场术
1人今日阅读
蒋介石一生为官几十年,他依仗枪杆子发迹得势,取得荣耀和辉煌,攫取军权、党权、政权,直到坐上权力的最高宝座。蒋介石一生成败与用人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他的人际关系世界里,苦心罗织了政治和社会各界的关系网,结成一组组死党,成为蒋介石的“发家”之基。他有着一套让别人为其卖命的高招,也有着一套行之有效的用人哲学。比如在用人原则上,蒋介石坚持“亲亲为先,德才次之”;“用人必疑,疑人可用”等等。这套用人哲学确实使蒋介石在与各路军阀的斗争中,获得不错的效果,但也使其最终走上了失败之路。
蒋介石成败录
2人今日阅读
治国兴国,是执政者的第一要务,凡想成就大业者,必须尽全力而为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问题在于依什么样的理念,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而为之。近代权术大师曾国藩说:“结网天下,雀无所逃。“他把结交关系,编织从政网络,培植势力,视为“一生成败之所系。”视曾国藩为“祖师爷”的蒋介石,对于此道倍加欣赏,颇有心得。建立关系网络,不分黑道白道;网罗人才,不计历史恩怨;攀附权贵,不择手段;培植势力,不计成本。在他的精心编织下,形成了一支船坚炮利的蒋记“联合舰队”。他依靠这个网络,夺“天下”,坐“天下”。权术是政治权力的伴随物,是为以权力为中心的政治目标服务的。而权术则是在这个母体中培育出的怪胎。它出自于正门,却被指认为歪门邪道;它在政事官场被广为运用,上自君王下至微臣,屡屡使用,不断翻新,却遭辱骂、鞭笞,对其嗤之以鼻者包括以下权术为器,成就大业者……
岳南作品集:一代大师们的经典重现(共6册)
7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91.1%
本套书共6册,分别为《南渡北归.南渡》《南渡北归.北归》《南渡北归.离别》《大学与大师:清华校长梅贻琦传》《陈寅恪与傅斯年(全新修订版)》《那时的先生》。
思想是生活的一种方式:中国近代思想史的再思考
5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6.7%
《思想是生活的一种方式》系著名历史学家、台湾中研院院士王汎森教授继《权力的毛细管作用:清代的思想、学术与心态》之后又一部力作。考察了中国近代思想中的“主义”“未来”“自我”、时间观等议题,触及近代中国心灵世界的革命与失落、启蒙与困扰,及其与现实政治和社会运动间千丝万缕的复杂联系。王汎森教授进而对思想史的研究方法进行反思,提倡重视“思想的生活性”和“生活的思想性”,及它们之间的往复交织,以此扩大思想史研究的视野。
从前的先生·盟史零札:1939—1950
中国“老牌理想主义者”的历史现场。一群“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中国知识分子,本性并不热衷政治,大多素以教育兴国、文化传承、乡村改造、扶助弱民为安心立命之地。无奈国运艰危,民生离乱,烽火连天,没有安放书桌的地方。他们走出书斋,抱团成势,组建“统一建国同志会”,继而改组为“中国民主政团同盟”,不靠武装、不图政权、不占地盘,只凭文化和思想力量参与中国政治,活跃在国共两党之间,形成可圈可点的政治风景。《从前的先生:盟史零札:1939—1950》在零碎史料中渐渐聚拢他们的思想和主张,呈现这一中国知识分子集团政治主张全貌的形成过程。精彩、渊博、厚重、亲切的先生们,排成了星汉灿烂的人物长廊。
中国近代思想脉络中的民族主义
民族主义是中国近代最主要的社会思潮之一,它与中国近代相始终,并贯穿于其他各种思潮之中,对中国近代产生过重要影响。但长期以来,学术界对整个中国近代(从晚清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民族主义的形成、发展和高涨的历史过程及其理论建构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本书就是要通过对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研究,厘清民族主义在近代中国的形成、发展和高涨的演变过程,以及与此过程相适应的民族主义的理论建构过程,为我们正确认识和评价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提供历史的借鉴。
革命的信仰(红色经典)
2人今日阅读
本书是萧楚女的杂文选集。先由青年个人修养问题谈起,主张青年以进化论与唯物史观为指导思想,树立正确且远大的革命理想,学以致用,积极地投身于现实生活,大胆去想,放手去做。随后论述了在当时中国,教育远不足以救国,革命才是拯救中国的唯一出路。结合时事,控诉了帝国主义势力对中国民众的压迫与剥削,并怒批了当时腐朽的国民政府一味退让的种种举措。而后指明我党与国民革命的关系,及其发展方向,并批驳了“醒狮派”对我党与国共合作的恶意中伤。为因生活在动荡不安的年代而觉前路迷茫的中国青年提供了一条光明的革命信仰之路。
汗青堂系列精选集(套装共19册)
33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90.5%
后浪图书品牌“汗青堂”系列数字版全集,多元角度感受历史,揭示文明兴衰与时代演进趋势,追寻世界历史的趣味与新知!套装含:《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死屋:沙皇统治时期的西伯利亚流放制度》、《罗马的命运:气候、疾病和帝国的终结》、《滑铁卢:决定欧洲命运的四天》、《季风帝国:印度洋及其入侵者的历史》等共19册。
魔窟十年
19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66.2%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员肖强借助父亲的袍哥舵爷地位,成功地打入国民党的高级特务机关,和敌人展开了巧妙的斗争。在‘特务”生涯里,肖强海“袍哥”、当上门女婿、抓情报、策动军队谋反,等等。小说充满了浓烈的传奇色彩。
中国近代历史的表与里
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9.2%
本书收入石川祯浩考证中国近代史实的论文15篇,聚焦在两个问题上:一是晚清民初的民族主义思想;二是1920年代的国民革命。作者在大量占有史料的基础上,巧妙提出问题,加以严谨论证,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治学风格。如对晚清“睡狮”形象的观念溯源,对“黄帝”符号流行的解读,“华人与狗不得入内”告示牌的考证,都经过缜密的考辨,得出了扎实的结论。本书的出版,将有助于推动国内研究,也会引起一般历史爱好者的兴趣。本书尚未出版日文版。所收论文,少数已译为中文发表,此次作者做了重新修订。其他原用日文或英文发表,作者免费授予版权。只需支付译稿费。
报人曹聚仁的报刊活动与思想研究
曹聚仁(1900-1972)是一个颇具争议性的人物,他身为报人、作家、学者、社会活动家,与文学界、政界和新闻界诸多具有影响力的人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书以“中间派”报人曹聚仁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报业言论活动、经营实践、新闻思想和政治思想为考察对象,以1920至1950年代海内外现存的报纸和杂志原件为主要研究材料,参考大量中、英文档案文献和中外研究成果,通过个案研究、实证研究、文献研究、内容分析和文本分析的研究方法,从历史学、政治学和新闻学跨学科视角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入细致的探析。
运书日记(附《胶海逭暑日记》)
1937年,日寇战火蔓延中国,为保存文澜阁《四库全书》及浙江省图书馆馆藏各善本古籍,时任浙江图书馆馆长的陈训慈,奔走于因避战火而南迁永康的浙江省府与迁至方岩的各省厅之间。《运书日记》记载其自1938年1月1日至1938年2月28日两个月间为搬运保存馆藏善本图书的所作所为和所遇所感,展现了一代知识分子对家国命运的关切和对民族文化的珍爱,读来令人动容。《胶海逭暑日记》乃陈训慈于1936年7、8月间北上青岛,出席中华图书馆协会年会并避暑胶海的日记。日记记录其此行前后一个月间的行程和日常生活,颇多记录其与业师柳诒徵及其他赴会的文化图书界同仁的相遇及交谈内容,从学界杂闻、文化界时议到军政界时局讨论,不仅展现了陈训慈的交游、见闻和所思所悟,更是体现了一个文化人在战火硝烟中对待民族文化和国民教育的关切之心,和他个人在国务、公职、家事间的一系列态度看法。
当代岭南文化名家·王云五
本书为《当代岭南文化名家》丛书之一。全书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王云五传略”依托详实介绍王云五生平事迹及从事文化活动经历;第二部分“众说王云五”收入以往对王云五先生的访谈记录为主,并针对本项目增补新的访谈内容;第三部分“王云五作品”拟收入王云五相关代表作品。
新潮涌动(1910-1919)
《新潮涌动》以全新史料,记述了晚清时期的中国历史进程。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艺术、外交、法律、宗教、民俗等方面。包括“北京工读互助团成立”、“汪精卫等炸载沣”、“温生才刺孚琦”等。一件件历史事件,让我们清楚的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只有和外界多交流,结合自身实际,对外来文化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扬长避短,才能使自己更强大。正是在清政府的腐朽统治下,“时势造英雄”,才涌现出无数的能人志士为改革贡献自己的力量,中国也才能走出封建社会的桎梏,从而走向辉煌。
重庆谈判(下)
1人今日阅读
1944年6月6日,盟军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发动了“霸王行动”中的诺曼底登陆,一举摧毁德军的“大西洋壁垒”。于是,罗斯福又把目光转向亚洲,视点落在中国。此长篇小说构思宏大、新颖,把毛泽东与蒋介石43天的重庆谈判放在国际大环境之中,各种矛盾错综复杂,情节设计张驰有度,场面描写紧张激烈,气氛渲染浓郁,语言洗练简洁。塑造了毛泽东既伟大又平凡的感人至深的艺术形象。其他历史人物,如周恩来、王若飞、斯大林、丘吉尔、罗斯福、赫尔利、史迪威、郭沫若、张澜、柳亚子等无不栩栩如生。这是一部可读性极强的壮美的历史画卷。
风暴来临(1920-1929)
中国历史渊源流长,博大精深,是国人精神底蕴之所在,是民族长盛不衰之根本。认识历史,了解历史,是每一位中国人所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风暴来临》讲述了1920年—1929年这一段历史时期内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重大事件。内容涵盖了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外交等方面。
中国近代通史(第十卷):中国命运的决战(1945-1949)
2人今日阅读
20世纪对于中国近代史研究来说,是开端的世纪,是转型的世纪,是创新的世纪,也是收获的世纪。中国近代史研究是20世纪中国历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20世纪中国历史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发生了翻覆地的变化。20世纪中国近代史研究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从传统中国历史学中分离出来,在3040年代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服务的、代表统治阶级利益的资产阶级倾向的中国近代史研究占统治地位,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近代史研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产生,新中国建立以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近代史研究逐占了主导地位。
桐城派编年(全集)
1人今日阅读
桐城派是清代作家最多、地域分布范围最广、绵延时间最长的散文流派,因其主要作家皆系桐城人,故称桐城派。该书以编年的形式,将自顺治十年(1635)至民国十九年(1930)年间的桐城派及其分支阳湖派、湘乡派的人物、作品、行迹等内容加以纂辑排比,完整地呈现了改派发生、发展和衰亡的历史。
从帝制走向共和:杨天石解读辛亥秘档
10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4.7%
本书是著名历史学家杨天石揭示辛亥革命前后一段时间中国政治、文化、人物的历史真相的著作。作品通过解读戊戌政变至孙中山改组国民党三十年间中国政治舞台上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如孙中山被迫卸任临时大总统与袁世凯上台背后的经济、政治原因;孙中山与章太炎、黄兴、廖仲恺等人的关系,孙中山对黄兴与康有为的关系的态度及导致的后果,等等,揭示了从戊戌变法至“五四运动”期间许多鲜为人知、隐微不彰的史实。
名联观止
7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1.6%
本书为梁羽生联话精选集,辑录刊于香港《大公报》的九百零二篇联话,由作者亲自增订。梁羽生自幼便喜爱对联文学,后虽从事武侠创作,但自认为,在对联“资料的收集和研究方面,则所花的时间和精力恐怕还在武侠小说之上”。本书所选皆为古今名联,既谈对联的“内学”,涵括题赠联、抒怀联、集句联、谐谑联、挽联等各类联体,以及无情对、嵌字对、拆字对、回文对等各式对法又论对联的“外学”,涉及历史掌故、世俗民风、官场沉浮、文坛轶闻、名士风雅、人事品评等。梁氏联话,重趣味、重知识、重考证,可视作联话体文史百科。
文白对照 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套装共八册)
全本无删减!无障碍阅读,纸质书畅销数年不衰!权威专家点校,文白对照、原文精校、译文精准、古今案例作证!国人第一套人生智慧之书,荟聚经史子集精华! 文白对照 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套装共八册。包括: 《周易(修订版)(全两册)》 《读懂《系辞》——察动识变 赢得始终》 《《了凡四训》注解》 《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了凡四训》 《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弟子规》 《因明学入门》 认识《易经》
晚近中国民主话语的多维建构和历史演进:从旧民主主义到新民主主义
本书分为上、下篇。上篇全面考察晚近中国各类民主话语体系赖以违构的思想资源,其所处的不同语境,人们基于这些语境所展开的关于民主的种种思考以及活语体系建构,不同话语体系所具有的特性和共性,它们与中国社会之间的种种“对话”。下篇重点考察各不同民主话语体系围绕话语权而展开的争夺,以及由此推动的主流民主话语的演进。全书旨在说明,晚近中阐的各种民主话语体系,既是时代的賜予,也是建构的产物;而主流话语体系的演进,还是斗争的结果。
击浪生涯:李宗仁和郭德洁的执手岁月
本书着重讲述了李宗仁先生的私人情感生活。详尽记录了他和郭德洁女士风雨共济、相知相携,共同走过了四十余年的生活历程。书中还记录李宗仁先生人生履历和在一些重要的历史时刻的生活状态。情真意切,令人感叹万分。
五四运动史:现代中国的知识革命
38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9.7%
本书是著名历史学家周策纵先生的代表作。全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集中细致地描述了五四运动的成因、社会支持力量和发展经过,厘清了由学生发动的“五四”事件如何一步步扩展为一场全国性的政治爱国运动;下编剖析了五四运动对政治、社会、文学和思想领域的影响,全面而系统地论述了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以及当时的各种社会政治思潮。作者引用的资料翔实,论证客观,对新式知识分子的社会功能和历史命运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本书呈现了一幅完整的“五四”历史图景。
胡华文集(第五卷)
回望中国革命所走过的漫漫长路,无数仁人志士为着革命的胜利和人类的解放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自中国共产党创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化解了一次又一次的危机,更以其顽强不屈、百折不挠的精神品质,带领中国人民一步步攀上胜利之巅。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周恩来在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进程中,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和壮大、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做出了卓越的、无可替代的贡献,他是当之无愧的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周恩来严于律己、甘于奉献的精神品质,鼓舞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在本卷中,胡华以独特的视角诠释了不同时期的周恩来,深入解读周恩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突出贡献,并怀着崇高的敬意缅怀中国革命史上有着卓越功绩的中国共产党人。
梁启超国家主义思想的文学实践
本书以中国近代革新思想和文学变革的领军人物梁启超为主角,在新颖的视角、合理的阐释以及扎实的文献基础上,考察20世纪上半叶影响巨大的思潮——国家主义的传播过程,以及该思潮对中国现代文学思想和创作的影响。
汗青堂中国史:还原历史的真相(套装共5册)
2人今日阅读
《被统治的艺术》以明代沿海卫所为背景,剖析在明朝世袭军户制度下军户家庭与官府的互动,着重描述和总结了承担兵役义务的军户如何趋利避害,制订出种种策略以优化自身处境。《五四运动史》本书细致地描述了五四运动的成因、社会支持力量和发展经过,厘清了由学生发动的“五四”事件如何一步步扩展为一场全国性的政治爱国运动;析了五四运动对政治、社会、文学和思想领域的影响,全面而系统地论述了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以及当时的各种社会政治思潮。《多极亚洲中的唐朝》这部著作旁征博引,将“多极”亚洲中唐与突厥、回鹘、朝鲜、南诏、吐蕃等周边政权的“互利”与“相互依存”的复杂多变的关系娓娓道来。《九品官人法研究》以突破传统的研究模式,准确描摹了九品官人法这一贯穿魏晋南北朝、下迄隋唐的选官制度在300多年间的发展、演变。《北京的城墙与城门》本书真实还原了20世纪20年代时遗存的北京城墙与城门。作者通过实地走访考察,被这些宏伟古迹的壮美所折服,也因其衰败的现状而叹息。
臣民还是公民?:教科书审定制度和思想道德教科书:(1902—1949)
鲁迅说:“倘有人作一部历史,将中国历来教育儿童的方法,用书,作一个明确的记录,给人明白我们的古人以至我们,是怎样的被熏陶下来的,则其功德,当不在禹下。”本书研究的恰恰就是鲁迅那个年代的中小学教科书及其制度:上篇分阶段地梳理和分析了晚清、民国时期教科书审定制度的演变,以及教科书审定的具体情况;下篇探讨了在这个制度的约束下,当时中小学修身、公民与党义三门课程的教科书。本书可以说是对鲁迅当年愿望的部分回应。
成都街巷志(下册)
2人今日阅读
由于成都有一座全国有名的道教宫观青羊宫(根据1937年的调查资料,成都地区有道教宫观50所,根据1956年的调查资料,成都地区有道教宫观35所),所以成都以青羊为名的街巷有十几条之多。西汉的扬雄在《蜀王本纪》中说:“老子为关令尹喜著《道德经》,临别曰:‘子行道千日后,于成都青羊肆寻吾。’今为青羊观是也。”后人遂有老子命青帝子化为青羊,乘坐而降临成都的传说。相传早在汉代这里就有青羊观。唐僖宗中和三年(883),经过扩建之后正式命名为青羊宫,几经兴废,现在的建筑是经过清代康熙、乾隆、嘉庆、同治四朝多次重建与扩建之后形成的(新中国成立以后修建道路时,先后两次拆除了一些山门部分的建筑,所以现在的建筑格局已经不完整)。
沙汀文集
3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8.6%
《沙汀文集》收录了沙汀自一九三一年从事文学创作以来至今存世的全部作品,含作者生前未编集和未发表的作品、书信、日记等。《文集》共十卷十一册,各卷按中长篇小说(第一、二、三卷)、短篇小说(第四、五卷)、报告文学·散文(第六卷)、文论(第七卷)、书信(第八卷)、日记(第九卷,上下册)、回忆录(第十卷)编序。本次整理出版,搜集详尽、出版规模大,意在全面展现这位四川老作家的创作历程、风格面貌以及他与现代文坛众多作家的创作交流、生活故事、情感联系,因此对于现代文学史的史料补充、作家作品研究都具极高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