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作者的搜索结果
破解“三农”难题:农民教育发展研究
农民是社会发展进程中存在的特定群体,弱质性农业特点和历史传承积淀下来的身份定位,与现代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向相比较,其滞后性显现无疑,也正因为如此,对其进行教育乃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从社会变革和历史发展的目标指向而言,其教育的正当性毋庸置疑,而时处“三农”问题破解和社会改革发展的关键节点,在“人的发展才是社会根本发展”命题的逻辑框架下,其教育的迫切性又理所当然。 古人云“三十年仁政乃成”,也就是说,治理国家者施行仁政,解决民生问题,三十年是一个可以显示出效果的时间区段。而中国传统的“六十花甲子”更是一个标志成熟的时间,所以在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和建国六十周年纪念之际,回顾新中国六十年农民教育发展历史,系统整理和分析农民教育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和积累的经验,总结其教训,揭示其内在的发展规律和演进路径,从理论角度对之加以深入研究,这对如何持续发展农民教育,推进农村改革步伐,具有重要指导和借鉴意义。 本文遵循纵向梳理的历史范式,以新中国农民教育发展的衍进为线索,在对史料的分解和综合之中,提取农民教育事件中的教育因素和显著特征,并努力通过对具有标志性事件的对比,划分新中国农民教育发展的阶段性和总结阶段性特征,形成前后一致且自成逻辑的农民教育发展历史。试图立足于客观立场以思辨性方式评价各阶段农民教育得失,且在系统分析梳理的基础上对新中国六十年农民教育发展的基本特点、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做理性分析。本研究分为八章。 第一章:主要阐述了论文的立题背景、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综述了国内外农民教育研究状况,说明了论文研究的难点和可能的创新之处,并界定农民教育相关概念。开宗明义,表达研究的基本思路。 第二章立足于近代社会奠定的农民教育基础以及农民教育概念的初步形成。中国古代农民教育体现在职业教育方面所占比例不高,而在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方面则更多的是在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实行道德教化。20世纪30年代,受西方农民教育思潮兴起的影响,在中国农村大地上掀起一场以改良农村、建设农村为宗旨的乡村建设运动。作为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代表的乡村建设派,他们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从致力于农民现代化和农村社会民主化的角度从事农民教育培训,开展乡村建设运动。 第三章:农民文化扫盲教育和思想改造运动。以扫盲识字运动为切入点,分析该运动中的农民教育成效;立足于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历史背景,从“严重的问题在于教育农民”的论断中分析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历史渊源和内在价值,力求探讨在大的社会变革之中社会改造、人的改造与农民教育的相互关系,并在农民利益、土地制度变迁与文化逻辑视野下去研究农民心理和农民教育。 第四章分析社会主义建设和探索时期的农民政治教育。在人民公社组织体制下农民教育面临着教育与被教育、理想追寻与现实困境的冲突,农民教育经历了“毛泽东思想”学习运动、“四清运动”、知识青年下乡运动等历史阶段;“农业学大寨”时期大寨精神中蕴含着集体主义的理想寄托,科技要素、农民力量和合作逻辑是其明显的特点;这一时期农民教育的制度惯性和教育困境是探索过程中的深层次考量要素。 第五章涉及改革开放初期的农民技能培训教育和职业教育。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为历史起点,在社会转型的历史背景之下,农民教育工作在改革初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从农民技能培训的各种类型入手,着重分析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系统在农民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功能和作用,对电视媒体在农民教育工作中的作用进行重新评估和审视。立足于经济结构调整和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历史背景之下,分析计划经济、市场导向和农民利益诱致之间的关系,阐述市场导向下农民经营管理素质培育的历史必然性;与此同时,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客观状况也敦促在理论上必须对城市化过程中的农民教育、职业转换和身份更替的关系做出回答。在借鉴国外职业教育体系建构的基础上上,对目前农民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做系统的概括。 第六章论述新时期农民素质教育新的发展。“三农问题”是个由来已久的历史问题,有着极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和历史因素,农民教育无疑是解决其现实困境的有效方法之一;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背景下,论证剩余劳动力转移、新型农民培育和农民市民化的内在逻辑关系,并探讨新型农民的“现代性”价值取向和农民素质结构的内在要素;从社会和谐角度出发,讨论农民教育与农村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公民社会视野中的农民教育更多的是一个在民生问题有效解决基础上的文化问题,农民民生问题、农村社会稳定和农民教育三者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 第七章在前六章的基础上,系统回顾新中国的农民教育发展历程,在各个历史阶段的对比和总结中试图总结新中国农民教育发展的基本特点、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基本特点是教育内容不断变化,教育理念循序衍进,教育手段趋向多样,教育对象范围扩大。从国民特性视角、发展路径视角和教育本质视角分别总结农民教育发展的基本经验。新中国六十年农民教育发展规律的总结主要从四个角度进行:从职业教育、全面教育到国民教育是一个目标递进的演化过程;农民教育是在“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命题博弈中施教主体的角色调整和定位的历史,农民教育的过程就是各种施教主体参与、赋权与退出的博弈过程;立足于利益逻辑的角度,着重探讨农民教育历史中内在诉求、外部推动和历史契机三者之间的关系;从比较视野中分析后发劣势、后发优势和农民教育发展的路径选择。 第八章分析目前农民教育过程中的体制性障碍和结构性问题,并从现实角度分析了农民教育工作目前存在的挑战,并从层次、模式、内容和方法四个维度分析农民教育的创新路径。立足于整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和改革历史的角度,从现代化路径、改革模式的角度来认识“三农”问题和农民教育问题,进行农民教育体制改革和综合治理,健全合理的农民教育制度,从根本上确保农民教育改革顺利推进。
中西方高校德育管理比较研究
本文厘定了中西方高校德育管理比较的分析框架。根据德育管理的一般分析方法,提出了中西高校德育管理比较的六个基本方面:德育管理理念、德育管理目标、德育管理机制、德育管理过程、德育管理绩效和德育管理资源。比较了中西方高校德育管理的主要特征。按照中西比较的分析框架,对中国传统德育管理和西方高校德育管理的主要特征进行了分析比较,总结了中西方高校德育管理各自的特点。开展了中西方高校德育管理绩效评价研究。对高校德育管理评价机制问题进行研究,探索在新的形势下构建科学的高校德育管理评价机制,对于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校德育管理评价机制建设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学校德育质量的重要保障。分析了中西方高校德育管理融合的内在逻辑。根据中西方高校德育管理的不同特点,指出了中国传统德育管理的不足和现代价值,以及西方高校德育管理的优势和局限性。指出了中西方高校德育管理的互补性和契合性是中西融合的内在逻辑。构建了中西方高校德育管理融合模型。在分析中西方高校德育管理融合趋势的基础上,按照高校德育管理比较的六个方面,建立了中西方高校德育管理融合的概念模型。分析说明中西方高校德育管理融合的必然性,验证了中西方高校德育管理融合模型的价值意义。进行了中西方高校德育管理实践的案例分析。选择一定数量的中国高校和外国高校为样本,按照德育管理六个基本方面设计问卷,实施个案调查。通过对中国高校和外国高校在德育管理实践方面的区别和差异的分析,明确了中国高校德育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本研究试图摒弃这种方式,而以中西方文化的共同现象和差异表现作为对比的切入点,以高校德育管理作为特定研究对象,从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视角,来诠释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和互补性。本书进行宏观性和系统性的比较研究,将高校德育管理创新问题放在全球化背景下和跨文化交流的视角下进行研究,既强调要充分发挥中国传统德育管理文化的优势,又要充分借鉴西方先进德育管理文化的精髓,同时还要结合时代特点和中国国情进行创新。强调借鉴国外先进的德育管理经验和实践模式,切实解决目前高校德育管理工作的实际问题。不可否认目前我国高校德育管理工作存在着一些弊端,既有历史传承的因素,又有现实制约因素,也有体制机制的内在问题。梳理中外高校德育管理的异同,从中探寻具有启发性的思考,从而指导目前高校德育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