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尔泰斯·伊姆莱
凯尔泰斯·伊姆雷(Kertész Imre,1929年11月9日-2016年3月31日),出生于布达佩凯尔泰斯,匈牙利犹太作家。 他的首部小说《无形的命运》于1975年出版,并因该部作品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2016年3月31日,凯尔泰斯·伊姆雷去世,享年86岁。
船夫日记(全新修订本)
4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7.2%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凯尔泰斯·伊姆莱“感谢奥斯维辛”的跨时代沉思录。《船夫日记》1992年出版,是200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凯尔泰斯·伊姆莱自1961年至1991年所写下的日记。这本历时三十年的日记,记录的不是日常的琐事,而是每日的思索,是对自己平日所进行的、近乎偏执狂的思考的哲学性表述和文学性记录,是他与帕斯卡、歌德、叔本华、尼采、卡夫卡、加缪、贝克特、伯恩哈德的对话。凯尔泰斯像一个冷静理智的科学家,用客观的眼睛,详细记录了日常生活中散落的思维碎片,坦率阐述自己的文学观念和尝试,将生活描述与艺术表述有机结合在一起。
另一个人:变形者札记
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6.4%
世界已经在谎言中变得老残,只等着最后那慈悲的一刀。本书是《船夫日记》的续篇,写于1991到1995年,是凯尔泰斯日记体哲思文集的第二部。凯尔泰斯延续了《船夫日记》中对尼采、卡夫卡、维特根斯坦、加缪、贝克特、伯恩哈德等人广阔的阅读和对话。然而,相比《船夫日记》,本书与作者当时的生活经验联系更为紧密,在五年的记录中,可以看到作者游历欧陆各国。在这些游历的记录中,将日常生活中的吉光片羽,与对生命、人性、民族、自由、伤痛等不间断的思考,与自己的文学创作观念结合起来。看似散落的碎片,而加以艺术的表达。虽然其中有鲜明的国家和民族意识的痕迹,但作者对人在大的历史命运中艰难选择的反思,至今仍有启发意义。
命运无常
《命运无常)是以二战术期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名叫久尔吉·克维什的匈牙利犹太少年在一次上班途中被“戏剧性地”抓走,并从布达佩斯辗转到了德国境内的“纳粹集中营”。在灭绝人性的集中营里,天真的克维什始终以孩子的单纯之心在残酷的现实中屈辱求生,他颇其自然,用人性的眼光审视着那个人性匮乏的世界:他将被捕当作一场。捉迷藏”的游戏;他将与父亲诀别时的流泪,解释为自己“终于为父亲傲点儿什么”;他将血腥的城市空袭,欣赏为“圣诞树上的彩灯”;他将纳粹士兵对“逃犯”处以的绞刑,理解为对违反游戏规则者的处罚;在日复一日的“灰色工作日”里,他期盼着那“最可爱的一个小时休息”;当他观察密密麻麻的虱子挤在大腿的伤口里。聚餐”时,似乎那个痛苦的躯体根本就...
英国旗
《英国旗》收入三部中篇小说:《英国旗》讲述了从集中营出来的“青年克维什”,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所度过的灰色日子;《笔录》讲述老年的“我”在去奥地利的国际列车上,由于没有按规定审办“外汇携带许可”而被海关工作人员“合法地”扣留了准备“非法”携带出境的四千先令;《寻踪者》中的主人公努力地寻找自己生存的证据,结果发现:至今为止,在这个地方谎言一直是真理;然而今天,就连谎言也不再真实了。凯尔泰斯的全部作品就是为了表述“生存就是屈从”,屈从背后存在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