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斯奋
刘斯奋 中山市沙溪人。1944年1月出生于一个很有文学渊源的家庭。他的父亲刘逸生是著名的报人、诗人和文艺评论家。
白门柳(全3册)
68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0.3%
《白门柳》共三卷,第一卷《夕阳芳草》,第二卷《秋露危城》,第三卷《鸡鸣风雨》,为著名作家刘斯奋历时16年潜心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讲述的是明末清初“秦淮八艳”中的三大名妓柳如是、李十娘、董小婉以及名士钱谦益与时代、命运奋力抗争的故事,有评论称其为“旧时代传统知识分子从政乱象的史诗”。
白门柳(全集)
6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2.9%
《白门柳》由《夕阳芳草》《秋露危城》《鸡鸣风雨》三部构成,以宏阔的场面和细致的刻画,生动地再现了大明王朝倾覆前后,一干士人的选择及命运。作者不是单一地讲述王纲解钮时士子文人的故事,而是通过这样的创作,发出自己对于中国旧时期这一类人群的叹息。
白门柳:全3册
1人今日阅读
《白门柳》包括《夕阳芳草》、《秋露危城》、《鸡鸣风雨》三部。作品以明清朝代更替为背景,以天下动荡、风云变幻年代复社君子(钱谦益、冒襄、黄宗羲等)与秦淮名妓(柳如是、董小宛等)的生活遭遇和命运选择,再现了十七世纪中叶复杂尖锐的社会矛盾,揭示了我国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政治上严酷的正邪之战,社党内部的恩怨纷争,秦淮河畔的情感纠葛,交织成一曲悲风四起的末世挽歌,具有极强的历史穿透力和艺术感染力。
周邦彦词今译:中华聚珍文学丛书
本书精选周邦彦词作中经典而有代表性的作品,由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刘斯奋先生撰写导读,并为每一首词作翻译、注释,简要介绍相关背景、典故。刘先生的白话翻译一方面晓畅易懂,与原文逐句对应,极便理解;另一方面兼顾“信、达、雅”,译文本身亦具有诗意,十分优美。可帮助爱好古典诗歌的读者更好地理解、欣赏清真词的妙处,亦可供创作时借鉴参考。书前长篇导读,既从文学史家的角度,综合介绍周邦彦的生平和成就,其作为集大成者对对前人的接受和对后世的影响;又从同为文人的角度细腻体会其创作特点,说“周邦彦词给人的印象,确实像一束开到了尽头的鲜花,一树倦于飘拂的垂柳”,有一种“颓废的美”,对他的生平遭遇寄予同情的叹息。周邦彦词是典型的文人词,因其格律雅正、讲究音律,对于尚不太熟悉古典诗词的读者来说,是较难真正把握其妙处的。有了刘斯奋先生的翻译和注释,则可以说提供了一条入门之捷径。
刘斯奋集
本书为“粤派评论”丛书之一种。刘斯奋,1944年1月生,祖籍广东省中山市,1967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长期从事小说创作、学术研究以及绘画、书法创作。长篇历史小说《白门柳》获中国作家协会第四届茅盾文学奖。2015年获广东省第二届文艺终身成就奖。另有《黄节诗选》《苏曼殊诗笺注》《陈寅恪晚年诗文及其他》《快活的蝙蝠》等著作十余种。本书共分为“文语”“画语”“访谈”三辑,收录了作者历年关于文学、艺术、文化的思考、研究文章。约25万字。
唐诗(彩图版)(唐宋诗词鉴赏系列)(作者之一刘斯奋,曾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
暂无简介
快活的蝙蝠(新版)
《快活的蝙蝠(新版)》收入作者的散文约15篇。其中包括《白门柳》的追述及其他;历史、现实与文化;妙曼的周邦彦;唐诗闲品等。
刘斯奋诗译宋四家词选:姜夔 张炎
暂无简介
刘斯奋/当代岭南文化名家
《刘斯奋/当代岭南文化名家》分为三部分:“作者小传”简要叙述作者生平事迹,“从艺访谈”通过访谈对话展现作者从事文艺创作和日常生活的心路历程,“代表作精选”收入刘斯奋《朝阳文化、巨人精神与盛世传统》《陈寅恪晚年诗文及其他》等代表性文论作品。
唐宋诗词鉴赏系列:宋诗(彩图版)
本书精选多首宋词进行注释、今译、赏析,并附作者简介,目的在于为读者提供一点入门的向导。全书除简要的注释之外,更精心进行白话今译和艺术分析,并逐句对译,配以彩图,使读者能更好地体味和把握诗的语言,并循序渐进,触类旁通。该书图文并茂,作者具有较高的文学素养,能带领读者领略宋诗的意境和古代诗人的审美情趣。
走出鸦片战争阴影——文化自信对话录
两颗聪明大脑的精彩碰撞,两位文化名家的深刻对谈 - 如何走出西方强势文化笼罩之下的文化“心虚症”? 怎样建构我们民族崭新的文化认同? 今天我们“文化自信”的底气从何而来? 《走出鸦片战争阴影——文化自信对话录》是一部对话集,记录了作家刘斯奋与评论家林岗关于“走出阴影”谈文化”“谈艺术”“谈中庸”“谈审美理想”“谈尚用”“谈文质”“谈文风”“谈雅俗”“谈小说”“谈守正创新”共十一场对谈。对谈原稿连载于《羊城晚报》,备受学术界关注。在对谈中,两位对话者高屋建瓴,从历史、思想、文化、艺术、审美、小说、文风、创新等诸多角度娓娓道来,反思我国现代化转型的历史进程,指出当今要建构崭新的文化认同,必须走出鸦片战争的阴影。两位跨界通才式的学者,纵向追溯中华文化起源,创见迭出,鞭辟入里,在走向民族复兴重建文化自信的当下,启人深思。
白门柳2
《白门柳2:一部讲述传统知识分子参政乱象的史诗》内容简介:千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参与政治的方式都极其相似。今天的知识分子,依然能够从《白门柳》中,得到深刻的启示。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明朝面对李自成农民起义和山海关外清军的双重夹击,正面临灭顶之灾,而东林党与阉党的斗争还在延续。东林领袖钱谦益在党争中丢了官,为求复官,与内阁首辅周延儒进行政治交易,许诺对阉党余孽阮大铖网开一面。谁知图谋败露,钱谦益遭到黄宗羲、侯方域等复社士子的猛烈攻击,声望一落千丈。江南知识分子内部也陷于四分五裂。两年之后,农民军攻入北京,明朝政权顷刻瓦解,江南残余势力在南京拥立新君。然而对立各派仍旧互相敌视,恶斗不休,使政局再度陷入混乱。最后,清军南下,史可法一死殉国;钱谦益献城投降;复社才子冒襄举家逃难;黄宗羲参加抗清斗争,并顿悟民主思想……江南知识分子在“天崩地解”的巨变中,走上了各不相同的道路。翻开《白门柳2:一部讲述传统知识分子参政乱象的史诗》,带您看尽传统知识分子的参政百态。 海报:
白门柳(全3册)
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十六年心血写尽明清易代!天崩地解的乱世之中,征服与反抗、卑鄙与崇高、野心与情欲……意气风发的青年士子或走或降,十里秦淮再也无法寻欢作乐。明崇祯十五年,松山大战之后,在清兵和李自成的内外夹击下,大明已是风雨飘摇。身处江南的“复社”士人和 “阉党余孽”仍在斗争不休。“无情最是台城柳”,史可法、钱谦益、柳如是、董小苑……国破家亡的乱世之中,上演了无数生死荣辱的故事。意气风发的青年士子或走或降,十里秦淮再也无法寻欢作乐。这是一曲缠绵泣血的末世挽歌,这是一张明末危城的社会百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