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作者的搜索结果
人物志译注
1人今日阅读
《人物志》是我国最早系统研究人的才能、个性及政治作为的著作。作者刘邵是汉魏时人,历仕四朝,有丰富的用人和从政经验。他总结了汉末清议与魏晋时期人才品评的理论,以及当时统治者选拔使用人才的经验,撰写了此书,在中国学术史上有开创之功。五凉时期敦煌人刘昞为本书作注。近代以来,研究本书者很多,但好的本子难觅。伏俊琏先生长期从事《人物志》研究,吸收中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对《人物志》重新作了校订,纠正了原书传刻过程中产生的讹误。书稿对《人物志》进行了全文翻译,并做了不少注释,书稿译文准确,文字晓畅,有助于读者了解《人物志》的内容,汲取其思想精华。
人物志
1人今日阅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观人经
《观人经》是一部古代识人经典,以阴阳五行为理论基础,深刻阐述如何通过观察人的言行举止、气质神色来洞察其内心世界与本质。书中不仅传授了“九征”、“八观”等识人技巧,更蕴含了丰富的智慧与哲理,被誉为“识人宝鉴”。它教会我们如何辨别贤愚忠奸,如何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游刃有余,是古今成功者不可或缺的识人秘籍,读来引人入胜,受益匪浅。
七缪
《七缪》是刘邵创作的国学经典类书籍。
七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辨经
据说,中国传统政治的核心是“人治”,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是“治人”。总之,以人为本的的确确曾是一种理念。流氓无赖何以得天下?得人才者得天下!英雄豪杰何以失天下?失人才者失天下!经世之本,识人为先,经世之本,用人为先,可以说是从古至今成功者的秘诀。中国历史上总结得失成败的书籍可谓汗牛充栋,但专门论述识人用人的经典却是凤毛麟角,《辨经》就是这样一部极为难得的宝典。《辨经》原名《人物志》,为三国·魏人刘邵所著。刘邵在魏文帝时期曾任尚书郎,后为执经讲学,赐封关内侯,卒后追赠光禄大夫。刘邵为人博学多才,思虑玄远,特别善于品评鉴别人物,深为同代人推许和赞扬,同朝的散骑侍郎夏侯慧就称赞说:“(刘邵)深忠笃思,体周于数,凡所错踪,源流弘远,是以群才大小,咸取所同而斟酌焉。”陈寿在《三国志》中也说他“该览学籍,文质周洽”。刘邵著作颇丰,《辨经》是其代表作。此书以古为鉴,纵论得失成败,专讲识人之术,是历代成功者的枕边秘籍,素有“识人宝鉴”之雅誉。《辨经》的产生有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汉朝末年,由于社会的混乱和道德的解体,人心向世俗的泥潭滑落。正所谓“治世用其德,乱世用其才”,西汉以来以道德取人的选材标准越来越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而人的才情却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推崇,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适应“九品中正制”的选官制度的需要和品评人物风气,《辨经》就应运而生了。《辨经》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它融合了儒、道、法、名、阴阳诸家的思想,将传统的识人之术加以客观分析,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该书共分十二章,从多方面论述了识人选材的重要问题。一、从人的体貌、禀赋、道德、职业等方面将人材为分兼德、兼材、偏材三类,并详细分析了各类人材的特点和在不同情况下的具体表现。二、从观察选拔人材的角度出发考察了观察选拔人材的过程、困难和各种方法的得失。三、《辨经》还建立了自己的论人标准,认为人物品评当以“中庸”为上,“兼德而至,谓之中庸”,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的人格理想。可以说,《辨经》不仅是中国传统人材学的专门著作,而且在传统人材学著作中享有至尊的地位。同时,它还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的管理学思想,并且与现代管理学的许多观念有着深度的契合。识人原本是一种智慧。用人是成功的关键,识人是用人的基础,没有识人的本领,只能所用非人,所用非人的结果,只能是身败名裂。识人重要,世人皆有共识,但如何识人,世人却见仁见智,莫衷一是。这其中的种种区别,主要源于识人者的天生资质和学识修养。真正善于辩识人材的人,需要有宏大的志向,广博的学识,敏锐的感觉和深邃的眼光,还需要有丰富曲折的社会阅历,所谓“阅人多矣”,正是这种阅历的概括表现。当然,仅仅具备了上述的素质还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伯乐,要想慧眼识英才,还必须具有辨识人材的专门知识,甚至需要接受这方面的专门训练,因此,历代的成功者都十分重视《辨经》一书。《辨经》也被奉为“识人宝典”,以至有人这样评价《辨经》:帝王以《辨经》得天下,将相以《辨经》得长久,商贾以《辨经》得富贵,常人以《辨经》得朋友。《辨经》之为用,可谓大矣!众所周知,《资治通鉴》是历代统治者十分重视的治国宝鉴,不过,《资治通鉴》也有自己的局限,就是卷帙浩繁且很难提供直接有效的帮助,有时显得过于迂远;《辨经》则不同,它直接提供了辨识人材的方法和原则,简明实用,只要细心揣摩,深入体会,注重实践,就会受益无穷。所以,历代统治者极其重视这本书。但由于这本书是以艰深的骈体文写成,十分古奥难读,因此,此书在世面上并不多见。为了使传统的识人宝典重视于世,有益于现实政治建设和经济发展,也有益于普通的人择友社交,我们将《辨经》整理出版。根据现在的实际需要我们做了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将《辨经》义译为现代汉语,使之通俗易懂,适合一般人的阅读习惯;二是根据每章的内容加上了例释。这些例释都是历史上著名的范例,不仅增加了阅读兴趣,更可以帮助我们形象深刻地理解《辨经》。茶余饭后,每读一章,相信都会有具体的收获。识人原是一种智慧。我们希望,通过阅读《辨经》,可以使深藏您心底的智慧迸发出来,发挥出您真正的智慧水平,使您的人生变得更理性、更精彩,从确而获得应有的成功。当您在成功之后回首往事的时候,您如果能为自己辨识并选择了合适的上级、属下、朋友、妻子或丈夫而庆幸,那将是我们最大的心愿!当然,这部书由于作者时代的局限,其中必有许多应该批判的东西,也望众读者注意。以吸取精华,批判其糟粕为好。
冰鉴全编(上)
暂无简介
人物志冰鉴(珍藏版)
《人物志》又名《鉴人智源》,其作者为三国时期的魏国人刘劭,刘勋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他曾在魏国担任多种官职,官拜散骑常侍,后来,他执经讲学,赐爵关内侯,死后追赠风禄大夫,刘勋思虑玄远,博才多学,特别擅长品评、鉴别人才。《人物志》上中下三卷,共十篇,其篇名为九征、体别、流业、材理、材能、利害、接识、英雄、八观、七缪、效难、释争。全书内容以儒家思想为主,兼采道、法、名、阴阳各家学说,对人的本性、道德、才能、性格以及识别、选取、任用人才的理论和方法作了全面论述。
国学新读大讲堂:辨经的智慧(最新修订双色图文版)
识别人才,发现人才并委以他们重任,不仅是领导者的份内之事,也是一个领导者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但世上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发现人才并非易事,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法。《辨经》就很好地向我们介绍了这些技能。 《辨经》推重人才之道,辨析人才之论,荐拔人才之识,堪称千古奇文。此书有着洞穿历史的大智慧、大哲理、大价值。如果说《论语》为处世之书,《孙子兵法》为战伐之书,《韩非子》为统治之书,那么《辨经》则当之无愧的为识人之书。 《辨经》是刘邵的代表作。此书以人君为核心,以各类人才为主导,将不同人才的生理、心理、个性、才能、政治风格和道德修养等,巧妙地统一起来,形成了一件多维结构的理论珍品,构思精巧,表达精美,是中国历史上论述识人用人的一部极为难得的经典之作。此书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他融合了儒、道、法等诸家的思想精华,在识人用人方面有着非常独到的见解和博大精深的论述,并把它们发展到了一个亘古未有的高度。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全注新译精讲丛书 人物志 春雨书院
人物志,魏,刘劭(shào)撰述,《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辨析、评论人物的专着,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239)。作者在自序中阐述撰着目的:"夫圣贤之所美,莫美乎聪明,聪明之所贵,莫贵乎知人,知人诚智,则众材得其序而庶绩之业兴矣。"魏时文帝曹丕接受陈群建议,用九品中正制选拔人材。该书即是在推行九品中正品评人物、选择人材的大背景下形成的专着,旨在为推行九品中正制在理论上提供依据,在实践上总结经验,以推动这一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十六国时刘昞为之作注,重在"疏通大义,不沾沾于训诂,文词简括"。其后流传既久,传本颇多谬误。明万历甲申(1584)河间刘用霖用隆庆壬申(1572)本旧版合官私书校之,去其重复,成为定本。今有《汉魏丛书本》、《明万历刘氏刊本》、《四库全书本》、《四部丛刊本》等。其书自《隋书·经籍志》以后皆列于名家,《四库全书》则归入子部、杂家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