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
赵振开(1949年8月2日-),笔名北岛(“北岛”是诗人芒克给他取的笔名),出生于北京,中国当代诗人,朦胧诗代表人物,是诗歌刊物《今天》的创办者。 北岛的主要作品有《北岛诗歌集》《太阳城札记》《失败之书》《波动》等。曾先后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瑞典笔会文学奖、美国西部笔会中心自由写作奖、古根海姆奖等。并被选为美国艺术文学院终身荣誉院士,为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
必有人重写爱情
452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9.9%
《必有人重写爱情》是著名诗人北岛的作品精选集,46篇经典诗歌与散文作品,呈现诗人、散文家、画者、摄影者北岛的创作全貌。“一诗一文”的编排特色,如同中国诗话传统之传续。从“暴风雨的记忆”到“词的流亡”到“大地之书”,三辑诗文作品完整展现诗人自童年至今的人生行旅,映照二十世纪下半叶激荡的时代风景。
波动
13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2.9%
《波动》是诗人北岛目前唯一的出版的小说作品,讲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纠葛和围绕着这两个人物出场的几个人物身上的故事。这篇小说有着远超写作时代的早熟与“现代”。
北岛诗集
暂无简介
城门开
北岛的随笔集。追忆他生于斯长于斯的故都北京:城市的风物、童年的玩伴和游戏、青少年时期的读书生活、大时代的风云变幻…… 北岛1989年去国,2001年回京探亲。中间的十年他走遍世界,浪迹天涯,而他的故乡却沧海桑田,经历了社会和文化的巨大变迁。他回到北京,却发现在自己的故乡成了异乡人:“北京已面目全非,难以辨认,对我来说完全是个陌生的城市。”为了留住记忆中的北京,也为了再现青少年时代曾经占有全部生命的点点滴滴,北岛用文字重建了北京:“在我的城市里,时间倒流,枯木逢春,消失的气味儿、声音和光线被召回,被拆除的四合院、胡同和寺庙恢复原貌,瓦顶排浪般涌向低低的天际线,鸽哨响彻深深的蓝天,孩子们熟知四季的变化,居民们胸有方向感。”北岛重新打开了这座古都的城门,“欢迎四海漂泊的游子,欢迎无家可归的孤魂,欢迎所有好奇的客人们。”
给孩子的诗(给孩子系列01 新版)
《给孩子的诗》(增订版)由诗人北岛编选,在世界范围内,遴选出109位诗人的136首诗歌,几乎囊括了世界诗歌版图的每个角落。 在编选过程中,北岛首先跳脱出“地理疆界”,打破“横”的概念。囊括除大陆以外的港台及海外的中文诗歌,以及七大洲,不同地域的诗人;其次,穿越“纵”的时间概念,从古典时期,到当代,几百年的诗歌流变,在书中徐徐展开。 《给孩子的诗》(增订版)中所选篇目的主题有着鲜明的价值取向,但并不是某种教育或灌输,而是希望营造一个原初而单纯的世界,去烛照孩子的心灵,正如北岛在前言中所说,编选这些诗,是为了让孩子天生的直觉和悟性,开启诗歌之门。
履历
精选了北岛1972—2008年间的二百首诗歌。以1989年去国为界分为上下卷,本书为上卷。 北岛是文革后期兴起的朦胧诗派的重要代表,他著名的诗歌如《回答》、《一切》、《宣告》、《结局或开始》等,曾经震撼了无数国人,表达了在文革中成长的一代人信仰失落后的批判与否定、怀疑与茫然。北岛的诗歌冷峻、思辨,有很强的批判性和思想能量,总是在悖论与断裂中探寻乃至拷问着人类、时代乃至自我的真理与价值。他曾说过:“诗人应该通过作品建立自己的世界,这是一个真诚独特的世界,正直的世界,正义和人性的世界。” 北岛三十余年的诗歌写作,不仅记录了他个人的生命史,同时也是一个时代的思想史,是当代中国文学的见证与高峰。
重影
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58.5%
《重影》是北岛的第一本摄影诗文集,既收录了他的摄影作品,也摘录了他曾发表过的诗文,文字与影像相映成趣。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喜欢上摄影至今,摄影的情结和实践伴随着北岛走过了四十多个春秋。他用随身携带的相机,记录了生活中的视觉邂逅。北岛的摄影作品往往是他在“无聊”旅途中拍摄的“有趣”瞬间,反映出北岛对光影、符号、色块、几何这些“非纪实性”的元素的天然敏感度。
他乡的天空 摩尔宫殿的秘密/《收获》60周年纪念文存:珍藏版.散文卷.2001-2005
《他乡的天空摩尔宫殿的秘密》为当代散文集,收录了《收获》杂志2001年至2005年所刊登的散文,包北岛的《他乡的天空》、张承志的《摩尔宫殿的秘密》、贾平凹的《使我们变成了沙一样的叶子》、马原的《萨地图》、刘索拉的《曼哈顿随笔》、乌热尔图的《昨日的猎手》、张贤亮的《美丽》等。本书所囊括的作家均为中国当代文学的领军人物,他们的作品也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代表作品,在文学史上具有突出的价值和地位。他们的文学极具先锋精神,至今仍受到大众读者的喜爱和推崇。
红狐丛书. 一衣带水的相望
本书收入了东亚七位当代诗人的代表作,包括诗人谷川俊太郎(日本)、李晟馥(韩国)、金惠顺(韩国)、水田宗子(日本)、多和田叶子(日本)、平田俊子(日本)、文贞姬(韩国)的诗歌作品。这些诗人当下在日本和韩国都具有广泛影响力,也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诗人。书中所选,都是这些诗人的代表作,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多语种呈现,可以供读者相互参照,获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北岛作品精选(现当代名家作品精选珍藏版)
如果说冰心的诗歌隽永清新,如一杯清茶,那么清醒的思辨与直觉思维产生的隐喻、象征意象相结合,则是北岛诗显著的艺术特征,具有高度概括力的悖论式警句,造成了北岛诗独有的振聋发聩的艺术力量。就像由一个字 “网”谱写成的标题为“生活”的诗歌,没有人可以否定这位伟大诗人的伟大智慧…… 《北岛作品(珍藏版)》收录了中国当代诗人北岛的文学代表作,包括《仅仅一瞬闻》《多事之秋》《一幅肖像》《零度以上的风景》。 《北岛作品(珍藏版)》适合文学爱好者阅读。
建筑
中国的建筑实践提供了一个阅读当代城市的范例,也就是说,提供了一个语言档案,跟写作发生对应的联系。
时间的玫瑰
北岛的诗歌评论集。 北岛以自己的标准拣选了20世纪伟大的九位诗人:洛尔迦、特拉克尔、里尔克、策兰、特朗斯特罗默、曼德尔施塔姆、帕斯捷尔纳克、艾基,和狄兰·托马斯,这些诗人经历悬殊,诗风各异;北岛逐一梳理他们的诗歌人生,细读他们的经典名篇,并对其中文翻译进行多版本比较,呈现出诗歌翻译中的诸多问题,目的是“弄清诗歌与翻译的界限”:“一个好的译本就像牧羊人,带领我们进入牧场;而一个坏的译本就像狼,在背后驱赶我们迷失方向。” 《时间的玫瑰》全面呈现了北岛对诗人、诗歌及其翻译的理解;他以诗人的敏感,并有限度地借鉴新批评的细读方法,引领读者进入现代诗歌的高地、获取理解的密匙。
蓝房子
北岛的的随笔集,写于90年代末前后。 记人为经、叙事为纬,北岛为我们描摹了一幅当代世界诗歌的人物光谱,其中的明星有帕斯、特朗斯特罗默、艾伦·金斯堡,美国著名诗人施耐德、艾略特、克莱顿、迈克……他们在与北岛的相遇相知中不仅呈现了自身,也呈现了各自渊源所在的历史与文化。 最近几年以《失败之书》、《时间的玫瑰》、《青灯》重回读者视野的著名诗人北岛,近日又由江苏文艺出版社推出两本散文新作<蓝房子>与《午夜之门》。依然是诗界、文坛的各种聚会应酬,依然是为着生计的辗转迁移,依然是文明风景内外的游走艺人、诗人、疯人、失意人、边缘人、隐者、流浪者,北岛依然带着中文这件不弃的行李,像侯鸟一样满世界奔走。
午夜之门
北岛的随笔集,写于世纪之交。 穿行于纽约、巴黎、布拉格、拉马拉、加沙……游走于各种国际诗歌节,遭遇到身份各异的诗人、学者。北岛描写了他与世界的相遇,有见闻、有人物、有故事,信笔写来均轻松诙谐,超然跳脱,宛如简笔勾勒的素描;而他对生命与世事的慨叹却如影随形,有时尖锐的疼痛又会不期而至。 我们会在书中认识个性充沛的德国学者顾彬、丹麦批评家博鲁姆、南非作家布莱顿巴赫、比利时诗人杰曼、鹿特丹诗歌节创办人马丁……但我们更会体味他深情怀念故人时的用心与笔力:师傅、家楷、刘伯伯。正是有这些人存于心底,他才能在漂泊中与世界坦诚相见。
青灯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不是他的诗,而是他的散文与小说。《青灯》集中收录了诗人北岛17篇新作,第一部分是忆念,主要是怀念熊秉明、蔡其矫、魏斐德、冯亦代等故人,这些文章就像灯火辉煌的列车在夜间一闪而过,给乘客留下的是若有所失的晕眩感;第二部分则是游历,足迹遍及世界各地,作者在漂泊中怀揣着家园,异乡的漂泊使他的言说保持了理性的激情。在本书中充溢的是对人性深刻的洞察以及对整个人世间的大悲悯,一种接近神性的光。北岛在漂泊中与语言之间那种隐私的、亲密的关系,变成了命运。
中外名家经典诗歌·北岛卷:结局或开始
诗歌,凝练而细腻,富于想象而讲究韵律,无论是温婉抑或豪情,精致抑或粗犷,含蓄抑或奔放,她总在不知不觉中触动我们内心深处那薄弱的一环,令我们乐而忘返。用心去品读,或许就在那一刹那,我们恍然领会,领会我们一直未曾领会的真谛,体味到诗意般的人生。《中外名家经典诗歌·北岛卷:结局或开始》收录了中国当代诗人北岛的诗歌代表作,包括《太阳城札记》《爱情故事》《布拉格》《仅仅一瞬间》、《零度以上的风景》。
在天涯
這是八九年後, 1990-1992年, 流亡海外的北島創作的詩歌結集。1993年牛津大學出版社榮譽出版, 一再重印, 十年過去, 牛津以精裝重新出版, 以饗讀者。北島早期的詩影射著當權的帝國,背後是廢墟一片。流亡異鄉,詩人詩風由情緒激昂轉而抑鬱深況,讀來令人低迴。
暴风雨的记忆:1965-1970年的北京四中
暂无简介
开锁
暂无简介
守夜
由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守夜》是最享聲譽的中國作家北島最新的著作,內容收錄他一九七二至二零零八年的詩歌。而《藍房子》、《午夜之門》和《青燈》則是他自一九九七至二零零七年十年間所寫的散文結集,基本上按時間順序編排。十年的散文寫作,遠涉中國與世界的巨大變化,近至作者個人的漂泊生涯,二者平行交錯,互為因果──在大地上鋪開白紙,任揮灑筆墨,幸事也。 寫散文,有三條最重要。一是誠實。這寫作基石因普遍缺失而彌足珍貴。其實與誠實對應的不僅是謊言,也包括虛妄、矯情及逃避;二是沉默。與一個喧囂的時代抗衡的是沉默,使我們不致淪為同謀或被吞噬。沉默改變詞語的方式,深化孤獨的內省,延長冥想的回聲,給萬物重新命名的可能;三是警醒。在愛與恨、忠與逆、守成與超越之間,構成一個作家與母語之間的緊張關係。警醒則是必要的承諾與保證。 這四本書的出版恰逢作者六十歲。作者說,耳順之年,本應圖個清靜,可風雨如晦,四顧茫然,這人世間前景更加黯淡。悲嘆之餘,又心懷感激:幸好有香港,給他恢復本來面目的可能。
古老的敌意
7月20日,北岛在2011香港书展上作题为“古老的敌意”的演讲。他援引诗人里尔克《安魂曲》中的名句——“正因为生活和伟大的作品之间/总存在某种古老的敌意……”他认为一个好的写作者应该有意识地保持与所处时代、母语以及自身的某种紧张关系,并在演讲中批判“粉丝文化”。 大约一个世纪前,奥地利诗人里尔克在《安魂曲》中写下这样的诗句:“因为生活和伟大的作品之间/总存在某种古老的敌意”。 二十世纪开始的岁月,在汉堡和不来梅之间的小镇沃尔普斯韦德(Worpswede)聚集着不少艺术家和作家,包括里尔克。他们一起听音乐会、参观博物馆,在狂欢之夜乘马车郊游。其中有两位年轻漂亮的女画家就像姐妹俩,金发的叫波拉,黑发的叫克拉拉。里尔克更喜欢金发的波拉,但不愿意破坏这对理想的双重影像。在观望中,一场混乱的追逐组合,待尘埃落定,波拉跟别人订了婚。里尔克选择了黑发的克拉拉,与她结婚生女。七年后,波拉因难产死去,里尔克写下这首《安魂曲》献给她。 这段插曲,或许有助于我们了解里尔克的诗歌写作与个人生活的关系。纵观里尔克的一生,可谓动荡不安,仅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四年间,他就在欧洲近五十个地方居住或逗留。里尔克在《秋日》一诗中写道:“谁此刻没有房子,就不必建造,/谁此刻孤独,就永远孤独”。这正是他漂泊生涯的写照。 里尔克的这两句诗“因为生活和伟大的作品之间/总存在某种古老的敌意”,对我来说有如持久的钟声,绵延不绝,意味深长,尤其在当今乱世,或许可引发更深一层的思考——对于以写作为毕生事业的人来说,我们今天应该如何生活、如何写作、如何理解并处理生活与写作的关系。 所谓“古老的敌意”,从字面上来看,“古老的”指的是原初的,带有某种宿命色彩,可追溯到文字与书写的源头;“敌意”则是一种诗意的说法,指的是某种内在的紧张与悖论。
雪崩何处
暂无简介
Unlock
New poetry by the internationally acclaimed Chinese poet-in-exile. Bei Dao, the internationally acclaimed Chinese poet, has been the poetic conscience of the dissident movements in his country for over twenty years. He has been in exile since the Tiananmen Square massacre of 1989. Unlock presents forty-nine new poems written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may well be Bei Dao's most powerful work to date. Complex, full of startling and sometimes surreal imagery, sudden transitions, and oblique political references, and often embedding bits of bureaucratic speech and unexpected slang, his poetry has been compared to that of Paul Celan and Cesar Vallejo: poets who invented a new poetry and a new language in the attempt to speak of the enormity of their times. The sixth book of Bei Dao's work published by New Directions, Unlock has been translated by Eliot Weinberger, the distinguished essayist and critically acclaimed translator of Octavio Paz and Jorge Luis Borges, 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historian Iona Man-Cheong and the poet himself.
朦胧诗精编
朦胧诗,是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是伴随着文学全面复苏而出现的一个新的诗歌艺术潮流。这本《名家经典诗歌系列:朦胧诗》遴选朦胧派诗人的佳作,包括食指、北岛、舒婷、顾城、杨炼、江河、梁小斌、小妮等知名朦胧诗人的代表诗歌作品,供广大文学爱好者欣赏。
归来的陌生人
暂无简介
Waves
暂无简介
穿越仇恨的黑暗
跨入21世纪,无论文学写作的拓展,还是读者市场的需要,台港澳及海外华文文学都依然呈现着广阔的阅读前景,对其作进一步的触摸探视,做更为深入、全面的选择介绍,对于促进华人之间的交流,增强民族凝聚力以及满足人们的精神要求,陶冶性情,提高文化素质,建设精神文明,都不无积极的意义。...
鱼游小巷
暂无简介
过冬
原名 赵振开 1949年生于北京 早年做过建筑工人 编辑 自由撰稿人等行业。 1978年底 他和芒克在北京创办了1949年以来第一份非官方文学杂志今天 一直担任主编至今。自 1987年起 他在欧洲和北美居住和人叫。活得多种国际文学奖和荣誉,包括美国艺术文学院终身荣誉院士,他的作品被译成三十多种文字。除了多卷诗集以外,他还出版了小说集《波动》以及散文集《蓝房子》《午夜之门》《时间的玫瑰》《青灯》和《城门开》等。他目前在香港中文大学教书 任人文学科讲座教授。
空白练习曲
空白练习乃是一种朝圣般的练习,包含这样一种认识:写作既是朝向终极事物的运动,又是自我完成的运动。
今天 张枣纪念专辑
暂无简介
中国艺术电影
暂无简介
他乡的天空
暂无简介
2015年度诗人选
随着微信这一自媒体的兴起与个人时间的进一步碎片化,诗歌成了更多人的阅读选择,诗歌年选也受到了很多读者、诗人关注,因而出版不少。作家出版社邀请《人民文学》长期主持诗歌栏目的诗人朱零担纲,以本年度的表现,选择不超过五十位的优秀诗人的作品,是一种新的选择角度。 2015年度,选择了这样四十五位表现卓越的年度诗人作品:阿信、班美茜、北岛、大解、朵渔、高短短、高鹏程、韩东、胡翠南、敬丹樱、雷平阳、李琦、李元胜、刘立云、刘年、路也、芒原、娜夜、聂权、起子、荣荣、商震、沈浩波、石头、汤养宗、王单单、王小妮、武强华、西川、西娃、轩辕轼轲、严彬、严力、颜梅玖、杨犁民、杨森君、叶丽隽、叶舟、伊沙、宇向、羽微微、玉珍、臧海英、张二棍、张执浩。 阅读他们,可以更集中地了解,2015年前沿诗人的探索意向和风格,从而更有力地呈现当代诗歌的发展趋势。
《七十年代》续集
編輯《七十年代》第二集,動力可以說完全來自讀者的鼓勵。我們很重視讀者對第一集的批評,其中之一,是參與回憶的作者不夠廣泛,在七十年代這個“歷史夾縫”生存、生活、成長的人們,應該包括各個方面、各個階層,為什麼執筆回憶的,大多是一些文化人,特別是學術界和文學藝術界的人居多,由他們構成七十年代回憶的主體? 在這第二集的編輯中,我們擴大作者面積和層次。 本書幾十位作者,從懵懵懂懂的少年時期就一步跨入一個罕有的歷史夾縫當中,並且在如此沉重的歷史擠壓裏倔强生長和成熟起來,這一代人在走出七十年代之後,不但長大成人,而且成為二十世紀末以來中國社會中最有活力,最有能量,也是至今還引起很多爭議,其走向和命運一直為人特別關注的知識群體。
对话
在今日这样一个大变革的时代,孤独的写作是不是恰恰成了一种矫情和做作?
北岛集函套(套装共9册)
《城门开》: 北岛的随笔集。追忆他生于斯长于斯的故都北京:城市的风物、童年的玩伴和游戏、青少年时期的读书生活、大时代的风云变幻…… 生于北京,长于北京的北岛,阔别家乡十三年后重回北京,发现他在自己的故乡成了异乡人,仿佛到了一座陌生的城市。于是他便要“重建我的北京”——用他文字召回北京消失的气味儿、声音和光影,恢复被拆除的四合院、胡同和庙宇的原貌,让瓦*排浪般涌向低低天际线的景象重现,让鸽哨响彻蓝天的清脆回到人们耳边……同时,作者也把我们带回到他儿时的游戏中,带回到他的读书生活中,带回到他的母校,带回的“大串联”的旅途……他重建了这座“孩子们熟知四季变化,居民们胸有方向感”的城池,打开城门,欢迎四海漂泊的游子,欢迎无家可归的孤魂。欢迎所有好奇的客人们。 《履历》: 精选了北岛1972—2008年间的二百*诗歌。以1989年去国为界分为上下卷,本书为上卷。 北岛是文革后期兴起的朦胧诗派的重要代表,他 的诗歌如《回答》、《一切》、《宣告》、《结局或开始》等,曾经震撼了无数国人,表达了在文革中成长的一代人信仰失落后的批判与否定、怀疑与茫然。北岛的诗歌冷峻、思辨,有很强的批判性和思想能量,总是在悖论与断裂中探寻乃至拷问着人类、时代乃至自我的真理与价值。他曾说过:“诗人应该通过作品建立自己的世界,这是一个真诚独特的世界,正直的世界,正义和人性的世界。” 《时间的玫瑰》: 北岛的诗歌评论集。 北岛以自己的标准拣选了20世纪伟大的九位诗人:洛尔迦、特拉克尔、里尔克、策兰、特朗斯特罗默、曼德尔施塔姆、帕斯捷尔纳克、艾基,和狄兰·托马斯,这些诗人经历悬殊,诗风各异;北岛逐一梳理他们的诗歌人生,细读他们的经典名篇,并对其中文翻译进行多版本比较,呈现出诗歌翻译中的诸多问题,目的是“弄清诗歌与翻译的界限”:“一个好的译本就像牧羊人,带领我们进入牧场;而一个坏的译本就像狼,在背后驱赶我们迷失方向。” 《时间的玫瑰》*面呈现了北岛对诗人、诗歌及其翻译的理解;他以诗人的敏感,并有限度地借鉴新批评的细读方法,引领读者进入现代诗歌的高地、获取理解的密匙。 《古老的敌意》: 所谓“古老的敌意”,从字面上来看,“古老的”指的是原初的,带有某种宿命色彩,可追溯到文字与书写的源头;“敌意”则是一种诗意的说法,指的是某种内在的紧张与悖论。 北岛在2011香港书展上作题为“古老的敌意”的演讲。他援引诗人里尔克《安魂曲》中的名句--“正因为生活和伟大的作品之间/总存在某种古老的敌意……”他认为一个好的写作者应该有意识地保持与所处时代、母语以及自身的某种紧张关系,并在演讲中批判“粉丝文化”。 大约一个世纪前,奥地利诗人里尔克在《安魂曲》中写下这样的诗句:“因为生活和伟大的作品之间/总存在某种古老的敌意”。 二十世纪开始的岁月,在汉堡和不来梅之间的小镇沃尔普斯韦德(Worpswede)聚集着不少艺术家和作家,包括里尔克。他们一起听音乐会、参观博物馆,在狂欢之夜乘马车郊游。其中有两位年轻漂亮的女画家就像姐妹俩,金发的叫波拉,黑发的叫克拉拉。里尔克更喜欢金发的波拉,但不愿意破坏这对理想的双重影像。在观望中,一场混乱的追逐组合,待尘埃落定,波拉跟别人订了婚。里尔克选择了黑发的克拉拉,与她结婚生女。七年后,波拉因难产死去,里尔克写下这*《安魂曲》献给她。 这段插曲,或许有助于我们了解里尔克的诗歌写作与个人生活的关系。纵观里尔克的一生,可谓动荡不安,仅在*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四年间,他就在欧洲近五十个地方居住或逗留。里尔克在《秋日》一诗中写道:“谁此刻没有房子,就不必建造,/谁此刻孤独,就永远孤独”。这正是他漂泊生涯的写照。 里尔克的这两句诗“因为生活和伟大的作品之间/总存在某种古老的敌意”,对我来说有如持久的钟声,绵延不绝,意味深长,尤其在当今乱世,或许可引发更深一层的思考--对于以写作为毕生事业的人来说,我们今天应该如何生活、如何写作、如何理解并处理生活与写作的关系。 《波动》: 中篇小说。初写于1974年,定稿于1979年,《今天》1979年第四至六期连载。北岛发表的小说。 小说讲述文革中一对青年的爱情和几个人物的故事。无论是爱情本身的凄婉与苦涩,还是非脸谱化的人物性格与命运的复杂性,抑或是叙事角度的快速切换、大量使用人物对话等等,都显现出这篇小说远超出时代的早熟与“现代”。对于“文革”,不同于伤痕文学的愤怒与简单控诉,而是直抵人物内心,叙述冷静而深沉。 批评家李陀的长序,着重分析小说的叙述风格和“小资”倾向,对小说的把握高屋建瓴,鞭辟入里,是近年非常难得的文学批评佳作。 《青灯》: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不是他的诗,而是他的散文与小说。《青灯》集中收录了诗人北岛17篇新作,*一部分是忆念,主要是怀念熊秉明、蔡其矫、魏斐德、冯亦代等故人,这些文章就像灯火辉煌的列车在夜间一闪而过,给乘客留下的是若有所失的晕眩感;第二部分则是游历,足迹遍及世界各地,作者在漂泊中怀揣着家园,异乡的漂泊使他的言说保持了理性的激情。在本书中充溢的是对人性深刻的洞察以及对整个人世间的大悲悯,一种接近神性的光。北岛在漂泊中与语言之间那种隐私的、亲密的关系,变成了命运。
给孩子系列01 给孩子的诗
《给孩子的诗》是知名诗人北岛全新的心血之作。北岛亲自甄别、挑选57位不同国别的诗人、101首不同风格的新诗,将自己心目中的适于孩子诵读、领悟的短诗集结成一册《给孩子的诗》,公布于世。《给孩子的诗》中诗人、篇目、译文的择选,都体现编者北岛一以贯之、别具手眼的诗学理念与美学目光。 《给孩子的诗》重绘了新诗版图,确立了经典标准,携带着思想、文学、文明的火种,交给孩子,照亮下一代的阅读空间。 北岛作为新诗“蒙学”的引路者,在《给孩子的诗》中汇集了新老名家的经典译作,这些作品既是范文,也是美文,集聚伟大的文学灵魂,精要的不朽文本,是家长引导孩子涵养心性、助育美感的读物。 “为孩子留下一部作品”,是诗人北岛长久以来的宿愿。《给孩子的诗》作为开放性的经典诗歌选本,因编者北岛的眼光与热忱,品质的特出和优异,势必在汉语世界产生广泛、持久而巨大的影响。
北岛诗精编(名家经典诗歌系列)
《名家经典诗歌系列:北岛诗精编》收录了中国当代诗人北岛的诗歌代表作,包括《太阳城札记》、《爱情故事》、《布拉格》、《仅仅一瞬间》、《零度以上的风景》等。
北岛 在天涯 诗选1989-2008
《北岛 在天涯 诗选1989—2008》精选了北岛1972—2008年间的二百首诗歌。以1989年去国为界分为上下卷,《北岛 在天涯 诗选1989—2008》为上卷。 北岛是文革后期兴起的朦胧诗派的重要代表,他知名的诗歌如《回答》、《一切》、《宣告》、《结局或开始》等,曾经震撼了无数国人,表达了在文革中成长的一代人信仰失落后的批判与否定、怀疑与茫然。北岛的诗歌冷峻、思辨,有很强的批判性和思想能量,总是在悖论与断裂中探寻乃至拷问着人类、时代乃至自我的真理与价值。他曾说过:“诗人应该通过作品建立自己的世界,这是一个真诚独特的世界,正直的世界,正义和人性的世界。”北岛三十余年的诗歌写作,不仅记录了他个人的生命史,同时也是一个时代的思想史,是当代中国文学的见证与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