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正民
卜正民(Timothy Brook),男,加拿大人,1951年生。多伦多大学文学士、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哲学博士。
哈佛中国史(套装全6册)
14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1.9%
本《哈佛中国史》六卷本丛书,由国际著名汉学家卜正民教授领衔主编,集结罗威廉、陆威仪和迪特·库恩三位知名汉学家,萃集半个世纪以来西方全新的中国史研究成果,以全球史视野、多学科学识颠覆传统中国史叙述模式,倾十年之功写就,是继《剑桥中国史》之后非常能代表西方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史研究全新成果和水准的多卷本中国通史。
维米尔的帽子:17世纪和全球化世界的黎明
19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0.0%
《维米尔的帽子》是著名汉学家卜正民的代表作。作者通过七幅油画、一件荷兰产的青花瓷盘上的细微之处,探寻其背后的世界。于是,我们可以在看似无关的普通器物中,看到荷属东印度公司兴盛的跨洋贸易,看到军官的毡帽里隐藏有寻找中国之路的热情,看到一条由欧美和日本流入中国的白银之河、烟叶数十年间便风靡世界各地。17世纪的人们,依托航海技术的发展,跳脱出囚困自己的周遭,想象并追寻万里之外的异域。他们赌上故乡,奔赴各地,将世界连为一体。一些普通人也被贸易旋风吹起,撒落到异国他乡。世界曾经孤立的的地区被连接成一个全球交流网络,这个变革没有人预测得到,也无人能够扭转。四个世纪以后的我们,对此恍若相识。
纵乐的困惑:明代的商业与文化
16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0.8%
著名汉学家卜正民的经典之作,展示商业如何一步步改变明代百姓的日常生活。明中晚期的中国经历了一次经济变革,商业的蓬勃发展,促使社会、文化发生一系列的变化。明初朱元璋为小国寡民之乡一手打造的通讯网络,成了商业世界赖以成长的奠基石。人们追逐着时尚,享受物质的愉悦。富商巨贾把手中真金白银,换作上流阶级的通行证。在明末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里,金钱似乎成了唯一的筹码,旧有的社会身份乃至道德的界线,都模糊得让人困惑。卜正民凭借他那高超的叙事技巧,把官员、游人、外交使者、砖瓦匠、商人、纺织工人、妓女等各种人物及其故事串联成一幅幅生动的社会世相,同时保有学术写作的严谨与深刻,对明代文化、社会的洞见仍令人有所启发。
哈佛中国史1·早期中华帝国:秦与汉
9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3.3%
《哈佛中国史1·早期中华帝国:秦与汉》是“哈佛中国史”丛书的第一卷。如同古希腊和古罗马之于西方,秦和汉两个帝国构成了中华文明的“古典”时代。作者陆威仪将秦、汉两个早期帝国置于全球史、中国史的整体视野中进行观察,就这一古典时代的五个主要特征予以深入探讨。全书分十个专题,各专题又以时间演进为序,全面系统地展示了中国秦汉二朝的概貌与演变。
哈佛中国史2·分裂的帝国:南北朝
5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4.1%
《哈佛中国史2·分裂的帝国:南北朝》是“哈佛中国史”丛书的第二卷。作者陆威仪认为,“南北朝”这一名称尽管反映了这个时期政治分裂的事实,但它同样表明中华文化领域的扩张和多样化,并将其视为帝制中国历史上极具开创性的、划时代的时期。
哈佛中国史3·世界性的帝国:唐朝
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5.2%
《哈佛中国史3·世界性的帝国:唐朝》是“哈佛中国史”丛书的第三卷。作者陆威仪抓住唐帝国疆域扩张到极限时的这一充满活力的时期,选择西方读者对于中国历史较为关注的问题,站在中国的外围来观察和描述中国历史上尤为辉煌的唐朝作为世界性帝国的诸层面,重点从商业(海陆贸易)、宗教和文化(文学、绘画、陶瓷等)等面向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充满浪漫气息的盛极一时的帝国景象。
哈佛中国史4·儒家统治的时代:宋的转型
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5.7%
《哈佛中国史4·儒家统治的时代:宋的转型》是“哈佛中国史”丛书的第四卷。从10世纪唐代后期到宋帝国早期,中国发生的转变标志着中华帝国出现了历史上具决定性的断裂——北方士族靠着谱牒的政治优势而形成的“旧世界”,在延续了几百年后最终在880—960年间的混乱和内战中消失了;随着士族的衰亡和士大夫阶级的出现,旧的治国之道被遗落。
哈佛中国史5·挣扎的帝国:元与明
《哈佛中国史5·挣扎的帝国:元与明》是“哈佛中国史”丛书的第五卷。著名汉学家卜正民别出心裁,从气候这一环境史角度讲述元明帝国的发展与兴衰,凸显出这一时代的两大特征:蒙古征服后东亚大陆的新型政治秩序与环境变迁带来的社会生存困境,进而呈现出中国第yi个连贯的生态历史。同时,他还探讨了中国古代专制、社会复杂性和商业化等一系列重要问题。
哈佛中国史6·最后的中华帝国:大清
7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9.1%
《哈佛中国史6·最后的中华帝国:大清》是“哈佛中国史”丛书的末卷。本书抛弃了清朝无能保守及中国近代史起于西力入侵的传统观点,将清朝视为一个克服种种挑战、成就斐然而必须完整视之的重要断代,以深入展现中国近代历史自身演变的特质。
秩序的沦陷:抗战初期的江南五城
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68.1%
《秩序的沦陷》为著名汉学家卜正民教授近著,关注的是抗战初期的社会与人。作者选取江南五城(嘉定、镇江、南京、上海、崇明)为例,描述了日军残暴占领城市、试图重建基层机构的过程,并分析了地方头面人物与日伪政府的关系交织。“这里有通敌,有抵抗,但两者之外的其他行为要多得多。
明代的社会与国家
中国与欧洲绝对主义国家形成过程的不同,要求我们有一种相对的观点。中国国家超前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社会力量限制国家发展为绝对的顽强的能力,然而这种能力却未能建立起迫使国家重新协定其的社团结构。 明代是中国封建社会汉族统治的最后一个朝代,此时国家(State)与社会(Society)在矛盾冲突中形成了复杂的互动关系,其影响一直绵延至今。作为在海外汉学界享有盛誉的学者,卜正民对“东方专制主义”的论述模式提出挑战,在大量方志材料的基础上尝试论证:正是社会领域内对商业关系、社会网络中发生的巨大变化所做的极端反应,才导出了明朝稳定而动态的国家体制。
維梅爾的帽子: 揭開十七世紀全球貿易的序幕
◎十週年新修版 ◎全新台灣版作者序,看見台灣在全球貿易史的位置 ◎增加多幅圖片,幫助讀者進入畫中世界,一窺全球化的祕密 歐洲在十六、十七世紀所經歷的那些重大轉變,我們常以文藝復興、宗教改革之類的事件為核心來鋪陳。而本書的宗旨就在讓讀者知道,如果我們想了解這些轉變的原由,只有把歐洲當時所互動的世界都納入觀照,才是忠於史實的描述。歐洲人並非只是往外走進世界,靠一己之力,即改變世界:他們是遭遇其他地方的人和資源,特別是明朝中國的人和資源,並和那些人做生意,運用那些資源,才藉此改變世界。 講述這段歷史雖然從台夫特開始,但特別不能略過台灣,若沒有荷蘭商人把財富從台灣和亞洲其他地方送回台夫特,維梅爾說不定無緣成為出色的畫家。這個故事的核心,就是十七世紀時已經進行的全球化。
中西视野下的凌迟处死:杀千刀
1904年秋北京菜市口,犯人王维勤被公开处决,观者如堵。此后几个月,凌迟酷刑便从清帝国的法律体系中永久消失。被西方观察家称为“千刀万剐”和“活剐”的凌迟,是帝制中国惩治最严重犯罪的刑罚。 《中西视野下的凌迟处死:杀千刀》是西方世界首部研究中国刑讯和死刑的历史、图像与语境的著作,其时间跨度从10世纪一直到1905年中国废除凌迟为止。作为独特的跨学科历史著作,著者关注西方人想象中的“东方”酷刑并深入研究,就中国古代政府机构将对个人的折磨合法化的逻辑提出质问。他们并未将凌迟作为一种典型的中国“文化”来研究,而是将中国的刑罚程序置于更为长久的世界刑罚史中去考察,同时也探讨了长久以来当西方文化与“他者”文明相遇时,总是会显露出来的厌恶与着迷并存的复杂情绪。
为权力祈祷
在16和17世纪的中国,佛教信徒和儒学士人广泛地活跃于地方寺院及其捐助活动中。随着士绅数量的增长超过了帝国官僚机构需求的增长,许多人被阻挡在传统的儒家仁宦之途之外;但是显而易见的慈善事业可以在国家掌控的领域之外昭示精英的公共地位。由于积极卷入佛寺住持的资金筹集工程,士绅的赞助行为深刻地影响了佛教的公共机构。《为权力祈祷:佛教与晚明中国士绅社会的形成》首先讨论了佛教与明代理学的关系,佛教胜地旅游业的增长,以及慈善捐助的机制和动机,继之又分别考察了地理位置和经济状况迥异的三个县。作者依据中的充分史料,透辟地分析了当时佛教捐助的类型和社会后果。
塞尔登的中国地图
《塞尔登的中国地图》是知名海外汉学家卜正民全新力作,2014年《经济学人》推荐图书。一幅被称为“塞尔登地图”的中国航海图:它凝聚着明代中国制图技法不为人知的精华,却流落他乡而长久被人忽视和遗忘。2009年,这幅罕见的中国地图在牛津大学图书馆揭开尘封已久的面纱。这幅地图被人们遗忘在图书馆浩瀚的文献中近几个世纪,无论是汉学家还是制图专家,都未曾见过这样的一幅地图。它偏离了中国古代的制图传统,以至于专家们宣称这幅地图是伪造之物,尽管根据记录显示这幅地图确实是于1659年被辗转送到牛津的。这幅被称为“塞尔登地图”的珍贵文物由此成为待解之谜。究竟是谁绘制了这样一幅地图?它又是怎样远渡重洋,并在数百前被西方人解读的?卜正民通过大胆的猜想与详尽的考证,为我们揭示出藏在这幅地图的惊人秘密。《塞尔登的中国地图》以一幅沉睡在牛津大学图书馆的古代中国地图为引子,从历史、地理、文字、法律和科学技术的角度,描述了400年前东亚地区海上贸易的盛况,以及其留给后世的深远影响和未解之谜。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为中国航海史留下了为浓重的一笔,然而中国人对海洋的探索与开拓却没有就此结束。四百年前,明代中国对世界的了解远远超出了西方人的想象;四百年后,我们又应该怎样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走向世界?
国家与社会
《国家与社会》1995年由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和约克大学亚太研究联合中心举办的“中国公民社会”讨论会论文汇编,兼学理研究及个案分析,涵盖政治科学、历史、教育、宗教等诸多学术领域。一批北美优秀的“中国学”学者相聚探讨“公民社会”概念在中国学研究中的有效性及其限度,进而重新思考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各种可能性。 各位作者并非把持现成的西方“公民社会”尺度来裁判和论断中国,而用历史比较学的眼光,平等对待欧洲和中国的历史经验,尝试构建具有普遍意义的国家与社会模式。他们迥异的学科背景、理论立场和研究路径,为《国家与社会》带来了可贵的多样性与开放性。《国家与社会》呈现的研究范式将打开一些缺口,为观察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历史与现实提供更为丰富的视角。
全球贸易冲突:16-20世纪
《全球贸易冲突:16-20世纪》从近代航海大发现讲起,探讨了五百多年来贸易与冲突交织的重要历史事件,如明朝中国南海发生的贸易冲突、葡萄牙在航海大发现时代的崛起、西半球的贸易与革命、拿破仑时期围绕“大陆封锁政策”发生的全球贸易战争、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的贸易复兴、《关贸总协定》的由来和谈判、尼克松主政时美国对国际贸易格局的影响等。 一些观点认为,稳定与和平一定会带来贸易量的增加,而国际贸易一定能促进世界的和平与繁荣。卜正民等知名学者以全球视野分析五百年来的贸易冲突史,认为这样的观点过于简单化:贸易与冲突紧密交织,冲突往往带来深刻的、意想不到的影响。 《全球贸易冲突:16-20世纪》中详尽的资料和敏锐的洞察,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全球贸易冲突的历史,也有助于我们理解当今世界的经济贸易格局。 拿破仑以任何国家都不能违反“大陆封锁政策”为由入侵葡萄牙,迫使其王室流亡海外。拿破仑不经意间加速了巴西独立的过程,并亲手结束了自己的帝国伟梦。 “自由贸易”“保护主义”都是通过言辞建构起来的术语,这些范畴通过论证而构建,并不断重构。言辞艺术在现代国际经济秩序的诞生中至关重要。围绕谈判的言辞经常是高度矛盾的,因此很明显:贸易和冲突往往是相伴而生的。 尼克松知道他那些令人不怏的提议的代价,但他希望盟国能够接受他开出的药方,这样国际经济的真正病人——美国——就能够从患病中恢复过来。
民族的构建
在20世纪,民族国家主导了各种政体和民族的组织方式和身份认同,其权威性和力量非其他的观念可比,与其他时代也很不相同。一个没有民族国家概念的世界,或者不是以民族国家为区分单位的地球是很难想像的。民族国家成功地证明了它组织世界的能力,将社会团体限制在其疆域内,屏蔽了所有可能质疑事物当前状态的观念。 随着全球化的爆炸性发展,民族国家似乎正面临衰退的命运。但《民族的构建》的作者们发现,这种“民族国家衰退论”更多代表着西方人的想法,而不是亚洲人的。对亚洲人而言,在整个19世纪和20世纪,国家的边界已经从很多方面被渗透了:帝国主义的军事侵略,外国政府的殖民统治,传教士的宗教劝导,在国外关税法则管理下的大规模贸易和对外国文化的追捧。这些力量既渗透了也勾画着国家边界线,它所形成的疆域正是民族身份认同所依据的地理空间。亚洲民族的现代史与全球化或者说帝国主义的历史是分不开的,而且这还远未结束。 但这并不意味着东西方关系是亚洲民族国家和民族主义出现的唯一动因。民族大业的兴起,往往与亚洲内部的张力相关,而不是因为亚洲与西方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世界体系也许推动了争取现代民族身份认同的斗争,但并没有设定这些斗争的结果。
鸦片政权
卜正民将体制与意识的综合考察作为本书史论结合的主线,文中十八篇文章组成一段以鸦片为核心的连贯历史。勾勒了跨越一百三十年,焦点集中于政治和经济影响下的东亚地区的鸦片贸易。第一部分介绍了十九世纪鸦片贸易的基础;第二部分考察鸦片在中国如何被分运和消耗;第三部分研究国家与地方努力控制鸦片的方式,以及这些方式如何进一步推动近代中国政府的统一与权力渗透;第四部分分析日本利用鸦片对现有鸦片政权的冲击。
中国与历史资本主义
这本书本身有它漫长且复杂的历史。从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视野上观照,针对欧洲与中国两方诠释中国的过程加以处理的原创构想,系承李约瑟。李约瑟以自己所致力之关于中国科技史的研究业绩,来肯定中国对世界的科学知识与科学文化的贡献。……在他看来,随着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欧洲业已经历社会、经济以及知识的转化,而中国却并未发生这些转化,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物质生活组织所产生的诸种因素,而此乃当今学者才开始分辨出来的问题。 本书试图描述的知识轨迹:开始于欧洲的独特性,而终结于中国的特殊性…… 本书的曲折之旅时,我们并不知道完成这趟旅程所需的漫长时间,以及在途中将产生的友情关系。
塞尔登先生的中国地图
卜正民繼《維梅爾的帽子》另一全球史力作 一幅被遺忘近350年的中國航海圖 連結17世紀中國的海洋帝國及全球大航海時代 了解「亞洲火藥庫」南海主權爭議的歷史起源 從域外、從海洋,更從全球視野看中國 1659年,一份巨大且不同尋常的禮物送到牛津大學鮑德里氏圖書館,這是倫敦的商業律師、政治活動家及前國會議員約翰‧塞爾登(John Seldon)的遺物。塞爾登先生可說是倫敦第一位「東方通」,而他的遺物──一張長160公分、寬96公分的巨大中國古地圖──卻靜靜地沉睡在圖書館內長達350年。2008年,美國南喬治亞大學歷史系副教授羅伯特‧班切勒(Robert K. Batchelor)等人訪問牛津大學時,發現這張地圖不可思議地繪製了大面積的海域,將整個中國大陸擠到地圖左上方,一半的圖面繪滿了中國南部沿海、東亞、東南亞海域和島嶼,還有一條條依稀可辨的黑色細線把中國福建沿海與東南亞各港口連接起來。長年研究全球史的班切勒立刻發現,這不是一般的中國古地圖,而是一張珍貴的明代遠洋航海圖! 這張手工彩繪的地圖,範圍北起西伯利亞,南至今印尼爪哇島和馬魯古群島(香料群島),東達北部的日本列島和南部的菲律賓群島,西抵緬甸和南印度。地圖商清楚標示明朝福建海商在海外的活動範圍、航海路線和主要港埠等資訊,繪製了中國帆船經常使用,從福建泉州延伸而出的6條東洋航路和12條西洋航路。作者卜正民藉由這張地圖,一步步呈現17世紀中國在東亞及東南亞地區的海外貿易,以及中國在亞洲海洋世界中的位置。 在書中,卜正民介紹了英國17世紀幾位為中國著迷的學者,這些學者在早期現代歷史中持續地強化著中英兩種文化的聯繫,這其中就有塞爾登本人。透過這張地圖,作者牽起塞爾登與沈福宗──一位改信天主教的中國人,之間的中英文化交流。書中還講述了公海上的航行經驗、早期法津如何定義領海概念、地圖上如何出現方位刻度圖,也比較了中國和西方地圖表現之不同。全書來回穿梭於中英兩帝國,橫跨於傳記、科學和兩種文化之間,生動地講述了謎一樣的跨文化之旅。
南京大屠杀史料新编
「當時光磨蝕了激情、消融了偏見,當理性剝去了假相的面具,公義才會不偏不倚,讓過去的褒貶抑揚有所改變。」 1937年夏,日本軍隊侵入中國,不僅所有亞洲人都捲入了一場世界性的戰爭,一時間,歐亞大陸及周邊海域也烽煙四起。1937年2月1日,日本內閣任命華中派遣軍司令松井石根大將向南京進發,實施軍事佔領,同年12月13日,日軍攻入南京,舉世震驚的「南京大屠殺」就此揭幕。 《南京大屠殺史料新編》是一本研究此一重大歷史事件的重要參照資料,內容共分三輯,前兩輯收錄了有關南京大屠殺的四份重要英文材料,即《南京安全區檔案》、「威爾遜醫生家書」、《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判決書》(有關南京大屠殺部分)、〈帕爾異議書〉;其中《南京安全區檔案》曾於1939年出版,由燕京大學徐淑希教授編著,彙集了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的文書檔案,詳實記載當年日軍的種種暴行。第三輯則收錄有編者卜正民教授2001年發表於《亞洲研究學刊》的文章〈東京審判與南京大屠殺〉。
通敌
卜正民在《維梅爾的帽子》中,展現了藝術修養以及對史料的嫻熟,剪裁出一幅十七世紀全球貿易的迷人圖像;在《通敵》中,則是處理卜正民另一個專精領域──二十世紀日本侵華史。 兩岸政權為了「抗戰是誰打的」,爭奪話語權、詮釋權不休;政治立場不同者,動輒饗以「民族大義」、「漢奸」的大帽子,把道德/政治標準驟然拉到無可轉圜的高度,無視於抗日的神話,有許多是事後製造出來的,也不顧錯貼亂貼的漢奸的標籤不在少數。 卜正民的《通敵》並非為某些特定的「漢奸」平反,而是集中在嘉定、鎮江、南京、上海、崇明這五個地方的史料與數據,試圖從人性與生活的層面、實際發生的事情,讓讀者了解,「通敵合作」比我們所想像的更為模稜、廣泛而普遍。 當外敵入侵,烽煙四起,戰火燎原。無辜生靈,危在旦夕,無一能倖免於暴力威脅。你若是地方上的頭臉人物,或是有志做出一番事業,或有心服務鄉里,值此危難,選擇挑起領導的責任。武裝抵抗,只聞其聲,游擊隊伏於鄉間,且與盜匪強梁無異。日寇的文職人員出現在你家門前,請你提供合作。那麼,你會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