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广芩
叶广芩,北京市人,居住于西安,满族。中共党员,1948年出生北京。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西安作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人大代表,西安市第十、十一届政协委员,西安培华学院女子学院院长。曾被陕西省委省政府授予“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有特殊贡献专家”称号。
花猫三丫上房了
79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95.3%
《花猫上房》是叶广芩老师继《耗子大爷起晚了》之后的又一儿童文学作品。故事主要讲述耗子丫丫跟随爸爸离开颐和园之后回到家里,开始了自己的小学生活。上了小学的耗子丫丫并没有因为入了学堂而变得乖巧起来,而是将她的古灵精怪进行到底。她在胡同的院子里,带着小妹妹唱戏,追着花猫再屋顶上乱窜,本书将带领读者,通过小女孩耗子丫丫的眼睛,领略到老北京胡同里的生活。
耗子大爷起晚了
355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93.2%
这是一部风趣的儿童小说,以一个小女孩的视角,讲述特定环境下的生活趣事和成长经历。全书以老北京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习俗为背景,文化氛围浓厚,生动地描绘了老北京的特色习俗。本文语言文字生动活泼,充满童趣,行文流畅,结构完整,是不可多得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
逍遥津
250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94.7%
本书为著名作家叶广芩的家族小说精华本,包括《逍遥津》《三击掌》《拾玉镯》《小放牛》等。小说以“我”的视角为轴线,以戏曲名为引子,跳跃性地写了从民国到现在,从大宅门的世家贵族到普通人,北京百年的人物众生相和时代交变的沧桑。作者深谙传统文化与北京风土人情,行文上又能将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这些都赋予本书浓厚的京味和非凡的魅力。
土狗老黑闯祸了
196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96.8%
《土狗老黑闯祸了》是“丫丫的故事”系列的第三本,第一本《耗子大爷起晚了》以颐和园为背景,第二本《花猫三丫上房了》以北京胡同为背景,本书以方家胡同小学为背景,叙写丫丫在学校以及家庭中的成长。故事以丫丫在学校的生活为主线,围绕丫丫和她的老师以及同学们之间的趣事展开,塑造了一群可爱有趣的北京孩子的形象,讲述了丫丫由胡同走向更开阔的人生的故事。通过这本书的讲述,丫丫的形象变得更加丰满,更加立体,童年的生活除了上房揭瓦,下河摸鱼之外,多了一些更加丰盈和深刻的内涵。而且,本书的风格与之前的两本一脉相承,继续通过丫丫和小伙伴们的眼睛,勾勒出一幅多姿多彩的老北京生活风俗画卷,将北京城的风土人情融入到童年书写中,童趣盎然,京味浓郁。
黄金台
104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6.5%
本书收入叶广芩的十多个中短篇小说,《黄金台》《盗御马》《树德桥》《鬼子坟》《梦也何曾到谢桥》等家族小说,以及挂职期间的系列小说《长虫二颤》《黑鱼千岁》等,其创作移步换景,表现了多样的世态人情。
我爱这热闹的生活
76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7.7%
老舍之后“京味文学代表人物”,满族叶赫那拉氏。慈禧太后的侄孙女,隆裕皇后的亲侄女。看“格格”作家笔下的市井生活及烟火气息。生活总是这样,不能叫人处处都满意。但我们还要热情地活下去。人活一生,值得爱的东西很多,不要因为一个不满意,就灰心。作者叶广芩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童年家族的兴盛、热闹和欢愉,少年开始的波折和历练,经历过特殊时期,也见识了瞬息万变,冷暖体验都是切肤的。但她却能有一颗不屈从的心,不凡的见识,是洒脱豪迈对生活又极富热心的。这本散文集内容主要是围绕其一家子热热闹闹、风风火火的生活来展开:与女儿顾大玉的成长、教育中碰触的无数火花,九十多岁的公公跟新时代的晚辈(顾大玉)抱持着的固执与可爱,与丈夫到日本生活的种种热闹以及各种哭笑不得好玩有趣的故事,以及记录从医经历时印刻在心中的二三往事。主要体现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常见又很难得的人间烟火气息。
我喜欢通透的人生
33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6.3%
叶广芩继《我爱这热闹的生活》又一散文力作!与《自在独行》一样深入人心,受路遥、陈忠实、莫言、贾平凹赞誉。领略人生,要如滚针毡,用血肉之躯去遍挨遍尝,要它针针见血,才能觉出生命的神秘和伟大。人之所以能够感到“幸福”,不是因为生活得舒适,而是因为生活得有希望。叶广芩是经历过大起大落的人,这本书的内容主要选自她后期的一些故事,历经风雨后回过头来看那些经历,反而让她有了更平静与通透的心态。主要内容有:作者几十年后回到老宅的所念所想,她及家人所热爱的戏剧往事;她走入文学的因缘及感怀的那些人;在日本生活的情况和她的广岛情愫,以及后来她寻迹山河大川的所见所感。
去年天气旧亭台
这是一本记载北京生活的小说集,里面有作者的影子和生活。书中的每一篇都是北京建筑的名字,如太阳宫、后罩楼、唱晚亭……这些都是北京在走向国际化大都市的进程中消失或变了面貌的地方,其中蕴涵着作者对过去那种虽然落后但内心安宁的生活的眷恋与追念。作者自小生活在北京,后来插队去了陕西,并由此成了一个“西北人”,几十年离别故乡的生活经历,让她在写作中倾注了更多的深情。可以说,作者用饱蘸浓情之笔写出的这些地方,是留给现代化北京及当代北京人的珍贵记忆。这是一代人的记忆,也是一代人的足迹。多年之后,作者茫然四顾,亲人老去,家族失落,胡同拆迁,邻里无寻。旧日感觉已经走远,连同那些明明灭灭的故事一起隐于历史的深处,如同一阵阵的风,淡了、散了……
状元媒
《状元媒》著名作家叶广芩的新长篇小说,是作者家族系列作品极精彩的具有代表性之作,讲述了清朝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做媒,促成了皇室后裔父亲金瑞祓与平民母亲陈美珍的婚姻,由此而引发了金家大宅门里的家庭成员和亲戚朋友的故事。以小格格“我”的视角为轴线,冠以十一部京剧戏名而写成。 从辛亥革命开始到改革开放的今天,跳跃性地写了背景百年的人物众生相,北京百姓的价值观念,北京社会的风土人情。对于北京的过去和现在,这类话题人们似乎总是说也说不完……那些个细节,那些个欢乐,那些个拾掇不起来的零碎,如同一瓶陈放多年的佳酿,夜静时慢慢品来悠远绵长,回味无穷。作者动用了她独特、难忘、熟悉的生活素材,构思精巧、精心创作而成。叶广芩对传统文化的直接体验与研习和对世事交变的经历与敏锐感知,促成自身修养所具有的学识与胸襟,加之现实主义浪漫的艺术风格,都赋予了这部作品非比寻常的文字魅力。这部作品可以说是作家家族系列小说的登顶之作。
采桑子
15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7.2%
这是一部讲述满族贵胄生活的长篇小说,是一幅描摹人物命运、充满文化意蕴的斑斓画卷,是一曲直面沧桑、感喟人生的无尽挽歌。民国以还,大宅门儿里的满人四散,金家十四个兄妹及亲友各奔西东:长子反叛皇族当了军统,长女为票戏痴迷一生,次子因萧墙之祸无奈自尽,次女追求自由婚姻被逐家门……一个世家的败落,一群子弟的飘零,展现出中国近百年间的时代风云、人世沧桑与文化嬗变,令人掩卷三叹。
叶广芩文集 黄连厚朴
《叶广芩文集 黄连厚朴》是一本中篇小说集,选入中篇小说十余篇。 《风》《霜》《雾》《雨》《霞》,这五篇作品都是与日本有关的作品。写到了日军侵华,写到了慰安妇劫后余生的悲惨生活,还写了日本投降时曾在中国留下的一些孤残儿童,这些孩子大都由善良的中国人抚养长大。八十年代以后,中日关系逐渐改善,其中有些长大的日本孩子回到了自己的祖国。但他们毕竟是在中国长大的孩子,环境、文化的不同使他们很难融入日本社会。《黄连厚朴》描写了一个中医世家的发生的故事,作品满溢着传统文化的韵味。《太阳宫》《唱晚亭》等是追忆老北京的佳作,其中饱含的“物是人非”的遗憾之情令人感慨不已。 这些作品无论在结构还是笔法上都彰显了深厚的功力。流畅的语言、精彩的故事、性格鲜明的人物,都会让读者在阅读中有一种欲罢不能的感觉。
叶广芩京味小说三部曲(采桑子 状元媒 去年天气旧亭台)
“叶广芩京味小说三部曲”由《采桑子》《状元媒》《去年天气旧亭台》三部作品组成。长篇小说《采桑子》是一部讲述民国以来满族贵胃后裔生活的作品——一个世家望族的败落,一群满族子弟的飘零,一曲人事更迭的无尽挽歌,一幅大宅门里的百年家族画卷。长篇小说《状元媒》讲述了清朝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做媒,促成了皇室后裔父亲金瑞祓与平民母亲陈美珍的婚姻,由此引发了金家大宅门里的家庭成员和亲戚朋友的故事。在《采桑子》与《状元媒》中,贵族家庭的衰微没落,曾经锦衣玉食的贵族子弟被历史风云变幻的大潮裹挟前行,曾被众多贵族子弟引以为傲的传统文化经历了冲击。风也萧萧、雨也萧萧,时时萦绕着作家看似轻描淡写的轻叹——对家族兴衰的无能为力、对族人愚昧鄙滞的讥笑嘲讽、对传统文化没落的惋惜无奈。《去年天气旧亭台》是一本记载北京生活的小说集,书中的每一篇都是北京建筑的名字,如太阳宫、后罩楼、唱晚亭……其中可以看到作家的影子,充满童趣的生活,还有她的街坊和儿时的玩伴。胡同里那些柴米油盐的邻居,东屋西屋进进出出的人,个个都是一部精彩的故事,每一个人的生命都与众不同,在泛出北京人特有的生活色彩的同时折射出历史的发展,社会的变迁,使作者笔下的老北京故事更丰富、更感人。
琢玉记
暂无简介
青木川(精装版)
《青木川》自2007年出版至今已经有十几个年头了。这期间青木川地区发生了很大变化。首先是青木川的人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的生存理念变了,对世界的认知变了,生存的方式也变了。一切变得越来越好。 青木川今天的繁荣热闹是我没有想到的。我在古镇的发展潮流中被裹挟着向前,有随波逐流的被动,也有对古镇富裕繁华、声名大振的欣慰和自豪。总之心态有点儿复杂。 初进青木川,并没有写作计划,只是去“看看”,了个心愿,正是没有写作目的的先入为主,所以一切便是自然随意,信马由缰,没有谁干预,也没有谁主导,这大概是文学写作的最佳状态。 青木川当时是个古朴安静的小镇,木房、泥路、廊桥、清流,桥是石墩、灰瓦,铺着厚重木板,不假任何修饰,朴素得像当地山民,行走在上边木板嘭嘭作响,很是结实。桥两边靠木栏摆着农人自家产品,腊肉、腌菜、香菇、木耳,还有成捆木柴。走进古街,让人称奇的是这里竟然有西洋式的楼房,洋房里空旷荒败,室内地上长着青苔;也有豪华的美宅,宅大院深,磨砖对缝,院内住户众多,违章建筑搭建得迷魂阵一样繁杂;大宅门外养着肥猪,仔细辨认方知那猪圈是雕栏精致的荷花池;那座台前有巴洛克式浮雕立柱的学校礼堂,顶棚已经塌陷,描金也已脱落。学校教师两层办公楼已经成危房,周校长正在为修缮资金一筹莫展,拿不定主意是修还是拆。这一切,都曾与当地民团司令魏辅唐有关系。说起魏老爷,镇上人人都像谈论自家大爷一样熟稔。魏辅唐在1952年被政府作为土匪恶霸镇压,枪毙在他亲自盖起的中学操场旁边,埋葬在自家的坟茔里。他的六任妻子除了一个瞿瑶璋还在老宅的小屋住着,其余作鸟兽散。书记李发裕的想法很直接:“你是作家,你给我们写个电影(剧本),让青木川也像《芙蓉镇》一样火一把,最好也由姜文和刘晓庆来演。 《青木川》出版后,关于魏辅唐和青木川,这些年我先后又采访了近百人。这次修订《青木川》,添加了几年来采访所得资料,有许多章节几乎是重写的。在修订中,我感到记忆的筛选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就像我们根本无法挽留那随着清溪河流逝的浪花。小说中的原型人物——魏辅唐的妻子瞿瑶璋、少校参谋主任徐种德都已相继离去,可是他们的后代还在,青木川的历史仍旧在延续。 希望《青木川》修订版能得到读者的喜爱,这本书承载了一个多方视角的故事。读罢小说,没有喝彩和掌声,只有一声叹息和久久的思索,想到那个地方走走,看看那些山水和人物…… 这就够了。 叶广芩 2019年10月4日
全家福
长篇小说《全家福》是著名女作家叶广芩描写居住在北京四合院中王满堂一家及其邻里几代人五十年恩怨情仇、生死沉浮、悲欢离合的动人心魄又发人深省的世俗生活故事。 作者娟秀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一群性格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生性耿直,以“平如水,直如线一为人生准则的古建队长王满堂,倾心顾家,对儿孙呵护备至而耗尽心力的大妞,热心助人却时刻不忘“敌情”观念的治保主任刘婶,时乖命蹇却对生活泰然达观的周大夫,以及柱子、刨子、门墩、坠儿等年轻人。小说在社会嬗变中展开故事、深化了爱国爱家、热爱生活、数爱生命的主题。其情节曲折生动,语言风趣幽默。全书处处表现着北京人对生活、对世事的积极态度和达观性情,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多姿多彩的市民生活风俗画卷,读来饶有韵味,回味无穷。
叶广芩文集 状元媒
《叶广芩文集 状元媒》是著名作家叶广芩的最新长篇小说,是作者家族系列作品最精彩最具代表性之作,讲述了清朝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做媒,促成了皇室后裔父亲金瑞祓与平民母亲陈美珍的婚姻,由此而引发了金家大宅门里的家庭成员和亲戚朋友的故事。以小格格“我”的视角为轴线,冠以十一部京剧戏名而写成。从辛亥革命开始到改革开放的今天,跳跃性地写了背景百年的人物众生相,北京百姓的价值观念,北京社会的风土人情。对于北京的过去和现在,这类话题人们似乎总是说也说不完……那些个细节,那些个欢乐,那些个拾掇不起来的零碎,如同一瓶陈放多年的佳酿,夜静时慢慢品来悠远绵长,回味无穷。作者动用了她最独特、最难忘、最熟悉的生活素材,构思精巧、精心创作而成。叶广芩对传统文化的直接体验与研习和对世事交变的经历与敏锐感知,促成自身修养所具有的学识与胸襟,加之现实主义浪漫的艺术风格,都赋予了这部作品非比寻常的文字魅力。这部作品可以说是作家家族系列小说的登顶之作。
老县城
叶广芩,北京市人,满族。中学就读于北京女一中,1968年分配到陕西,当护士、记者,1990年在日本千叶大学学习,回国后于1995年调入西安市文联创作研究室,从事专业创作。1999年任西安市文联副主席。2000年开始到周县持职任县委副书记,关注生态与动物保护,长期跟蹲点于秦岭腹地的老县城村。现为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西安作家协会副主度,陕西省人大代表,西安市第十、十一届政协委员,主要作品有
叶广芩文集(套装共9册)
《叶广芩文集》以“精选集”的方式收入其代表性作品,囊括了作者30多年文学创作的精华。在作品之外,我们还编制了作家的创作要目,其意在于为读者了解作家作品及其创作上的特点和文学史上的地位,提供必要的导读和更多的资讯。精选细挑严格把关选入其很重要的代表作,都是很受读者喜欢、流传很广的作品。长篇小说四部: 《采桑子》《全家福》 《青木川》《 状元媒》;中短篇小说集两部:《黄连厚朴》《 山鬼木客》;散文集两部:《老县城》《琢玉记》;剧作集一部:《茶馆》。精中择精,可以称得上是很经典的版本。
乾清门内
包括《慈禧与惇王奕誴》《隆裕太后》
没有日记的罗敷河
暂无简介
梦也何曾到谢桥
旗袍垂挂在衣架上与我默默地对视。已经是凌晨三点了,我仍没有睡意。台灯昏黄的光笼罩着书桌,窗外是呼呼的风,稿纸铺在桌上,几个小时了,那上面没有出现一个字,我的笔端凝结着滞重,重得我的心也在朝下坠……。
叶广芩散文选:颐和园的寂寞
作者是一个擅讲故事的高手,她于故事中自然流露的叹息与幽默是如此不同凡响……从语言到人物,一板一眼,无不散发着某种韵致。 叙事写人如数家珍,起承转合不愠不躁,举手投足流露出闺秀遗风、文化底蕴。
你找他苍茫大地无踪影——叶广芩中短篇小说精选
暂无简介
叶广芩文集(套装全十册)
叶广芩,当代京味文学大家。她生于北京、客居他乡、游历四方半个多世纪,是一位创作成绩颇丰、作品风格独特的作家,被誉为“老舍之后京味文学的旗手”。2022年,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全*新修订再版《叶广芩文集》,收录了叶广芩创作的长篇小说《采桑子》《全家福》《青木川》《状元媒》、中短篇小说集《黄连厚朴》《山鬼木客》《去年天气旧亭台》、散文集《没有日记的罗敷河》《老县城》、剧本集《茶馆》等十部作品,较为全面地呈现了作者四十年来文学创作的成果。叶广芩的作品中那种既投入又清醒、既细致生动又从容舒展的叙述,哀婉深沉、悠远悲凉的情调,总能将人们引入一种特殊的氛围,随之领略自己所不熟悉的那样一个特殊人群的悲欢离合和生存状态,深入体味那曲折复杂的人生况味。写没落而不颓败,叹沧桑终能释怀,娓娓道来,不愠不躁,从容舒展中饱溢书卷翰墨之气,颇有大家之风。《叶广芩文集》中的十部作品,均是作者动用独特、难忘、熟悉的生活素材,精巧构思、精心创作而成。叶广芩对传统文化的直接体验与研习和对世事交变的经历与敏锐感知,促成自身修养所具有的学识与胸襟,加之现实主义浪漫的艺术风格,都赋予了作品非比寻常的文学魅力。
太阳宫
《太阳宫》是著名作家叶广芩对旧日时光的一种致敬。小说上半部分写儿时的“我”与母亲一起去太阳宫的乡下走亲戚的记忆。“我”在那里结识了儿时的伙伴日头,并度过了难忘的乡居时光。作家精描细绘,写乡人的质朴、热情,写乡间的自然、优美,也写儿时伙伴的活泼、机智,令人读后难忘。下半部分写儿时的伙伴日头和父亲进城的情景。但相比小说写乡间的美妙,进城的情景却全然是另一番的景象:大城市的富足与复杂,城市人的算计与势利,而天公也不作美,竟是连日大雪飘飞,日头和父亲去雍和宫看一年一度的“捉鬼”,却不幸染上了疾病。先是日头传染病给他的父亲,竟导致了父亲的亡故;随后日头母亲改嫁,又终跳河死去;日头在解放后参加抗美援朝,从此杳无音讯…… 小说由一个乡村家庭的消失和乡村世界的消逝,表达了作家叶广芩对于现代化发展的一种深切的忧思。
叶广芩童书系列-耗子丫丫的故事(三本套装)
天长了,夜短了, 耗子大爷起晚了 …… 小女孩丫丫,在偌大的颐和园里跑来跑去,满目水光霁月,却也充满着成长中的喜怒哀乐……与小耗子对话,遛小乌龟,去北宫门外老宋奶奶家串门,在堤岸边编故事,与乡下孩子老多数房檐上的走兽,与江南女孩梅子姑娘在长廊追寻古典文化的悠长气韵,在昆明湖挽救落水者的生命……天真烂漫的童年故事中透出自在旺盛的生命力,就如那首老北京童谣,悠远绵长。 “耗子丫丫的故事”第二部来了 上房揭瓦、下河摸鱼的耗子丫丫带一个恣意张扬的童年 不动声色地讲述童年该有的样子 “耗子丫丫的故事”第三部 小狗小狗上我家我家买了萨其马…… 丫丫还是原来的丫丫,她依然会为了好吃的跟哥哥撒泼耍赖;她依然会宁愿被姥姥骂一顿也要买一对兔儿爷回家;她依然会跟小伙伴们一起走街串巷,所到之处必定鸡飞狗跳。可是,丫丫又不是原来的丫丫了,跟着爸爸去给祖先上坟,让她知道了什么是传承;一个人带着土狗老黑去医院看妈妈,让她明白了亲情的可贵;在姥姥家精打细算的日子,让她懂得了珍惜……耗子丫丫走过了颐和园寂寞的日子,走过了胡同里飞扬自在的日子,慢慢长大。
叶广芩文集:山鬼木客
《叶广芩文集:山鬼木客》,中篇小说集,由十余篇作品组成。 《熊猫“碎货”》《老虎大福》《山鬼木客》《黑鱼千岁》《长虫二颤》《猴子村长》《乌鸦卡拉斯》《狗熊淑娟》《注意熊出没》9篇,看题目与动物相关,其实是借动物写人。这些故事大都发生在秦岭山脉里,动物是那里的动物。动物都是好动物,但由动物牵扯出的人却不一定是好人,有善人,更有人心不古。《套儿》是作者的一篇早期作品,篇幅不长,童真的视角,童真的笔调,具有散文化的风格。《岸边》《学车轶事》《孪生》《上镜》的题材比较广泛,作品在结构设置上也很出彩,显示了作家强劲的创作能力。
风也萧萧 雨也萧萧
本书为《新时期地域文化小说丛书》之一种,精选当代作家叶广岑的中、短篇小说共15篇,主要表现北京没落的满族贵族后裔独特的文化背景和心态,在对没落文化进行批判、解剖的同时又寄予作者深切的同情和理解,有悠悠古意与浓浓现代气息的交融。黄连厚朴作为中药却由光绪皇帝的病与当今财大气粗的总裁的死折射出中国浓厚的文化根柢,风雨潇潇中没落的贵族后裔在挣扎、在寻找新的皈依等等,都极具个性特色。
秦岭无闲草
人生总有某种时刻,当喧嚣连同欲望一起沉入星海,我们的内心会泛起某种莫名的失落,似乎有一种遥远的温暖在萌动,打开《秦岭无闲草》,调动你所有的感觉让我们开始感受,自己在每日的奔忙中日益坚硬起来的心灵,一寸一寸复苏,世界远比我们理解想象的丰富。
叶广芩:青木川
小说《叶广芩:青木川》以青木川匪首魏富堂的传奇经历为主线,辅以冯明、冯小羽、钟一山三条辅线,笔触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中进进出出,既为作品增添了丰富而饱满的艺术魅力,又体现出作品在历史与现实、人物性格、多种线索与结构、时间与空间等各方面的张力。同时,作者在作品中对历史,对文化,对人的尊重、追问,对人性的善恶、历史的功过等都进行了看似不经意而着意的描写。这些都使作品具有的高度与深度。
注意熊出没
暂无简介
叶广岑自选文集
暂无简介
战争孤儿
写中日战争后,日本孤儿回到日本寻亲的故事。
一别两乡关
《一别两乡关》围绕“乡愁”主题,由国家一级作家、中国文坛具地域代表性的实力派女作家——叶广芩,亲自精选四部作品《太阳宫》《扶桑馆》《盗御马》《凤还巢》,配以精美的彩铅插画,集结成册。通过细腻的笔触,牵动对北京和陕西两处浓浓的思乡之情,风趣幽默、生动活泼的语言表现北京胡同大院和陕西黄土高原两种截然不同的地域特色。
陕西精神:尚德重礼的陕西人
《陕西精神:尚德重礼的陕西人》选取古代、近代及当代在德政礼治方面比较突出的陕西人,站在现代人角度,用通俗活泼的语言,挖掘和表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希望给当代人以借鉴和启发。《陕西精神:尚德重礼的陕西人》语言平实中带有激情,叙述中夹杂议论。尽力彰显人物爱国守信的高尚品质,为宣扬当代陕西人积极向上的昂扬精神风貌的一本好书。
张家大哥/叶广芩
著名作家叶广芩历时两年,亲走神秘的盐茶古道,实地探访,搜集资料,以切身感悟和体会真情创作。作者以《康定情歌》中“张家大哥”的文学形象为引子,沿着当年陕商入川的艰辛足迹,边走边写,还原陕商的历史和文化,把一路的文化融入作品亲切灵动的叙述中,穿插着作者本人的感悟和体验,使这部作品不同于以往的纪实散文。作品以实写古,以古鉴今,不仅反映了秦商的历史,而且体现出他们的生存智慧和经商之道,传递一种积极的能量,给今人以启示。
当代杂志2014全年
暂无简介
叶广芩文集08:琢玉记
散文集《琢玉记》是《叶广芩文集》第八卷,主要围绕作者的个人成长经历、亲情友情等主题,无论是在农村的磨砺、对女儿的养育、对亲友的挂念与感念,于作者本身,都是种种“切磋”与“琢磨”,所以,这本散文集名为《琢玉记》。由于作者特殊的家庭背景和曲折经历,使得本书所回忆的人物多姿多彩、妙趣横生——既有前清时候的老夫人、姨太太,又有作者的同龄人、插队知青、中国当代的作家朋友和日本友人、学者,以及作者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女儿;所忆事件,既有作者在农村的插队经历,又有育儿故事、童年见闻、奥运插曲;情感尤其丰富,既有亲情友情夫妻情舐犊情,又有乡情、爱美之情和逸趣闲情……作者语言生动传神,气度不凡,情感真挚丰沛,是堪与小说对读的散文佳作。
千寻原创 百年经典 中国青少年成长文学书系:雨
1.《雨》以1945年8月6日发生在日本广岛的原子弹爆炸为背景,抒写日本的77岁的山本柯子和59岁的柴田榕子两姐妹在经受过生死劫难后的晚年生活片段,从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热爱和平、向往幸福的人生观,读后很值得思考。 2.《唱晚亭》巧妙围绕一块刻着“唱晚亭”三个字的石头展开故事,抚今追昔,生动描绘了堕落为金钱奴隶的子孙们为一个可能有翡翠,而将自己家族的“唱晚亭”碑肢解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深切凭吊之情和对民族性、现代性、人性的深刻反思,隐含着深沉的批判意味。3.《豆汁记》讲述了一个脸上有刀疤的中年女子莫姜在叶家帮忙主厨的20年里的日常生活故事。莫姜有着复杂的身世经历,她一身的才气和心意,只在厨房里显露自己。她原本是敬懿太妃的宫女,后来清朝灭亡,她被遣散出去并且被许配给小她8岁的厨子刘仁贵,被刘仁贵卖了以后跟着父亲来到家里帮厨,再到后来伺候着那个把自己脸上划出一道长长刀疤的赌棍加大烟鬼的丈夫。莫姜不仅对刘长贵毫无怨言,甚至一直照顾瘫痪的他,莫姜是一个为人温和善良宽容的女人。在莫姜的身上,美德与奴性浑然一体,既逆来顺受、懂礼懂事,又不卑不亢;既含辛茹苦,又温润如玉。她身份卑微,命运多舛,历经磨难却能平静以对,在她年事已高,生活已完全陷入绝境的情况下,她便与刘成贵双双自杀在那间狭小的南屋。莫姜是一个被理想化了的人物,她的身上,寄托了作家的旧日情怀,也负载了其价值取向。父亲和莫姜内心的善良和大度恰恰印证了老北京人的朴素与宽容。4.《熊猫“碎货”》/ 《乌鸦卡拉斯》《熊猫“碎货”》通过人们面对一只三个月大的濒临死亡的熊猫,在是否进行抢救这个问题上表现出了不同的态度。后来熊猫“碎货”在人们的照料下,严格说是在四女的照料下慢慢地恢复。熊猫与四女等人产生了感情。在后政府要带走熊猫时,熊猫做出顽强反抗,逃向深山。《乌鸦卡拉斯》中,主人公“我”与乌鸦(“卡拉斯”)一直保持着朋友关系,卡拉斯接受我给的食物,从来不攻击“我”的衣服。而作品中另一主人公顾明与乌鸦保持着敌对关系,因为乌鸦卡拉斯影响了他的生活,他一直想消灭乌鸦,并为此想尽了办法,由此引起了乌鸦对他的疯狂报复,顾明因此痛苦不堪。两篇小说通过对人与动物关系的反思,认为人应该具有生命关怀意识,对自然万物保持一点温情,只有这样,自然万物才会回报人。
叶广芩文集07:老县城
散文集《老县城》是叶广芩文集第七卷,主要围绕作者的旅行经历、域内域外见闻等内容展开,其中域内部分主要包括《老县城》,是作者在陕西周至老县城挂职蹲点期间,寻觅当地古迹轶闻、考察当地珍稀动植物而完成的长篇文化散文;域外部分,主要是记述作者在日本的生活与游学经历。由于作者特殊的文化背景和曲折经历,使得本书所呈现的域内域外生活形成了鲜明对比——既有老县城的淳朴民风,又有日本国际大都市的光怪陆离;所记事件,既有秦地故里匪患兵祸,也有留学生活的文化冲撞;情感尤其丰富,既有亲情友情夫妻情舐犊情,又有留学生活常常遇到的世态炎凉……作者语言生动传神,气度不凡,情感真挚丰沛,是堪与小说对读的散文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