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作者的搜索结果
来临中的共同体
1人今日阅读
本书通过对共同体概念的深入阐发,创造性地延续了思想史上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中世纪神学家、斯宾诺莎直到海德格尔和维特根斯坦等人的论题,也回应了同时代人南希、布朗肖等人关于“共同体”观念的激烈争论,探寻了正在从现实世界中来临并塑造未来世界的人的“独特性”,以及由此构成的一个“无本质的共同体”的特征。本书作为著名的“牲人”系列研究的起点、阿甘本哲学的宣言性著作,几乎涉及了作者后来通过具体研究进一步发展的所有母题,是理解和进入阿甘本思想的一个不可越过和忽视的文本。本书采用了跨学科的视野,超越了传统的学科、民族、性别、种族等身份认同的界限,对文化理论、文学理论和哲学研究者均有启发。
神圣人:至高权力与赤裸生命(左翼前沿思想译丛01)
在《神圣人》中,阿甘本旨在把关于纯粹可能性、潜在性与权力的问题,同政治与社会伦理的问题在以下语境中连接起来:后者已丧失其早前的宗教、形而上学与文化的立基。阿甘本从福柯关于生命权力的碎片性分析中获得启示,进而以巨大的广度、强度与敏锐度,在传统政治理论史中探查关于一种生命权力理念的隐秘在场。他指出,从政治理论的经典论题(尤其是亚里士多德关于人作为一种政治动物的论述)开始,并且在整个关于主权(无论是国王还是国家)的西方思想史中,主权作为一种针对“生命”的权力的理念,始终隐秘存在。 阿甘本认为,这一理念始终保持纯然隐在的原因,在于神圣之域(或者说神圣性的理念)同主权的理念紧密关联的方式。阿甘本的研究建立在两大基础之上:卡尔·施米特认为,主权者的状态乃是其所守卫的诸种规范的例外;人类学的研究已揭示神圣之域同禁忌之间的紧密交链。在此两者之上,阿甘本将神圣之人定义为那种能被杀死但不能被祭祀的人;在他看来,这个悖论性的人物恰恰仍活跃在现代个体的状态中——现代个体生活在一个对所有个体的集体性“赤裸生命”施加严密控制的系统中。
渎神
在《渎神》收录的10篇论文中,阿甘本思考了一系列文学与哲学问题:守护神、自我与各种主体性理论之间的关系;在影像与生活经验中得到阐明的弥赛亚时间的问题;作为文学范式的滑稽模仿;以及魔法在提供伦理准则上的潜能。 《渎神》论及的话题与主题的范围之广,证明了阿甘本的独特思维方式的创造性,和他对见证行为的——有时徒劳、有时丰产的——持续关注。
语言与死亡//当代激进思想家译丛
《语言与死亡》是初版于1982年的一本阿甘本早期著作。他想破解的,是潜藏在人性的寓所之深处的秘密,那构成西方哲学本体论传统之根基的东西到底是什么?那关于语言、死亡和时间性的纽结是什么?那言必称逻各斯的生物,他究竟处于怎样的一种“无根性”状态?那神圣与暴力、那政治与神学、那声音与伦理、那话语与逻辑之间的关系,到底处于怎样的一种交织和互文性之中?声音是什么?否定性到底寓居于何处?阅读此书,如同一次精神上的奥德赛之旅,从古希腊悲剧到当代语言学,从柏拉图到海德格尔,从悲怆的俄狄浦斯王到利奥波第的田园诗,到处有思想的惊喜,同时也会时刻受到语言的引诱。阿甘本将以上这些哲学的、宗教的、文学的乃至语言学的文本融为一炉,带给读者丰富而充满激情和想象力的阅读体验。
敞开:人与动物//当代激进思想家译丛
人类历史的终结是一个事件,一个已经被从圣保罗到本雅明的弥赛亚主义、从黑格尔到科耶夫的辩证学家所预言和宣告的事件。谁是即将来临(或业已降临)的走向终结的历史的主人公?人是什么?人如何登上舞台?然后人是如何在众多动物中成为主人和保持其首要地位的? 在《敞开》中,吉奥乔·阿甘本认为,人一直被看成自然的有生命力的身体和超自然的、社会的或神圣的因素的神秘结合体,我们反过来必须将人理解为把人性与动物性从实践上和政治上分开的结果。 从古希腊人和弥赛亚思想家,经由18世纪现代科学分类学和人类学的起源,再到20世纪人文主义的黄昏,阿甘本追溯了整个思想线索。他发现人的特殊地位是由西方思想中的“人类学机制”生产出来并加以巩固的。在古代和现代的版本中,人类学机制通过在人与动物之间制造一种绝对差异,让整个机制得以运转:一方面,让人凌驾在动物与环境之上;另一方面,相对于海德格尔所说的人类特质向一个世界的敞开而言,动物性从根本上被排斥在外。在阿甘本的考察中,他聚焦于人与动物之间的这个区分之槛,这个状态既不是动物生命,也不是人的生命。这就是“赤裸生命”的状态。这个人类学机制一旦停止,就会为即将来临的哲学和政治铺平道路,这是我们必须思考的。
万物的签名
对方法进行反思,对阿甘本来说意味着一种考古学意义上的警惕:它是一种执着的思想形式,它的途径,是暴露、检视和阐明那依然晦暗、没有形成主题、甚至没有被说出的东西。因此,保持考古学意义上的警惕,也就是回归、甚至发明一种与一个“由相似和交感、类比和对应的密网支撑起来的世界”相协调的方法。阿甘本在这部简短却密实的著作中提及大量的作家和主题,这是为创造一门符号学或者说解释学而进行的探索的范例。 本书是阿甘本对三个有关方法的特殊问题的评论:范式的概念、签名的理论,以及历史和考古学之间的关系——这些概念是阿甘本以跨历史的方式、从跨学科的视角仔细建构起来的。在文本中,阿甘本始终在致敬米歇尔·福柯,他重新思考并有效地利用福柯的方法,来重新表述他剔出的这些概念的逻辑。
工作室里的自画像
“我正在这本书中做什么?” “我难道不是冒险把我的工作室变成一间小博物馆,并亲自给读者们当导游吗?” 这本书是一幅阿甘本的自画像。 借用艺术史上耳熟能详的图像主题,哲学家吉奥乔·阿甘本向自己发起一项挑战——不书写一部常规的回忆录,而是绘制一幅“工作室里的自画像”。 从工作室出发,以栖居其间的照片、手迹、书籍、摆件等珍贵物品的图像作为绘制的起点,阿甘本的每一道笔触描绘的都是他生命中的人与物——从哲学家到艺术家,从诗歌到音乐,从法国研讨班期间对海德格尔的切近,到他对本雅明手稿和踪迹的追寻,从薇依的伦敦文稿、对阿伦特的致信、麦尔维尔的神学,到夜空中星辰所发出的关乎正义的质询——一切塑形其生命的思想,一切滋养其写作的相遇。 由此,阿甘本完成了这项自我挑战:通过仅仅谈论他人来谈论自己,通过工作室里的图像与优雅的散文式写作的并置,重绘了自己与生命中亲历的人与物的紧密联系,进而对自己作为哲学家的生命历程,展开了繁复而致密的回忆、反思……
什么是真实?物理天才马约拉纳的失踪
1938年3月25日晚上十点半,埃托雷·马约拉纳在那不勒斯登上了提莱尼亚公司的蒸汽船,出发前往巴勒莫。当时他已在那不勒斯大学教了一年的理论物理学。从船出发的那一刻起,这位同代物理学家中的佼佼者就消失了,仅留下些无从查证的传闻和推测。 我们想作出的假设是,如果量子力学有赖于实在必须被概率性遮蔽的惯例,那么失踪就是真实从概率计算中逃脱并不容置疑地被确定为真实的唯一方式。马约拉纳让自己成为真实的本质在当代物理学概率性的宇宙中一个典范的独特符号,并以这种方式制造了一个既绝对真实,又不太可能的事件。在1938年3月的夜晚,他决定消失得无影无踪,并让关于自己失踪的线索变得扑朔迷离、无法验证。他以此行动向科学提出了一个迄今仍然难以回答又无可逃避的问题:什么是真实?
好民主,坏民主
英国的“怀疑论者”和“保守主义者”欧克肖特曾说“哲学不属于任何一个学科,哲学的任务是对学科的基本问题发出质疑。”本书正是遵循了这样一种思考原则,对现代政治的根基——“民主”,以及现代人的民主经验不断发问。 《好民主,坏民主》一书汇集了代表欧洲大陆思想界至高点的八位思想家的政治思想随笔和发表在大众媒体上的公共言论,以2008年全球金融风暴之后西方社会的变化为背景,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民主制度的悖论和尴尬处境,并为未来社会的合理发展提出了新的可能性。
论友爱
本书是由三篇文章组成的一本书:《什么是装置?》《论友爱》《教会与王国》 1.在《什么是装置》中,阿甘本解释了什么是装置这个概念,装置就是权力关系与知识关系的交点 2.《论友爱》中,阿甘本对爱做了解释:有一种纯粹的存在感,一种存在的感觉[aisthēsis]。这种存在感本身是甜美的(hēdys)。存在与生活之间,感觉到某人的存在与感觉到某人的生活之间存在某种对等。如此的陈述定是尼采论题的预备:存在——除“生活”外我们没有其他方式来对它进行想象。 3.在《教会与王国》中,加入了神学的思考,讨论了权力关系问题。
无目的的手段
《无目的的手段:政治学笔记》是继《牲人》、《未来的共同体》、《没有内容的人》及《剩余的时间》之后阿甘本的又一力作,收录了其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散见于各处的文章。除了表达对舞蹈的蔑视之外,书中还出人意料地显示了对权利的虔诚渴望——《人权之外》:如果没有法与执法的结合体(即某种类似于国家的东西),权利是多么富有意义啊!除此之外,对“贝克特的梦与夜”的指涉也让让我们疑雾重重。 《没有目的的手段》紧靠吉奥乔·阿甘本那独一无二的躁动思想列车的一贯核心:在大屠杀之后,集中营将例外状态列入了国家主权的基本模式,考虑其遗留的影响,我们该怎样思考今日的政治? 在讨论居伊·德波《景观社会评注》的《旁注》中,阿甘本那支柱性的矛盾化政治学依旧锐利逼人。这一点既反映在《面孔》中的对话(其中那位不明身份的谈话者据说是伊曼纽尔·列维纳斯)里,也见于作者对当代政治学——尤其是对意大利政治——所做的深刻个人思考之中。
没有内容的人
吉奥乔·阿甘本最著名的论著均属于政治哲学领域,国内也不乏出版,但其处女作讨论的却是诗学和美学。《没有内容的人》是他系统性地探讨美学和艺术的重要著作,最早出版于1970年,如今重读却并不让人感觉过时。相反,倒好像经过后现代主义洗礼以后,我们对书里提出的若干核心问题更能感同身受。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提出了审美判断四大原则:无利害关心的愉悦、无概念的普遍性、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无规范的规范性。然而,随着从观者感性经验出发的审美概念在艺术体验里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某种分裂也越来越明显:批评与创作、趣味与天才、审美判断与创作原理……本书中,阿甘本将目光对准上述让现代作者和观者困扰不已的两难关系,从根源上对审美概念本身提出了质疑。值得一提的是,哈尔·福斯特(Hal Foster)的《反美学》(Anti-aesthetics)1983年出版;特里·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的《审美意识形态》(The Ideology of The Aesthetic)完成于1990年。相比之下,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同一个问题上,阿甘本的见解非常早熟。这也是为什么时至今日,这本书仍未丧失其最初的力量。
奇遇
《奇遇》是吉奥乔·阿甘本古典学研究的一部新作。共分五章:魔神(Demone)、奇遇(Aventure)、爱欲(Eros)、事件(Evento)、希望(Elpis)。阿甘本从古典诗文中采撷材料,条分缕析地揭示了五者之间的关系。尤为精彩的是,阿甘本将其还原为代蒙(魔神)、堤喀(时运之神)、厄洛斯(爱神)、阿南刻(定数之神)、厄尔庇斯(希望之神)这五位神灵,并对它们进行了古典学意义上的知识考古分析。而这一研究,恰恰观照了生命的运动形态,特别是爱的历险。 《奇遇》以阿甘本擅长的散文短章写就,兼具学术性和可读性,颇为生动、有趣。
幼年与历史
如今要探讨经验的问题首先必须承认我们再也无法得到它。 任何想在今天恢复传统经验的人都将面临自相矛盾的境地。 幼年恰恰是颠倒的引擎,将纯粹的前巴别塔时代的语言转化为人类话语,把自然转化为历史。
品味(Gusto)
《品味》是一本关于审美和经济的书。阿甘本说,品味问题是美学中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在许多经典的美学著作中,品味(英文:taste;德文:Geschmack)关于我们对美的认知,关乎我们对美好事物的感受。不过,阿甘本对品味的关心并不是纯美学的。他认为,从古代以来,西方的主体概念就陷入一个无法修复的分裂,一边是以审美和情趣为主的审美人(homo aestheticus),另一边是功利和世俗化的经济人(homo aeconomicus)。 在阿甘本看来,可以破除这个魔咒的,是恢复柏拉图时代真正的品味,而不是作为一种无法认识的抽象的普世性的品味。这种品味正是爱—智慧,即哲学。
剩余的时间:解读《罗马书》
《罗马书》在《圣经》中的重要地位毋庸置疑,奥古斯丁、加尔文、马丁·路德等人均受其启示。本书由阿甘本一系列的讨论班课程发展而来,其主导思想始终如一:对文本的诠解,对《罗马书》一句话里的十个词的逐一解读。阿甘本试图把保罗书信从基督教会历史中分离出来,并将其文本重置于早期的“犹太—基督教”背景,指出它是“西方具奠基性质的弥赛亚主义文本”。 通过对《罗马书》首句的逐字解读,阿甘本谨慎地辨明了那些经由历代神学讨论、翻译、注释后被强加到原初文本中的内容。这种哲学式的探究让他讨论了另一位重要思想家——瓦尔特·本雅明。细读、比较保罗书信与本雅明的《历史哲学论纲》之后,阿甘本洞悉到两者间未曾被发现的惊人的相似之处,他认为后者的历史哲学观念是对前者“剩余的时间”概念的复现与挪用。 搞清楚一个词在历史上每个时刻的语义并不简单,特别是像保罗书信这类文本中的词语,它们本身的语义史与整个西方文化的历史交融在了一起,与西方文化决定性的中断和延续交融在了一起。 ——吉奥乔·阿甘本
业:简论行动、过错和姿势
暂无简介
左翼前沿思想译丛:王国与荣耀:安济与治理的神学谱系
为什么西方的权力会采取“安济”(economy)的形式,即对人的治理?如果权力在本质上就是治理,为什么权力需要荣耀,即与之相伴的仪式和欢呼?在本书中,阿甘本将治理放到三位一体安济的神学领域中进行考察,指出这种神学-安济范式乃是诸多现代政治范畴的源头——从分权的民主理论,到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再到秩序与安全的观念,无不如是。 此外,阿甘本还追问了历来被忽视的安济与荣耀的关系,揭示出现代权力不仅是治理,也是荣耀,典礼、仪式、欢呼这些被我们视作过去之残余的东西实际上构成了西方权力的基础。通过对仪式性欢呼和权力的仪式性象征物——王座、王冠、紫袍、法杖等——的精彩分析,阿甘本提出了一种独特的谱系学,阐明了为何“一致赞同”和“景观媒介”在现代民主中会起到如此惊人的作用。通过本书,肇始于《神圣人》的研究到达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节点,极其深刻地更新了我们对政治的认识。
生产(第7辑)
《生产(第7辑):生命政治:福柯、阿甘本与埃斯波西托》讲述了对于“生产”的关注,源自马克思主义传统,正是在生产环节,马克思发现了资本增殖的秘密。马克思之后,“生产”获得更丰富的内涵:文化领域是知识生产,精神领域是欲望生产,政治领域是权力生产,社会变成一个巨大的生产机器——而所谓“消费社会”不过是它的一个反讽性注释。“生产”,成为诊断当代社会的关键词。另一方面,“生产”这个词对于今日中国人而言似乎别具意味:我们曾经身陷“生产”之笼,如今,我们期待这个迷失在历史深处的词语重新获得活力。当然,词语自有其命运,我们所能做的也只是邀请。最后,需要指出的是,“生产”的内在语义,就是生成,流变,活力,它符合当代知识分子的气质:永不停息地思考和批判。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生产”是批判和思想的基本特征。
裸体
《裸体》一书由10篇各自独立的论文构成,书名取自其中的第七章,阿甘本在本书中探讨了创造与救赎、当代性、威尼斯幽灵、人格身份、复活的荣耀身体、裸体等一系列问题,但看似零散的篇章结构中贯穿着的是同一个主题,那就是用非功用性概念来探讨各种既有秩序对工作和功用的建构,从而在批判现实和观念的基础上打开各种可能性。这也是作为政治哲学家的阿甘本一直以来的理论努力。
亵渎
暂无简介
阿甘本哲学经典(套装共3册)
【一】《论友爱》是由三篇文章组成的一本书:《什么是装置?》《论友爱》《教会与王国》 1.在《什么是装置》中,阿甘本解释了什么是装置这个概念,装置就是权力关系与知识关系的交点 2.《论友爱》中,阿甘本对爱做了解释1. 有一种纯粹的存在感,一种存在的感觉[aisthēsis]。2. 这种存在感本身是甜美的(hēdys)。3. 存在与生活之间,感觉到某人的存在与感觉到某人的生活之间存在某种对等。如此的陈述定是尼采论题的预备:存在——除“生活”外我们没有其他方式来对它进行想象。 3.在《教会与王国》中,加入了神学的思考,讨论了权力关系问题。 【二】《渎神》收录的10篇论文中,阿甘本思考了一系列文学与哲学问题:守护神、自我与各种主体性理论之间的关系;在影像与生活经验中得到阐明的弥赛亚时间的问题;作为文学范式的滑稽模仿;以及魔法在提供伦理准则上的潜能。 本书论及的话题与主题的范围之广,证明了阿甘本的独特思维方式的创造性,和他对见证行为的——有时徒劳、有时丰产的——持续关注。 【三】《裸体》一书由10篇各自独立的论文构成,书名取自其中的第七章,阿甘本在本书中探讨了创造与救赎、当代性、威尼斯幽灵、人格身份、复活的荣耀身体、裸体等一系列问题,但看似零散的篇章结构中贯穿着的是同一个主题,那就是用非功用性概念来探讨各种既有秩序对工作和功用的建构,从而在批判现实和观念的基础上打开各种可能性。这也是作为政治哲学家的阿甘本一直以来的理论努力。
语言的圣礼:誓言考古学
在《语言的圣礼:誓言考古学》中,阿甘本从意大利学者保罗·普罗迪的《权力的圣礼》引入,探讨了作为西方政治的基础的誓言现象的根源,并进一步探索了语言对我们生命形式以及生活意义的构建问题。 阿甘本认为,对语言的研究,需要一种考古学的努力,即我们需要发掘出,语言诞生的原初的事件。而在阿甘本看来,这个原初的语言事件,就是誓言。由于我们的一切语言关系,都是在誓言所构建的词与物的关系中塑造出来的,于是誓言便成为了突破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规则的玻璃瓶的主要的突破点。 一开始,阿甘本就拒绝了在巫术—宗教中寻找誓言的起源这一普遍观念,他认为誓言指向了一种对语言经验的特殊回应,这一回应催生了我们现在所知的宗教和法律。正是誓言让我们的政治体制和宗教体制成为可能。这样,誓言这种特殊的语言现象,便涉及一种元语言。那么,我们人作为一种有生命的存在,依附在这种元语言之上,在元语言事件发生之后,我们才变得可以言说,我们才具有了某种体制和政治制度。 进一步的,阿甘本指出,真正的元语言哲学的任务,不是让语言脱离于生命形式本身,去探索语言的自在性体系,或者孤立地去谈语言内在的逻辑一贯性。阿甘本的语言哲学的价值在于,努力地将语言的装置(无论是语义符号学还是语用学)推向,在其脆弱的誓言一环,寻找突破口
统治与荣耀 经济与治理的神学谱系初探
暂无简介
Remnants of Auschwitz
内容目录 前言 11 I 见证 15 II 穆斯林人 41 III 羞耻,或论主体 87 IV 档案与见证 137 参考书目 172
Stanzas
暂无简介
普尔奇内拉或献给孩童的嬉游曲/拜德雅人文丛书
一百零四个场景所讲述的普尔奇内拉的一生——出生,童年,游戏,恋爱与婚姻,生儿育女,天伦之乐,工作,消遣与冒险,旅行,犯罪与惩罚,疾病与死亡——也是詹多梅尼科的一生。正是回顾着他自己的一生,七十岁高龄的画家才意识到他已活过,并且他想要像普尔奇内拉一样活过,不问其意义,不问其结果,不问其成败:只是活过,即刻地、不带追忆地活过——凝神静思,可以说,闭着眼睛。而其荒唐,最终,也不只是为了博得一笑。普尔奇内拉的秘密就是:生命的喜剧里,没有什么秘密,而只有一条出路,无时不在。
什么是哲学?
在《幼年与历史》的序言中,阿甘本提到,他一直有一本未完成的著作,甚至他到那时为止的所有著作,都只能算是他这本未完成著作的序言。而在某种意义上,《什么是哲学?》就是阿甘本口中的那本著作。本书由以下五篇文章组成: (1)《语音实验》。本文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视为对德里达《论文字学》的一种回应。在阿甘本看来,我们不能将字母等同于与它对应的发音体系;相反,我们可以找到一种原初的语音,一种不能被还原为文字的语音。 (2)《论需要的概念》。不同于伦理学对“需要”的阐释,本文将“需要”视作一个本体论范畴,而非道德范畴。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必要性、可能性、现实等范畴提出了新的理解。 (3)《论可说之物与观念》。本文从柏拉图的《书简七》出发,借用斯多葛学派的“可说之物”,重新阐释了柏拉图的“观念”。正如阿甘本所说:“哲学不再通过观念在语言中追问自身,也就失去了它与可感世界之间的必然关联。” (4)《论写序》。本文同样受到《书简七》的启发,在对柏拉图作品的重读中,阿甘本向我们展示了哲学的序言性、间接性、非教条特征。毫无疑问,这也是阿甘本自身哲学所具有的特征。 (5)《至上的音乐。音乐与政治》。乍看起来,这篇讨论音乐的附录在本书中显得有些另类。其实不然。通过阿甘本对音乐史的独特解读,我们得到了一种全新的音乐概念。而在某种意义上,我们恰恰可以将这视为本书标题所提问题的答案。
散文的理念//当代激进思想家译丛
本书是阿甘本的美学专著。通过对诗歌、散文、语言、政治、正义、爱与羞耻等主题的一系列碎片式分析,他进入了哲学与诗歌的区别这一主题。这些碎片式的论述没有形成贯穿全文的一致说法,但逻各斯的限制在此被打破,诗歌与哲学之间的区别不再明显。 阿甘本使用了各种文学手法,包括寓言、格言、谜语、短故事,以及各种我们如今不再使用的“简单形式”,在实践中演示出一种批评方式——它给读者带来的是一种经验、一种觉醒,在这里,思想的问题成为诗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