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作者的搜索结果
魔化与除魔:皮柯的魔法思想与现代世界的诞生
1人今日阅读
本书从韦伯命题及相关科学史论述出发,围绕文艺复兴哲学代表人物皮柯•米兰多拉展开,检讨“世界的除魔”这一现代性特征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发端。皮柯通过揭穿占星术的魔法星,第一次赋予人自我塑造的自由;同时他又主张魔法,将人理解为自然的沉思者和操作者。既魔化,又除魔,表明了现代性生成的复杂机理,也提供了反思现代世界诞生的契机。
等待复活:早期欧洲墓葬概观
早期欧洲人的墓葬是把握西方墓葬传统和文化传统的重要入手点。一方面,早期欧洲墓葬既脱胎于罗马人的墓葬习俗,又与后者的观念有根本不同,如何理解二者的关联在理解西方文化中有特殊的意义;另一方面,早期欧洲人的墓葬深刻反映了人们对灵魂、身体以及复活等根本问题的理解,是我们进入早期西方文化传统的一把钥匙。本书从早期欧洲具有代表性的两类墓葬墓窖和圣徒墓入手,突出了罗马帝国时代在基督教文化的影响下,欧洲人对于死亡的理解:他们倾向于把死亡看作一场短暂的睡眠,此后就如火鸟(凤凰)般从灰烬中重生。 全书文字约十万字,图片有70多幅。
上帝与罗马:奥利金与早期基督教的宗教-政治革命
奥利金(Origen)是基督教的大思想家,主要活跃于公元三世纪。他不仅是公元三世纪基督教思想界*重要的人物,还引发了整个四世纪基督教世界的神学思想之争,是四世纪基督教世界不在场的“在场”。公元四世纪和五世纪常被称为古代基督教思想的黄金时期,这时期基督教的代表性思想家,无论正统的还是异端的,都与奥利金有着深厚的渊源。古代基督教的异端阿里乌主义、反阿里乌主义的前期代表人物亚历山大里亚的主教阿他那修、反新阿里乌主义的后期代表人物卡帕多西亚教父,还有称奥利金为异端的耶柔米和包括某种程度上的奥古斯丁,都在不同方面——例如神学进路和解经方法等——与奥利金存在师承关系。在基督教思想中上,无论正统派代表还是被称为异端的思想家都深受同一位思想家影响这种事例,恐怕是不多见的,奥利金则是其中之一。 由于奥利金思想所引发的争议以及其思想本身的可争议性,他在中古时期甚至被列为思想可疑的人士,虽然*终免于异端之责罚,但是在传统基督教思想上名声不佳。在现代西方学术界,奥利金则是除奥古斯丁之外被研究得*多的早期基督教思想家。现代西方学者大概本着重新发现奥利金的兴趣,也带着现代人的开放态度为奥利金“抱打不平”,发表了不少对其进行价值重估的作品。不过,现代西方学者的研究大多侧重于奥利金的知识世界,主要着眼于其神学思想的知识内容,以期透过重新发现奥利金,为三到四世纪基督教运动重新确定框架,并以此理解希腊文化与基督教思想关系的走向。 但是,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吴功青博士的这本研究奥利金的书,却为我们开启了新的研究路径。《上帝与罗马:奥利金与早期基督教的宗教-政治革命》是一部从新的角度理解奥利金与古代思想世界,甚至与现代世界之关系的作品。与西方学者侧重于奥利金的知识世界不同,功青学兄把奥利金的神学系统,包括有关基督信仰的各种知识形式融会于政治思想的分析之中,使用一种考古学技术呈现信仰知识背后的政治原理,把学者们通常视之为客观知识的研究对象,诠释为信仰和社会活动关联的主观知识,并与公元一世纪以降西方古代社会的革新和变化趋势相连接,将奥利金思想研究置身于古代世界的变迁,从一个思想家所基于的古代社会批判和辩护中,理解中古时期的政治革新和妥协过程,让人耳目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