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宗国
吴宗国(1934年5月-2022年8月7日),祖籍江苏如皋。汉族。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历史专业。著名历史学家,生前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吴宗国曾任中国古代史教研室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6月退休。 2022年8月7日16时54分,吴宗国因病医治无效在北医三院逝世,享年89岁。
盛唐之子 :唐玄宗的成败
1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6.5%
他孝悌友爱、君臣相得,尽显帝王心机。 他重用边将、宠信奸臣,终致政局失衡。 从开元盛世到安史之乱,大唐由盛转衰。 唐玄宗何以“兴国运”?又何以“乱江山”? 李隆基出生于武则天时代,在危机中不断成长。 二十六岁铲除韦后势力,帮助睿宗复皇帝位,赢得政治资本; 二十八岁继承皇位,除掉太平公主,推出开元新政。 七十二岁爆发安史之乱,仓皇出逃,帝王生涯黯然谢幕。 唐玄宗的一生功过,该如何评价? 本书是一部关于唐玄宗李隆基的传记读本。他是盛唐天子,在波诡云谲的宫廷斗争中杀出一条血路,先后铲除韦后与太平公主,二十八岁继承皇位,励精图治,缔造了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开元盛世。 然而在漫长的政治生涯中,他又表现出平凡人软弱的一面,沉迷于宫廷生活,对国政缺乏应有的紧张感,终于爆发了安史之乱。面对帝国的危机,他以七十二岁高龄,放弃都城、处死心爱的女人后,仓皇逃到成都。在玄宗身上,再也看不到领导者应该有的魄力和决断力。唐玄宗的执政风格,前后期差异很大,他的功过该怎么评说?且看本书娓娓道来。
盛唐政治制度研究(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4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2.3%
各种制度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是唐朝政治制度的显著特点。这种变动不仅涉及一些具体制度,而且牵涉到从三省体制到中书门下体制这样重大的政治体制的变革。本书着眼于唐前期政治制度整体的发展变化,着重研究各个时期实际运行的制度,而不是停留在有关制度记载的条文上,以便真实地掌握唐前期政治制度的实际情况和政治体制发展变化的脉络。在体制演进的视野下,重点论述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运行机制、官僚队伍的选拔机制、政务文书以及对文书进行具体操作的胥吏等。另外,还探讨了制度变化在法律体系及律令条文中的反映。
隋唐王朝兴亡史
3人今日阅读
本书是一部隋唐两朝的兴亡史。从杨坚取代北周建立隋朝开始,到黄巢占领长安,唐朝大势已去止,以隋唐两朝皇帝为叙述线索,涉及到隋朝建立到唐朝历经鼎盛、中兴、衰亡、倾覆三百余年来重大历史事件、典章制度、战争决策等,展现出了此间无可比拟的气象。该书有言而有征的史学底色,注重解析,在展现隋唐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时,又不乏具体细微的细节,让读者能感受到隋唐之际的英雄风采,兼具通识性与故事性,亦是一本很好的隋唐通识。
中古社会变迁与隋唐史研究(上下册)
2人今日阅读
本书是吴宗国先生从教六十周年纪念论文集,分上下两册。上册研究篇,汇集了历年发表的较为重要的隋唐史研究性论文,下册讲演篇,选取了较有代表性的普及类讲座、课程、发言等的记录。吴宗国,男,1934年生,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58年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历史专业本科毕业后留校任教,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史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国古代史教研室副主任、主任,历史学系学位委员会委员、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隋唐五代史编写组副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中国历史学科隋唐五代史分支主编,以及中国唐史学会理事、北京历史学会理事、唐研究基金会丛书学术委员。研究方向为隋唐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
说不尽的盛唐(隋唐史二十讲)
《说不尽的盛唐:隋唐史二十讲》以作者多年来在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讲授的隋唐史课程为基础,经过多次整理、修订,按照时间顺序,详细叙述了隋唐历史发展的进程。对于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重要经济文化成就、重要制度之兴废及发展脉络等,均有深入精当的解读。对于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在造就盛唐中的作用,对于文化、宗教、艺术诸方面的成果,进行了新的探讨。语言深入浅出,结构清晰,体系完备,既可供授课参考,也可作为了解隋唐历史的普及读物使用。
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本书从官僚政治制度的起源开始,一直写到帝国官僚政治制度的终结。在宋元以前部分没有作全面的铺叙,而是根据各个时期的特点,有重点地探讨一些问题。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避免和其他有关论著重复,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这些时期史料很不充分,根据我们目前的研究水平,对全面的情况很难做到准确的描述。明清时期,特别是清朝,流传下来的文献材料是非常丰富的,因此我们在明的部分对有些问题做了比较充分的论述,而在清朝部分则对当时的官僚政治体制和运作机制做了比较全面细致的描述,以期读者通过这一部分而对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有一个比较更加具体的了解。
唐代科举制度研究
科举之名始于宋代。唐代贡举制度宋以后也习称为科举,因为它已具备了科举制的最基本的特征,故本书亦以科举名之。本书追述了科举制度的产生过程,论述了科举在唐代选官制度中的地位变化,对唐代科举制度中常科和制科中一些主要问题、科目选和学校等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阐述,还探讨了进士科考试科目和录取标准的变化,并对由科举制度发展而产生的座主门生关系、请托行卷盛行、门荫衰落和进士家族、社会等级再编制等问题进行了论述。本书十年前由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现经作者修订出版。
隋唐五代简史(修订版)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史学研究有很大发展,史书编纂事业也日见繁荣。十多年来,除各种史学专著外,高等院校的历史教材也大量涌现。当前的情况是,随着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教材建设中的新问题不断出现,教材编纂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编纂一套适应高校教学的历史教材,既体现正确的指导思想,又吸收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既有符合教学原则的编纂方法,又有一定的研究深度,做到科学性和实用性结合、稳定性和适应性结合,这是一个重要课题。这套大学历史丛书的出版,就是这方面的一种努力。丛书选题力求适应高校教材的要求,其中有一部分已列入国家教委教材编选规划。丛书编委会的组成力求广泛,注意到学科的代表性。丛书各选题的作者均经过慎重选择,力求组织一支坚实精干的编写力量。在统一的编写要求下,稿件经过严格审理,列入国家教委计划的稿件并经国家教委有关部门审批,力求反映我国史学研究水平,适应高校教学和学科建设的需要,从学术水平上保持教材的生命力。丛书选题根据高校教学需要,分为基础课和选修课两大类,包括古今中外的通史、断代史和专史,共约三十种,计划在五六年内出齐。选题计划将视情况调整,欢迎史学界和广大读者提出批评建议。
唐玄宗的真相
中国历史上的盛世唐朝是从唐玄宗开始达到极盛又转向衰落的。唐玄宗前期的开元年间,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后人称这一时期为开元盛世。唐玄宗后期,宠信并重用李林甫等奸臣,生活腐化,导致安史之乱发生,唐朝开始衰落。本书由两位隋唐史专家根据史实,用通俗的笔法写成,再现了唐玄宗波澜壮阔、浪漫写意的一生的经历。
中国古代的盛世
暂无简介
中国封建王朝兴亡史-隋唐卷
暂无简介
汪籛隋唐史论稿
序言(唐长孺) 关于隋末农民大起义的发源地问题) 唐太宗"贞观之治"与隋末农民战争的关系 隋代户数的增长) --隋唐史杂记之一 史籍上的隋唐田亩数非实际耕地面积 一一隋唐史杂记之二 史籍上的隋唐田亩数是应受田数 --隋唐史杂记之三 唐代实际耕地面积) --隋唐史杂记之四 唐太宗 武则天 唐太宗之拔擢山东微族与各集团人士之并进) 唐太宗树立新门阀的意图 唐高宗王武二后废立之争 唐玄宗安定皇位的政策和姚崇的关系) --玄宗朝政治史发微之一 唐玄宗时期吏治与文学之争 --玄宗朝政治史发微之二 唐室之克定关中 唐初之骑兵 --唐室之扫荡北方群雄与精骑之运用 李密之失败与其内部组织之关系 西凉李轨之兴亡 宇文化及之杀炀帝及其失败 隋唐时期丝产地之分布 附录: 秦始皇 我国古代伟大的历史家司马迁 关于农民的阶级斗争在封建社会中的历史作用问题 后记
唐恨
武則天:「真被妳打敗!」 唐高宗:「孩子!你比我還行!」 因為唐玄宗和楊貴妃,改寫了唐朝的命運 歷史把他們給大大記下一筆! 他通曆象、精技藝、惜才用賢 他雄才大略,他開創大唐盛世 從開元之治到安史之亂 …… 由興盛而衰敗 …… 風流多情的 唐玄宗 何以愛美人、亂江山? 讓男人又愛又恨、女人又嫉又羨 集萬千寵愛的 楊貴妃 為何落得 此生有盡,長恨綿綿? 唐史上一代明皇唐玄宗,一生功與過、是與非的真相 重現中國歷史上最多采多姿的帝國盛世! 是玄宗造就了開元盛世?還是開元盛世成就了玄宗? 唐玄宗是中國古代最輝煌時期的皇帝,他在位的開元天寶時期幾乎是中國古代文明的象徵:政治清明、經濟發達、國庫充盈、疆土宏大、百姓安居、歌舞昇平。 他是盛唐天子,在風雲詭譎的宮廷鬥爭中殺出一條血路,締造了中國歷史上最輝煌的開元盛世。 他是風流皇帝,曲折纏綿的愛情美麗得讓人忽視了所有倫理的束縛,一首〈長恨歌〉成為多少戀人吟唱不絕的悠悠戀曲。 但到了後期,他?愛楊貴妃、重用奸臣、政治腐敗,終於爆發了安史之亂,唐代從此由盛轉衰。 唐玄宗為唐朝的繁榮起過大作用,但晚年也給人民帶來巨大災難,他的功過應該怎樣評說,他的一生行事又給我們一些什麼樣的啟示,看完《唐恨》答案自然浮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