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飞舟
周飞舟,1968年生,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主要从事中央地方关系、地方政府行为与城镇化方面的研究,著有《制度变迁与农村工业化》、《以利为利:财政关系与地方政府行为》、《土地制度改革与转变发展方式》等书,并于《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社会》等学术刊物发表多篇论文。
以利为利:财政关系与地方政府行为
48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91.5%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序论:政府行为与中央-地方关系、改革前的中央地方关系、财政包干的效应和后果、分税制改革及其影响等。
当代中国的中央地方关系
26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7.1%
本书主要考察中央地方关系在当代中国的变迁过程及其与城镇化和社会发展方面的联系。在大量经验调查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本书指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财政包干制和九十年代的分税制是理解中央地方关系变迁的关键要素。财政包干制为地方政府“大办企业”和快速的地方工业化提供了激励,而分税制则促使地方政府发生了由“经营企业”到“经营土地”和“经营城市”的转向。本书从土地指标获取和城镇化模式两个方面分析了中央地方关系的变化对地方政府行为的深刻影响,为我们理解当代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一种较有洞察力的视角。
土地制度改革与转变发展方式(2012)
土地作为中国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发动机,对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出口国,起了非常独特、举足轻重的作用。本书不仅论述了“以地谋发展”模式下我国土地制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还分析了中国现行土地制度的基本特征,土地财政的形成及其对各级地方政府行为的影响,高速工业化和城市化下的土地非农业,现行土地制度对经济波动的影响。而且,作者通过土地要素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分析,探讨了“以地谋发展”模式的经济风险和社会风险,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土地制度、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建议。
制度变迁和农村工业化
本书旨在通过研究清末民初时期中国农村手工业的发展情况来探索制度变迁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虽然清末民初时期是中国对外开放通商口岸、洋货和机器制品大量涌人的时期,洋货必然会对传统的手工业部门造成一定的冲击,但是某些手工业部门,例如土布业,却在这个时期洋布和本国机布的双重夹击下取得了显著的发展。在华北和江南,形成了几个大而繁荣的织布区,在这些地区,农民几乎家家织布,织布收入超过了农业收入而成为农民增加收人的主要来源。 清末民初时期是中国对外开放通商口岸、洋货和机器制品大量涌入的时期,洋货必然会对传统的手工业部门造成一定的冲击,但土布业却在洋布和机布的双重夹击下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本书通过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认为,包买制是决定一个地区土布业是否达到繁荣的最为重要的因素。
北大社会学刊(第2辑)
《北大社会学刊》是由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主办、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文学术辑刊,刊登社会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的学术成果,旨在提供一个高水平的综合性学术平台,推进在理论、经验和历史分析方面深具原创力、反映中国社会变迁的一流研究。《北大社会学刊》每年出版两辑,每辑包含论文、书评、学术评论三个栏目。“书评”栏目刊登对国内外社会科学经典著作、最新著作(包括译著)的介绍和评论;“学术评论”刊登学术史钩沉、学人访谈和其他相关的学术评议。除此之外,本刊也会不定期开设主题专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