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邦额
白话夜谭随录
3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9.7%
小说一词,在中国出现得很早。最初的意思是指琐屑之言,无关道术宏旨,与现今文学意义上的小说概念,更是风马牛不相干。后来班固著的《汉书·艺术志》是说:“小说者,街谈巷语之说也。”则与今之所谓小说浙近。但《汉书·艺术志》著录的十五家小说共一千三百九十篇,至隋朝时已全部散佚。不仅如此,现存所有的汉人小说,也全都是出于后人伪托。因此,要论中国的小说,还当自六朝始。
志怪小说集:夜谭随录(上)
《夜谭随录》是清代笔记式文言短篇小说集,全书包括传奇和志怪小说160篇左右。对于喜欢文言短篇小说的读者来说,本书不可不读。其中大部分作品写的是鬼狐怪异、人妖艳遇的故事,有少数作品涉及到一些社会现实。表面写的是虚幻的鬼域,实际反映了乾隆年间京城一带下层人民,包括农民、城市贫民、奴仆等艰苦穷困的生活处境。作品没有刻意追求情节的离奇,而着重生活细节的点染,写得情景逼真,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是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比较好的作品。
志怪小说集:夜谭随录(下)
《夜谭随录》是清代笔记式文言短篇小说集,全书包括传奇和志怪小说160篇左右。对于喜欢文言短篇小说的读者来说,本书不可不读。其中大部分作品写的是鬼狐怪异、人妖艳遇的故事,有少数作品涉及到一些社会现实。表面写的是虚幻的鬼域,实际反映了乾隆年间京城一带下层人民,包括农民、城市贫民、奴仆等艰苦穷困的生活处境。作品没有刻意追求情节的离奇,而着重生活细节的点染,写得情景逼真,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是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比较好的作品。
清代志怪小说集:夜谭随录(中)
《夜谭随录》是清代笔记式文言短篇小说集,全书包括传奇和志怪小说160篇左右。对于喜欢文言短篇小说的读者来说,本书不可不读。其中大部分作品写的是鬼狐怪异、人妖艳遇的故事,有少数作品涉及到一些社会现实。表面写的是虚幻的鬼域,实际反映了乾隆年间京城一带下层人民,包括农民、城市贫民、奴仆等艰苦穷困的生活处境。作品没有刻意追求情节的离奇,而着重生活细节的点染,写得情景逼真,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是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比较好的作品。
夜谭随录耳食录
《夜雨秋灯录》是晚清笔记小说中的知名之作,清代满洲人和邦额作。前人评它“书奇事则可愕可惊,志畸行则如泣如诉,论民故则若嘲若讽,摹艳情则不即不离。《夜雨秋灯录》所述,多是神奇怪诞、扑朔迷离的故事,通过这些故事,作者反映社会现实,描摹人情世态,抒发人生感慨,传布劝善之道。展卷则佳境处处,目不暇接;掩卷则余音袅袅,神犹在兹。《夜雨秋灯录》中写得最动人的,是那些女笥的故事,这些故事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以爱情婚姻为主题,一类以智勇贞烈为主题。
鲁迅全集(全20卷)
835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93.7%
唯一无删改、原汁原味鲁迅的文字,市面上最通俗好读的鲁迅版本!1936年10月,鲁迅先生在上海逝世。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为"扩大鲁迅精神的影响,以唤醒国魂,争取光明"编印了鲁迅逝后第一版《鲁迅全集》。《全集》由蔡元培任主席的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负责编校,编辑委员有蔡元培、马裕藻、沈兼士、茅盾、周作人诸先生。《全集》总目以鲁迅亲定的著述目录为基础,增加了译作部分,并力求各册字数大致相当。全书大致分创作、古籍校辑、译作三大部分。各部分内容按时间先后排序。全书总计六百余万字,共分二十卷。于1938年6月正式出版并发行。鲁迅全集(第一卷)-坟、呐喊、野草;鲁迅全集(第二卷)-热风、彷徨、朝花夕拾、故事新编;鲁迅全集(第三卷)-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华盖集续编的续编、而已集;鲁迅全集(第四卷)-三闲集、二心集、伪自由书;’鲁迅全集(第五卷)-南腔北调集、准风月谈、花边文学;鲁迅全集(第六卷)-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且介亭杂文续编;鲁迅全集(第七卷)-致许广平书信集、集外集、集外集拾遗;鲁迅全集(第八卷)-会稽郡故书杂集、古小说钩沉;鲁迅全集(第九卷)-嵇康集、中国小说史略、后记;鲁迅全集(第十卷)-小说旧闻钞、唐宋传奇集、汉文学史纲要;鲁迅全集(第十一卷)-月界旅行、地底旅行、域外小说集、现代小说译丛、现代日本小说集、工人绥惠略夫;鲁迅全集(第十二卷)-一个青年的梦、爱罗先珂童话集、桃色的云;鲁迅全集(第十三卷)-苦闷的象征、出了象牙之塔、思想·山水·人物;鲁迅全集(第十四卷)-小约翰、表、俄罗斯的童话、药用植物;鲁迅全集(第十五卷)-近代美术史潮论、艺术论;鲁迅全集(第十六卷)-壁下译丛、译丛补;鲁迅全集(第十七卷)-艺术论、现代新兴文学的诸问题、文艺与批评、文艺政策;鲁迅全集(第十八卷)-十月、毁灭、山民牧唱、坏孩子和别的奇闻;鲁迅全集(第十九卷)-竖琴、一天的工作;鲁迅全集(第二十卷)-死魂灵。
中国古代异闻录:那些历史上的神秘事件
132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54.5%
小曲探清水河中的女主大莲到底为何投河自尽?乾隆年间的怪鸟杀人事件到底有多怪?杨贵妃身旁真的有一只妖猫存在吗?清代小煤窑的黑锁链真的黑到能遮蔽一切吗? 现象级数十万册畅销书作家呼延云最新作品,中国社科院研究员、畅销书《中国儒学三千年》作者马勇推荐,《北京晚报》、澎湃网读书频道隆重推荐 一本书讲透谜案中的中国史!一部颠覆历史的真相告白!糅合史学、考古学以及法学等多元学科视角,运用诸多刑侦手法,大胆推测、小心求证,力图为读者还原历史真相。 本书作者呼延云于历史档案馆查考历史档案并结合1000多部明清名人笔记,将许多载于史册的历史谜案重新演绎,抽丝剥茧,利用现代刑侦手段,重新将历史事实摆在人们面前。
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中下)
117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5.4%
本书是一套高等学校的中国古代文学史教材,分上、中、下三册。该书条例清楚,资料丰富,为一套优秀的高等教材。
鲁迅全集(全十八卷)
503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96.2%
新版《鲁迅全集》由原来的16卷增至18卷,书信、日记各增加了一卷,共计创作10卷,书信4卷,日记3卷,索引1卷,总字数约700万字。与1981年版相比,此次《鲁迅全集》修订集中在三个方面:佚文佚信的增收;原著的文本校勘;注释的增补修改。
中国小说史略
3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6.4%
《中国小说史略》为鲁迅先生编撰的中国第一部小说史专著。全书共有二十八篇,叙述中国古代小说发生、发展、演变过程,始于神话与传说,迄于清末谴责小说。本书在资料上搜罗宏富,采辑审慎,分析历代小说的思想、艺术,言简意赅,评断允当,鲁迅运用唯物主义观点和科学的比较方法,对小说的产生、发展和变迁,对历代小说兴衰变化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文化原因,对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的分析评价,以及各类小说的思想艺术特色,都做出了概括和总结。是二十世纪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著作。
毛泽东读书笔记精讲(全四册)
127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93.2%
毛泽东同志一生纵横天下,波澜壮阔,得益于他书剑双修,学用兼擅。研究专家陈晋及其团队,集二十年之功,搜辑梳理一生的读书笔记,编为战略卷、哲学卷、文学卷、历史·附录卷,并结合对每本书的创造性运用情况,做客观解读。本书不仅文献史料丰富,更反映出读书和实践的关系,是领导干部提升学习力领导力的生动教材,也是广大普通读者提升素养,以达学以致用的经典读本。
中国文学常识
1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3.2%
《中国文学常识》是一本极佳的以中国文学史为线索的文学常识入门书,是中国学术极盛期郑振铎先生写就的大师之作,集中国文学之大成。内容上起公元前4世纪商代中叶,下迄20世纪初新文学运动,不仅涉及文学,还兼及史学、古籍、文字、绘画等,注重相关资料的搜集和整理,用新的观点、方法进行研究和分析,对中国历代文学作了系统的梳理,脉络清晰,材料丰富。书中有郑振铎先生鲜活的口语表达,也有许多神来之笔。
啸亭杂录·续录
《啸亭杂录 续录》详细、具体地叙述了清朝前期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典章制度等,内容丰富、记事一般比较谨严,行文流畅,表达清晰简练,在众多笔记中属佼佼者。魏源的《圣武记》、李桓的《国朝耆献类征》和《清史稿》等书都从《啸亭杂录》中选用了大量材料。现代研究清史的学者,也将此书列为必读之历史文献。《啸亭杂录 续录》对清初至嘉庆大的战争和重要政治事件人物皆有记述,尤其是乾隆朝,更为详细具体。可补《清史列传》与《清史稿》之不足。
中华文化语汇翻译
1人今日阅读
该书稿是“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丛书”之一,我社已出版六种。《中国文化语汇翻译》首先将突出中华文化特色,语汇涵盖中华文化的各个方面,以尽可能对等的英译力求准确地传达中华文化语汇的丰富内涵,尤其集中翻译极具中华文化特色的用语词句、典籍名篇、文史事件、文学艺术、流派社团、风物遗迹、民俗风情等。与一般汉英词典不同的是,该项目的目的是提供对等的翻译而不是提供释义,这一操作范式对于国内学者译介中华文化时特别有用,因为释义不能直接用于译介文字,而对等翻译则可以。此外,对等翻译也有助于国外学者能够迅速把握中华文化语汇的含义,打通两种文化的隔阂。其次,《中国文化语汇翻译》的主要内容,就语言层面而言,包括汉英双语对照;就文化语汇覆盖面而言,全面收集与整理了常用的有关中华传统文化、中国当代新文化和日常生活文化等各方面的文化语汇和用语,尤其是中国特有的、典型的、区别于国外的事物、现象和概念的常用词汇,是真正的中华文化语汇的翻译大全。
老舍评传(增补本)
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91.3%
本书着力于以丰富的材料和严谨的论证说明,贯穿老舍文学创作始终的,作者在吸收学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饱蘸着自己对于作家的深厚感情,对于满族历史与文化的细密体认,从上述这两个方面的视点切入作家,给我们送来一份富有创见的回答。
美国的明清小说研究
1人今日阅读
本书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梳理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明清小说研究情况。评述美国明清小说研究历史脉络、明清小说译本、白话小说研究、文言小说研究、主题研究、小说评点与小说理论研究、美国明清小说研究的问题与方法等。
中国散文小说史
3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1.8%
《中国散文小说史》是一部阐述中国散文和小说发展历史的专题著作。全书分“绪论”和上下两编。上编按时间顺序,叙述中国散文发展的过程;下编则以类型的演进,阐述中国小说发展的轨迹。
常识圆桌派:中国常识全集(套装共10册)
62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1.0%
中国文化常识全集涵盖了历史、建筑、文学、文化、文物、哲学、国学、绘画、政治、书法10个方面的知识,堪称中国传统文化百科全书,中国人必备的文化常识书。
成语里的中国通史(套装上中下三册)
2人今日阅读
中国成语作为语言的精华、文明的积淀、历史的缩影、智慧的结晶,成为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纽带,把一则则成语串连起来,就是一部丰富详实而充满着现场感的中国通史。作者通晓历史,在浩若烟海的成语世界里,采撷能代表各个历史时期的成语近千则,每则成语撰写约800字,阐述历史精要,用成语缀集成一部别样的中国通史。他们开创了一种新的写史笔法,即以成语为线索叙述了自中华文明起源到清朝时期的浩瀚历史图景,较全面地讲述中国古代历史发生、发展过程,揭示历史发展趋势及规律。
千古谚语大观
9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66.0%
谚语是千百年来人类智慧的结晶,同时也富于高明的语言表达技巧。笔者个人认为谚语的妙处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藏谋略于只言,指迷津于片语,以微言见大义,以前车为后鉴。
《红楼梦》人物对比研究
12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66.3%
本书可以帮助读者更为深入、系统地理解红楼梦人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对《红楼梦》的阅读欣赏水平;读者可以从各种红楼人物的性格与命运的比较中得到启示,从而更为理性地认识人生、把握人生;红楼人物的种种悲剧命运的比较与揭示,有助于读者加深对封建专制社会其最恶性的认识。
雅玩集:林泉高致
2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8.3%
本书是北宋画家、绘画理论家郭煕艺术创作的经验总结,由其子郭思整理编订而成,分为郭思序、许光凝序、山水训、画意、画诀、画题、画格拾遗和画记八个部分,是首部山水画创作、鉴赏论著,是中国画论史上不可多得的传世经典。本书还收录了王维的《山水诀》、荆浩的《山水赋》、李成的《山水诀》和董羽的《画龙辑议》四篇名家画论,均为中国画论史上不可多得的传世经典。
中国人的教训(下册)
本书是中国知名作家李国文专心于大众历史写作近三十年,在中国人血与火的往事中,找寻我们今天生活智慧的标志作。它以中国历代各类人物的生存状况、人生态度、命运遭际、成败得失为依托,突出了他们人生的一波三折、起落跌宕、苦心经营、艰难成功,是首部中国人反思人生轨迹、吸取生活经验的传记体通史。它让读者在借鉴古代中国人生存智慧的同时,更多地感悟今天每个人的活法。读史品人,以古知今,以史为鉴,为现实生活提供帮助。在这里读懂中国人生活的甘苦、读懂中国人薪火相传的方略、读懂中国传统文化的深邃,全面认知中国人的生活真谛、生存智慧、生命本质。本书立足大众的阅读习惯,内容深入浅出,结构波澜壮阔,情节催人泪下,语言幽默诙谐,阅读淋漓酣畅,是一部雅俗共赏极富睿智的畅销书。评论名家认为“这是当代将学识、性情和见解统一得最好的作品之一”。下册为宋元至清部分。
神像年画
1人今日阅读
本书从不同的角度撷取民间神祇信仰经典年画中相关内容,加以发掘探析,进行创造性的诠释,以通俗的语言、生动的故事、精美的年画、详尽的注释,从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等角度阐释神像年画的特质和内涵,清晰地描绘出农耕时代人们的精神天地,展示了老百姓的心灵向往,表达了那个漫长的历史时代社会生活的缤纷全相。
大学语文
1人今日阅读
本教材分为上下两编,上编是文选部分,分别是散文、小说、诗歌和戏剧四个单元,所占比重分别为42∶23∶21∶14。各单元内部文选以先中国后外国次序排列;中国作品依照时间为序排列,便于组织教学和学生理解掌握。每一单元前面都有“概说”,主要说明中国文学发展进程中这四部分内容的演变发展状况、主要作家及其作品,便于教师和学生按图索骥,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脉络,并根据兴趣和爱好查找和使用相关知识。每篇文选都有作者介绍、内容介绍,并安排了课后练习;部分篇目有拓展阅读,适合学生学习需要。下编是语文知识部分,分别是常用工具书及其使用、古代文化常识、汉语语法概说、古代汉语语法概述、现代汉语语法概述、外国文学概说六部分内容。教材上下编内容丰富,材料较多,如果按照每学期36~56课时,完全能够满足大学生1~2学期学习需要,可供不同地区、不同专业院校根据学生实际选用。
蓬莱阁典藏书系(全32册)
《蓬莱阁典藏书系(全32册)》内容涵括文学、艺术学、史学、哲学和国学研究,且大都对这些文学的发展有筚路蓝缕之功。作者皆为学界、民间耳熟能详的“大师级”人物,例如: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胡适、鲁迅、王国维、闻一多、傅斯年……并请当今多位权威专家为之导读,梳理学术脉络,剔抉要义精粹。不仅使读者准确理解每部书的学术背景、撰述主旨,更能切实领会“大师们”圆融通博且富于个性特征的治学门径与学术风范。
清代笔记小说大观
1人今日阅读
《清代笔记小说大观》,收录有清一代极富文学价值与史料价值的笔记小说24种。其中,尤以《子不语》《阅微草堂笔记》最为人所知。前者书名源自《论语》“子不语怪力乱神”,表明专记鬼神怪异之事。后者为与蒲松龄《聊斋志异》争胜而作,与《聊斋》并称双璧。
中国名著 全知道
2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2.7%
本书是一部帮助读者快速学习和掌握中国名著的工具书,精选了中国历史上名气最大、价值最高、影响最深、流传最广的名著160多部,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医学、科技等方面。书中设置了“作者简介”、“背景介绍”、“名著概要”、“阅读指导”、“作品特色”、“作品评价”、“名家点评”等栏目,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剖析作品,浓缩原著精华,提炼作品主旨,讲述名著背后的故事,捕捉作品中的点睛之笔,给读者创造出一种轻松的阅读环境,让读者在较短时间内跨越鸿篇巨制的障碍,领略名著的风采,同时也为读者以后深入学习和研究这些经典奠定了基础。所有这些内容,由点及面,或纵向深入,或横向延伸,全方位阐释名著的内涵,让读者在有限的时间内博览群书,领略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并产生进一步研究的愿望和探求新知的浓烈兴趣。
明清小说名著导读
5人今日阅读
本书面向一般读者,介绍三国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三言二拍”、聊斋志异、隋唐演义、儒林外史、红楼梦、阅微草堂笔记等明清小说名著的文化内涵、艺术特色及其发展脉络。讲述既亲切易懂、执简驭繁,而内容又精彩纷呈、新意迭出,融深入的艺术欣赏与深刻的学术见解于一册,既可作为通识教材,又是雅俗共赏的学术读物。
中国文学常识
3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69.3%
本书是一部流传近百年、影响不衰的经典著作,论述了诗、赋、小说、戏曲等文学作品,对那些“在文学上也有他们的不朽的价值与伟大的影响”的史学家与哲学家的作品也都给予了高度关注,对于文学评论专著及著名批评家也有论述,对中国历代文学作了系统的梳理。《中国文学常识》是丰富文学知识储备、提高文学修养的理想读本。
左传讲读
3人今日阅读
《左传》全名《春秋左氏传》,是《春秋》三传之一,是以事实释《春秋》的解经之作,古时被列入《九经》《十三经》,是儒家的主要经典之一,也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化典籍之一。它以春秋时期鲁国的十二位君主的在位时间作为记事的线索,上起自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讫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年),共记载了二百五十五年的历史史实,为我国首部记事详尽而系统的史书。书中所记春秋时代的历史文化和人物事迹,有很大的历史价值,其叙事记言,结构精妙,语言韶美,有很大的文学价值,故今人将之视为一部杰出的编年体史籍和史传文学作品。
中国小说史略
10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95.5%
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是中国小说史的一部开山著作,也是一部奠基著作。它初版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出版以后,以它丰富翔实的资料、严谨精辟的论断,深受学术界的推崇,与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同被奉为研治中国通俗文学史的经典著作。迄今近九十年,凡研究中国小说史的学人,仍把它作为一本主要的参考书。
子弟书与清代旗人社会研究
子弟书是清代中期以后兴起于旗人社会的一种艺术形式,随着清王朝的衰亡而衰亡。在中国文学史上,没以哪一种艺术形式比它更与一个民族和王朝的兴衰这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本书第一次从清代旗人社会的角度对子弟书进行互动式的系统研究。作者从八旗子弟的生活方式入手探讨子弟书生成的文化生活之源,从子弟书中看旗人的社会状况、娱乐生活、市井百态,家庭生活、人物形象。再从题材来源的角度探讨子弟书对汉族艺术的吸收,子弟书的语言艺术与八旗子弟的文化修养。从而将一门艺术的生成、发展、衰落与一个民族的兴盛衰亡的历史水乳交融般地融合在一起。不仅是对子弟书研究的一大推进,而且开拓了一个揭示艺术与生活关系的新的视角,提供了一个典型范例。
中国辞书学报(第一辑)
《中国辞书学报》以促进中国辞书事业的繁荣和发展为己任,关注中外辞书发展,研究辞书理论和编纂实践问题,以国际视野提升国内辞书研究水平,以理论创新推动辞书编纂创新。第一辑收录有关《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的研究论文37篇,内容涉及《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的综述、词目研究、释义研究、配例研究、凡例和附录的研究,以及对词典与规范问题的探讨。
明清小说伦理叙事研究
小说因贴近普罗大众的日常生活,承载着他们的一般信仰、观念、知识与情感,经有识之士采撷、加工后,又可作为实现辐射性道德宣教的重要媒介。因此,小说是古代通俗文化领域承担“劝世化俗”功能的重要文类。本书分别以明清时期的拟话本小说、章回体小说、文言短篇小说为主要考察对象,选取大众耳熟能详的经典文本,以忠、孝、节、义等传统道德的核心范畴为中心,以期管窥古代小说伦理叙事的文化心理和艺术奥秘。
大师讲堂:鲁迅讲中国小说史
民国时期风云变幻,学人辈出,学术名作纷纷涌现,此次结集百册经典出版,欲为复兴中华文化,助力全民阅读贡献力量。
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北京抖空竹
抖空竹是北京地区比较常见的一个健身项目,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2006年,“北京抖空竹”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本书即基于传承人及空竹爱好者的口述资料,结合口述史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学科的特点撰写而成,主要内容包含北京抖空竹的历史发展、传承谱系、技艺特点等。
文学史摷微
关于文学史的研究,先贤已有很多成果,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种是通史,另一种是断代史和专门史。通史体量庞杂,内容全面而连续,作为工具书使用很方便,但却不便携带;而断代史和专门史,相对来讲,一般体量要小,虽然携带上方便了一些,但又不够全面和连续。如何做到既能保留通史全面连续的优点,又能吸收断代史和专门史精干而有侧重的特点,集两者于一书,既便于携带和阅读,又能做到年代线条清楚,历史脉络明晰,整体轮廓清晰,这便成了编写本书的初心和动力。
血性的失落:李国文闲话历史
4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64.2%
本书由李国文说唐、说宋、说明、说清以及《中国文人的非正常死亡》《中国文人的活法》六部著作中,选其代表篇目结集而成,凡二十一篇,分“王朝的剪影”“文人的悲剧”两部分。集中体现了李国文先生对中国历史中皇权与文人的关系,以及国民性和历史兴亡的深刻思考。
大学语文
4人今日阅读
《大学语文》为高职院校非中文专业通用的大学语文教材,讲求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结合,涵盖了文学鉴赏、语言交际和实用写作三部分内容。文学鉴赏部分精选了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既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审美熏陶,也注重现代人文观念的思想启迪;语言交际部分和实用写作部分则根据当代大学生的需要,精选了经典案例和范文,进行仿真实训,以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适应了当前人才市场对大学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大学语文》在加强对学生综合语文能力培养的同时,突出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全书体例编排合理,便于教师和学生使用。
年画故事(套装共5册)
3人今日阅读
历史并不是单纯地用来了解或记忆就可以的。我们应该思考通过历史能发现些什么,能做些什么。建筑史也是如此。这两本书就是基于作者四十年来的建筑史讲义编写而成的。日本的建筑就像历史的其中一面镜子,映射出那个时代政治、经济、生活、审美情趣等多方面的光辉。本书作者西和夫先生于2015年去世。他一生都致力于日本街区历史风貌的研究与复原工作,为传承历史与文化而四处奔走。他提出的“庶民文化遗产”在破土工程此起彼伏的当今中国有很强的启示与警示作用。
民间信仰口袋书系列:精
1人今日阅读
《精》系《民间信仰口袋书系列》之一,全套为《鬼》、《神》、《仙》、《妖》、《怪》、《精》。本书从“精”之概念缘起、如何成“精”引入,分篇细谈蛇精、狐精、虎精、鼠精、鱼精、树精、花精,将中国文化中典型的“精”以动物精、植物精分类集结。传说中的“精”幻化成人形,或为祸害,或造福一方,归根到底都是源于人类自身的想象,充分投射了人类在精观念中的文化主导性。精彩纷呈的“精”故事背后,又爱又恨的情感纠结之间,流淌的是民间信仰、自然崇拜。
伤寒论评话
本书根据作者的研究心得和临床经验,提出大量不同于现行论文、专著和教科书的新观点。每节均以新观点为标题,正文则对所提观点,从《伤寒论》的时代背景、文化背景、语言环境,以及文字学、校勘学、中医药专业理论等方面进行了反复论证,并以作者数十年临床经验予以互证,力求达到论点明确、论据充分、结论正确,其所提观点多为前贤今达所未明言者。
话说小说诗歌
中国的小说诗歌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底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结晶,本书以详实的资料向读者叙述了我国小说诗歌的发展历程,再现了中华文化的古老而博大。
鲁迅著作分类全编(共19册)
3人今日阅读
《鲁迅著作分类全编》共十五卷含十九册,由北京鲁迅博物馆原副馆长兼研究室主任陈漱渝、上海鲁迅纪念馆原馆长王锡荣、鲁博书屋肖振鸣主编。收录了目前为止全部鲁迅小说、散文、诗歌、杂文、书信、日记、古籍序跋、译文序跋、科学论著、小说史略专著及经过论证的鲁迅佚文。此次修订,尊重历史,把客观作为原则,为读者提供一套完备的鲁迅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