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国务院从事综合性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的直属事业单位。1985年10月成立。其主要职责是,研究中国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中的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长期性以及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对重大政策的独立评估和客观解读,为党中央、国务院提供政策建议和咨询意见。马洪、孙尚清、王梦奎、张玉台、李伟先后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马洪、刘中一、陈清泰、张玉台、李伟、刘鹤先后任中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1]
以创新和绿色引领新常态:新一轮产业革命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新战略
中国在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历了重大的转型:产业的升级,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口和城乡社会结构的变迁,基础建设的完善和法治的提升。2014年,中国GDP超过10万亿美元,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城镇人口比重也达到54.8010。经济的高速增长带来了巨大的能源需求,但“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却使中国经济整体能效处在相对较低的水平,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七成。由此,中国正面临着日益迫切的基础建设扩容和资源瓶颈的挑战,能源和能效以及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同时,随着中国人口的继续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延续,能源需求还会进一步提高。 不断涌现的新技术可以应对这些挑战。作为全球能效和自动化专家,施耐德电气正在经历和见证数字化对能源和能效领域产生的巨大影响。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创新发展和广泛深度应用(“一主”)与能源技术,材料技术和生物技术创新发展及应用(“多翼”)的交叉融合、群体发展触发了新一轮产业革命的诞生。
家庭蓝皮书:中国“创建幸福家庭活动”评估报告(2015)
暂无简介
中国发展评论(中英文对照)(第12卷第1期)(2010年2月)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是直属国务院的政策研究和咨询机构,主要职责是研究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中的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长期性问题,为党中央、国务院提供政策建议和咨询意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拥有著名的经济学家和高素质的专家队伍,承担国家重大战略和政策问题研究等为中央决策服务的任务,同各级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和企业界有着广泛的联系,与国际研究咨询机构开展交流与合作,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在国内外的影响力不断提升。 中英文版《中国发展评论》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近期研究成果的精品,主要介绍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及其政策实施动态,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中国发展评论:第12卷第1期(中英文对照)》编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观点或者中国政府的政策。 中英文版《中国发展评论》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中心负责联系选稿、审稿、翻译及编辑、校审等工作。
中国民生调查2016
本书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民生调查”课题组的研究成果。全书共包括综合报告、专题报告、省域民生发展报告、数据分析报告等四部分共二十一章。课题组通过在黑龙江、四川、广东、浙江、江苏、河北等全国不同省份的入户调查和全国各地随机抽样的电话调查就人民群众关心的就业、医疗、教育、住房、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开展电话调查与入户调查,搜集与分析数据,得出具有指导意义的调查结果。
共享好教育·托起中国梦
《共享好教育·托起中国梦》是史家教育的一次和谐呈现,更是和谐教育的一种史家表述。本书从基本理论、学生、教师、家长、校长等多个角度系统介绍了史家小学和谐教育理论和实践做法,并提出了认识和思考,对教育工作者和广大中小学校夯实学校内涵、提高教育质量,营造中小学自觉遵循规律、自觉改革创新、自觉提高质量具有良好的学习和借鉴意义
从增量到提质:构建竞争力导向的农业政策体系(十八大以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优秀成果选粹)
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农业发展变化状况以及面临的现实问题,迫切需要构建以竞争力为导向的支持政策体系。本书在分析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并借鉴美、日等发达国家农业政策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应从两个方面构建以竞争力为导向的政策体系,一是硬碰硬地拼成本、拼价格,通过消除市场扭曲、推进规模经营、完善经营机制、应用现代科技,实现降成本、提效率,提升价格竞争力;二是实施差异化战略,拼特色、拼增值,用质量优势对冲成本上升劣势,通过提升品质、延伸功能、产业融合,提高产品信任溢价,创造产业功能溢价,提升产业链整体竞争力。
数字平台的发展与治理
本书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数字平台的发展与治理”课题组历时一年多完成的一项研究成果。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工作,指出要坚持发展和规范并重,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数字平台企业是数字经济生态系统的关键主体。本书针对社会上广泛关注的平台经济发展放缓、竞争力下降等热点议题,从提振数字平台竞争力、推进数字平台监管改革、规范平台企业经营者集中审查、维护数字平台从业主体权益、海外数字平台反垄断经验等方面进行了论述,相关建议对于促进我国数字平台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社会组织建设
《社会组织建设:现实、挑战与前景》全面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历程,总结并分析了社会组织所面临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作者的思考和对策。由于政治、经济以及历史文化的差异,我国的社会组织经历了独特的发展历程。各类社会组织在组织形式、活动内容等方面有较大差异,在发展过程中又展现出不同的特点。总体而言,我国的社会组织发展迅速,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渐显现。但是受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限制,以及我国制度变革和社会转型的历史国情影响,社会组织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许多问题和障碍。《社会组织建设:现实、挑战与前景》从发展理念、制度建设、政策设计、监督机制以及自身因素等方面,全面分析了社会组织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进而提出了有关政策上的建议。 《社会组织建设:现实、挑战与前景》吸收并借鉴了许多其他部门和机构的研究成果,既有理论方面的思考和探索,也有实践方面的调查和分析。《社会组织建设:现实、挑战与前景》对未来社会组织发展的思考和建议,可为理论研究者提供参考和借鉴,也可为管理部门制订政策提供指导和参考。
物联网
《物联网:影响未来》内容简介:物联网是以需求为导向的互联网、传感技术、智能技术和计算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的集成创新。以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已成为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应对世界金融危机、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制高点的重要领域。 《物联网:影响未来》重点分析了物联网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研究了国际上主要国家发展物联网的趋势,总结了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特点与优劣势,比较了有关国家重点领域的物联网应用模式;对网络融合、传感器制造、云计算服务等物联网产业链各环节,以及物联网在智能电网、智能交通和医疗方面的应用进行了专题研究;提出了我国发展物联网产业的有关建议。
数字化转型:发展与政策(十八大以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优秀成果选粹)
近年来,数字经济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表现出快速迭代、深度融合、加速扩散等主要特征。对经济增长、生产生活方式及国际生产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数字化转型正成为各国高度关注的重要问题。我国正处于从经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历史关键时期,数字经济对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培育增长新动能具有重要作用。本书着眼于数字经济的制度和政策体制构建,从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政府数字化改革、数据权利保护、平台垄断治理和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入手,分析了我国数字经济的特征、趋势和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政策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