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会军
葛浩文和他的中国文学译介
《葛浩文和他的中国文学译介》主要梳理了美国翻译家葛浩文在推介和翻译中国现当代文学方面所做的工作。全书分为三个部分——译介、译术、译道。译介部分,主要探讨葛浩文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推介,对葛浩文的学术研究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总结;译术部分结合具体的译本探讨葛浩文翻译的特点、翻译的得失以及他的翻译风格;译道部分探讨葛浩文的翻译思想,涉及葛浩文的翻译动机、翻译选题特点,论及对葛浩文的评价问题。有学者认为葛浩文的翻译是“东方主义”的翻译观,笔者针对这个提法进行分析,尝试对葛浩文做出公允客观的评价。该书的特点是有一定的原创性,在充分肯定葛浩文翻译质量的同时,从叙述学的角度出发,结合具体而丰富的例证,指出葛浩文翻译中的短板。
普遍与差异
最为值得注意的是,翻译研究在引进各种理论的同时,有一种被其吞食、并吞的趋向,翻译研究的领域看似不断扩大,但在翻译从边缘走向中心的路途中,却潜伏着又一步步失去自己位置的危险。面对这一危险,我们不能不清醒地保持独立的翻译学科意识,从翻译学建设的高度去系统地探索翻译理论的问题,而在上海译文出版社支持下主编的这套《译学新论丛书》正是向这一方向努力的具体体现。 《译学新论丛书》有着明确的追求:一是入选的课题力求具有相当的理论深度和原创性,能为翻译学科的理论建设和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二是研究力求具有系统性,以强烈的问题意识、科学的研究方法、扎实的论证和翔实的资料保证研究的质量;三是研究力求开放性,其开放性要求研究者既要有宽阔的理论视野,又要把握国际翻译理论研究前沿的进展状况,特别要在研究中具有探索的精神,力求有所创新。但愿在翻译界同仁的支持下,在各位作者的努力下,我们的追求能进一步步得以实现。 本丛书从翻译学建设的高度去系统地探索翻译理论问题。入选的课题具有相当的理论深度和原创性,研究具有系统性、开放性、创新性。
西瓜 甜瓜栽培技术问答
《西瓜甜瓜栽培技术问答》以问答的形式,较系统地介绍了西瓜、甜瓜生产概况,西瓜、甜瓜的生物学特性特征及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西瓜、甜瓜优良品种及培育壮苗技术,西瓜、甜瓜露地栽培技术、小拱棚双覆盖栽培技术、塑料大棚栽培技术、日光温室栽培技术、无籽西瓜栽培技术,主要病虫草害的识别与综合防治等内容。
语言学与翻译研究导引
本书共分为九章,每章由“导论”、“选文”、“研究实践”等三大部分组成,选文后还有“延伸阅读”和“问题与思考”。“导论”部分简要介绍特写流派的语言学理论如何从独特的研究视角出发审视翻译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