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永刚
师永刚,曾从军十五载,现为香港凤凰周刊杂志社执行主编,作家,图书策划人,媒体研究人。内地画传热潮的策划与发起者、曾策划编著《宋美龄画传》、《蒋介石图传》、《邓丽君画传》、《切格瓦拉画传》等二十多本。另有研究凤凰卫视的专著《解密凤凰》、研究《读者》杂志的《解密读者》、研究美国花花公子杂志的《兔子先生》与美国《时代》周刊的传记《中国时代》等。现为南京大学等数所大学客座教授。
迷失的兵城
1937年,上海沦陷,出身外交世家的普济州因不满父母的指腹为婚,竟然在婚礼上找借口逃婚。他辗转至中国驻维也纳领事馆任职,机缘巧合与小提琴家海伦·米歇尔在雨中邂逅,酷爱音乐的普济州深深迷恋上美丽的海伦。此时,德国吞并了奥地利,纳粹疯狂逮捕迫害犹太人,犹太人只有拿到外国签证,才可以逃离奥地利。各国因忌惮德国纳粹,以各种借口拒办签证,唯有中国驻维也纳领事馆向犹太人敞开签证大门。普济州秉承副总领事鲁怀山的旨意,顶住重重压力,冒着巨大风险,与领事馆同仁一道为犹太难民办理通往中国上海的签证。普济州在独力执行“七人名单”的绝密任务中,与以汉斯为代表的德国纳粹斗智斗勇、巧妙周旋,在犹太抵抗组织的配合下,历尽艰险,冲破重重险阻,以血的代价将科学家找到并救出……名单上的每一个名字都是一条鲜活的生命,一段曲折的故事,中国外交官签发的签证就像茫茫黑夜里的灯盏,点燃了犹太人生的希望
三毛:1943-1991
三毛以其特立独行的作品与人格气质。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精神生活。她笔下色彩缤纷的异国情调,文中时刻迸发出的诙谐、机智,无一不在60、70年代人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记。她那沛然的生命感,使她能把很多凄怆的际遇,都写得生气勃发,洒脱浑厚。她最后令人不解的离世,与荷西情感是否真实、与王洛宾恋情的真相、师从白先勇过程等传闻一直环绕不断,也使三毛身后种种猜测四起。世间流传的许多红尘往事,使她成为华人心中的一个谜与一个重大的历史与文化现象。这次,借《三毛1943-1991》出版之际,三毛大姐陈田心与弟弟陈杰一起,偕同本书作者,将坊间对于三毛本人的种种说法与猜测做了一次全面的澄清。
中国时代.卷二
西方如何认识中国?他们如何发现中国,发现同样的一件事的背后与我们认知不同的部分。本书试图探究美国人对于中国历史的记录方式,以及他们如何看待中国,如何围观中国的方法。了解他国对中国历史的研究,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进而引发多层面更深入的思考。为此,我们需要一本原始的,没有任何修饰的美国人对于中国历史的记录方式,不管这是一种偏见还是洞见,不管是一种真知还是误读。这本美国人撰写的参考消息式的中国现代史,对我们认识正在快速前进的中国有着积极意义!100万字,25位学者,历时八年,六本美国主流报刊编就的一部美国观的中国现代史,中国人了解美国主流媒体刻录中国的方式与观察。作者简介师永刚,曾从军十五载,现为香港凤凰周刊杂志社执行主编,作家,图书策划人,媒体研究人。内地画传热潮的策划与发起者、曾策划编著《宋美龄画传》、《蒋介石图传》、《邓丽君画传》、《切格瓦拉画传》等二十多本。另有研究凤凰卫视的专著《解密凤凰》、研究《读者》杂志的《解密读者》、研究美国花花公子杂志的《兔子先生》与美国《时代》周刊的传记《中国时代》等。
中国时代.卷一
西方如何认识中国?他们如何发现中国,发现同样的一件事的背后与我们认知不同的部分。本书试图探究美国人对于中国历史的记录方式,以及他们如何看待中国,如何围观中国的方法。了解他国对中国历史的研究,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进而引发多层面更深入的思考。为此,我们需要一本原始的,没有任何修饰的美国人对于中国历史的记录方式,不管这是一种偏见还是洞见,不管是一种真知还是误读。这本美国人撰写的参考消息式的中国现代史,对我们认识正在快速前进的中国有着积极意义!100万字,25位学者,历时八年,六本美国主流报刊编就的一部美国观的中国现代史,中国人了解美国主流媒体刻录中国的方式与观察。
无国界病人——我在美国医院治疗癌症3000天
《无国界病人》是一部癌症治疗10年的亲历手记,也是首本涉及跨国治疗经验的交流书。作者师永刚罹患罕见癌症肾上腺皮质癌,这个疾病发病率为百万分之一,国内没有太多的治疗方案和有效的治疗药物。为此,作者远赴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看病求医,经历了10年内2次手术、5次复发转移、4次急诊、6次放疗的惊心经历,最终通过参与3次新药的临床试验获得“重生”。 面对疾病,人们能做的,是尽可能充分了解它,并赢取战胜它的时间。师永刚在《无国界病人》中为读者总结了成功治疗癌症需要的五大必备要素:第1,咨询一定要全面及时,了解一些前沿信息,它会帮助你判断治疗方案的利弊得失。第2,选对医院和医生,精准了解不同医院和医生针对某一类疾病,在经验和医疗条件上的差异,可以得到迅速有效的就治。第3,要做好充分的预案,每一次治疗,都要多给自己储备一些方案,以备用。第4,调整身心状态,永远要保持耐心和一个不错的身体机能,用持久战的心态抵御每一次治疗的消耗。第5,做好资金的预算和管理,以便保证一些关键治疗的顺利实施。 师永刚在美国MD安德森治疗的过程中,接触和认识了不少同样在那边治病的病友,他在《无国界病人》中讲述了不少病友的故事,读者可以从中感知到性格在癌症治疗中的作用。有的人特别听从医生的建议,不随意更改治疗方案,能够完全执行医治计划;有的人久病成医,对于医生的治疗方案了如指掌,并对服用的药物也有深入的研究,常常能进行部分自我诊断和治疗,再配合医生的建议,大大提升治疗效果;当然也有病人,心意不决,此一时信任这个医生的建议,彼一时又执行另外一个医生的指导,这样的徘徊反复,其实很容易耽搁病情。做一个依从性好的病人,同时,也多增强自身的学习能力,这是有助于疾病治疗的。 《无国界病人》用近40万字详尽记录作者3000天求医问药的治疗经历,同时也有对癌症治疗方案的很多体验和思考,既有自身的体验,也有专业的思考,更有大量真实案例做实证,是一本实用又诚恳的作品。它不仅涉及疾病的治疗,更对当下的生活方式进行了反思,并不断提醒读者,人没有什么可骄矜的,即便是自己的身体。
蒋介石自述:1887-1975(下卷)
《蒋介石:1887-1975自述》下卷,延续上卷以蒋介石的个人自述言论为重点,穿插其个人一生经历和图片的叙述风格,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和方式还原真实的蒋介石。下卷中自述的部分所占篇幅多于上卷,按时间的推进,作者添加的部分以蒋宋的私生活、退败台湾后的政治经济活动、以及蒋家后人与蒋的晚年之乐为主,和上卷重点在大陆部分的经历完全不同。较之上卷的意气风发,下册更能反映蒋做为一个失败者的全然不同的一面。下卷中的蒋介石,也正是为我们大多数人所不熟悉的蒋介石。除其谈学行、谈传统、谈国民、谈修身养性、谈曾国藩等著述外,展示蒋宋二人书法国画作品,及蒋家生活细节,揭秘蒋宋晚年菜谱及蒋氏家族族谱。下卷继续本着在意识形态、政治方面对蒋介石基本没有误读或有意识的进行误导之原则,力求客观、公正、真实地还原蒋介石其人。
遇见台湾 我曾听过你的歌
1975年,台湾民歌手杨弦在台北中山堂唱起了《乡愁四韵》,从此拉开台湾音乐繁盛的序幕。四十年过去,台湾的民歌与流行音乐影响着海峡两岸一代又一代的人,让无数两岸同胞在另一种层面上站在了一起。邓丽君、罗大佑、李宗盛、周杰伦、五月天,这些伴随着我们几代人成长的音乐人的故事,早已被人们奉为经典,口耳相传。如今我们以一本图书的形式,聚集了白岩松、胡德夫、马世芳等诸多两岸音乐、文化界的名家,共同讲述这四十年来台湾音乐、唱片公司、音乐人的经典故事。让我们伴着音乐起航,遇见台湾,遇见我们的另一面。
切·格瓦拉语录
世界需要一部《圣经》,那些被《圣经》无法覆盖的人,那些永远孤独的看着切的画像泪流满面的人,则需要一部…… 我们需要找到一部真实的可以让更多的同志速查并且能够快速领略到他的精神的语录。找到切在四十年后的精神造型,属于每个汉字语系的青年所可以接受的切的灵魂或者他的启示。而这本书试图表达的则是:影响力、全球化、互联网、英语或者西班牙语,或者汉语,或者更多的不同口音的阅读者,这样的精神平台下的切的精神源泉。 本书的编选原则是以切的精神线索与他所创造的美,最主要是牺牲之美,来进行的一次切精神的平面GEEGLE搜索,这种搜索带着艰难的想象力与制造力,甚至偏离于切精神高度的判断力,但却是一次东方语系最重要的纪念切的行动,因为这本书,我们连通了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北京这样一个连续起来的纵横模块。这个模块基本上覆盖了我们今天所历经的不同时代与制度,包括精神背景,这种尝试本身就是一个创造,如同切的创造一样,如同切本身在他的身后,被他的敌人与同志一起纪念,甚至被不同阶层的人们奉成了某种传奇或者纪念目的…… 这是一本纪念切牺牲四十周年的全球性的纪念活动中的致敬之书。
革命样板戏
还原1967年被命名为“样板戏”的八个剧种。把每一出戏具体的背景和详情进行配图讲解,全文又穿插了戏外一些虚构的场景,用一种历史与现代结合的手法讲解这种风靡一时的艺术形式。图片还原的严格模式足以使不熟悉那个年代的人感到震惊,也为我们理解那个时代提供了某个标版,因为这样的“样板”对于80后甚至更年轻的新锐群体来说是陌生的、不可思议的体验。这些曾在回忆中成为某种盛典的戏剧,汇集了最多的批评与喜爱。批评样板戏与喜欢样板戏的人正在成为一个有趣的群体。批评者一直警惕样板戏的政治属性,喜欢者则把样板戏当成某种经典。而这些争议似乎只属于某个特定的时代或者某些特指的世界。 关于样板戏的记忆正在成为中国人无法回避的话题。在今天,那熟悉的旋律仍间或回响在我们的耳边:或在官方的庆典舞台上,或在民间无意的哼唱中。毫无疑问,我们这个时代的艺术生活仍然与“样板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的性质和意义错综复杂,让人一时难以索解。我们无法证明那些批评者,就是某些知识分子对待“样板戏”的真实态度,但从表面上来看,他们(与官方和一般民众相比)似乎更倾向于否定。在某些知识分子看来,“样板戏”往往就代表产生它的那个年代,对“样板戏”的否定也就意味着对那个年代的否定。本书还原它,把每一出戏具体的背景和详情进行讲解,为现代人理解“它到底是什么”提供某个角度。 本书充斥着一种怀旧的情绪,配合大量的史料性的图片,勾起现代人对于那个充斥着“革命”一词的60年代的回忆和重拾。
军旅三书(套装共3册)
《独立团》是作者转型力作,会让读者读到一个不一样的许开祯。小说故事精彩、曲折,情节跌宕。读之令人荡气回肠,催人泪下。可谓是一部给人带来充分视觉享受的文学大餐,极具心灵震撼力。 《骑兵连》首次披露中国最后一支骑兵连的神秘命运在刀马与铁骑之间,纪念不可磨灭的铁血青春这不是英雄挽歌,而是凤凰浴火再生。 《夜谭十记》是巴蜀鬼才马识途穷四十年心血著文坛奇书,江湖、草莽、官商、英雄……奇人异事耸人听闻,热血传奇波诡云谲!最荒诞离奇的民国奇遇!最荡气回肠的江湖传奇!
列宁(1870—1924)
列宁,苏联的创立者与20世纪z具影响力的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者和发起人,他是如何改变自己,如何改变世界,如何改变人类的精神历史的? 本书作者研究了大量文献,访问了俄罗斯多家图书馆和摄影室,用大量珍贵和国内稀见的照片和图片,结构出这部编年体与列传体混合的画像传记,引领读者在历史和当下两个时空里穿梭。
邓丽君全传:纪念邓丽君诞辰60周年特别纪念
邓氏一家再度将独家收藏的家藏的近千幅图片与海报、各种相关影像资料授权作者编写成书,同步在大陆、台湾、香港三地同步出版。是华语地区最权威的邓丽君写真版本,也是籍由私家相册这一形式来达致的私人公史。谨以此纪念邓丽君小姐诞辰六十周年。
骑兵连
骑兵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一个兵种,已成为一种兵种的标本,而骑兵部队也开始成为一种神秘与传奇的象征。作者以一匹野马与成吉思汗的传说,重新构织了蒙古史,从一匹马的视角讲述了蒙古的历史与成吉思汗的英雄故事,昭示了一种全新的英雄主义精神。而在现实生活中,则以成吉思汗的第46代孙成天,作为最后这支骑兵连的连长。通过对他身上那些与现代人、现代都市生活格格不入的细节描写以及他追寻世界仅存最后一匹野生野马的传奇故事,塑造了一种全新的男人的形象。
邓丽君画传(修订版)
《邓丽君画传(修订版)》在北京、香港、台湾、日本等地出版简、繁与日语四个版本,发行量超过百万套,创下全球发行量最大的邓丽君传记纪录。 当本人收到书稿,看完之后感觉如释重负,终于有一本能完全代表邓丽君的著作问世了。本书之作者投下了多年之心血在研究与收集与邓丽君有关之各种讯息。无怪乎该书有深度、可读性高,加上作者流畅的文笔对邓丽君作了全面、客观的报道,堪称一部代表作。
兔子先生
本著作并不是特供给那些“为了看到赤裸的玩伴女郎以及泛滥的性而买《花花公子》的人”。严肃地说,这是一本关于整个20世纪美国人的性态度史,以及著名的老花花公子赫夫纳如何成就了20世纪最臭名昭著的杂志的传奇故事。 本书详细描绘了在20世纪的后50年里,《花花公子》通过怎样的手段而成为全球最流行也最具影响力的杂志,它一流的人体艺术、充满挑战性的人体的摄影、由性引导的漫画和那些曾改变美国人的玩伴女郎的杂志封面,是如何改变整个美国主流性观念的。 书中珍藏的图片揭密了《花花公子》何以如此臭名昭著,在美国20世纪那个墨守成规的压抑时代,《花花公子》如何用它老练戏谑的语言为人们的生活观念带来颠覆性的革命。 本书详细而又深刻地解读《花花公子》哲学,事实上,杂志的每一页中都浸满了这样的哲学理念——“活着不止是为受难,还要享乐才是最重要的。”
有图有真相:20世纪中国史
来自全球26家博物馆的珍贵馆藏。 一张张从未见过的历史老照片,一部从未读过的百年中国史。 为你呈现一个陌生而又新鲜的中国。 《有图有真相:20世纪中国史(1900~1910)》为你收录八国联军在北京城的巷战、义和团进京、北洋新军的兴起、清末新政、日俄战争、各行各业百姓生活图景…… 师永刚团队“寻图记”:2012年7月~9月,驻扎美国国会图书馆、美国国家档案馆整理资料;2010年4月10日~4月22日,泡在英国维尔康姆图书馆;2007年5月、2009年2月,造访台湾中央通讯社、国民党党史馆、中国时报诸文献机构;2005年2月~3月,日本各大学文史档案馆寻图;2002年10月,造访德国联邦档案馆…… 中国人的悲喜命运,都在这部书的影像以及文字中。它们在哪里,我们的历史就在哪里。尤其在当下,此书犹如一本中国版的《光荣与梦想》,正在述说着我们尚未发现的中国的秘密。
西北望
与其说《西北望》是一部气势磅礴的西部军人的生存画卷,不如说它仍然是一首荡漾着西部边塞诗歌精神的狂吟。它放荡不羁,沉雄大气的风格,它真实可信,故事完整的神韵,依旧保持了西北作家群所特有的地域文化的心理熏陶和洗礼。同时,它还向世人展示了戈壁大漠军营里极有色彩的粗犷与极富魅力的写实。因而,小说具有良好的文字以外的可视性和人物性格冲突的故事连续性。倘若有人能从大漠、远山、戈壁、风沙、狼群、古城、枪弹、都市、大海、女兵、军人等物象中,捕捉到一种视觉上意义,该是多么好啊。或许,永刚会为这样的结局吃惊。这当然是我一厢情愿的期待了。小说已经为嫁接影视提供了这种可能。 仰望西北,西北有一群真诚的军人! 仰望西北,西北有一群神交的朋友! 寻找军魂,西北军人有一种令人叹为观止的冲动! 寻找军魂,西北军人已经放射出一种令人击节叫好的激情!
三毛台北地图
台湾自由行首本文艺路线图,用3天走遍三毛48年的人生。台北市文化基金会董事长李永萍,台湾旅行公会理事长姚大光独门推荐自由行文艺读本。
周星驰映画 (世纪华人画传丛书)
暂无简介
邓丽君私家相册
2005年5月是华语乐坛巨星邓丽君辞世十周年。在这十年间她始终在全球华人的记忆中留下深刻的印记。继授权作家师永刚推出《邓丽君画传》 之后,邓家再度将家藏的近千幅图片与海报,各种相关影像资料授权作者编写成书。本书首次披手迹,秘藏衣装首饰,以及邓丽君私 家地图等独家解密图片。是华语地区最权威的邓丽君写真版本,也是籍由私家相册这一形式来达致的私人公史。邓丽君,一个20世纪享誉世界的华人歌星,其短暂而又辉煌的一生,简单而又充满传奇。她出生于台湾国民党下级军官家庭,十岁登台演出,十四岁辍学走上专业的演出之路,其后在东南亚、香港、日本、美国等地发展,受欢迎程度空前绝后,出版上百万唱片,得过无数大奖。她的华语演唱,将中华民族文化精神,推上了一个较高的境界,而她的突然死亡,又无不让人扼腕叹息。本书以6万精练的文字及200余幅精美的照片,将邓丽君美丽的一生尽展眼底,值得收藏。 (编辑注明:此书无光盘)
样板戏史记
样板戏作为六零年代中国人的公共回忆以及中国国剧史上的某种文化遗迹与经典,深刻影响了一代中国人的生活与文化。而且确实曾经成为一种全国性的娱乐消遣。这种全民性的普及始于一九六零年代的群体性京剧革命时代。八个样板戏主导了六十年代中国人的审美与价值观的重张,甚至生活的戏剧化形态。或者说彻底的“文娱京剧化”。而样板戏,也成为一个时代以京剧为形态的重要的悲喜剧。不仅仅是国家的,它甚至是私立生活的一部分。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对于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一代人来说,样板戏正在成为一段历史的背景。 为了还原一个真实的样板戏的历史,提供真实的样板戏文献,为一代人的怀旧提供一个基本的依据,曾以撰写《宋美龄画传》以及推出革命说明书系列《雷锋》等书而知名的著名作家师永刚、张凡,遍考当年参与样板戏的编创演人员,历时三年,撰写了一部详实的样板戏传记,首度披露了江青与样板戏历史上的一些事件的真实内幕,与当年参与样板戏的编创演人员的恩怨情史与结局,是官方审定的首本集中讲述样板戏历史的集体记忆与文献。 《样板戏史记》同时联手样板戏专职摄影师,首度推出一本荟集全部样板戏经典图片为主的纪念册。书中收集的上千张图片、绘图布景,人物肖像以及草图,披露了当年样板戏经典图片的来龙去脉以及各种曲折的故事,这《样板戏史记》也是史上首部解密八大样板戏的权威传记。
移居台湾的九大师
《移居台湾的九大师》作者通过多年收集和地域之利,第一次全面解读胡适、钱穆、梁实秋、林语堂等九位大师移居台湾的前因后果,以及他们之后在台湾的境遇,其中有不少情节属于首次在大陆披露。随着两岸关系的回暖,文化界的开放,一些文化大师1949年前后移居台湾的台湾档案终于得以解密。
我在伊拉克经历战火
暂无简介
戴安娜画传
戴安娜在20世纪的最后10年成为那个世纪的标志性结局。她在一生中通过两次电视直播使这个世界牢牢地记住 了她:1981年向全球直播的世纪婚礼,使她成为20世纪最后一场王子与灰姑娘童话的现代版主角;1997年的那场世纪现象,在她去世后的8年间,一直余波不断,影响力更随着时间的推移面越加 增长。同时也留下了永久的世纪谜团;戴安娜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何以对这个世界有那么大的影响力?她神秘的死为何成为全球性的事件? 几乎全世界所有的媒体都在录求解读戴安娜的方式。在她死后的8年里,有关她的点滴事项仍在不断成为传媒的头条。她的管家出书了,她的情人威胁要出书,她的前夫计划娶自己多年的情人,她的情人的父亲仍在调查那起神秘的车祸。一切的一切,越来越像一个电影故事,并且没有结局。 本书是戴安娜辞世8年后的命运解密。近两百张经典图片与手迹,她去世后数位身边人的回忆,她与皇室的秘密交易,她的死亡真相,小报揭示的隐秘故事,查尔斯的忏悔,长子威廉的继位之谜……独特的阅读价值不容你错过!
蒋经国画传
蒋氏家族神秘的一个成员,一个家国的背叛者,一个自由时代的设计师 《蒋经国画传》全程揭秘:蒋经国为什么会加入共产党?蒋经国为什么创造了蒋家党天下,又会亲手结束蒋家党天下?他是共产党员,也是国民党员;他用苏维埃方式维持国民党统治,用美式民主结束蒋家统治。几乎没有人有具体资料来描述真实的蒋经国,他的生活、他的性格、他的思考,其实仍然是一个谜。 《天下》杂志的民调显示,逝世25年的蒋经国依然被民众视为美的政治人物之一。出现这样的结果,除了台湾现在复杂的社会环境外,亦在于蒋经国的人格特质。那种崇尚朴素务实的风格,让他被视作台湾社会的先行者、苦行僧。在台湾社会口水满天下的乱象下,蒋经国的低调、沉静、平实、亲和,终成为台湾民众肯定的领袖素质。本书是市面上巨擘、劲爆、全景展示蒋经国一生传奇命运的传记!
国人到此低头致敬
建川博物馆是樊建川先生创建的中国最大的民营博物聚落,他以抗战、文革为主题。樊先生集毕生收集,在此展出了200余万件藏品。《国人到此,低头致敬》就是对此馆的一次巡礼。建川博物馆是收藏国难国耻的中国唯一民间博物馆,也是中华民族英雄的纪念志。创始人樊建川先生耗时二十年,收集了两万多件文物,在川西安仁镇上,建立起了庞大而震人心魄的博物馆聚落。本书除了图文并茂的全方位介绍了建川博物馆的每个分馆与其令人动容的展品,更讲述了那些建筑与文物背后的故事。樊建川也特别增设了这则关于寻找幸存的抗战老兵的长期启事。“也许就在你翻阅这本书的时候,就又有一位老兵已经走向凋零。”樊建川这样写道,“有一天,他们的身体离开,但他们的右手手印在透明的玻璃上与日月同光。”作为一本对博物馆介绍的馆书而言,这本书的主题及设计形式均富有挑战,开拓了一种全新的对于博物馆的表述方式,使本书有着一种史诗式的全景描述,也有着某种独特的精神。而这种新概念的馆书的出版,也使国内的博物馆类图书呈现出一种全新的状态。
绝爱封箱――张国荣
没有一声再见没有半声嗟怨淡淡去 但无言过去终于过去留下了当初一切的怀念 《缘份》。
解密读者
《解密读者:一本感动中国的杂志》主要内容:有人如此说,男人多喜金庸,女人多爱琼瑶,但男人女人都喜欢《读者》。《读者》被誉为“观察当代中国公众的文化生活的最好窗口”。它创办20年,长盛不衰,在许多读者心目中,是一个无法言明的谜。《读者》究竟是本什么样的杂志?作者历时8年,遍访著名杂志《读者》的群体,角度多元,深入揭示了这本发行量超千万册的杂志成功的真相与秘密。全书激情淋漓,笔法灵动,翔实的记录充满了诗质。
che语录
世界需要一部聖經,那些無法被《聖經》所容的人,那些永遠孤獨的看著切的畫像而淚流滿面的人,需要一部《切語錄》…… 我們需要找到一部可以讓更多讀者更便於查閱,並且能夠快速領略到他精神的語錄。找到切在四十年後的精神形象,屬於每個閱讀中文的青年都可以接受,在切的話語中,找尋他的靈魂或啟示。這本書的企圖是:描述切所製造出來的影響力、全球化、網際網路交流、以英語、西班牙語、中文,或者更多的不同語言的閱讀者,在這樣的精神共識下,領受一代浪漫革命家的精神最精髓。 本書的編選原則是以切的精神線索與他所創造出來的美,特別是犧牲之美,來進行的一次切精神的Google搜尋,這種搜尋帶著艱難的想像力與創造力,甚至偏離切精神高度的判斷力,但卻是一次東方語系中,紀念切的最重要行動,因為這本書,我們造成了合作,形成了一種文化上的縱橫規模。這個規模基本上覆蓋了我們今天所經歷的不同時代與制度,包括精神背景,這種嘗試本身就是一個創造,如同切的創造一樣,如同切本身在他的犧牲之後,被他的敵人、同志一同紀念,甚至被不同階層的人們奉成了某種傳奇或者紀念日…… 2007年,切犧牲四十週年,全球性的紀念活動中,這是我們所獻上的致敬之作。 「我們需要一個典範,一個不止屬於現代的典範,一個萬古流芳的典範,我衷心地認為,這樣的典範,在他的行為中,沒有一絲缺點;在他的態度中,沒有一絲缺點;在他的表現中,沒有一絲缺點;這個典範就是切」 「當我們要表達,希望我們的孩子成為怎樣的人時,我們可以用革命家的精神,熱烈的說出,就是要他們成為像切一樣地人。」 ——卡斯楚(古巴總統) 本書特色 *語錄格式,與人生目標及階段切合。 *圖片插畫包羅萬象,包括照片、海報、漫畫、藝術品等各式與切?格瓦拉相關的商品形象。 *除了切?格瓦拉的親筆書信、演講內容、日記等,還有數篇紀念切格瓦拉的重要文章。 市場優勢 市面上其他中文切格瓦拉的相關書籍,只有這本有真正提到切格瓦拉革命的事實。目前其它本的內容皆沒有這本這麼多切的親筆、親口文獻。 編者簡介 師永剛 《世紀華人畫傳叢書》的策劃與發起者、曾策劃編著的《鄧麗君畫傳》、《切?格瓦拉畫傳》、《三毛私家相冊》、《鄧麗君私家相冊》、《紅軍1934-1936》等叢書在中國大陸掀起畫傳熱潮,發行總量達上百萬套。他研究鳳凰衛視的專著《解密鳳凰》,出版後成為媒體焦點。研究《讀者》雜誌的專著,先後以《讀者時代》、《讀者傳奇》圖文版、《讀者故事》雜誌版三個版本發行,創下媒體研究專著發行超過30多萬套的全新紀錄。其之前出版數部長篇小說《天蒼茫》與《西北望》。長篇小說《迷失的兵城》即將改為電影。現為香港鳳凰週刊雜誌社執行主編。
李小龙映画
《李小龙映画》是作为李小龙诞生六十五周年的特别纪念图书。本书是具有永不言败的东方精神的功夫之王李小龙传奇一生的私家图典。这位在逝世接近30年后仍被美国时代杂志选为“21世纪廿大偶像人物”的华人,对世界影坛有着非凡的影响力。他的早逝为影迷们留下了传奇式的遗恨。李小龙在三十二岁那年离奇去逝,死因至今仍是一团疑雾。他死在香港女影星丁佩家中。他的死与他的生一样成为传奇。VH1在选出的史上“200个最伟大流行文化偶像”中,李小龙榜上有名。英国电视台Channel4举办的“史上最伟大电影明星”选举中,最后100名入选演员的名单里,李小龙也与成龙双双上榜。李小龙不仅有着震惊国际的武术造诣,更是功夫片的鼻祖,加上他传奇的一生,所以成为少数未夺过任何奖项就成功入选的已故演员之一。 李小龙,英文名Bruce Lee,生于1940年11月27日,死于1973年7月20日。一生充满传奇色彩。李小龙被誉为“世界上最强壮的人”。他的功夫出神入化,造就了西方的中国功夫热。他也是最早在世界影都好莱坞占据一席之地的华人影星,全世界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李小龙的影片上映。1998年李小龙被美国《TIME》杂志评为“二十世纪的英雄与偶像”,为唯一入选的华人。 我绝不会说我是天下第一,可是我也绝不会承认我是第二。 如果你看到一个身影飞旋在空中,一瞬间把两个恶汉踢得昏死过去,然后又见两个飞拳,另外两名恶汉也应声倒地,你知道那是李小龙来了。现在,这个身影仍然在影响着21世纪的电影历史。而与这个传奇人物相连在一起的是一个因他而产生在英国世界中的词语:功夫。这位在逝世接近30年后仍被美国《时代》杂志选为“21世纪20大偶像人物”的华人,对世界影坛有着非凡的影响力。他的早逝为影迷们留下了传奇式的遗恨。李小龙在32岁那年离奇去逝,死因至今仍是一团疑雾。他死在香港女影星丁佩家中。 随书附送李小龙的精美海报一张,海报的设计风格也尽显“对书“”理念和趣味,颇值玩味。
蒋介石图传
《蒋介石图传》的作者深入探索历史的真实与复杂,以大量珍贵的图片和详实的史料描绘了蒋介石波澜起伏、大是大非的一生,为读者还原了一个真实、客观、丰满的蒋介石,也让读者更真切地感受到中国大变革时代的风云变幻与历史脉搏。本书是一本紧扣时代、贴近人物的蒋介石传记。
冲锋
《冲锋》这本书作家师永刚以第一人称的方式著文记述了其作为一名战士的所闻所感与精神世界,字里行间满溢战士的军魂与使命,讲述了作者在军中亲历的十支枪的神秘故事与战士的传奇命运。 一个士兵在退伍时,偷走一支赴朝作战烈士生前所用的旧枪,他的理由仅只是想拥有这支枪的传奇以及那种神秘的力量。姥爷一生征战,在攻打临汾时冲进城而被枪伤屁股后,因看望自己刚出生的女儿,偷跑回家而被做为逃兵的七十年屈辱人生。西路军女兵死后仍紧抓汉阳造步枪被砍断右手,而被敌军厚葬的枪之灵魂。军方靶场上的神枪手,在面对真实的敌人而无法扣动扳机自杀的传说……本书试图以枪与人类的神秘关系,透射命运的悖论与战士的铁血情怀。 为枪作传,其实就是在为战士作传。
蒋介石全纪录(套装共3册)
《蒋介石1887-1975(上卷)》 为蒋介石的个人自述言论集,书中虽然涉及蒋介石身世经历和政治军事活动,但笔墨着重于蒋介石谈孔孟、谈教育、说诗论文、修身养性等著述。是一本比较客观公正的蒋介石自述传记。与国内其他相关蒋介石的图书相比,本书在意识形态、政治方面对蒋介石基本没有误读或有意识的进行误导,从讲述蒋介石走下神坛,败走台湾下后的角度出发,力求客观、公正、真实地解读蒋介石其人。还原一个真实的做为普通人的蒋介石。 《蒋介石:1887-1975自述(下卷)》 延续上卷以蒋介石的个人自述言论为重点,穿插其个人一生经历和图片的叙述风格,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和方式还原真实的蒋介石。下卷中自述的部分所占篇幅多于上卷,按时间的推进,作者添加的部分以蒋宋的私生活、退败台湾后的政治经济活动、以及蒋家后人与蒋的晚年之乐为主,和上卷重点在大陆部分的经历完全不同。较之上卷的意气风发,下册更能反映蒋做为一个失败者的全然不同的一面。下卷中的蒋介石,也正是为我们大多数人所不熟悉的蒋介石。除其谈学行、谈传统、谈国民、谈修身养性、谈曾国藩等著述外,展示蒋宋二人书法国画作品,及蒋家生活细节,揭秘蒋宋晚年菜谱及蒋氏家族族谱。下卷继续本着在意识形态、政治方面对蒋介石基本没有误读或有意识的进行误导之原则,力求客观、公正、真实地还原蒋介石其人。 《蒋介石后传:蒋介石台湾26年政治地理》 在大历史背景下,以蒋介石、蒋经国在台湾的几十处行馆为经线,以蒋氏父子的政治活动、对外关系、家庭生活故事为纬线,记述蒋介石在1949年败退台湾后人生后26年的详细情况。蒋介石在台的行馆故事和他的整个人生一样,充满起伏矛盾,这些行馆融入了一次次历史事件和进程之中,它们之所以引人注目,一方面是这些行馆几乎遍布全台风景绝胜之地,另一方面是它们几乎每处曾经和一系列的历史事件紧密相连而又因主人的身份受管制严密,寻常人不得其门而入。本书把这些行馆存在的前世今生均作以详实的讲解,配以珍贵的历史图片和本书作者的实拍图片对比,真实概括了两蒋退踞台湾以后人生的轨迹。
蒋介石后传:蒋介石台湾26年政治地理
《蒋介石后传:蒋介石台湾26年政治地理》在大历史背景下,以蒋介石、蒋经国在台湾的几十处行馆为经线,以蒋氏父子的政治活动、对外关系、家庭生活故事为纬线,记述蒋介石在1949年败退台湾后人生最后26年的详细情况。蒋介石在台的行馆故事和他的整个人生一样,充满起伏矛盾,这些行馆融入了一次次历史事件和进程之中,它们之所以引人注目,一方面是这些行馆几乎遍布全台风景绝胜之地,另一方面是它们几乎每处曾经和一系列的历史事件紧密相连而又因主人的身份受管制严密,寻常人不得其门而入。本书把这些行馆存在的前世今生均作以详实的讲解,配以珍贵的历史图片和本书作者的实拍图片对比,真实概括了两蒋退踞台湾以后人生的轨迹。
请不要忘记这个最后的征人:切·格瓦拉传(1928-1967)
50年前,切·格瓦拉这个神话般的自我流放的战士(他被所有帝国主义者视为不共戴天之敌)被枪杀了。然而,他的灵魂却得到宗教般的祭奠,与所有参加暴力革命的英雄主义者不同,切?格瓦拉死后被一切怀揣着纯真理想的青年奉为偶像。他成为一个介于神话和童话之间的英雄,甚至被奇妙地艺术化了,成为20世纪象征某种纯粹力量的普遍符号,一个性感的圣徒。 这个现代闻名于世的叛逆者,拥有世界上*大的崇拜者俱乐部。即使在他去世50年后的今天,还为每次反对运动尽力尽责:没有哪个反战会议上没有印有切?格瓦拉头像的T恤,没有哪一次大规模的游行示威活动没有切?格瓦拉的旗帜。切?格瓦拉已成为各种理想主义的代表。他是20世纪*具影响力的公众人物,死后更成为伏特加与雪茄的代言人,并且不情愿地被用作手表、手袋等商品的模特。古巴认为自己的英雄是用来缅怀的,但在古巴之外的许多地方,没有人介意这些,他们只是热爱属于自己的切?格瓦拉。 这位20世纪*后的征人,甚至影响到中国。没有人知道为什么,只知道自己被这位硬汉征服了。这本书讲述的正是这样一个秘密的传奇。切?格瓦拉牺牲至今,仍然留给这个世界无尽的谜。
蒋介石画传
蒋介石作为曾经影响中国20世纪前半叶的政治家,由于两岸互动以及政治动因,长期以来戴着一层朦胧的面纱,以反面典型的形象出现在大陆的读者及几代人面前,以至大多数人对蒋介石的的印象就是他那不毛之地的光头及那句随时随地都会说的“娘希皮”。他倾尽心力地使一盘散沙的军阀割据状态的中国归于统一、他带领他的军队与日军在正面战场上的持久较量及由此造成惨重伤亡并最终胜利等功绩,被他血腥屠杀共产党人的罪行厚厚地蒙住了。他去台湾后与儿子蒋经国一道缔造的台湾的繁荣也过多地被他的白色恐怖统治所屏蔽。而在维护国家的统一方面,只要他活着,“光复大陆”的计划就会存在下去,用他的话讲:“不可动摇之国家决心。”同时对那些要求“台独”的人说:“谁说独立,就让谁掉脑袋。”在这一点上,他与北京的观点空前一致。他于1975年因心脏病在台北病逝,终年88岁。直到他死的那一刻他还抱着他那神圣的幻想:中国终将再次统一。 著名的史学家黄仁宇先生断言:“蒋介石不是大独裁者,他缺乏作独裁者的工具。他也不可能成为民主斗士,他纵有此宏愿,也无此机会。”
宋美龄画传(修订纪念版)
跨越三个世纪的宋美龄,在历史的风云际会中光芒四射、瑕瑜互见。非仅凭恃其出众的才华和超卓的智能,更重要的是“妻以夫贵”的幸运。蒋宋的结合是二十世纪中外历史上突出的一场政治婚姻,权力与财势的结盟,使蒋宋成了中华民国的化身,亦为西方人眼中的“风云伉俪”。她有与生俱来的聪明、美丽与手腕,加上孔宋家族的强力奥援与美国背景。使她在权力、财力与魅力的交织中,成为中国近代百年史上有争议与影响力的女人。 她是一个“不世出”的政治人物,具有多重性格和不同行事标准;她知道国家和民族的安危为重,却不忘袒护孔宋家族营私误国与外戚干政:她以爱心关照战争军人遗族与孤儿,自己亦乐享锦衣玉食和荣华富贵。 宋美龄的一生是近代中国的缩影,她不仅在历史的舞台上演戏,而且是“女主角”。但是,过早逝去的绚烂年代和漫长的人生之旅,却使世人遗忘了她的峥嵘岁月。 宋美龄是个光彩夺目的人,她有耀眼的特质,也有令人非议的作风;唯有秉诸“笔则笔、削则削”之史识和“不隐恶、不虚美”的史德,方能在历史天平上界定其地位。
百年中国现代史中国时代(套装全2册)
西方如何认识中国?他们如何发现中国,发现同样的一件事的背后与我们认知不同的部分。本书试图探究美国人对于中国历史的记录方式,以及他们如何看待中国,如何围观中国的方法。 了解他国对中国历史的研究,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进而引发多层面更深入的思考。为此,我们需要一本原始的,没有任何修饰的美国人对于中国历史的记录方式,不管这是一种偏见还是洞见,不管是一种真知还是误读。 这本美国人撰写的参考消息式的中国现代史,对我们认识正在快速前进的中国有着积极意义! 100万字,25位学者,历时八年,六本美国主流报刊编就的一部美国观的中国现代史,中国人了解美国主流媒体刻录中国的方式与观察。
变局:20世纪中国1900-1909
八国联军侵华军队如何在空无一人的紫禁城里大开阅兵大会,西逃的慈禧又如何耀武扬威于次年回銮?在中国的土地上进行的日俄战争,日本如何以弱胜强?晚清最后十年的政治班底如李鸿章、刘坤一、慈禧太后等如何一个个凋零,最后走上末路?在20世纪的头十年,西方媒体如何看待垂垂老矣的大清帝国,而在中外摄影师的镜头中,又呈现出怎样的“中国形象”?师永刚历时数十年,走遍全球各大博物馆,用335张照片为晚清的最后十年写下这部“纸上纪录片”。
觉醒:20世纪中国1910-1919
伍连德如何发明口罩,设立“方舱”,在清帝国最后的时光里扑灭来势汹汹的东北鼠疫?辛亥革命胜利的消息传来,远在旧金山的华人如何兴高采烈地敲响自由钟?称帝前一夜,袁世凯的眼神里,到底传达了怎样的思考?在荷兰使馆中,抱着孩子的张勋如何面对自己的复辟的一败涂地?在一战胜利阅兵时,太和门上如何挂着大大的五色旗,而五四运动中,被抓的学生们如何昂首挺胸,迈出坚定的步子?师永刚历时数十年,走遍全球各大博物馆,搜罗馆藏,用290张照片为二十世纪第二个十年写下这部“纸上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