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纯如
张纯如(Iris Chang,1968年3月28日-2004年11月9日),美国华裔女作家、历史学家,祖籍江苏淮安。 张纯如是出生在新泽西的第二代美国华裔。张纯如的引人注目之处在于,她擅用新颖独特的手法描述华人在中国和美国的生活,揭示鲜为人知的中国历史和美国华人史的重要史料,其《钱学森传》、《南京大屠杀》、《华人在美国》等作品。特别是1997年出版的《南京大屠杀》描写了日军在南京强奸、虐待、杀害大批中国平民的详情,被纽约时报列为推荐读物,被书评称为年度最佳书籍之一。 以出版英文历史著作《南京大屠杀》(The Rape of Nanking)而闻名。《南京大屠杀》在一个月内就打入美国《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并被评为年度最受读者喜爱的书籍。
南京大屠杀
985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96.2%
1937年12月,日军攻入中国古都南京。几周之内,30多万中国平民和士兵遭到有计划地强暴、折磨和屠杀——死亡人数超过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爆炸遇难人数的总和。 张纯如不仅在书中详述了日军疯狂暴行的细节,而且分析了在军国主义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日本士兵对人类生命的漠视。张纯如对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进行了大量采访,并首次发掘了许多重要文献。全书先是从日本士兵、军官为什么完全脱离了人类基本的行为规范,日本学校和教科书从心理层面向学生灌输对中国人民的仇恨和蔑视,以及高度军事化的教育体制等多个方面阐述了南京大屠杀发生的根源性原因。
蚕丝:钱学森传
45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7.5%
《蚕丝:钱学森传》讲述了钱学森旅美二十年、曲折归国以及为中国航天事业殚精竭虑的传奇一生。钱学森是如何从一个清末杭州西子湖畔出生的钱王后裔一跃成为美国航天业界最杰出的火箭动力专家,以及如何成为麦卡锡主义的牺牲品而离开美国,从而摇身变为新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成为中国的“导弹之父”?这本书都做了解答。
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
《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的作者实地采访多位大屠杀幸存者,并佐以大量历史档案、第三方当事人的日记和书信,多视角回溯了南京大屠杀这一被遗忘的历史事件。书中讲述屠杀发生时“中国人个体的故事:失败、绝望、背叛和幸存的经历”以及那些冒着生命危险帮助中国平民的西方人士的故事。并在书的最后部分探讨了某些势力意图将南京大屠杀从公共意识中抹去的行为。 作者希望读者在阅读本书中关于大屠杀历史部分时,“将所有的回忆拼凑在一起,鉴别每一个人描述的真伪,通过这一进程,在主观和自私的认知迷雾中,去伪存真,对所发生之事得出一个更为客观的结论”。本书并非单纯地对屠杀暴行进行罗列,而是在历史的基础上对人性进行探讨。正如作者所言,本书旨在“了解该事件的真相,以便汲取教训,警示后人。”
华人在美国
内容简介 Bestselling author Iris Chang takes on her largest subject yet in The Chinese in America,the extraor-dinary history of one the fastet-growing ethnic groups in the United States.In an epic story that spans150 years and continues to the present day,Chang tells of a people's search for a better life-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Chinese to forge an identity and a destiny in a strange land,to help build their adopted country,and,often against great obstacles,to find success. In the course of her narrative,Chang chronicles the many accomplishments in America of Chinese immigrants and their descendants:building the transcontinental railroad,working on southern plantations after the Civil War,fighting racist and exclusionary laws,walking the racial tighrope between black and white,contributiing to major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dvances,expanding the lit-erary canon,and influencing the way we think about racial and ethnic groups.At the heart of her book are the stories of individuals-the activists,workers,entrepreneurs,politicians,scientists,writers,and families whose lives,struggles,and victories have shaped and been shaped by this history. Interweaving political,social,economic,and cultural history in an engrossing and passionately told account,Iris Chang offesrs a fresh view not only of what it means to be Chinese American,but of what it is to be American.
南京浩劫
《南京浩劫:遗忘的大屠杀》的作者实地采访多位大屠杀幸存者,并佐以大量历史档案、第三方当事人的日记和书信,多视角回溯了南京大屠杀这一被遗忘的历史事件。书中讲述屠杀发生时“中国人个体的故事:失败、绝望、背叛和幸存的经历”以及那些冒着生命危险帮助中国平民的西方人士的故事。并在书的最后部分探讨了某些势力意图将南京大屠杀从公共意识中抹去的行为。
中国飞弹之父钱学森之谜
暂无简介
被遗忘的大屠杀
Iris在一九九七年之前寫作《南京大屠殺》一書時,由於每天接觸到大量的日軍殘暴屠殺中國人民的具體史料,精神上受到很大的震撼。該書出版之後,獲得了空前的成功,受到學術界和讀書界的好評,連續十個月成為《紐約時報》的暢銷書,洛陽紙貴,並被《紐約時報》列為優良讀物,讀書人書評(Bookman Review syndicate)稱讚它是年度最佳書籍之一。 本書從三個不同度—日本人、中國受難者與當時在場的歐美人士的敘事觀,點,全方位地呈現整個大屠殺事件;另一方面,抽絲剝繭地檢視這長達五十多年的黑暗勢力,探討日本政府如何處心積慮地抹煞世界對大屠殺的記憶。 寫這本書毫無疑問需要無比的勇氣,面對無法想像、不忍卒睹的殘忍暴行,絕大部分的人反應是別過臉去,只有最勇敢、最有正義感和最義憤填膺(sense of moral outrage)的人才會對這些暴行加以正視、凝視,甚至審視。 作者蒐集海峽兩岸、歐美、日本許多第一手資料並且整合大屠殺倖存者的訪談紀錄,重新呈現南京大屠殺的完整面貌。過流利、細緻的文字,讀者可以完整了解南京大屠殺歷史的始未,同時省思歷史事件留予世人的寶貴教訓。 教訓要記取,仇恨要遺忘;只有在見證了人性的醜惡之後,仍能保持寬容、保留對人類的熱愛,才是真正的人道主義者。 - 長久以來,日本政府一直想盡辦法抹滅大屠殺的罪行,更企圖讓侵略中國的行為合理化,更可悲的是:西方各國甚至中國自己竟然也同等壓抑這段南京悲歌。身為美籍華人的作者,憑著幼時雙親敘述大屠殺慘烈故事的記憶,抽絲剝繭找出南京浩劫的真相,寫成第一本討論南京大屠殺的專書。作者蒐集大量檔案資料,親自走訪南京、日本等地,訪問倖存者、受難家屬、目擊者、施虐者並親見當年留在淪陷區的外籍商人、傳教士、醫生、記者等留下的日記和影片,同時與歷史學家深入討論,完整呈現一段不容歷史遺忘的悲慘事件。
不被忘却的记忆
《另一个世界:不能忘却的苦难札记》: 本书根据青少年的阅读习惯,选取了作者爱新觉罗·蔚然近年来的40 篇具有代表性和阅读震撼力的作品,青年学者曾勋对文章进行了点评。分为“饥饿的记忆”、“ 哭泣的童年”、“遗忘的承诺”三辑,分别从不同角度勾画出农村留守儿童、老人以及农民工等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是基于当下大、中、小学生对苦难与贫穷缺乏认知,对底层百姓的生存状态缺乏了解,出现厌学、懒惰、浪费等不良现象而做出的深刻文化反省。 《另一个世界:不能忘却的苦难札记》文字朴素大方,真实感人,适宜学生和孩子们阅读,让他们通过了解“另一个世界”中那些底层孩子的生存状态,能够懂得和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 《一九四二:1942饥饿中国》: 本书是交织着饥饿与恐惧的一年:300万人饿死,300万人逃亡,中原大地,饿殍载道。这是被遗忘的一年:历史文献鲜有记载,相关统计也都含混不清。这是1942年,旱灾、蝗灾、兵灾交加的河南,一场大饥荒正在肆虐。 时隔70年,大多数亲历者已经去世。《河南商报》几经筹划,派出7名记者,沿当年难民逃亡线一路向西;历时半年,行走3000里,搜集第一手的历史细节,重返几经变迁的历史现场,访问历经劫难的灾荒亲历者,力图复原那一段被掩埋的历史。 1942年,许多个人与家庭的命运被彻底改变,难民潮直接改变了某些城市的格局。1942年,几位记者的呼喊改变了千万人的命运;一个政府的沉默让它彻底失掉了民心,一支曾经的劲旅却在民众倒戈的奇观中仓皇溃散…… 《南京大屠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遗忘的大浩劫》: 1937年12月,日军攻入中国古都南京。几周之内,30多万中国平民和士兵遭到有计划地强暴、折磨和屠杀——死亡人数超过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爆炸遇难人数的总和。张纯如从三个视角讲述了南京大屠杀的故事:一是日本人的视角,二是中国人的视角,三是一群不肯抛弃南京的西方人的视角,他们创立了安全区,最终拯救了近30万名中国人。 张纯如不仅在《南京大屠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遗忘的大浩劫》中详述了日军疯狂暴行的细节,而且分析了在军国主义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日本士兵对人类生命的漠视。张纯如对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进行了大量采访,并首次发掘了许多重要文献。该书是关于这段恐怖历史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