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作者的搜索结果
古城遗韵——灌县古城的如烟往事
《古城遗韵》是描写一座叫作灌县古城历史与生活的图书。 因水利工程都江堰而得名的都江堰市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是古蜀族活动地区,与古蜀国的建立和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芒城遗址的出土将古蜀文明的历史向前推进了一千年。2200多年前,都江堰地区正式设置行政区,名为湔氐道,后来,多次更名。明太祖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始设灌县。沿用时间长达600多年,1988年,灌县撤县建都江堰市,沿袭至今。 长期以来,灌县古城是省城至阿坝州的咽喉要地,茶马古道的起点,是最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商旅驿站,商业贸易十分发达,历史文化极其厚重。史料记载,清代至民国时期,阿坝州等地出产的山货、药材主要在此销售,虫草、贝母、鹿茸、麝香等销量巨大;本地特产的川芎、泽泻也在县城行销。由阿坝州等地采挖和收购山货到灌县销售的“山客”达105家;外地来灌县贩运山货药材等经水路或陆路出川的“水客”在灌县城设庄者60余家;山、水两客山货药材交易“行栈”40余家。灌县是茶叶产销大县,历史上灌县茶叶年产量曾达158万斤,占全国产量的1/30。灌县还是成都市木材供货的重要来源,民国初期有木材商70—80家,由美国传教士谢安道出资的成都市第一家合资企业森茂伐木公司也于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在灌县成立。由于灌县各种经贸业发达,带动餐馆、旅店、茶肆、酒楼、布庄、钱庄等业随之兴隆,古城内外店铺林立、繁荣兴旺、商贾往来、不绝于斯,素有“小成都”之称。 不料,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作为距离震中最近的城市,都江堰市遭受了史无前例的自然灾害,灌县古城,蒙受巨难。灾情发生后,都江堰市按照灾后重建工作的总体要求,结合灌县古城实际,突出古城风貌特色,以保护遗产、传承文化的宗旨和修旧如旧的原则,以整修古城风貌,展示古城历史文化,彰显历史文化名城魅力为目标。在重建中植入明清时期川西建筑元素,复原东门城楼、历史桥梁、历史街巷。灾后三年,古堰重生,曾经老树吐新绿,昔日古城绽新颜,街巷之间隐然有古风古意,风物之间飘然有古雅古韵,楼阁之间灿然有古色古香。震灾虽巨,然古城犹在,都江堰市历史之河得以不枯,文化之脉得以不绝,城市之根得以不断。 本书力邀长期生活在灌县古城,熟悉本地历史的作家和学者马及时、王克明、王国平、曾先佑、何一西、施廷俊、蒋永志、卞再彬、江明义、李崎等对灌县古城的主要街道和景点进行了诗意的描述和追忆。幸福路的山药店与凌云旅社,杨柳河的吊脚楼和赵卖面,井福街的担水人和井福餐厅,南街的豆花和清真寺,瑞莲街的莲花和发电厂,五桂桥街的三分半和冷串串,北街的考棚和书声,顺城街的皂角树和寿客亭、西街的城墙和老房子……每条街的历史渊源、街名由来、特色餐饮、住街名人和如烟往事都能在本书中找到,难怪有一个老灌县人很激动:“这本书,比当年在华光寺茶馆里说评书‘贺瞎子’还掸得伸抖。” 同时,该书编者耗费大量时间,寻找到了关于灌县古城的大量老照片,摄影者包括1898年来灌的英国旅行家伊莎贝拉·伯德、1905年来灌的日本学者山川早水、1909年来灌的英国植物学家威尔逊、1910年来灌的德国建筑学家恩斯特·柏石曼、1911年来灌的美国教授路得·那爱德、1917年来灌的美国学者费贾德、甘博, 1934年来灌的摄影家庄学本、薛子江及本地摄影家何一西、江明义等提供的大量老照片更让本书的生命增加了巨大魅力。 本书由著名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尼玛泽仁先生题写书名,著名巴蜀文化专家袁庭栋先生撰写序言。 翻开《古城遗韵》,你就打开了一座灌县古城的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