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作者的搜索结果
世界报业考察记
1927-1928年戈公振自费出国考察,这次考察活动行程数万公里,途径欧、亚、北美三大洲。通过此次考察活动,戈公振搜集大量新闻史资,实地感受了世界新闻发展的潮流并对中外报业进行了深入思考。回国后,戈氏曾将考察期间收集的各类资料进行系统整理纂成《世界报业考察记》一书,拟在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但上海一·二八抗战期间,该书书稿及印版全部毁于战火,这段重要学术活动遂成为尘封往事,至今仍是中国新闻史上一桩憾事。所幸的是,上世纪50年代戈氏后人将其藏书和手稿捐给了上海图书馆,近日该馆研究人员在整理手稿过程中发现了该书的手稿,并附图数十幅,手稿中还有当年商务印书馆寄给作者的排版校样,以及编辑和作者对于版式的批注说明。此次整理出版该书,除影印手稿原件外,亦将书稿整理排印,供读者参阅。
中国报学史
本书是第一本由中国人编写的研究中国报刊史的研究专著,系统全面介绍和论述了中国报纸产生及其发展的历史,以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和严谨的考证方式,对从汉唐到五四前中国报纸产生及发展的历史进行了概括总结,勾勒出了中国新闻业产生发展的清晰脉络。
中国报学史(民国名家史学典藏文库)
《民国名家史学典藏文库:中国报学史》首次全面而系统地阐述了五四运动以前中国报纸的产生以及发展的历史,对中国报刊历史进行了概括和总结。作者戈公振以严谨的考证和翔实的资料,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就中国历代政治势力对新闻发展的影响进行梳理,而勾勒出了中国新闻业从成形到发展的清晰脉络。《民国名家史学典藏文库:中国报学史》作为我国第1本报学史著作,其出版开辟了我国新闻史整体性研究道路,是中国新闻业研究的里程碑。《民国名家史学典藏文库:中国报学史》是中国近现代文化史、思想史研究中很重要的一《民国名家史学典藏文库:中国报学史》,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
中国报学史:1927年商务版影印本
被誉为中国新闻史研究“开山之作、奠基之作”(方汉奇语)的戈公振《中国报学史》,是中国新闻史论研究者必读的经典学术著作。但令人感到遗憾的是,此书的原始版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27年版)在中国公私立图书馆中十分罕见。我们希望通过再版原汁原味的《中国报学史》,助力新闻史论研究者及爱好者对戈著和早期中国新闻学者的新闻观及其学术贡献,有更深刻的认识。出自同样的愿望,我们在影印原版戈氏著作的同时,除了添加卓南生撰写的“导言”:《〈中国报学史〉与中国新闻史研究——兼论戈公振对“报学”的迷思与烦恼》之外,还附录下列几篇文章作为“解题”,以供读者参考和借鉴:01.方汉奇:《戈公振著〈中国报学史〉再版序》(初稿发表于2011年)02.宁树藩:《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初稿发表于1962年)03.卓南生:《中国近代报业史研究的线索与误区——兼论日本“官版翻刻汉字新闻”与戈公振的困惑》(初稿发表于2012年)04.刘扬:《〈中国报学史〉版本流变考》(初稿发表于2007年)
新闻学:戈公振
《中国近代新文学名著系列丛书》整理再版了近代在中国用中文出版的经典新闻学著作,所涉及的图书既有专著、教材,也有译著,全面涵盖了新闻学理论、新闻业务、新闻史等领域,成书年份前后跨越40年。在这40年间,中国的新闻学科从无到有、从借鉴到创新,成就巨大。对这些著作的再次出版,为研究中国近代新闻学提供了珍贵的史料,绘制了中国近代新闻学的全景,度量了中国近代新闻学的厚度,填补了该领域空白,也为纪念中国新闻学诞生100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 《中国近代新文学名著系列丛书》请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兼新闻传播学科召集人郑保卫,及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新闻学首席专家雷跃捷对《中国近代新文学名著系列丛书》的内容进行了审定,并根据专家的意见进行了修改。在此对两位专家所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历史原因,《中国近代新文学名著系列丛书》中的个别图书存在一些问题,为保存历史原貌,为研究者提供一手的参考资料,影印时均基本保持其原貌,未作大的删改,希望读者结合当时的历史条件和历史环境,对其中的观点进行批判性借鉴。原书中存在一些错别字、漏字和排版错误,我们在影印时均未做改动,敬请读者注意, 由于原书出版年代久远,《中国近代新文学名著系列丛书》中的许多书籍难觅其踪,存世数量稀少,版权状况极其复杂。为了保证《中国近代新文学名著系列丛书》的学术性和完整性,我们将具有价值的图书先行选入其中,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力图保存中国新闻史珍贵的历史资料。版权所有人若有异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为更好地体现中国近代新闻学的发展脉络,《中国近代新文学名著系列丛书》特别收录了欧美学者休曼的《实用新闻学》、斯蒂德的《新闻学的理论与实际》;日本学者松本君平的《新闻学》、后藤武男的《新闻纸研究》、杉村广太郎的《新闻概论》。当年这些书的出版对中国近代新闻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