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望舒
戴望舒(原名:戴梦鸥,1905年-1950年2月28日),名承,字朝安,浙江杭州人,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翻译家。 戴望舒的诗继承和发展了后期新月派、20世纪20年代末象征诗派的诗风,开启了现代诗派的时代,因此被视为现代诗派“诗坛的首领”,他也因为诗作《雨巷》一度被人称为“雨巷诗人”。著有诗集《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等。
雨巷:戴望舒诗集
17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4.2%
该书属于中国现代著名诗人的代表作品系列之一。小开本精装,既便于阅读,也便于收藏。由表及里,诗味隽永。同系列的图书还有《美与爱——闻一多诗集》《繁星春水——冰心诗集》《雪花的快乐——徐志摩诗集》《一朵野花——陈梦家诗集》《寒夜——卞之琳诗集》《别丢掉——林徽因诗集》《一个旧日的梦想——冯至诗集》《海恋——穆旦诗集》等。
望舒草
3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68.0%
《望舒草》是戴望舒1933年出版的诗集。《望舒草》中西交融的象征艺术是通过戴望舒对“淳朴与微妙”的诗歌特质的极力追求而形成的。戴望舒以《望舒草》开创了现代汉语诗歌独特的“忧郁”风格。
雨巷:戴望舒诗选
3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61.8%
本书节选了戴望舒各个时期最著名的诗。其中以《雨巷》为代表。集中反映了戴望舒先生在诗歌创作过程中思想变化历程。
戴望舒诗全集
2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48.6%
《戴望舒诗全集》收录了戴望舒的全部诗作+所有译诗,不仅包括了一位传奇诗人和他所有传奇的诗,还囊括了雨果、普希金、叶赛宁、波德莱尔、洛尔迦等大师珍贵译作,是一部完整展现戴望舒创作轨迹、艺术风格、翻译成就的诗歌全集。它集中反映了戴望舒在诗歌创作和翻译过程中的思想变化历程,有利于你对戴望舒及其作品进行宏观的把握和微观的理解。另外,书中的语言朗朗上口,风格哀婉、清新隽永、意味深长,让你在阅读之中如沐春风,也会让你在淡淡的哀伤中品位人生的意义。
诗意日常:徐志摩+林徽因+最美民国诗(全3册)
1人今日阅读
“诗意日常”系列套装共三册。《万幸得以相逢:徐志摩的诗》甄选徐志摩106篇精华诗作,收录徐志摩代表作品《偶然》《再别康桥》《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个方向吹》等篇目。精选版本全新审定,“爱、美、自由”三大主题分类,作者的诗歌诗骨清奇,诗象鲜明,与他诗意传奇的一生交相辉映。 《岁月待你可好:林徽因的诗》甄选林徽因81篇精华诗作,“才、情、气”三大主题分类,精选底本全新审定,书中不仅收录《你是人间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林徽因代表作,还收录其作为中国第一代女建筑学家有关建筑之美的演讲文字,及其当年写给徐志摩的“分手”信、为人母后写给年幼女儿的暖心文字,全方位展现这位不同身份下焕发着不同光彩的传奇才女,还原一个被误读久的林徽因。 《字字皆你:最美民国诗》收录戴望舒、刘半农、胡适等19位民国大师级诗人的精华诗作,这些诗歌音律优美、辞藻丰富、句式整饬匀称,且带有那一年代独有的情怀与浪漫,洋溢着汉语之美,带你领略穿越时空的绝美诗情,体味“字字皆你”的纯真与轻愁。
以我眼泪还你柔情:丁香诗人戴望舒的爱
1人今日阅读
戴望舒,曾用笔名梦鸥、梦鸥生、信芳、江思等。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翻译家。戴望舒一生与三位女性有不解之缘,他的初恋是施蛰存的妹妹施绛年,而他的第一任妻子是穆时英的妹妹穆丽娟,第二任夫人是杨静,然而三位女性却并没有哪一位能与他相持一生,最后只留下令诗人的一生难以释怀的爱情悲剧,令人唏嘘。戴望舒的文字上承晚唐温李之光泽,后沐法国象征诗派之芬芳,集古典之唯美与现代之朦胧于一身,堪为诗中之王!本书精选戴望舒书信集和经典爱情诗歌,让读者在书中看到诗人的才华
戴望舒诗集
1人今日阅读
《戴望舒诗集》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戴望舒的诗歌精华汇集。戴望舒被誉为“雨巷诗人”,他的诗歌情感细腻,意象朦胧,充满了忧郁和感伤,同时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切关注。这部诗集展现了戴望舒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是中国现代诗歌宝库中的瑰宝,深受读者喜爱。
我的记忆
1人今日阅读
《我的记忆》是著名作家、诗人戴望舒的散文集,以其深情细腻的笔触,回忆了过往生活的点点滴滴。书中不仅记录了个人的成长经历、情感波折,还穿插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戴望舒以其独特的文学魅力,将记忆中的片段编织成一幅幅动人心弦的画面,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厚重。
戴望舒诗选
1人今日阅读
《戴望舒诗选》较为全面地收入了中国现代诗派代表人物戴望舒的诗歌作品。戴望舒是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翻译家,因代表作《雨巷》而蜚声诗坛,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读者。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因其风格独特的诗作,被称为现代诗派“诗坛领袖”。戴望舒深受中西文学和文化影响,其诗歌创作虽然是现代诗的形式,却蕴含了古典意味的生命感受,主题和表现形式具有古典的、传统的意味,具有审美张力,至今仍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中国名家经典集(全8册)
1人今日阅读
用残损的手掌抚摸记忆,在寂寞的雨巷邂逅诗歌。戴望舒是中国现代杰出的诗人、翻译家和古典文学学者,被称为“现代派”诗人的领袖。他有着浓厚的文化修养和艺术才能,在毕生的文学实践中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本书收录了戴望舒的经典诗歌、散文、短篇小说和他的部分翻译作品,基本上反映了作者的创作思想和艺术魅力。
戴望舒作品集(四)(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1人今日阅读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戴望舒作品集(4)》本书分为小小的死亡之歌、呜咽、关于迦尔西亚·洛尔迦等部分。
戴望舒作品(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文库)
1人今日阅读
这本《戴望舒经典作品选》收录了“雨巷诗人”戴望舒的作品。《戴望舒经典作品选》收录了《夏夜之梦》;《幸福》;《屋子会充满了蔷薇》;《我爱那如此温柔的驴子》;《少女》;《树脂流着》;《天要下雪了》;《为带驴子上天堂而祈祷》;《心灵出去》;《假门或肖像》;《白与黑》;《同样的数目》;《夜深》;《肖像》;《生活》;《心脏》;《一头灰色的中国牛》等作品。
雨巷(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雨巷》收入其诗歌,散文和诗论。其中《雨巷》以其优美、伤感、惆怅、朦胧而富于音乐美的特性,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他也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
戴望舒作品集:流浪人的夜歌
本书收录了戴望舒各个时期不同风格的诗歌与代表散文。戴望舒早期诗歌伤感哀婉,意象朦胧、含蓄,抒发寂寥、惆怅、迷惘的情绪;后期诗歌表现了浓烈的爱国热情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诗风变为刚健醇厚,语言洗练质朴。其散文清新隽永、意味深长,同样有着浓郁的诗的味道。
你出现在,我诗里的每一页
《你出现在,我诗里的每一页》——收录的是戴望舒创作和翻译的经典诗歌,以及最能代表其风格特点的散文作品。内容或是抒发个人的情感,或是表现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或是表现超越个人情感的高层次内涵和蓬勃的生命力,或是描写个人的见闻和感受。全书意境朦胧,语言节奏感强,诗体富于散文美,风格哀婉清新,展现了戴望舒诗文的独特艺术价值。
我是一个寂寞的夜行人:戴望舒诗文精选
这是一本戴望舒的作品精选集。他的诗歌既浸染着中国古典文化的情愫,又受到外来诗潮尤其是法国象征诗派的影响。在其短暂的一生中,除了创作大量脍炙人口的诗歌,翻译了众多外国作品,同时还创作了大量散文,内容包括生活感悟、旅行游记、外国作家评传,甚至有中国古代小说和戏曲研究论文。而本书精选了戴望舒的代表性诗作、译作及部分散文、书信、小说等,基本涵盖了戴望舒作品的精华,不但有助于了解戴望舒的作品与写作特点,还有助于对国外的多位著名诗人的作品形成全面系统的认识,从中感受到诗与文的魅力。
戴望舒诗文:雨巷
戴望舒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蜚声中国文坛的天才诗人,他以别样的诗情与诗艺在诗坛上独树一帜,成为现代派诗歌的代表人物。他的成名作《雨巷》含蓄地表现出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本书收录了戴望舒文学作品中的散文、诗歌、书信等,让读者领略到戴望舒创作的另一种美。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可读性和收藏价值。
戴望舒诗选
本书是著名诗人戴望舒先生精选新诗集。本书收录的作品包括夕阳下、寒风中闻雀声、自家伤感、生涯、流浪人的夜歌、可知、静夜、山行、残花的泪、十四行、雨巷、不要这样盈盈地相看、回了心儿吧、残叶之歌等戴望舒诗作名篇。具有一定的文学鉴赏价值。
戴望舒诗歌精品
中国现代文学早期的发展﹐是在广大作家吸取外来文学营养使之民族化并继承民族传统使之现代化的过程中奠定基础的。对于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与西方外来文化的问题,他们打破了抱残守缺的国粹主义思想,进行了有效革新,曾对西方各个历史时期的文艺思潮、文学流派,包括各种文学形式、表现手法等,进行了全面介绍与广泛吸收,同时对我国传统文学遗产也进行了重新评价。这对促进思想与艺术的解放,促进文学的现代化,起到了重要作用,从而形成了现代文学的繁荣局面,促进了广大民众的觉醒。接过20世纪中国文学作家的思想圣火,实现新时代民族文化复兴的中国梦,这是广大作家和读者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为此,我们从诗歌、散文、小说三大文学体裁着手,特别编辑了这套《中国文学名家精品》,精选了许多文学名家的精品力作,代表了中国20世纪文学的高度,具有极强的权威性、可读性和艺术性。这些文学名家,都是中国20世纪现代文学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工程师,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发展,对于复兴中国文化具有深远的启迪作用。
戴望舒精品诗选集
戴望舒在二十年代末和三十年代初因《雨巷》等风格独特的诗作被人称为现代诗派“诗坛领袖”。他的诗《雨巷》显示了新月派向现代派过渡的趋向,而《我底记忆》则成为了现代诗派的起点。戴望舒作为一位深受中西文学和文化影响的诗人,他的诗以忧郁情思为基点,诗歌中所蕴含的既有古典意味的生命感受,又有西方诗歌中的田园乡愁与牧歌情怀等人间情怀的流露,兼具东西方诗的神韵。本诗集收集了他的《雨巷》《我的记忆》《望舒草》《灾难的岁月》《流浪人的夜歌》等精华作品及翻译的外国名家的系列诗集等。
戴望舒散文集
戴望舒在二十年代末和三十年代初因《雨巷》等风格独特的诗作被人称为现代诗派“诗坛领袖”。他的诗《雨巷》显示了新月派向现代派过渡的趋向,而《我底记忆》则成为了现代诗派的起点。戴望舒作为一位深受中西文学和文化影响的诗人,他的诗以忧郁情思为基点,诗歌中所蕴含的既有古典意味的生命感受,又有西方诗歌中的田园乡愁与牧歌情怀等人间情怀的流露,兼具东西方诗的神韵。本散文集为其作品精选集,收集了他的《夜莺》《我的旅伴》等精华作品。
流浪人的夜歌(经典悦读)
这本诗集选编了戴望舒诗歌创作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在这些诗里,诗人透过感觉、想象和朦胧的情绪展示那一代知识分子的心灵轨迹,那些忽快忽慢的停顿是他的叹息,那些长长短短的文字是他的探索与决心。诗歌是诗人对生命的凝视,透过他的诗,我们会读到一种充满自我意识、充满叙述感的人生。戴望舒的大部分诗作都像他那首著名的《雨巷》一般,笼罩着潮湿忧愁的气氛,诗行间仿佛游走着漂泊的旅人。那些忽快忽慢的停顿是他的叹息,长长短短的文字是他的探索与决心。在他这里诗被当成一种人生,一种充满自我意识,充满叙述感的人生。在他这里诗变成了对整个生命的凝视。
我底记忆
《我的记忆》是现代诗人戴望舒于1927年创作的一首新诗。此诗是诗人咀嚼过去生活的记忆,以其心境所作,此记忆忠实、亲切,是慰藉生活的密友,也是一种心酸而幸福的心境。诗人为了写出这种心境,把记忆拟人化了,用各种具体生动的意象来表达这种抽象的情绪,使读者能直接地感受到了诗人所传达的情感和精神,极富自由体诗散文美。
望舒诗稿
戴望舒,中国现代诗派诗坛领袖,融中国古典诗歌和法国象征主义于一炉,感悟诗之华美,体悟文学世界之缤纷。 《望舒诗稿》是戴望舒在1937年出版的诗集,有名的《雨巷》《我的记忆》都收录在这部诗集中。戴望舒的诗歌把传统诗歌的意象和现代象征手法不露痕迹地结合在一起,表现了诗人身处理想失落的现代社会,不愿舍弃却又无力追回的挣扎的无奈和哀伤。他善于用亲切的日常口语说话的调子,将复杂化、精微化的现代人的感受含蓄地表达出来。现代人追求理想的执着的表达是清楚的,但追求中的疲倦和感伤又是迷惘的、朦胧的、含蓄的,这种既明朗又迷惘的风格,正适合于表现现代人矛盾的心绪。
灾难的岁月
新诗拓荒者戴望舒最后一本诗集,收录24首诗。前9首诗写于游学法国后期到抗战前夕,为个人心境的抒写,其中交织着关于历史与个体,生与死,永恒和有限的人生沉思。后16首诗写于抗战期间,诗风转换,写出了个人的创痛和渴望,写出了民族的集体创痛和渴望,建立了具有个人特色的民族灾难的历史抒写。
戴望舒小说集
戴望舒,中国现代诗派诗坛领袖,融中国古典诗歌和法国象征主义于一炉,感悟诗之华美,体悟文学世界之缤纷。 《戴望舒小说集》收录了戴望舒所著的《债》《母爱》《卖艺童子》三篇短篇小说。
戴望舒杂文集
戴望舒(1905年11月5日-1950年2月28日),男,名承,字朝安,小名海山,浙江省杭州市人。后曾用笔名梦鸥、梦鸥生、信芳、江思等。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翻译家等。他先后在鸳鸯蝴蝶派的刊物上发表过三篇小说:《债》、《卖艺童子》和《母爱》。曾经和杜衡、张天翼和施蛰存等人成立了一个名谓“兰社”的文学小团体,创办了《兰友》旬刊。1950年戴望舒在北京病逝,享年45岁。
戴望舒书信集
戴望舒(1905年11月5日-1950年2月28日),男,名承,字朝安,小名海山,浙江省杭州市人。后曾用笔名梦鸥、梦鸥生、信芳、江思等。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翻译家等。他先后在鸳鸯蝴蝶派的刊物上发表过三篇小说:《债》、《卖艺童子》和《母爱》。曾经和杜衡、张天翼和施蛰存等人成立了一个名谓“兰社”的文学小团体,创办了《兰友》旬刊。1950年戴望舒在北京病逝,享年45岁。
戴望舒诗歌精品
本书分三辑,收录了戴望舒《雨巷》、《我底记忆》、 《路上的小语》、《林下的小语》等诗歌作品。
雨巷(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雨巷》收入其诗歌,散文和诗论。其中《雨巷》以其优美、伤感、惆怅、朦胧而富于音乐美的特性,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他也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 在新诗发展中,戴望舒是以少的作品而领袖一个艺术流派的著名诗人,有诗集《我的记忆》、《望舒草》、《灾难的岁月》等。其诗作受晚唐温庭筠、李商隐和法国象征派诗人魏尔伦、果尔蒙、耶麦等的影响较大。作为现代派新诗的举旗人,无论在诗歌理论还是创作实践上,都对中国新诗的发展产生过极大的影响。
民国最美散文典藏系列:戴望舒卷
"戴望舒(1905—1950) 中国诗人。浙江杭县(今杭州)人。在上海震旦大学学习期间开始写诗。曾赴法国留学。抗日战争时期在香港参加进步文化运动,宣传抗日。1941年日军占领香港后被捕入狱。1949年离开香港到北京,次年病逝。生前结集出版的诗集有《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对月》等。译作有梵•第根《比较文学论》等。 戴望舒作为一位深受中西文学和文化影响的诗人,他的诗以忧郁情思为基点,诗歌中所蕴含的既有古典意味的生命感受,又有西方诗歌中的田园乡愁与牧歌情怀等人间情怀的流露,兼具东西方诗的神韵。本散文集为其作品精选集,收集了他的《夜莺》等精华作品。 "
丁香花开满巷暖
《丁香花开满巷暖》主要内容包括:我的记忆、望舒草、灾难的岁月、集外拾遗、波特莱尔《恶之花》掇英、魏尔伦作品、阿波里奈尔作品、普希金作品、叶塞宁作品、耶麦作品、许拜维艾尔作品、爱吕雅作品等等。
戴望舒诗全集: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
《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戴望舒诗全集》收录戴望舒曾出版过的全部诗歌作品,另收录一些未曾入辑的佚诗,并附录了《诗论零札》。戴望舒的诗作既承接中国古典诗词的余泽,又旁采西方象征主义的精华,以独特的音乐美和意境美开创了中国现代诗的新纪元。戴望舒被推为现代诗的领袖,他的诗歌也可以看做是中国现代诗开始成熟的标志。
戴望舒的诗
书收录戴望舒《我的记忆》、《望舒草》、《灾难的岁月》诗稿,以及大部分译诗,体现了戴望舒各个时期不同体裁、风格的主要作品。 戴望舒的诗不仅在新诗艺术上进行着勇敢的、不懈的探寻和创造,还以严谨而又独具特色的艺术实践和大量精美璀璨的译诗,拓宽着新诗的发展路径。无论是透过感觉、想象和朦胧的情绪所展示的中国一代知识分子的心灵轨迹,还是在新诗艺术成长过程中的试验、突破、创新,戴望舒都给中国现代文学史留下了一笔宝贵的历史财富。
灾难的岁月
写出了个人的创痛和渴望,写出了民族的集体创痛和渴望,建立了具有个人特色的民族灾难的历史抒写。
雨巷
《雨巷》是中国诗人戴望舒1927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诗中描写了主人公“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而又寂寥的雨巷。他怀着一种缥缈的希望,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这个姑娘有着丁香一样的颜色与芬芳,而她的内心却结着忧愁、哀怨。他逢着了这样的姑娘,然而转瞬即逝,“像梦中飘过”,她的颜色、芬芳、“太息般的眼光”以及“丁香般的惆怅”统统消散在“雨的哀曲里”。他依旧“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而又寂寥的雨巷,依旧怀着希望,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安达路西亚水手的夜曲
戴望舒,浙江杭州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1925年入上海震旦大学习法文,开始受到法国象征派的影响,1926年参加共青团,1928年后成为水沫社和其后的《现代》杂志的作者之一,创作现代派诗歌,1932年留学法国、西班牙。1938年赴香港,主编《星岛日报》副刊。1941年底香港沦陷,被日军以抗日罪名下狱,在狱中保持了民族气节,次年春被营救出狱。抗战胜利后回上海教书,1949年春北上至解放区。1950年因病逝世。早期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和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诗风显得明朗、沉挚。
安灵曲
戴望舒,浙江杭州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1925年入上海震旦大学习法文,开始受到法国象征派的影响,1926年参加共青团,1928年后成为水沫社和其后的《现代》杂志的作者之一,创作现代派诗歌,1932年留学法国、西班牙。1938年赴香港,主编《星岛日报》副刊。1941年底香港沦陷,被日军以抗日罪名下狱,在狱中保持了民族气节,次年春被营救出狱。抗战胜利后回上海教书,1949年春北上至解放区。1950年因病逝世。早期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和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诗风显得明朗、沉挚。
勃列达尼的下午
戴望舒,浙江杭州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1925年入上海震旦大学习法文,开始受到法国象征派的影响,1926年参加共青团,1928年后成为水沫社和其后的《现代》杂志的作者之一,创作现代派诗歌,1932年留学法国、西班牙。1938年赴香港,主编《星岛日报》副刊。1941年底香港沦陷,被日军以抗日罪名下狱,在狱中保持了民族气节,次年春被营救出狱。抗战胜利后回上海教书,1949年春北上至解放区。1950年因病逝世。早期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和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诗风显得明朗、沉挚。
戴望舒书信集
戴望舒,浙江杭州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1925年入上海震旦大学习法文,开始受到法国象征派的影响,1926年参加共青团,1928年后成为水沫社和其后的《现代》杂志的作者之一,创作现代派诗歌,1932年留学法国、西班牙。1938年赴香港,主编《星岛日报》副刊。1941年底香港沦陷,被日军以抗日罪名下狱,在狱中保持了民族气节,次年春被营救出狱。抗战胜利后回上海教书,1949年春北上至解放区。1950年因病逝世。早期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和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诗风显得明朗、沉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