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小字阿瞒,出生于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诗人,东汉末年权相,太尉曹嵩之子,曹魏政权的缔造者。 二十岁时,举孝廉为郎,授洛阳北部尉。后任骑都尉,参与镇压黄巾军。迁济南相,奏免贪吏,禁断淫祀。征为东郡太守,不就,称疾归家。及董卓擅政,乃散家财起兵,与袁绍等共讨董卓。192年,据兖州,分化诱降黄巾军三十余万,选其精锐编为青州军,自此兵力大振,先后击败袁术、陶谦、吕布等部。196年,迎汉献帝至许(今河南许昌东),自为司空,行车骑将军事,总揽朝政。200年,在官渡之战中大败袁绍主力,又先后削平袁尚、袁谭等势力。207年,击破乌桓,统一北方。208年,进位丞相;同年进攻荆州,与孙权、刘备联军展开赤壁之战,败归。213年,封魏公。215年,征张鲁,取汉中。次年进爵为魏王。220年,病死于洛阳,享年六十六岁。儿子曹丕代汉称帝后,追尊曹操为太祖武皇帝,葬于高陵。
孙子兵法(插图珍藏本)
28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3.3%
《孙子兵法》是我国zui古老、zui杰出的一部兵书,历来备受推崇,研习者辈出。 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为《孙子兵法》作注的乃一代枭雄曹操,其注字里行间不乏真知灼见。当代著名军事家郭化若将军更是长期研究《孙子兵法》,不但为《孙子兵法》全文作了校勘、注释、今译,还撰写了题解及考订、评论文字,既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又浅显易懂。 本书即在郭化若孙子译注的基础上加上了从宋本《十一家注孙子》中辑出的曹操的注,将孙武、曹操、郭化若的军事思想融为一书,以裨读者把握我国两千年来兵学之精华。书中50余幅版画插图精选自北宋兵书《武经总要》,供读者观览中国古代兵器装备之丰富多样。
曹操集
1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93.9%
《曹操集》编于1959年,分为诗集、文集、孙子注、附录、补遗几个部分,是对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操著述及相关资料搜集得比较齐备的本子。诗集、文集以丁福保《汉魏六朝名家集》本《魏武帝集》为底本,稍加整理和补充。增加的《孙子注》,取自《孙子十家注》。附录则有《三国志》魏武本纪(含裴松之注)、江耦所编《曹操年表》以及节录自姚振宗《三国艺文志》的《曹操著作考》。补遗则包括三条佚文。
三曹诗选
9人今日阅读
"三曹"作为建安文学的杰出代表和先驱,他们在政治和文学两大领域均享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部作品精心收录了"三曹"的50余篇具有深刻意义的作品,通过这些诗作,我们能够窥见那个时代的鲜明风貌,感受到他们崇高的艺术追求,以及他们对现实社会所展现出的深切人文关怀。
曹操讲读《孙子兵法》
9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95.0%
本书辑《孙子兵法》原文、曹操注原文以及如上两种原文的注释译文。注释译文详尽,凡重要概念、典故均予以说明,译文力求简洁准确。本书更创造性地结合了以曹操为主的三国战争案例对《孙子兵法》与曹操注重点加以讲解,以案例解经典、系统叙说《孙子兵法》,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孙子和曹操的军事哲学思想。本书不仅是一部解读《孙子兵法》的著作,也是一部解读三国军事战争的历史著作。
曹操集全鉴
3人今日阅读
曹操(公元155--220年)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对于文学也有很深的造诣。他的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很值得研究。由于目前市面上缺乏一部完整收录曹操著作且质量较好的整理本,我们重印了这本曹操集。这个集子是一九五九年编印的,以丁福保的汉魏六朝名家集本魏武帝集为底本,稍加整理和补充。诗文部分,曾用三国志、宋书乐志、乐府诗集以及各种类书作了对校,并注明了出处。
曹操诗选
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97.6%
甄选汇编曹操一生所创诗作,今存近20余篇,皆为乐府诗体,主题涉猎“时事评论”“表述理想”“游玩畅想”。诗歌作品朴实无华、不尚藻饰,以感情深挚、气韵沉雄取胜,在诗歌情调上,则以慷慨悲凉为其特色。
魏晋诗选辑
1人今日阅读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魏晋之际,是我国诗歌发展的一个繁荣期,三曹、七子、七贤……都拓展了诗歌的内容和情调。随着清谈的流行,诗坛曾形成一种玄言诗派,洋溢老庄哲理。至陶渊明出现,又创造山水田园诗派,而以谢灵运卓然大成。要言之,魏晋诗是有风骨、有魅力而且有兴寄的。正如陈子昂所论:“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然而文献有可征者。仆尝暇时观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我国是诗的国度,而魏晋之诗,就是唐诗来临前,一个清雅、秀丽的上行期。
孙子略解
1人今日阅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孙子略解
《孙子略解》(即《孙子注》),曹操著,开创整理注释《孙子兵法》十三篇的先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军事理论。其“兵以义动”的战争观,因事设奇、任势制胜的“诡诈论”,注重后勤保障和加强水军建设的远见,颇受后世推重。
魏武帝集
曹操生前为魏王,死后追尊为魏武帝,别集因而得此名。
孙子略解
开创整理注释《孙子兵法》十三篇的先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军事理论。其“兵以义动”的战争观,因事设奇、任势制胜的“诡诈论”,注重后勤保障和加强水军建设的远见,颇受后世推崇。
曹氏诗选
本书包含《曹操诗选》《曹丕诗选》《曹植诗选》。甄选汇编曹操一生所创诗作,今存近20余篇,皆为乐府诗体,主题涉猎“时事评论”“表述理想”“游玩畅想”。诗歌作品朴实无华、不尚藻饰,以感情深挚、气韵沉雄取胜,在诗歌情调上,则以慷慨悲凉为其特色。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是春秋末期孙武所撰,也是世界公认的现存古老的军事理论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本书揭示了战争的若干客观规律,具有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在世界军事史中占有极高的地位,被译成英、法、德、日等多国语言,广为传布。全书共13篇。本书附录部分是“武经七书”其余6部,分别是《吴子兵法》《司马法》《六韬》《黄石公三略》《尉缭子》《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魏武帝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十一家注孙子
《孙子兵法》是兵学史上z重要的典籍,《十一家注孙子》是《孙子兵法》z为重要的传本。该书汇集曹操、杜牧、李筌、王皙、梅尧臣、贾林、张预等十一家注释,使《孙子兵法》一书的内容更为丰满。各家注释不仅解释文字、疏通文意,而且加入了大量饶有趣味的历史故事,这样使对作战谋略的阐释不流于单纯的说理,如此读者能更深刻地理解兵家策略。本书所据底本为宋刊本。1.当前流通的《孙子兵法》中z善之本,注释丰富,校勘精良;2.简体横排。
十一家注孙子校理:新编诸子集成
《十一家注孙子校理:新编诸子集成》是我国古籍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早的一批子书产生在春秋未到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中,其中不少是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珍贵结晶。秦漠以后的整个封建社会中,遗有不少思想家和学者写过类似的著作,其中也不乏优秀的作品。五十年代,中华书局修订重印了建国前由原世界书局出版的诸子集成。这套丛书汇集了清代学者校勘、注释子书的成果,较为适合学术研究的需要。但其中未能包括近几十年特别是建国后一些学者整理子书的新成果,所收的子书种类不够多,断句、排印尚有不少错误,决定重编辑出版一套新编诸子集成。 新编诸子集成收入先秦到唐五代的子书,着重选收与哲学、思想史的研究关系较密切的。个别不属于子部的书如班固的白虎通义,因与哲学、思想史的研究关系较密切,也拟选人(用清东立疏证)。
古典名著普及文库:曹操集
本书为曹操的诗文集,收录了曹操20余首诗歌及100余篇文章,较为全面地展现了曹操的文学才华与政治、军事才能,从中可以窥见一代枭雄戎马倥偬、雄奇瑰丽的人生。 书中诗文的翻译,为爱惜原文的韵味与行文气势,作者在艰难尴尬的选择中宁保留文白夹杂的格涩,而不愿以白话本身的“流畅”媚俗,在勉为其难的语言跋涉中取一种体验和意味与原作的神似而已。 书中的诗文内容,主要参阅了中华书局一九七四年版《曹操集》,同时参校了其他一些版本。篇目顺序,诗集、文集均以时间先后为次重新编排,时间无考者列于后。据考非曹操所作的《塘上行》、《兵书接要》等不收。
三曹诗词集/诗词大家
曹操、曹丕、曹植合称“三曹”,是建安时期十分优秀的三位诗人,他们雅爱词章,提倡文学,并且身体力行, 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本书精心择取曹操和曹丕、曹植父子代表性的诗文,进行注释品评,对于读者了解欣赏汉魏之交建安文学的发展极有帮助。
曹魏父子诗选
曹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是建安文学的创始人和奠基人。建安文学,在我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汉朝末年,天下大乱,社会处于动荡时期,曹魏外定武功,内兴文学,率先打破汉赋对诗文发展的束缚,倡导并推行以质朴刚健、慨慷陈辞为特征的新诗风格。曹操身体力行,不乏佳作。其子曹丕、曹植,继承父志,亦多有建树。
职业能力测试范本
职业能力测试范本,ISBN:9787810796439,作者:曹操战
中国家庭基本藏书·名家选集卷:三曹诗集
《三曹诗集(修订版)》为《中国家庭基本藏书·名家选集卷》之一,旨在为普通读者提供一个通俗易懂的读本。在古今中外文学史上,父子三人同登文学殿堂的不多,能同领风骚的则更少。值得称道的是,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人不但同登文学殿堂,而且以其辉煌的思想成就和艺术成就引领了一个时代的文学,三曹诗歌创作是否有共同的题材和思想倾向呢?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顺应时代潮流,表达追求建功立业的人生理想和抱负;二是借乐府旧题集中笔墨抒写游仙。曹操、曹丕、曹植合称三曹,是建安时代最为优秀的诗人,才高八斗的典故即出自于曹植。三曹雅爱词章,不但以帝王之尊、公子之豪提倡文学,促成了五言古体诗歌的黄金时代,而且身体力行,创作了各具风格的名篇佳作:曹操的诗悲凉慷慨,气韵沉雄;曹丕的诗纤巧细密,清新明丽;曹植的诗则骨气充盈,淋漓悲壮,对后代诗人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曹操集
《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曹操集》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魏武帝集》为底本,参校冯惟讷《诗纪》、严可均《全三国文》、丁福保《汉魏六朝名家集·魏武帝集》、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六朝诗》,参考中华书局《曹操集》《曹操集译注》,择善而从。本书编排次序,参考《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魏武帝集》次序,而略作调整。先诗后文,再《孙子兵法注》。所收之文,按照令、教、表、奏事、策、书、尺牍、祭文的顺序。其中《孙子序》一文抽出,移置《孙子兵法注》之前。诗文部分,以类相从,并按照编年排列,疑不能明者,考其内容,判断大致时间,编排于相应内容之后。其中,“导读”,考证史实,辨别疑案,论述思想,阐述贡献,分析文学成就,在微观研究基础上,纵论其宏观意义。“注释”,力求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对少数语典、事典以及理解作品必不可少的相关史实,也略加说明或考释。“点评”,批阅文心,赏析诗艺,揭示其现实人生意义。其中,旁批,注重诗眼、文眼,以及前人经典评价,意在阅读提示;篇末评,注重背景、思想、艺术、文境、意义,务求抓住特点,深入阐释。力求“导读”“注释”“点评”三者之间构成学术信息或审美判断上的网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