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禺
曹禺(原名万家宝,1910年9月24日—1996年12月13日),字小石,出生于天津,中国现代话剧史上成就最高的剧作家,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代表作品有《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 曹禺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开拓者之一,历任中国文联常委委员、执行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副主席;北京市文联主席等职务。1996年12月13日辞世,享年86岁。
曹禺代表作:雷雨·原野(套装上下册)
《曹禺代表作:雷雨·原野(套装上下册)》收录了曹禺的代表作《雷雨》、《日出》、《原野》等。《雷雨》是一部纠缠着复杂的血缘关系、聚集着许多的巧合、但却透露着必然的悲剧。《原野》通过一个农民复仇的悲剧故事,深刻地展示了作家对“命运”的困惑以及对神秘宇宙的哲学思考。
日出
暂无简介
曹禺戏剧全集(1—5卷)(套装共5卷)
《曹禺戏剧全集(1—5卷)(套装共5卷)》,是在古今中外文学经典的出版事业中久负盛名的人民文学出版社,首次为作者编辑出版的一套话剧全集,共计五卷。第一卷收入《雷雨》、《日出》,第二卷收入《原野》、《黑子二十八》、《蜕变》,第三卷收入《北京人》、《家》,第四卷收入《正在想》、《桥》、《明朗的天》,第五卷收入《胆剑篇》、《王昭君》,囊括了包含作者的“四大名剧”在内,其一生创作的全部话剧作品。所据底本均为初版本,是学习、研究曹禺话剧经典作品,以及中国话剧发展历史的一套必备的作者剧作全集。 《雷雨》通过周、鲁两家前后三十年人物之间的复杂的情感纠葛和矛盾冲突,激动人心地展现了爱情、人生与命运的无法摆脱的残酷的悲剧性质。《日出》则深刻地揭示了在金钱的魔鬼般的力量的支配下,美丽浪漫的女性陈白露畸变为高级交际花的人生悲剧。《原野》写的是复仇者最终坠入了罪感的深渊和灵魂的分裂。《北京人》生动地表现了老北京的传统封建大家庭对人性的压抑,对青年人的生命力的消磨和毁灭。 曹禺是极有才华的中国现代杰出的剧作家,他的经典作品的特点是:强烈的激情、浓郁的诗意、深邃的人生哲理与独特的话剧艺术形式的完美融合。
原野
曹禺的剧作《原野》通过一个复仇的命运悲剧故事,深刻地展示出作家对"人生困境"的困惑以及对神秘宇宙的哲学思考。为了戏剧化地传达这种认识,《原野》借鉴了西方表现主义的艺术手段,参考尤金·奥尼尔的戏剧《琼斯皇帝》,并结合本民族的欣赏习惯,成功地对戏剧文本的叙述方式进行了新的探索。
核心阅读文学书系:雷雨·北京人
《核心阅读文学书系:雷雨·北京人》主要内容包括曹禺的作品,雷雨和北京人。
曹禺经典精选套装(4册)
生命始于夏,作者出于一种“情感的迫切的需要”,“以一种悲悯的情怀来俯视这群地上的人们”,通过两个在伦理血缘上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家庭,剖析了社会和历史的深重罪孽。 从1929年开始酝酿人物、构思剧本,到1933年终完成,次年发表。前后用了五年时间。虽然它是曹禺的首部话剧,但一炮打响,震动文坛,成为现代文学的经典作品,被认为是“中国话剧现实主义的基石”。
曹禺经典作品选:日出、北京人
戏剧是文学体裁中最精美、高贵的艺术形式。而中国现代戏剧的辉煌离不开曹禺,他是天才的戏剧大师。他是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的莎士比亚一点不算过分。他的戏剧才华只有写出了《茶馆》的老舍,可与之比肩。他有《雷雨》、《日出》传世,就已经不朽了。 曹禺,中国现代最杰出的剧作家之一,原名万家宝,祖籍湖北潜江,1910年8月出生于天津。在南开中学、清华大学求学时,接触并钻研了大量中外古今的文学、戏剧名著,参加了业余戏剧团体的演剧实践。在大学的学习结束后,到国立戏剧专科学校任教。抗日战争期间,随剧校迁到大后方,一面教学,一面创作和演出,以戏剧为武器,从事抗日救亡活动。新中国成立后,参与戏剧界、文艺界的领导工作,担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等职。他作为演员和导演,才华横溢,但他对中国戏剧的最大贡献是他的剧本创作。他的主要剧作有:创作于本世纪三十年代的《雷雨》、《日出》、《原野》(被称作曹禺三部曲);完成于抗日战争时期的《蜕变》、《北京人》、《家》(根据巴金同名小说改编);以及创作于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的《明朗的天》、《胆剑篇》(与梅阡、于是之合作)、《王昭君》。他一生创作的剧本不多,但他以质量取胜,几乎每一部剧作都以巨大的艺术力量打动了读者和观众。本书所收的四部剧作《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是他的十来部剧作中最优秀的、具有世界影响的代表作。 在他的戏剧里我们看见那些爱的、憎的、纯挚的情感!本书全篇收入《原野》《日出》《北京人》。
雷雨·精解速读
推荐值 80.6%
本书是河北骨干教师王青生做的对曹禺《雷雨》的导读。《雷雨》是由剧作家曹禺的话剧代表作之一。此剧以1925年前后的中国社会为背景,描写了一个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的悲剧。剧中以两个家庭、八个人物、三十年的恩怨为主线,伪善的资本家大家长周朴园,受新思想影响的单纯的少年周冲,被冷漠的家庭逼疯了和被爱情伤得体无完肤的女人蘩漪,对过去所作所为充满了罪恶感、企图逃离的周萍,还有意外归来的鲁妈,单纯着爱与被爱的四凤,受压迫的工人鲁大海,贪得无厌的管家等,不论是家庭秘密还是身世秘密,所有的矛盾都在雷雨之夜爆发,在叙述家庭矛盾纠葛、怒斥封建家庭腐朽顽固的同时,反映了更为深层的社会及时代问题。
悲剧的精神
《悲剧的精神》是作者在重庆发表的一篇讲演。当时正时国民党顽固派千方百计来破坏进步的文学运动,在那种交织着欺诈压迫的黑暗年代,作者心中更多的是愤慨和激怒。面对着令人愤慨的现实,他依然像过去一样,更加热情,更加深刻地思索,也更加明确了应该歌颂什么和反对什么。他的讲演《悲剧的精神》,可以代表他当时的心情,也表明了他的态度。他好像是讲戏剧美学,而实际上却紧紧地抓住现实,进行抨击和批判,明白地提出在那抗战的艰苦年代,到底需要怎样一种“悲剧的精神”。
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雷雨(增订版)
暂无简介
曹禺选集
新中国成立不久,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就成立了“新文学选集编辑委员会”,负责编选“新文学选集”,文化部部长茅盾任编委会主任,出版总署副署长叶圣陶、中宣部文艺处处长、作协党组书记兼副主席、《文艺报》主编丁玲、文艺理论家杨晦等任编委会委员。“新文学选集”1951年由开明书店出版,是新中国首部汇集“五四”以来作家选集的丛书。
曹禺自述:纪念曹禺先生诞辰百年
在中国话剧史上,曹禺的剧作是最具永恒生命力的,几部代表作成为永久的保留剧目。 我没作过统计,但我想,曹禺的戏在中国话剧史上,演出场次该是最多的。过去,一些职业剧团每当遭遇经营冷淡时,就拿出对策,演曹禺的戏,演《雷雨》。如今,曹禺的戏一直还是热门保留剧目。将来,仍将盛演不衰,直至永久。中国话剧人、观众都相信这一点。 自曹禺第一部剧本《雷雨》问世以来,培育了中国一代又一代话剧演员,很难数得出有哪一个中国话剧演员没演过曹禺的戏。 我平生第一次看话剧,是曹禺的戏。1942年,我15岁读高中一年级时,在学校小礼堂看一个学生剧团演《北京人》。两年后,1944年,我17岁时第一次上台演话剧,曹禺的《日出》,是我的同学苏民拉我去演戏,也是学生演剧,只是凭着浓厚的兴趣。谁料想,自此下水,毕生以此为业。 几十年,我演过6部曹禺剧作里的大大小小的角色,还导演了一部《家》。 对曹禺的剧本,有人说:“深刻!”有人说:“生动!”还有“感人!”“好看!”……很多人觉得看过难忘,引发不止的思索,也有人觉得看了他的戏,受到启迪和教育。 曹禺现象,戏剧评论家们一直在研究、发表论述,一些后来的剧作者们热衷于学他,以期创作出特色和韵味。 曹禺是天才。他在艺术创作上绝对忍受不得“一般”和“平庸”。他笔下的故事和人物都是独具魅力的。
曹禺戏剧选
《曹禺戏剧选》初版于1997年,2020年列入教育部《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收录曹禺创作于1933年到1940年的四部代表剧作,被称为四大名剧:《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以民国文化生活出版社版本为底本,作者生前修定。
王昭君
《王昭君》介绍了汉朝竟宁元年(公元前三十三年),匈奴呼韩邪单于和汉朝昭君公主和亲。故事通过和亲这件事,反映了主张汉胡民族团结和反对汉胡民族团结两种势力和思潮之间尖锐复杂的斗争。最后,呼韩邪单于在乌禅幕和苦伶仃等人的帮助下,粉碎了温敦等人的阴谋,册封昭君公主为宁胡阏氏。表现了王昭君面对着奸臣的种种诬陷,她坚定、沉着,始终坚信汉胡民族的团结,并为之奋斗了一生。王昭君为汉胡民族团结作出了贡献,她的事迹至今仍被人们传为佳话。
胆剑篇
暂无简介
家
暂无简介
雷雨/中小学生必读丛书-教育部推荐新课标同步课外阅读
《中小学生必读丛书·雷雨》是剧作家曹禺的代表作,也是中国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雷雨》剧作完全运用了三一律,两个家庭八个人物在短短一天之内发生的故事,却牵扯了过去的恩恩怨怨,剪不断,理还乱。狭小的舞台上不仅突现了伦常的矛盾、阶级的矛盾、还有个体对于环境,时代强烈不谐调的矛盾,在种种剧烈的冲突中完成了人物的塑造,其实悲剧早已潜伏在每一句台词,每一个伏笔中,只是到最后时分才终于爆发出来,化作一场倾盆雷雨,无比强烈地震撼了每个人的灵魂。 剧本以扣人心弦的情节,简练含蓄的语言,各具特色的人物,和极为丰富的潜台词。如刀刃一般在读者的心弦上缓缓滑过,那抖颤而出的余音,至今未息。在自然景物、肖像描写方面,《雷雨》特别重视音响和色彩效果,不惜用浓墨重彩表现。同时,还注意对人物的声音、气味、眼睛进行夸张的处理。
曹禺文集(套装全4册)/荆楚文库
湖北乃九省通衢,北学南学交会融通之地,文明昌盛,历代文献丰厚。守望传统,编纂荆楚文献,湖北渊源有自。清同治年间设立官书局,以整理乡邦文献为旨趣。光绪年间张之洞督鄂后,以崇文书局推进典籍集成,湖北乡贤身体力行之,编纂《湖北文徵》,集元明清三代湖北先哲遗作,收两千七百余作者文八千余篇,洋洋六百万言。卢氏兄弟辑录湖北先贤之作而成《湖北先正遣书》。至当代,武汉多所大学、图书馆在乡邦典籍整理方面亦多所用力。为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湖北省委、省政府决定编纂大型历史文献丛书《荆楚文库》。 《荆楚文库》以“抢救、保护、整理、出版”湖北文献为宗旨,分三编集藏。
中小学生必读丛书:雷雨 (中小学生新课标必读丛书)
暂无简介
明朗的天
暂无简介
世界少年文学经典文库:曹禺作品精选
曹禺所刻画的人物性格大都是复杂多面的,剧中的人物形象丰满而立体。比如,曾皓的自私老旧虽让人厌恶,但其晚景的凄凉也的确令人唏嘘;瑞贞和愫方的觉醒并不完全是自觉的,其中由于生存环境所迫被逼无奈的成分也很大。这些描写都十分符合社会与人生的真实。 在《北京人》中,其戏剧性已不像《雷雨》那样强烈,而是基本还原了生活的本真面貌,对人物的命运与出路也有了更多地思考。曹禺成功地由“雷雨期”的对人生的愤懑与狂热而转入“北京人时期”的思考与探索。 《曹禺作品精选》收录了《雷雨》的一、二、四幕和《北京人》的全部。由于《曹禺作品精选》篇幅所限,《雷雨》第三幕用一个内容梗概来做阅读上的衔接,虽不免有些遗憾,但相信小读者还是完全能够感受到曹禺剧作的独特艺术魅力的。
不尽书缘
清华大学图书馆从1912年初建至今已有近90年的历史。从北京的清华园到昆明的西南联大,她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本书汇集了杨绛、曹禺、季羡林、彭桓武、于光远、陈岱孙、文洁若、许渊冲、宗璞、资中筠、曾昭奋、徐葆耕等人的精彩文章,深情回忆他们与清华图书馆多年结下的不尽书缘。
没有说完的话
暂无简介
论剧作
《论剧作》 王朝闻,夏衍,柯灵,老舍,曹禺等合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 广东新华印刷厂印刷 字数:316,000 开本 850 X 1168毫米 1/32 印张14又1/4 1979年8月北京第一版 1979年8月广东第一次印刷 印数:00,001——20,000 书号:10019.2712
迎春集,诗经选注
《诗经选注》蒋立甫,1981年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选诗120首。
歌剧原野(op.40 缩谱 修订版)
《歌剧原野》由万方根据曹禺先生的同名话剧改编,金湘作曲,创作于1986年,经过三十年的检验,目前已是世界音乐舞台上演的歌剧保留剧目,在世界各地上演过百场。歌剧《原野》震撼美国乐坛,是一部叩开西方歌剧宫殿大门的东方歌剧。作曲者金湘在音乐艺术领域的成就,1993年被评为“20世纪华人经典”,且在1989年被评为“中国音乐名人”,1992年被评为“1991-1992年度世界名人”等。本次出版歌剧《原野》的钢琴版乐谱,在演唱与使用上更为广泛,也是音乐爱好者与学习者急需的一本乐谱。
曹禺精选集(精装版)
“世纪文学经典”精装书系,华文20世纪名家荟萃,读者和专家共同评选,名作汇聚,学者作序,宜读宜品宜藏。 《世纪文学经典:曹禺精选集》收入曹禺先生具有代表的三部话剧:《雷雨》《日出》和《原野》。 被认为是“中国话剧现实主义的基石”的《雷雨》是曹禺的处女作,被称为中国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它所展示的是一幕人生大悲剧,是命运对人残忍的作弄。专制伪善的家长,热情单纯的青年,被情爱烧疯了心的魅惑的女人,痛悔着罪孽却又不自知地犯下更大罪孽的公子哥,还有家族的秘密,身世的秘密,所有这一切在一个雷雨夜爆发。曹禺以极端的雷雨般狂飙恣肆的方式,发泄被抑压的愤懑,毁谤中国的家庭和社会。 1935年3月,著名电影演员阮玲玉自杀。曹禺甚表愤慨,于是创作《日出》。这部四幕话剧讲述了交际花陈白露受银行家潘月亭供养,直到结束时服毒自杀的故事。剧本正是通过对都市群丑和下层被侮辱被剥夺者的描写,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半殖民地中国大都市光怪陆离的社会生活图景,一方面是剥削者、“有余者”贪得无厌,醉生梦死;另一方面是被损害者、“不足者”备受侮辱。“有余者”和“不足者”形成强烈对比,表达了控诉“损不足以奉有余”的黑暗社会的主题。 1937年的三幕剧《原野》是作者一部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作品。剧作通过一个复仇的命运悲剧故事,深刻地展示出作家对“人生困境”的困惑以及对神秘宇宙的哲学思考。为了戏剧化地传达这种认识,《原野》借鉴了西方表现主义的艺术手段,并结合本民族的欣赏习惯,成功地对戏剧文本的叙述方式进行了新的探索。
已经忘却的日子 不合时宜/《收获》60周年纪念文存:珍藏版.人生访谈卷
《已经忘却的日子 不合时宜》是一部随笔集,是《收获》60周年纪念文存(珍藏版)人生访谈卷。收入著名作家曹禺散文《已经忘却的日子》、张中行散文《不合时宜》、钱谷融《且说说我自己》、 汪曾祺《随遇而安》、卞之琳《毕竟是文章误我,我误文章》、吴冠中《霜叶吐血红——自己的心路历程》、杨苡《散淡背后的执着》等散文、随笔作品四五十篇。 2017年恰逢被誉为“中国当代文学的简写本”“中国当代文学的半壁江山”的《收获》杂志创刊60周年。上海九久读书人携手《收获》杂志社、人民文学出版社隆重推出《收获》60周年纪念文存(珍藏版),这既是回望《收获》杂志的60年,更是为了回应各方人士对这一盛事的热忱关注,同时供喜爱文学的读者品阅收藏。 《收获》60周年纪念文存(珍藏版)是限量发行,由《收获》编辑部主编,选收了《收获》杂志历年发表的优秀作品,遴选范围自1957年创刊号至2017年第2期,共29卷,按不同体裁编纂,其中长篇小说11卷,中篇小说9卷、短篇小说4卷、散文4卷、人生访谈1卷,总计一百六十余部长、中、短篇小说,及一百二十余篇散文随笔作品。除长篇各卷之外,其余均以刊出时间分卷或编排目次。
大型歌剧日出曲谱(Op.110)
歌剧《日出》总谱是作曲家金湘根据曹禺同名话剧(由万方改编)写成的乐谱。《日出》是曹禺先生的代表作,以30年代初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大都市生活为背景,反映了当时光怪陆离的社会生活图景。后又由曹禺之女万方改编,金湘为其谱曲,才有了这样一部乐谱。这是金湘先生历时十年,于2015年新创作完稿的一部曲谱。这部作品既吸取我国各传统音乐素材(包括京剧,曲艺等),又大量运用现代作曲技法;既注重整体宏观概括性主题(《日出》)的统一贯穿、交响发展,又注意细致的不同人物刻画,使之成为一部融民族性、个性、戏剧性、交响性的史诗性音乐巨著。 《大型歌剧日出曲谱(Op.110)》立足于中华文化沃土,将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结合并传承,深入生活,扎根民族,反应出人民的心声,紧跟时代脉搏,是一部贴近人民,喜闻乐见的作品,同时其技法、题材、形式、内容等等方面又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对当代音乐创作具有指导意。
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定书目·曹禺剧作:雷雨日出(新课标学生版)
有许多文学大师在回忆自己的童年时,都大体说过,小时候并不曾想过长大了当个什么家。曹禺也不例外,他说他小时候绝没想过当什么剧作家,读书时,只想将来当个教书匠。他一生的希望就是能当上大学教授,研究点学问。那么他何以会走一条“话剧的道路”呢?七八岁的时候,母亲就带他去看戏。那时还只有“文明戏”,或叫“新戏”。除此,他还看了不少京戏、河北梆子、评剧等,也听过许多京韵大鼓、天津时调、河南坠子,等等。他爱看京戏,甚至演过京戏《走雪山》,还被人称道说扮相不错,很有音乐感。但给他滋养很深的,还是中国的古典文学,《左传》、《楚辞》、《四书》、《五经》、《史记》、《汉书》、唐宋诗词、元代杂剧、明清小说之类。曹禺十四岁考入天津南开中学以后,加入了南开新剧团,演了不少戏,已经初显出在戏剧方面独有的才华。可以说,曹禺的戏剧人生已经从这时起步了。他开始尝试把外国戏,像莫里哀的《悭吝人》,改编成适合中国社会情况的《财狂》,把高尔斯华绥的剧本《斗争》改成《争强》。他一方面改剧本、写戏,一方面又演戏。他参加排演的第1个戏是了西林的《压迫》。他还曾在张彭春老师的导演下,主演过易卜生的名剧《玩偶之家》中的女主角娜拉。舞台和戏剧两方面的知识自然请熟于心了。在从中学到读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期间,他读了数百种的外国剧本。也许正因为此,在写作剧本时,除了考虑舞台指示之外,他始终坚持“我的剧本总是想给读者读的”。
琥珀经典文丛: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
《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是琥珀经典文丛之一,收录了曹禺的四大名剧:《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 《雷雨》在一天的时间、两个场景中叙述了周、鲁两家人前后三十年的情感纠葛——专制严酷的家长、情欲如火的女人、单纯天真的少年、想赎罪却不觉犯下更大罪孽的公子哥、懵懂不知真相的少女、精明算计的老爹、勇武抗争的青年,他们之间由于情爱的燃烧、利益的争夺、身世的秘密等各种复杂情愫互相撕扯着,终于,所有的一切在一个雷电交加的夜晚轰然爆发,有罪的、无辜的,老的、少的,一起走向毁灭。 《日出》叙述的是交际花陈白露的故事。陈白露由银行家潘月亭供养,整日与银行家、海归、富人、演员、黑社会周旋,醉生梦死。陈白露才貌双全,出身书香门第,高学历,做过电影明星。她曾经很有生活的理想,并拥有真挚灿烂的爱情,但最终都被这个无情苍白的世界磨灭了最后一丝光亮。沦为交际花的她虽厌恶和鄙视周围的一切,但只能抱玩世不恭的生活态度。昔日的恋人方达生希图拯救她,但她无力自拔…… 《原野》讲述的是一个惊心动魄的复仇故事。仇虎的父亲和妹妹受焦阎王残忍陷害,自己也身陷囹圄,多年后终于逃脱。一心回来复仇的仇虎发现焦阎王已经死去,而昔日恋人金子已嫁焦阎王儿子焦大星。仇虎复仇的火焰并没有因此熄灭,反而燃烧得更烈。最终,仇虎抱着“父债子还”的心,设计杀死了焦大星和小黑子。复仇后,仇虎与金子,怀着巨大的恐惧,奔逃在茫茫原野上…… 《北京人》写于1940年。讲述的是一个古老守旧的士大夫家庭三代人的故事。年老体衰的祖父曾皓、聪慧却懦弱的长子曾文清、精明强势的大媳妇曾思懿、善良体贴的表妹愫芳、被包办婚姻的曾霆和瑞贞、欢乐恣肆的袁圆和她的人类学家父亲袁任敢,他们在同一屋檐下,或压抑,或张扬,或古板,或清新,或温婉,或欢肆。众人悲欢离合,挣扎浮沉,古旧的家庭行将就木,新时代、新生活即将到来。
雷雨·北京人 青少版名作名家导读 中小学生课外阅读名著
在新的21世纪的第16个年头,我国已经是一个年产40多万种图书(含4万多种童书)的出版大国。在这书山书海中,要找出阅读的中心,要找出阅读的重点,要开出一张核心阅读的书单,难于上青天。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中国教育报社、中视博尔乐(北京)传媒有限公司等单位知难而进,勇挑重担,启动了“核心阅读工程”,在互联网时代、全媒体时代、大数据时代,创造性地建立一个立体的、全方位的阅读实验体系,推广普及青少年高质高效阅读,自觉地以“核心阅读”来构筑青少年的“核心素养”和“中国精神”,这一开放而求实的举措实属难能可贵,意义深远,功德无量。
曹禺戏剧名篇
《现代文学名家名篇:曹禺戏剧名篇》收录了曹禺的戏剧作品。“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一个小故事如一盏明灯,指引着我们的方向;一本好书如一缕温暖的阳光,照耀着我们的心房。曹禺是中国现代杰出的戏剧作家,《现代文学名家名篇:曹禺戏剧名篇》收录了曹禺历久弥新的戏剧精品,这些作品散发出独特而持久的艺术魅力,发人深思,令人回味。
曹禺剧作
有许多文学大师在回忆自己的童年时,都大体说过,小时候并不曾想过长大了当个什么家。曹禺也不例外,他说他小时候绝没想过当什么剧作家,读书时,只想将来当个教书匠。他一生的希望就是能当上大学教授,研究点学问。 那么他何以会走一条“话剧的道路”呢?七八岁的时候,母亲就带他去看戏。那时还只有“文明戏”,或叫“新戏”。除此,他还看了不少京戏、河北梆子、评剧等,也听过许多京韵大鼓、天津时调、河南坠子,等等。他爱看
蜕变
暂无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