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延赤
权延赤,1945年11月26日生于内蒙古赤峰市,1970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学院,原空政创作室创作员。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多欲之年》、长篇纪实文学《走下神坛的毛泽东》等(1998年12月北京市二中院权终审判决《走下神坛的毛泽东》等6本书涉嫌抄袭共计84处16万字)。
红墙深处
8.6769人今日阅读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住进中南海。在他们身边,有一批为他的日常工作、生活起居提供服务的人员。本书正是通过毛泽东的卫士长、保健医生、专列服务员以及与之有接触的文工团演员等八位同志的回忆,揭示了毛泽东红墙内外的生活――从衣食住行到个人情趣,从日常工作到业余爱好,从身居要职的人民领袖,到作为儿子、作为丈夫、作为父亲的普通人。
走近周恩来
8.9664人今日阅读
他是共和国缔造者之一,是亿万人民爱戴的好总理,也深受国际友人的信赖与尊敬。本书是关于周恩来的一部长篇纪实作品,作者深入采访了曾在周恩来身边工作的机要秘书、军事秘书、外事秘书、警卫人员、医护人员、服务人员等,取得了最为详细具体而又生动鲜活的第一手材料,主要包括“三次预言”“四次痛哭”“五次发脾气”“六个办公室”“周恩来与酒”“夫妻之间”“周恩来逝世全过程”等。
我所知道的毛泽东
8.641人今日阅读
从延安到北京,从卫士到卫士长,15年间,李银桥一直跟随在身边。本书以问答的形式,就大家对于最感兴趣的话题,诸如:毛泽东的性格特点是什么?一生最怕什么?你见过发脾气吗?最讲究吃吗?常使最发愁的事情是什么?待人接物有什么特点?最不主张对外开放吗?等等,卫士长都一一作了解答。卫士长的认真回忆和坦率作答,为我们还原了一个真实、鲜明、立体的伟人形象,他,就是“走下神坛”的毛泽东。
毛泽东与赫鲁晓夫
8.27人今日阅读
毛泽东与赫鲁晓夫,两个社会主义大国的领袖,为了各自国家的利益,有过亲密无间的合作,也有过针锋相对的斗争。本书主要讲述了从1957年1月毛泽东第二次访苏开始,到1959年前后赫鲁晓夫两次访华,其间毛泽东与赫鲁晓夫就中苏关系及国际关系的看法上产生了分歧。这一时期,国内出现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庐山会议等重大事件,堪称多事之秋。面对咄咄逼人的赫鲁晓夫,毛泽东将如何应对和反击?大国决裂,明争暗斗,究竟谁执牛耳?
毛泽东转战陕北的日子
8.17人今日阅读
1947年3月至1948年3月,考虑到全国的战略大局,中共中央撤离延安,跟胡宗南的几十万大军在陕北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其间艰苦卓绝,险象环生,在毛泽东和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胜利完成了这次史无前例的战略大转移。本书从毛泽东率领中央机关撤出延安开始写起,写到途经佳县,沙家店战役,青化砭、羊马河和蟠龙镇三战三捷,东渡黄河,直到入驻西柏坡。细致描写了转战途中毛泽东一行与敌人斗智斗勇,与队伍患难与共,与民众血肉相依的详细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