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宇明
中国语言规划三论
1人今日阅读
重视语言生活实际问题研究,显示本书的“现实品格”。体现学术研究与管理工作相结合,致力于建立学术与管理之间的“旋转门”。着力语言规划理论研究与创新,为建立“语言规划学”做理论准备。
语言规划学研究(第10辑)
《语言规划学研究》是教育部主管,北京语言大学主办,李宇明教授主编的学术期刊,编委均为全国该领域著名专家学者。该期刊主要为国内外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研究、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研究、语言生活调查研究、少数民族语文应用研究等方面的重要成果。本期《语言规划学研究》设置了四个栏目,分别为卷首、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研究、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研究、语言测试研究,共十一篇学术论文及多位专家发言稿。本期文章均为语言规划领域研究的最新成果,对相关研究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中法语言政策研究(第三辑)
《中法语言政策研究》(第三辑)是2016年第三届“中法语言政策与规划国际研讨会”的重要成果,也是中法人文教育领域交流的重要成果,是一部对中法语言政策与规划进行系统、全面的对比研究的专著,本次研讨会主题为“语言发展与文化多样性”,内容涉及:中法两国的语言政策与规划、语言保护与文化多样性、语言服务与语言传播、汉语教育与法语教育方面的思考,基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语言对策,是本书关注的焦点。
中法语言政策研究(第二辑)
《中法语言政策研究》(第二辑)是2014年“第二届中法语言政策与规划研讨会”的重要成果,更是中法人文教育领域交流的重要成果,是一部对中法语言政策与规划进行系统、全面的对比研究的专著,内容涉及:中法两国的语言政策与规划、语言生活、语言的价值、作用与多样性、语言规范与监测、方言和地方语言政策、语言教育、推广与保护等诸多主题。是中法两国语言领域高层次交流的实录。
中国语言规划论
语言规划,既属于工作范畴,又属于学术范畴。讨论和制定语言规划,以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为目的,但要真正达到目的,又必须以严谨的学术研究作为前导,深入揭示相关的规律性,使之成为一门学问。《中国语言规划论》中的文章,或者偏重于讲工作,或者偏重于谈学术,或者甲中有乙、乙中有甲,但总体上都反映出了提高学术品位的美学理念。能说明问题的文章之一,也许是《论母语》。文章指出:母语是个民族领域的概念,反映的是个人或民族成员对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化的认同。母语直接指向民族共同语,但不指向共同语的地域变体,方言只能称为母言,不应视为母语;语言是人们“思维和交际的自然工具”,即所谓“自我表达的天然工具”,但与母语不是等同的概念。对于单一语言群体的母语问题,双语社会和双语家庭的母语问题, “母语失却”问题,文章从不同侧面展开了论说,其内容既是搞好语言文字工作的需要,其分析又同时反映出了讲求科学性的学术严谨。宇明一向认为,结合工作获得的科研成果,易转化为工作效度,建立在坚实学术基础上的工作,能解决现实中的“真问题”。从《中国语言规划论》可以看出,努力将工作与科研有机地融为一体,努力提高工作性文章的学术品位,这是宇明的追求。 中国语言规划,从制定到实施,到获得良好结果,绝非易事,需要一辈接一辈众多有志之士、有识之士、有为之士,做出坚持不懈的努力。《中国语言规划论》一书,是宇明到教育部语信司工作四年多来“工作+思索+熬夜”过程的一个动态缩影。宇明有个特点:不干则已,干则有获。
语言扶贫问题研究(第二辑)(语言战略研究丛书)
在“脱贫攻坚战”的大背景下,语言学界也积极参与其中,通过语言扶贫、语言减贫实践以及语言与贫困的相关研究为国家大战略服务。本书围绕“语言扶贫的理论与实践、语言能力与人力资本、儿童语言教育与贫困代际阻断”这三个主题,选取17篇有代表性的文章。本书是国内聚焦语言扶贫、语言与贫困问题的文集,具有较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价值。
语言学习与教育
《语言学习与教育》选收了作者发表的21篇论文,涉及的学术领域主要是儿童语言发展、汉语母语教育、聋童语言康复和第二语言教学等。书中从功能语言观出发考察语言运用的有关问题,从功能的角度来探讨第二语言教学的有关问题,从而将语言的学习与教育问题进行辩证分析。
国际汉语教育史研究丛书:近代西方汉语研究论集
近现代西人对汉语语言的研究,是一座丰富的语言宝库。《国际汉语教育史研究丛书:近代西方汉语研究论集》汇集了关于西方近现代汉语研究之研究的最前沿的研究文章19篇,大致分为综论、语音篇、语法篇、词汇篇、辞典篇五个部分,对近现代汉语的本体研究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应急语言问题研究(语言战略研究丛书)
己亥庚子之交,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中国采取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举措,在较短时间内取得了持续向好的抗疫成效。然而,世界范围内的疫情形势依然严峻。这次疫情既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也为反思现有不足、迎接未来挑战提供了契机。加强突发公共事件语言应急研究的重要性愈加凸显。本书选取应急语言相关研究中有代表性的论文20余篇、笔谈15篇,既有应急语言服务体系的理论构建,又有国内国际的案例分析和经验总结。文章涉及语言能力、多语信息发布、翻译服务、新闻宣传、谣言防控、抗疫语言生活等诸多问题,吸收借鉴管理学、灾害学、传播学、社会学等跨学科理论,应用语料库研究方法和方言学、语用学、语言教学、语言障碍、翻译研究、语言技术等多方面的研究成果。代表性文章包括李明《突发事件治理话语体系变迁与建构》,王辉《国家治理视野下的应急语言能力建设》,袁毓林《从语言表达看疫情下人们的因果认知与反思归因》,王晓葵《灾害文化的中日比较——以地震灾害记忆空间构建为例》,等等。本书应该是国内聚焦语言应急问题的首本文集,具有较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价值。应急语言问题研究包含丰富的语言学内容,同时可以充实人类维护自身安全的社会应急机制,再次证实了语言研究不仅可以是纯粹的知识的探索,还可以是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的途径和手段。
汉字规范百家谈
《汉字规范百家谈》是关于“汉字规范”的学术论文集,全书共收录王宁、曹宪擢、董坤、李宇明、刘庆隆、苏培成等著名语言学家的论文23篇,内容大致分为以下六个方面:1.对汉字规范的总体论述;2.对汉字规范的历史思考;3.信息时代汉字规范的必要性和特殊性;4.结合正在研制的《规范汉字表》具体说明规范汉字的内涵和性质特点;5.结合简化字、异体字、译音用字等具体问题探讨汉字规范问题;6.从汉字的本体研究、台湾整理汉字的概况等角度来阐述汉字的规范问题。 读者对象:供高校中文系师生及语言专业读者使用参考。
新时期语言文字规范化问题研究
《新时期语言文字规范化问题研究》一书站在学术前沿,将以往我国语言规范化研究的经验与教训,上升到语言规划学的层面来总结,并汲取多学科的营养,很好地解决了现实生活中的语言文字规范化问题,有力地助推了语言生活的进步。 全书共分六章。第一章新时期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新形势与新视角,第二章新时期汉字规范化问题,第三章新时期普通话语音规范化问题,第四章新时期词汇、语法、语用规范化问题,第五章新时期语言文字规范的社会应用与服务,第六章语言文字规范学术蓝本。
言语与言语学研究
暂无简介
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指南
《公共服务领域英文使用指南》是对教育部、国家语委组织制定的《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GB/T 30240)的解读,"规范"提出了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的基本规则和方法,同时提供了13个服务领域共3,700余条公示语的推荐译文。为宣传《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编写者编制了这本《公共服务领域英文使用指南》。
C语言程序设计
《C语言程序设计》全面系统地讲述了C语言的基本概念、基本语法和编程方法。主要内容包括:C语言的数据类型及其运算、输入输出、选择结构、循环结构、数组、函数、指针、编译预处理、结构体及共用体、位运算、文件操作及上机指导和实验等。 《C语言程序设计》内容安排由浅入深,讲解通俗易懂,条理清晰。示例丰富;《C语言程序设计》还安排了上机指导和实验。 《C语言程序设计》可作为高职高专、中专等院校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参考书。
汉语量范畴研究
汉语量范畴研究,ISBN:9787562222859,作者:李宇明著
语言资源(第一辑)
本书是李宇明教授主持的国家语委重大科研项目“语言文字科学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系列成果之一。书中收录了两届中国语言资源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优秀论文,同时兼收少量其他相关论文,大致按语言资源保护的理念、语言资源保护的实践、语言资源保护的技术、语言及语言文化的顺序编排,代表了中国语言资源保护研究的前沿水平。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发展报告·当代中国学术史系列:当代中国语言学研究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发展报告·当代中国学术史系列:当代中国语言学研究》从语言学研究的专业性出发,采取分专题的方式,突出重点,主要从理论、方法、领域的进展等方面进行梳理,包括以下方面:1.绪论——当代中国语言学学术史研究2.当代中国语音与音韵学研究3.当代中国词汇与语义学研究4.当代中国语法学研究5.当代中国文字学研究6.当代中国修辞与语用学研究7.当代中国汉语方言研究8.当代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9.当代中国当代外国语言研究10.当代中国语言教学研究11.当代中国计算语言学研究12.中国当代语言学交叉学科研究13.中国当代语言规划研究。
儿童语言的发展
语言有共性,有特性。没有共性,建立不起普通语言学;没有特性,汉语就不成其为汉语。儿童有共性,有特性。全世界的儿童都有许许多多区别于成年人的共同之处,但是,汉族的儿童又有不同于外族儿童的生活环境和文化背景,因此在语言发展上必然会出现不同于外族儿童的特殊规律性。《儿童语言的发展》充分利用了汉族儿童语言发展的材料,同时重视了与西方儿童语言发展的比较,借以深化对儿童语言发展的认识,建立起富于特点的理论框架。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规范化信息化报告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规范化信息化报告,ISBN:9787105117482,作者:李宇明 主编
李宇明语言传播与规划文集 | 北语学人书系(第二辑)
本书作为“北语学人书系(第二辑)”中的一册,汇编了李宇明教授近年来的学术成果及相关文章,内容涵盖了汉语国际教育(对外汉语教学)、华语教学、外语教学及语言传播、语言规划等相关方面。收录的文章大多为序言或报章短文,文章简短,立论深刻,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具有深刻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本书结构清晰,分类明确。全书分为五个主题:“语言传播研究”部分讨论了语言传播和汉语国际传播的宏观问题,同时也讨论了双语人的情况;“汉语国际教育”部分具体讨论了汉语国际教育的理论与若干实际问题;“华语研究与教育”主要讨论了“大华语”以及在此理念下如何看待海内外汉语的问题,同时也涉及到华语教育的问题;“外语教育的若干问题”部分从学理和实践上探讨外语教育与汉语国际教育的相同和相通之处;“语言生活与语言规划”部分全面、多角度的讨论了语言生活、语言规划以及相关方面的一系列问题。
全球华语词典
所说的华人社区主要包括中国大陆(内地)、港澳、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地区,此外还有日本、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等地区。主要收录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华人社区常见的特有词语,如大陆的“海归、黄金周”,港澳的“叉电、生果金”,台湾的“博爱座、拜票”,新马的“组屋、度岁金”。还酌收少量共有词语,如“层面、促销”。 本词典收录世界各华人社区内使用的华语词语约10000条。 本词典使用的汉字以中国大陆、新加坡、马来西亚等通行的为标准,尽量考虑其他华人社区的用字习惯。
全球华语大词典
《全球华语大词典》是一部反映世界主要华语区当代华语词汇面貌的大中型语文辞书。主要内容包括两大部分:华语通用词语和各区特有词语。编写过程中并充分吸收现有学术成果,反映当代学术研究的高水平。充分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等现代化手段,提高辞书编纂的技术水平。词典收条目约8万,其中单字1万,复音词7万。约500万字。每个条目主要包括:字头或词目,注音,释义,例词或例句。此外,拟设置异名词语、知识窗、使用地区及插图等板块。
语法研究录
《语法研究录》收录了作者近20年来在语法研究方面的论文数十篇,分上、中、下三编。上编探讨了语法、词类;中编探讨了结构、范畴;下编探讨了句与超句;余编收录了作者语法评论三篇。
语言文字规范理论与实践
语言文字规范理论与实践
中国语言规划续论
语言强弱不仅是国家强弱盛衰的象征,而且语言也会促进国家的发展强大。语言是文化的基础、民族的象征,是“软国力”的核心。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80%的信息由语言文字来负载来传递。
全国高等院校本科教材:语言学概论
《语言学概论》在教育部师范司组织编写的“专升本”教材基础上修订而成。作者试图站在当代学术高度审视语言学的发展,在较全面介绍语言学的基础上,吸收了许多新的研究成果,融人社会语言学、语用学、心理语言学、病理语言学等一些新的语言学分支学科的内容,构建了一个较有新意的语言学概论体系。《语言学概论》根据教科书的特点,关注社会语言生活,注意运用语言学理论分析习见的语言现象,用例贴近读者的实际,文字表述通俗,内容适合学习者的需求。《语言学概论》以章设置“学习提示”,以节设置“思考与练习”,章后附“参考文献”,便于学习。《语言学概论》适合本专科中文专业教学使用。
语言战略研究(2021年第2期)
《语言战略研究》是我国第一份以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为主要内容的专业学术期刊。本刊核心文章,从公共政策、语言战略和语言生活的视角,考察语言政策及规划的理论与实践。主要关注语言社会学或宏观社会语言学问题,涵盖经典语言政策规划框架中的主要内容,侧重语言政策、语言规划、语言国情、双语教育、语言与社会、多元文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