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怀印
李怀印: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历史学博士,美国徳克萨斯大学奧斯汀分校历史系教授,东亚研究中心主任(2015—2021),著有《现代中国的形成》等作品。
大学问·实践社会科学系列·现代中国的形成(1600—1949)
105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90.7%
今天的中国究竟从何而来?现代中国何以能避免多族群帝国崩溃和分裂的命运,建立一个高度有效且长期稳定的国家?其疆域构成、族群组合和政权形态具有何种历史合理性与独特性?今后的中国国家能否继续维持“既大且强”的格局?本书令人信服地回答了以上极具挑战性的问题。 本书是一部视野宏大、新见迭出的中国近现代史著作。全书主要围绕对现代中国形成过程的重新认识问题,以及中国近代史的历史书写本身所存在的问题两方面展开研究。作者从全球史的视角,着眼于地缘政治、财政军事和政治认同三个要素,全面论述十七至二十世纪现代中国的形成过程,在世界历史的视野下探寻现代中国形成的独特路径。全书视野宽广,内容丰富,见解独到,对于试图理解现代中国之过去与未来的研究者和普通读者来说,都是一部不容错过的精彩著作。
中国的现代化
著名历史学者李怀印全新力作。立足地缘战略、财政构造、政治认同等关键变量,展开一幅从地缘国家向主权国家、工业国家依次过渡的宏伟历史画卷,在二百年视野中理解中国的现代化。 【本书看点】 1.《现代中国的形成》姊妹篇,著名历史学者李怀印全新力作,任锋、倪玉平、郭忠华、肖滨、刘永华一致推荐;全景式展示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复杂互动,透析中国的现代化之路。 2.在二百年视野中理解中国的现代化。 自1850年以来,中国现代化走过了何种轨迹?以解决哪些问题作为核心?与西方现代化有何种重要区别?在本世纪中叶建立现代化强国的过程中,又存在哪些比较优势和主要难题?本书对这些基本问题做了令人信服的回答,并大胆预测本世纪中叶中国有望完成历时两百年的现代化全过程。 3.研究视野开阔宏大。 本书既有长时段的纵深把握,又有跨区域的横向比较,融合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等多重视角,将中国置于东亚文化圈乃至世界史的广阔视域中,照见200年来中国现代化发展和演进的历史脉络。 4.理论独特。 本书摆脱西方中心论,关注国史叙事的前沿动向,接续了作者关于现代中国形成、发展的恢弘理论,立足地缘战略、财政构造、政治认同这三个国家转型的关键变量,全景式展示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复杂互动,透析中国的现代化之路。 5.观点聚焦,新见迭出。 本书不囿于任何一家学说、一种主义,而是以“现代化”这一概念为核心,以中国自身发展路径为方法,围绕中国现代化200年的历史反思和经验总结,对西方现代化理论、全球化理论等进行深刻辨析,澄清了隐伏其中的迷思,从而揭示出中国自身的历史轨迹与特色所在。 6.强烈而敏锐的现实关怀。 本书现实意义显著,以极强的问题意识,持续关注1850年以来中国现代化的实践历程及理论构建,从晚清时期现代化的艰难启动到改革前30年的经济增长,再到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奇迹等,既立足历史,又放眼现实和未来,关照当代中国国家发展和转型等深层问题,展望21世纪中叶中国完成现代化全过程的综合图景。 ☆ 内容简介 现代化是近代中国以来的不懈追求。中国现代化走过了何种轨迹?以解决哪些问题作为核心?与西方现代化有何种重要区别?在本世纪中叶建立现代化强国的过程中,又存在哪些比较优势和主要难题?本书对这些基本问题做了令人信服的回答。 本书为著名历史学者李怀印全新力作。书中立足地缘战略、财政构造、政治认同等国家转型的关键变量,展开一幅从地缘国家向主权国家、工业国家依次过渡的宏伟历史画卷,在二百年视野中理解中国的现代化。作者持续关注1850年以来中国现代化的发展阶段与演进轨迹,从晚清时期现代化的艰难启动到改革前30年的经济增长,再到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奇迹等,并展望2050年中国的现代化前景,既立足历史与现实,又注重将中国置于全球背景中进行考察,展现了中国现代化展开的独特方式,可为思考当下变局提供参考。 ☆ 名家推荐 李怀印先生的著作在二百年视野中理解中国的现代化,重识历史轨迹,进而眺望路线图,论述宏富而洞见层出。我们行进其间的时代故事,既展现为给定命题下风云激荡的艰难答卷,也蕴涵了“元实力”所依托的文明传统之壮阔更生。摆脱了西方中心论的俘获,国史叙事的前沿动向寄寓书间,与近年兴起的历史政治学若合符节,更挑战了现代化理论丛的极限。追昔抚今,二百年来谁著史,来疑沧海尽成空。雄关漫道真如铁,天人同心从头越。 ——任锋,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本书是《现代中国的形成:1600—1949》的姊妹篇,完整构筑了作者关于现代中国形成、发展的恢弘理论体系。作者在书中深刻揭示出,近200年来的中国经验强烈证明,在西方式现代化之外,存在着一条即有鲜明特色又兼具普遍特征的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之路。 ——倪玉平,清华大学历史系 现代化是近代中国以来的不懈追求。中国现代化走过了何种轨迹?以解决哪些问题作为核心?与西方现代化有何种重要区别?在本世纪中叶建立现代化强国的过程中,又存在哪些比较优势和主要难题?本书对这些基本问题做了令人信服的回答。围绕“中国的现代化”这一主题,立足财政、地缘和认同的分析框架,本书徐徐展开了一幅从原初型血缘国家向地缘国家、主权国家和工业国家依次过渡的宏伟历史画卷。本书既立足中国历史,又放眼现实和未来;既注重中西比较,又注重将中国置于全球背景中进行考察,从深远的时空视野展现了中国现代化展开的独特方式。 ——郭忠华,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政治学系 中国式现代化是什么?答案蕴含在古老的东方大国自1850以来探索现代化近200年的历史进程之中。解读这一惊心动魄的故事,描述其曲折复杂的历史轨迹,阐释其政治经济的多重逻辑,展望其未来的发展前景,《中国的现代化:1850年以来的历史轨迹》为我们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历史把握与理论分析相互支撑的学理资源。 ——肖滨,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本书以史家的冷峻之眼,系统梳理了1850年以来中国现代化的发展阶段和演进轨迹,深入阐发了中国“元实力”在这一进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指出经济建设、科技研发与制度纠错是走出中等收入国家陷阱的关键。书中既有长时段的纵深把握和跨区域的横向比较,也不乏对当代局势的清醒认知,可为思考当下变局提供较为靠谱的向导。 ——刘永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重构近代中国:中国历史写作中的想象与真实
当我们津津乐道地谈论历史问题时,很少有人关注这些脍炙人口的历史进程是如何产生的?建构这些历史进程的史学家有着怎样的现实关注和心路历程?这些历史进程是否真实无误?所有答案似乎都可从《重构近代中国:中国历史写作中的想象与真实》中去寻找。 《重构近代中国:中国历史写作中的想象与真实》系统地回顾了20世纪初以来,中国知识分子在各个时期的中国近现代史历史书写,包括1949年以前现代化史学与革命史学的平行发展和对抗、1950年代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学科化以及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末的“激进史学”、1980年代的新启蒙主义和现代化理论的引进、1990年代末和2000年代史学主叙事危机和史学的“后现代转向”,并深入探讨了主叙事构建背后的复杂原因。由此得出结论:尽管史学家们努力如实还原历史,但最后总是不可避免地写出既符合现实议程,又为政冶合法性服务的历史。在解构过去一个世纪的历史叙事之后,《重构近代中国:中国历史写作中的想象与真实》提出了一个在时的、开放的历史观,以期有助于辨清现今的中国在通往最终目标的漫长道路上所处的位置,从存在诸多可能性的、杂乱无章的过去找出线索,以把握中国未来社会改造的轨迹。
历史的深度
历史的选择是如何做出的?这不是一个可以简单回答的问题,因为历史背后的发展逻辑拥有超乎人们一般想象的复杂性。本书透过讲述从晚清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段重要历史进程中一些重大事件或重要人物,提供宏观、中观、微观三种视角,以点带面,带领读者重走波澜壮阔的中国近代史,在历史深处提升读史境界。
乡村中国纪事
本书研究的是位于长江下游的江苏中部里下河地区的“秦村”。本书特点如下,首先在于此书的作者出生、成长于斯,对于当地乡村生活,有第一手的感性认识,对村民的日常言行、所思所想,有作为“局内人”所独具的观察力和感悟力。除了通过与村民的日常交流所获得的信息外,本书主要依据来自该村集体化时期的生产队和大队账册、报表、工分薄、年终分配方案、民主理财记录,以及生产队、大队干部的私人笔记和会议记录等材料,因而能对各个时期该村集体经济和农户生活状况作出详尽分析。
华北村治
本书利用河北省获鹿县的历史档案,探讨了19世纪晚期以及20世纪早期中国的乡村治理,细致地描述了村民们在治理村社及与国家打交道时的日常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