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作者的搜索结果
艺术与设计新论
本书内容主要围绕艺术(设计)史、艺术(设计)批评、艺术(设计)原理、艺术(设计)教育、文化创意产业等方面的具体问题展开专题性探讨。力求从问题入手,纵横结合,在回眸历史、比较中西的视域关注当下。
现代平面设计概论
《现代平面设计概论》通过现代平面设计的产生、现代艺术运动与平面设计的发展、两次世界大战中的平面设计、包豪斯与国际主义风格的形成、美国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与商业设计的完善、识别设计与商业战略、现代设计的本土化与多元化、从平面设计到传播设计、中国的现代平面设计与展望等内容,以例证结合理论论述,系统阐述了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及特征,突出了其识别性、传播性、应用性、表现性,理论性强,体系严谨。 《现代平面设计概论》可供高等学校本专科设计专业师生使用,也可供成人教育及广大设计爱好者学习使用这是一本关于现代平面设计(Graphic Design)发展过程的书,跨度从1890年平面设计职业化形成到现代传播设计(Communication Design)的发展。通过现代平面设计的产生、现代艺术运动与平面设计的发展、两次世界大战中的平面设计、包豪斯与国际主义风格的形成、美国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与商业设计的完善、识别设计与商业战略、现代设计的本土化与多元化、从平面设计到传播设计、中国的现代平面设计与展望等内容,以例证结合理论论述,系统阐述了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及特征,突出了其识别性、传播性、应用性、表现性,理论性强,体系严谨。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现代平面设计的产生 第一节 1890年以前的平面设计 第二节 新职业的诞生 第二章 现代艺术运动与平面设计的发展 第一节 欧洲设计的开始 第二节 立体主义运动 第三节 未来主义与意大利 第四节 达达主义 第五节 超现实主义 第六节 抽象主义 第七节 构成主义 第三章 两次世界大战中的平面设计 第一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宣传海报 第二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宣传海报 第四章 包豪斯与国际主义风格的形成 第一节 欧洲现代主义设计的摇篮:包豪斯 第二节 无衬线体字体设计 第三节 依索体系(国际印刷排版图教育体系)运动 第四节 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的形成 第五章 美国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与商业设计的完善 第一节 移民与美国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 第二节 联邦艺术计划与平面设计师的职业化 第三节 服务于科技资讯的平面设计 第四节 纽约平面设计学派 第五节 传媒与广告学的成熟 第六章 识别设计与商业战略 第一节 企业形象设计的背景 第二节 主要发展阶段与案例 第三节 日本的CIS系统 第四节 品牌识别、传播与体验 第七章 现代设计的本土化与多元化 第一节 设计与区域文化的表达 第二节 现代多元化的设计交流 第八章 从平面设计到传播设计 第一节 新媒体与技术对平面设计的影响 第二节 交互体验与服务设计 第三节 传播设计的概念与案例 第九章 中国的现代平面设计与展望 第一节 “五四”运动与上海风格 第二节 鲁迅与版画运动 第三节 政治运动与宣传画 第四节 香港设计与大陆现代设计的发展 第五节 未来中国的平面设计发展 参考书目 后记
中国设计艺术百年(1842-1949)
《中国设计艺术百年(1842-1949)》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方法,如例证法、引证法、分析法、比较法等,在晚清民国时期文化演变的大背景下,从形式角度出发分析设计师的作品,将百年来中国设计艺术的发展过程分为四个阶段,以图、表、文、附录相互映照的表达方式,多层次、多维度地剖析设计文化现象,力求把握百年来设计史的渊源脉络,以期从多个方面呈现中国近现代多姿多彩的文化形态及设计景观。 《中国设计艺术百年(1842-1949)》可作为高等院校设计类专业学生和设计爱好者的参考读物。
晚清民国时期江南地区设计艺术研究
本书以晚清民国时期为主要研究时段,以江南地区设计艺术为切入点,观照其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演变历程。作者试图在纷繁的史料基础上,在世界设计艺术的宏阔背景下,梳理该地区设计艺术发展的基本脉络。从设计教育、文化影响、经济因素、心理分析、政治环境等多维度综合考察,分析设计思潮、风格语言、表现技法、工艺材料的变化,努力探求影响江南地区设计艺术发展的根本原因以及主要动力、总体特征和内在规律。力求宏观把握“以大观小”,结合微观透视“以小见大”,纵向辨析“常”与“变”,横向比较“同”与“异”,通过整体性考察,寻求设计现象、流派、思潮各自的发展轨迹和内在联系,对江南地区设计艺术百年演变脉络做出综合性阐释。此书反映了作者鲜明的学术个性、治学理路和学术观点。本书可作为高校或研究院所的师生、研究人员、业界同人的参考书。
李轶南学术代表作/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文丛
本书为李轶南教授多年来从事设计学与艺术学理论研究的论文代表作选集,分为“艺术史论”“设计卮言”“品书论艺”“译林撷珍”四个部分,体现了作者用力甚勤的几个主要方面。作者运用定量与定性、宏观与微观以及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力求突破艺术学各门类间的藩篱,从具体的案例分析到抽象的理论总结,力求以小见大地揭示研究对象的内在原理、一般规律或典型特征,希望能引发读者诸君的思考。此书反映了作者鲜明的学术个性、治学理路和学术观点,因而在同类书中较具优势。本书可作为高校或研究院所的师生、研究人员、业界同人的参考书。
中国古代设计思想概要
鉴往方能知今、查来。熟悉和掌握古代设计艺术学经典文献有助于打下设计学研究的重要基础。本书以我国古代设计艺术文献或散见于各类著述、记载中蕴含的重要设计思想、观念的文字为研究对象,梳理、挖掘和阐释其中体现的设计思想、设计方法、工艺特点、审美观念、价值取向、造物品味等等。作者试图在纷繁浩瀚的史料基础上,对我国古代与设计密切相关的重要文献进行筛选、整理和组织,辅之以凝练晓畅的导读文字,拟在读者与古文献之间架设一座沟通的桥梁,方便读者从中把握我国古代设计艺术思想的演进脉络和历史变迁,明悉其隐含的逻辑结构和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