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奎松
杨奎松,1953年10月生,重庆市人,研究员。主要学术专长是中共党史、中外关系史,现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历任中国人民大学党史系讲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紫江学者、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共历史和中国近现代史,著有《西安事变新探——张学良与中共关系之研究》、《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中间地带”的革命——国际大背景下看中共成功之道》、《忍不住的“关怀”:1949年前后的书生与政治》等作品。
美国对华情报解密档案(1948-1976年)(全8卷)
196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7.0%
《美国对华情报解密档案(1948~1976)》是以中央情报局为主的美国情报机构收集的中国情报以及对这些情报进行分析和评估的报告。中央情报局是美国最主要、最核心的情报机构,因此这些情报档案原是美国的最高国家机密。直至2004年,这些情报档案才开始陆续解密。作为中国国内第一部以美国对华情报为主题的译著,本套书有三大特点:第一,档案来源广泛,包括纸质文本、数据库和缩微文献;第二,以绝密、机密的“特别国家情报评估”和“国家情报评估”为骨架,较为全面系统地展示了冷战时期美国情报机构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状况的认知、分析、评判和预测;第三,由国内知名学者撰写的各编“导论”,不仅概述了本编收录文件的种类、来源和内容,而且对文件判断的准确程度及其原因进行了客观公正的评价。本套书的原始文件材料始于2005年中国学者有计划的搜集,其翻译、整理和研究的课题
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
56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7.3%
近代中国有两个革命党:国民党和共产党。中国革命究竟走向何种方向,决定于国共两党的力量消长与较量。这场较量持续了将近三十年,最终,后起的、弱小的共产党战胜了国民党,并左右了中国后来的历史。两个革命党长期以来分分合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国民党何以败,共产党何以胜?本书首度利用国共双方的各种档案文献及其他史料,对涉及国共关系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作了全面深入的考察和研究。
忍不住的“关怀”:1949年前后的书生与政治(增订版)
29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7.3%
1949年前后的书生与政治。对于20世纪中国的知识分子来说,一个最大的历史悲剧就是,他们是最早投身于救国救民的一群人,自认为最了解政治大势,最后却在政治场中最不知所措、动辄得咎、受人轻视。本书讨论的三人,一位是燕京大学哲学教授张东荪,长期浸淫于政治活动之中,1949年后曾官居政务院委员;一位是报人王芸生,擅长政治评论,多年担任《大公报》主笔;一位是清华教授潘光旦,理科出身,对政治外行却一样曾积极想要为中国政治建言。三人在1949年以前都曾经在不同领域有过出色表现,1949年以后却先后遭遇滑铁卢,人生事业从此一蹶不振。
“边缘人”纪事:几个“问题”小人物的悲剧故事
14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7.0%
重构“四类分子”的人生遭遇,看政治社会生态如何影响普通人的命运!本书关注的是让人印象深刻的“边缘人”群体,他们很普通,人数很多,经历大多坎坷而复杂。杨奎松教授以八个出身、地域、职业、经历各不相同的“问题人物”为个案,重构他们的个人遭遇,从最贴近的距离,观察和体验那个时代的政治生态对普通人的影响。
中国近代通史·第八卷:内战与危机(1927-1937)
9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8.9%
本书以1927—1937年间中国历史上重大事件为线索,叙述近代社会在这段错综复杂的特殊时期,南京国民政府在完成名义上的统一中国后,从实施训政、实行宪政到强化军事、国防、教育、经济基础的种种努力和尝试,中共在共产国际指导下实行农村武装割据、创立苏维埃共和国、发展壮大红军的艰难历程。书稿以翔实可信的史料反映这一时期中国历史舞台上两个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和中华苏维埃政府)、两个党(国民党和共产党)之间的曲折交涉,再现了自“九一八”事变后两党政策的转变、中共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国共合作的实现这一清晰的历史脉络。
“鬼子”来了:现代中国之惑
9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6.1%
杨奎松教授首部专栏结集,直面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恐惑”。为何许多人不爱国?在不同的语境中,“民族主义”有什么高低优劣之分?“民族国家”和“国民国家”又有何差别?中国近代的发展究竟应该以谁为师,而老师为何总是欺负学生?为什么说抗日战争是民族复兴的枢纽?“中学”和“西学”到底谁“化”谁?这个世界有没有一个幸福终点站?中国的出路有且只有一条,那就是中国的现代化。世界潮流,浩浩荡荡,从跻身现代国家之林的角度看,“鬼子来了”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美国对华情报解密档案(1948-1976年)(第1卷)
4人今日阅读
《美国对华情报解密档案(1948~1976)》是以中央情报局为主的美国情报机构收集的中国情报以及对这些情报进行分析和评估的报告。中央情报局是美国最主要、最核心的情报机构,因此这些情报档案原是美国的最高国家机密。直至2004年,这些情报档案才开始陆续解密。作为中国国内第一部以美国对华情报为主题的译著,本套书有三大特点:第一,档案来源广泛,包括纸质文本、数据库和缩微文献;第二,以绝密、机密的“特别国家情报评估”和“国家情报评估”为骨架,较为全面系统地展示了冷战时期美国情报机构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状况的认知、分析、评判和预测;第三,由国内知名学者撰写的各编“导论”,不仅概述了本编收录文件的种类、来源和内容,而且对文件判断的准确程度及其原因进行了客观公正的评价。本套书的原始文件材料始于2006年中国学者有计划的搜集,其翻译、整理和研究的课题
美国对华情报解密档案(1948-1976年)(第2卷)
2人今日阅读
《美国对华情报解密档案(1948~1976)》是以中央情报局为主的美国情报机构收集的中国情报以及对这些情报进行分析和评估的报告。中央情报局是美国最主要、最核心的情报机构,因此这些情报档案原是美国的最高国家机密。直至2004年,这些情报档案才开始陆续解密。作为中国国内第一部以美国对华情报为主题的译著,本套书有三大特点:第一,档案来源广泛,包括纸质文本、数据库和缩微文献;第二,以绝密、机密的“特别国家情报评估”和“国家情报评估”为骨架,较为全面系统地展示了冷战时期美国情报机构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状况的认知、分析、评判和预测;第三,由国内知名学者撰写的各编“导论”,不仅概述了本编收录文件的种类、来源和内容,而且对文件判断的准确程度及其原因进行了客观公正的评价。本套书的原始文件材料始于2007年中国学者有计划的搜集,其翻译、整理和研究的课题
美国对华情报解密档案(1948-1976年)(第3卷)
1人今日阅读
《美国对华情报解密档案(1948~1976)》是以中央情报局为主的美国情报机构收集的中国情报以及对这些情报进行分析和评估的报告。中央情报局是美国最主要、最核心的情报机构,因此这些情报档案原是美国的最高国家机密。直至2004年,这些情报档案才开始陆续解密。作为中国国内第一部以美国对华情报为主题的译著,本套书有三大特点:第一,档案来源广泛,包括纸质文本、数据库和缩微文献;第二,以绝密、机密的“特别国家情报评估”和“国家情报评估”为骨架,较为全面系统地展示了冷战时期美国情报机构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状况的认知、分析、评判和预测;第三,由国内知名学者撰写的各编“导论”,不仅概述了本编收录文件的种类、来源和内容,而且对文件判断的准确程度及其原因进行了客观公正的评价。本套书的原始文件材料始于2008年中国学者有计划的搜集,其翻译、整理和研究的课题
美国对华情报解密档案(1948-1976年)(第6卷)
《美国对华情报解密档案(1948~1976)》是以中央情报局为主的美国情报机构收集的中国情报以及对这些情报进行分析和评估的报告。中央情报局是美国最主要、最核心的情报机构,因此这些情报档案原是美国的最高国家机密。直至2004年,这些情报档案才开始陆续解密。作为中国国内第一部以美国对华情报为主题的译著,本套书有三大特点:第一,档案来源广泛,包括纸质文本、数据库和缩微文献;第二,以绝密、机密的“特别国家情报评估”和“国家情报评估”为骨架,较为全面系统地展示了冷战时期美国情报机构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状况的认知、分析、评判和预测;第三,由国内知名学者撰写的各编“导论”,不仅概述了本编收录文件的种类、来源和内容,而且对文件判断的准确程度及其原因进行了客观公正的评价。本套书的原始文件材料始于2011年中国学者有计划的搜集,其翻译、整理和研究的课题
美国对华情报解密档案(1948-1976年)(第8卷)
《美国对华情报解密档案(1948~1976)》是以中央情报局为主的美国情报机构收集的中国情报以及对这些情报进行分析和评估的报告。中央情报局是美国最主要、最核心的情报机构,因此这些情报档案原是美国的最高国家机密。直至2004年,这些情报档案才开始陆续解密。作为中国国内第一部以美国对华情报为主题的译著,本套书有三大特点:第一,档案来源广泛,包括纸质文本、数据库和缩微文献;第二,以绝密、机密的“特别国家情报评估”和“国家情报评估”为骨架,较为全面系统地展示了冷战时期美国情报机构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状况的认知、分析、评判和预测;第三,由国内知名学者撰写的各编“导论”,不仅概述了本编收录文件的种类、来源和内容,而且对文件判断的准确程度及其原因进行了客观公正的评价。本套书的原始文件材料始于2013年中国学者有计划的搜集,其翻译、整理和研究的课题
美国对华情报解密档案(1948-1976年)(第5卷)
《美国对华情报解密档案(1948~1976)》是以中央情报局为主的美国情报机构收集的中国情报以及对这些情报进行分析和评估的报告。中央情报局是美国最主要、最核心的情报机构,因此这些情报档案原是美国的最高国家机密。直至2004年,这些情报档案才开始陆续解密。作为中国国内第一部以美国对华情报为主题的译著,本套书有三大特点:第一,档案来源广泛,包括纸质文本、数据库和缩微文献;第二,以绝密、机密的“特别国家情报评估”和“国家情报评估”为骨架,较为全面系统地展示了冷战时期美国情报机构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状况的认知、分析、评判和预测;第三,由国内知名学者撰写的各编“导论”,不仅概述了本编收录文件的种类、来源和内容,而且对文件判断的准确程度及其原因进行了客观公正的评价。本套书的原始文件材料始于2010年中国学者有计划的搜集,其翻译、整理和研究的课题
美国对华情报解密档案(1948-1976年)(第4卷)
《美国对华情报解密档案(1948~1976)》是以中央情报局为主的美国情报机构收集的中国情报以及对这些情报进行分析和评估的报告。中央情报局是美国最主要、最核心的情报机构,因此这些情报档案原是美国的最高国家机密。直至2004年,这些情报档案才开始陆续解密。作为中国国内第一部以美国对华情报为主题的译著,本套书有三大特点:第一,档案来源广泛,包括纸质文本、数据库和缩微文献;第二,以绝密、机密的“特别国家情报评估”和“国家情报评估”为骨架,较为全面系统地展示了冷战时期美国情报机构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状况的认知、分析、评判和预测;第三,由国内知名学者撰写的各编“导论”,不仅概述了本编收录文件的种类、来源和内容,而且对文件判断的准确程度及其原因进行了客观公正的评价。本套书的原始文件材料始于2009年中国学者有计划的搜集,其翻译、整理和研究的课题
美国对华情报解密档案(1948-1976年)(第7卷)
《美国对华情报解密档案(1948~1976)》是以中央情报局为主的美国情报机构收集的中国情报以及对这些情报进行分析和评估的报告。中央情报局是美国最主要、最核心的情报机构,因此这些情报档案原是美国的最高国家机密。直至2004年,这些情报档案才开始陆续解密。作为中国国内第一部以美国对华情报为主题的译著,本套书有三大特点:第一,档案来源广泛,包括纸质文本、数据库和缩微文献;第二,以绝密、机密的“特别国家情报评估”和“国家情报评估”为骨架,较为全面系统地展示了冷战时期美国情报机构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状况的认知、分析、评判和预测;第三,由国内知名学者撰写的各编“导论”,不仅概述了本编收录文件的种类、来源和内容,而且对文件判断的准确程度及其原因进行了客观公正的评价。本套书的原始文件材料始于2012年中国学者有计划的搜集,其翻译、整理和研究的课题
杨奎松著作集:革命
暂无简介
中间地带的革命
序 第一章 “以俄为师” (一) 山雨欲来风满楼 (二) 西方不亮东方亮 (三) 最佳的利益选择与结合 第二章 向左还是向右 (一) 排斥外力的外力作用 (二) 谁主沉浮? (三) 出乎意料之外 (四) 妥协与冒险的代价 第三章 从“彻底”到不“彻底” (一) 为苏维埃而战 (二) 世界革命万岁 (三) 失败的战争 (四) 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第四章 在有意与无意之间 (一)“兄弟阋于墙” (二)来而不往非礼也 (三)在策略变动的背后 (四)“我们一定要把中国拿下来!” 第五章 走向新中国 (一) 先到为君,后到为臣 (二) 和与战的抉择 (三) “中间地带”的革命? 后记
走向破裂: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
這是一部解說中共黨史的力作,是一部改寫中蘇關係的奇書。本書根據大量有關中蘇檔案和親歷者的回憶,按歷史發展的順序,對涉及毛澤東與莫斯科關係的歷次重大事件以及毛澤東性格和處事特點作了引人入勝的描述。文中所及中共歷史上許多重要事件的來龍去脈和背景都是鮮為人知的。
西安事变新探:张学良与中共关系之谜
《西安事变新探:张学良与中共关系之谜》介绍了在西安事变之前,在事变期间,以至于在事变善后的过程中,张学良和中共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中共对于整个事变起过怎样不可忽视的作用。而身为十几万东北军的统帅,深得蒋介石器重的张学良,何以会冒险与自身尚处于极度危险中,连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的几万红军暗通曲款,甚至于把宝押在中共身上?这里面究竟有着怎样复杂的内幕?自然,这本书也首次全面披露了中俄两国档案中仅存的有关张学良要求入党问题的几份珍贵的档案文献,并且结合相关史料具体地介绍了张学良提出入党要求的经过和中共中央及共产国际所作出的不同反应,仅此已足以否定那种关于中共对于西安事变几乎不起作用的说法。 《西安事变新探:张学良与中共关系之谜》详尽地披露了西安事变发生前后张学良与中共关系的种种内幕。长征中的中央红军威吓不惜一切选择北上?毛泽东推举张学良做西北国防政府主席、西北抗日联军总司令?张学良与中共秘密结盟的目的何在?中共与张学良之间的“西北大联合计划”为何半途而废?张学良加入过中国共产党吗?红军为什么要“打通国际路线”?两万余名接取苏联援助物资的西路军何以全军覆没?西安事变到底谁是主谋?毛泽东为什么说“西安事变把我们从牢狱之灾中解救了出来”?著名历史学家杨奎松先生运用中外专业资料,梳理这段历史公案,其精辟的解说、合乎情理的推论、独到的见解、畅晓的文字以及珍贵的图片,将引导人们在重温扑朔迷离的历史时探究真相!
“中间地带”的革命:国际大背景下看中共成功之道
《“中间地带”的革命:国际大背景下看中共成功之道 》是我主要的代表作之一,是到目前为止少数比较系统地反映了我对革命年代中共成长发展经过及其主要原因的看法的一本书。这本书大的阅读价值,在于它比较完整和系统地讲述了中共夺取政权的决策过程和影响其决策的种种复杂的内外因素的作用。它说明,中共革命的成功和新中国的由来,其实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得益于整个世界大环境,包括俄国革命、二战及战后国际关系的改变。特别是对于正在崛起中的毛泽东来说,还离不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日本入侵的影响。否则的话,接连遭遇了1927年和1934年惨重失败的中共,何以能由极度弱小而一步步壮大?原本足够强大并且统一了中国的国民党,何以会一步步削弱、瓦解,以至于无法适应战后的新形势、新条件,终竞被中共所推翻?
中国与印度支那战争
二十五年前,越共攻陷西貢(今胡志明市),巴黎和平協約簽定後,南北越完成統一。對於這場戰爭的研究和總結,始終因各種複雜的政治、外交關係而成「禁區」。戰爭結束四分之一世紀後,東西方冷戰的格局也發生極大裂變。此書是中國新銳學者對中國與印支戰爭的首部研究力著。書中披露大量引自中、越、美、蘇的解密的越戰檔案,將當年為戰火瀰漫下所掩蓋的外交、軍事角力和敵友轉化內幕作了全方位的披露與解剖,並首次公佈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等中共領導人會見印支三國領導人的談話資料。《亞洲週刊》曾就此書內容作過專題報道,此書必將在中外學術界引起相當大的影響,為「越戰研究」的必讀之書。
民国人物过眼录
嫖娼被抓后变节的中共第三任总书记向忠发真是传统史家所说的“理论水平低、工作能力差”“贪污”“吃喝嫖赌”的挂名总书记吗? 两三周时间里,中央宣传部干事王明靠什么火箭般上升,成为中国举足轻重的领袖人物——江南省委书记、中央委员和中央政治局委员? 西安事变究竟为什么张学良冒险扣蒋,又为何转而决定放蒋? 留学苏联的蒋经国为何因一句玩笑差点“被枪毙”? 在《民国人物过眼录》这本既有学术论文,也有读史札记,既有演讲整理,又有演绎历史的书里,学者杨奎松拨开历史迷雾,廓清事件、人物的本来面貌,告诉你一个不一样的历史。
小人物与大时代(套装全9册)
1人今日阅读
《小人物与大时代(全9册)》包括《“边缘人”纪事》《纵乐的困惑 :明代的商业与文化》《风雨横渡》《奶酪与蛆虫》《夜间的战斗》《王氏之死》《活着回来的男人》《维米尔的帽子》《改变中国》。
谈往阅今
杨奎松的著述历来以史料发掘和实证研究见长,但《谈往阅今》展现的,却是他对中国近现代史、中国革命史,特别是对中共党史的一些宏观思考。从书中那些娓娓道来、看似通俗的访谈和演讲的文字中,读者会看到不少令人印象深刻的个性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套装共2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1》是一部研究中国当代史的学术著作,是著名学者杨奎松的又一力作。全书选取建国前后土改运动及其土改运动中出现的地主富农问题、“镇压反革命”运动、“三反”运动、“五反”运动、新中国对资产阶级的政策变动、中共干部任用制度以及干部职务等级工资制的形成等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建构具有重大影响的政治事件,逐一进行了个案式的研究。像杨奎松的其他著作一样,《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1》眼光独到,但平实冷静。作者的史料发掘和历史解读,相比既往的国史研究,明显地有所突破,可成一家之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2》选取沈阳美领馆事件与新中国对美政策的确立、中苏结盟与中苏两党的民族主义碰撞、中国出兵朝鲜的因与果、两次台海危机的由来及其幕后、中苏边界冲突与中国对美缓和等对新中国外交政策及其对外关系具有重大影响的外交事件,比较系统地依照历史演进的过程,逐一进行了个案式的研究。像杨奎松的其他著作一样,《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2》眼光独到,但平实冷静。作者对新中国外交政策、对外关系变动的情况及其导致这一系到变动的内外因素的分析,相比既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研究,明显地有了较多新的思考,很值得关心国史的读者一读。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对外关系
战时中国外交的成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它既取决于中国本身的努力,也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各国本身的需要和国际形势的发展。同时,由于中国毕竟还是一个弱国,就其综合国力而言与当时的其他三个大国不能同日而语,其他国家也还没有真正以平等态度对待中国,因此在战时外交中仍然留有不少不尽如人意之处。不论是成就还是欠缺,它们作为一种历史现象都有产生的背景和原因。陶文钊、杨奎松、王建朗编写的《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对外关系》介绍了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联合苏联与争取德国中立、反对英美妥协与争取外援等内容。
学问有道
学问有道,求仁义而已。“仁,人心也;义,人路也”。研究历史,必以人为本;学问之所以存在,就是因为它必定会对人类社会的进步有益。现代史的研究亦如是。 本书整理收录了杨奎松教授近年来见诸报刊杂志上的各种访谈、演讲文稿及专著书序。以平易亲和的文字,触及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真相,并展示了一位卓有成就的历史学术态度和方法,包括他对历史真相的执着以求,对芸芸众生的现实关怀,对民族主义的全面反思,对人性的尊重和深度发掘。 人是思想的动物,人活在现世,就应当让自己活得明白些。历史学家不仅有必要让自己明白些,而且有责任运用自己的专业技能,通过最有助于人们理解的语言文字乃至图像形式,把自己所了解的知识和自己的思想观点,传播开来,让社会上更多的人活得明白些。
走近真实
暂无简介
开卷有疑:中国现代史读书札记
《开卷有疑:中国现代史读书札记》作为杨奎松教授近年来所撰中国现代史读书札记的一个结集,涉及近现代政治、军事、外交乃至重要历史的研究著作10余种。书中既有对这些著作学术成就、学术特色的中肯评价,也有对其中的偏颇、阙失、不足的指正,并多有独到的见解。读来有耳目一新,振聋发聩之感。
失去的机会:抗战前后国共谈判实录
《失去的机会:抗战前后国共谈判实录》是作者在国共关系研究上的成果之一。作者历经数年,搜集整理了两党在抗战前后十多年间谈判的草案、提案和谈话录,以及在各时段开具的条件;直接或间接引证了各种涉及谈判问题的来往信件、电报、报告、情报及会议记录等材料;解密解析了“‘收编’与‘改编’”“‘合并’与‘跨党’”“新四军问题交涉”“蒋毛会面之流变”“马歇尔调处的成与败”“打亦谈来谈亦打”“南京代表团的困境”等一系列谈判的核心问题;真实再现了在云谲波诡形势下,国共两党谈判的曲折过程和历史真相。
苏联与中共军事力量的成长
暂无简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暂无简介
海市蜃楼与大漠绿洲
中国近现代社会思潮研究丛书
冷战时期的中国对外关系
国际冷战史的研究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包括美国和前苏联等各有关国家大量解密与开放历史档案文献的基础上的,本套书就是在利用这些新档案资料作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编撰的北京大学国际冷战史专题讲义。《冷战时期的中国对外关系》着重于讲述冷战背景下中国对外政策形成和变动的情况,涉及冷战的起源及对中国革命的影响、朝鲜战争与冷战在亚洲的兴起、台海危机与中美之间的冲突、中国外交的革命化进程、中国联美反苏的战略出台、建立反对苏联霸权的国际统一战线、80年代中国外交的变化。
中条山战役“出兵”之争
暂无简介
中共党史研究中的若干疑问
暂无简介
你想干什么
《你想干什么》内容简介:除了打击囤积居奇之外,蒋经国当时在上海的另外一个任务是稳定物价。这一任务在经济上就更不可能了。在当时货币发行失控、供求失衡的条件下,物价是控制不住的。你一定要强行控制,反而会助长黑市,形成价格双轨制,恰恰又给了蒋经国想打击的那些人又一个发财的可乘之机。无论是外汇还是物价双轨制,这本来就是官僚资本赖以发家的天堂。
中共与莫斯科的关系 (1920-1960)
暂无简介
开国外交秘闻 (轻历史 10)
暂无简介
中国当代史研究(1)
《中国当代史研究(1)》以中国当代历史为研究对象的系列出版物。举凡1949年以还之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国防、外交、教育、科学、社会等历史问题.均属本出版物讨论范围。本出版物以还原和解读历史为宗旨,奉行学术自由、治学严谨、力求新知之原则,实行专家匿名审稿制,稿件取舍惟以学术质量为尺度。
平生风义兼师友
《平生风义兼师友》所有文章,均选自《南方都市报》知名专栏“大家”中的文章,主题为怀人,所怀念之人,有知名学者,有青年新秀,也有默默无闻的普通人。 易中天先生在父亲逝世一周年时特撰文纪念,陈平原先生怀念恩师吴宏聪教授,林岗先生怀念好友张宪教授,周振鹤先生怀念恩师谭其骧,感人之情弥漫于字里行间。尤值一提的是陈四益先生怀念多年合作伙伴丁聪,并带出一桩历史公案的澄清。透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感受到中国文人对人间情感的重视、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