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庚
林庚(1910年2月22日-2006年10月4日),字静希,原籍福建闽侯,生于北京。现代诗人、古代文学学者、文学史家。北京大学教授。192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后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
西游记漫话
5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5.7%
《漫话》是林庚先生对经典作品的解读:《西游记》是以童话的方式反映市民社会的英雄理想。孙悟空的形象,多地源于市井文化;而《西游记》描绘的神魔世界,和世俗市民社会息息相关。
唐诗综论(120年纪念版)
商务印书馆自1897年始创,以“昌明教育,开启民智”为宗旨,于建馆翌年便出版了《马氏文通》,这部学术经典既是中国学术现代化的标志之一,也开启了商务印书馆百年学术出版的序幕。 其后,商务印书馆一直与中华现代学术相伴而行,出版了大批具有鲜明原创精神并富于学术建树的经典著作,诸多开山之著、奠基之作都是在本馆首次问世。这些学术经典的出版,使本馆得以**现代学术发展,激动社会思想潮流,参与民族新文化的构筑,也分享中国学界的历史荣光。 1949年以后,本馆虽以迻译世界学术名著、编纂中外辞书为侧重,但原创学术著作的出版从未止步。2009年起,我馆陆续出版“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全面整理中华现代学术成果,深入探寻现代中国的百年学脉。 丛书收录上白晚清下至1980年代末中国原创学术名著(包括外文著作),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涵盖文学、历史学、哲学、法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地理学、心理学、科学史等众多学科。意在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收录各学科学派的名家名作,展现传统文化的新变,追溯现代文化的根基。丛书立足于精选、精编、精校,冀望无论多少年,皆能傲立于书架,更与“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共相辉映,昭示中华学术与世界学术于思想性和独创性上皆可等量齐观,为中国乃至东方学术在世界范围内赢得应有的地位。 2017年2月I1日,商务印书馆迎来了120岁的生日。为纪念本馆与中华现代学术风雨同行的这段历程,我们整体推出“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120年纪念版(200种),既有益于文化积累,也便于研读查考,同时向长期支持丛书出版的诸位学界通人致以感激和敬意。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两个甲子后的今天,商务印书馆义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节点上,传承前辈的出版精神,迎接时代的新使命,且行且思,我们责无旁贷。
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唐诗综论(精装本)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国的高潮是唐诗,深入浅出而富于生气的唐诗,给后人以无尽启示,并为今天的文学创作提供了艺术借鉴。这是林庚先生对于唐诗的基本看法,也是他为什么特别喜欢并潜心研究唐诗的根本原因。《唐诗综论》是林先生数十年唐诗研究的主要成果,是有关唐诗研究文章的结集。文章分三组:唐诗高潮、唐诗远音和谈诗稿。后两组文章所谈诗篇和诗人,唐之前溯源《诗经》及屈原,唐之后涉及宋代词赋和苏轼,以此经之纬之,纵横交错,从而更凸显唐诗的立体形象。所以,本书虽是文章的组合,却有专着的效果。
中国历代诗歌选(唐五代)
彭庆生林庚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诗歌选》(上编),既是一部独具特色的诗歌选本,又是一部自成体系的优秀教材。自1961年出版后,深受教师、学生和广大读者的欢迎,多次重印;1988年,荣获国家教委高等院校优秀教材一等奖。林庚先生是著名的诗人,又是卓有成就的学者,在中国文学史、楚辞、唐诗、中国古典小说等诸多领域造诣极深。这种集诗人、学者与教师于一身的人生经历,使他在编选《中国历代诗歌选》时有如大匠运斤,使这一诗歌选本既富有诗人的灵性,又富有学者的卓识,同时也深具教师的匠心。
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
暂无简介
大家小书 小说评论类(套装共10种)(精装)
《大家小书》小说评论类(精装)包括《红楼梦考证》、《水浒传》与中国社会、《西游记》与中国古代政治、《红楼梦》与中国旧家庭、《水泊梁山英雄谱》、《红楼梦》探源、《西游记》漫话、《细说红楼》、《红楼小讲》和《古典小说漫稿》共计10本。该套箱装收录了10本小说评论类的大家小书,该套装将会以新的装帧、新的面貌呈现在读者面前。
中国文学简史
《中国文学简史》以“心在创作”为研究出发点,以“文学本位”为思考角度,以揭示文学的创造性奥秘为研究依归,真正为文学史“写心”的力作。因此它的价值,还不仅仅在于其中精彩纷呈的具体论述,更在于总体上所达到的极记境界和从中体现的高明的文学史观。
林庚文选
林庚先生是著名现代诗人、在古典文学研究界独树一帜的专家。《林庚文选》精选其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的代表性论文16篇,反映了作者在楚辞研究、唐诗研究、明清小说研究以及现代诗歌格律探索等方面的精辟见解和卓著成就。
诗人李白
暂无简介
空间的驰想
《空间的驰想》收录的是林庚先生晚年刨作的哲理诗,二00一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共二十七首,其中十二首后有作者自撰的散文诠释。此书出皈后,作者又有一些修订,二00五年《林庚诗文集》出皈时,我们采纳了这些修订成果,并以脚注的形式加以说明,同时,增为二十九首。《林庚诗文集》出版时,出于全书统一的需要,我们没有采用原版的影印方式,改为排印。此次单行出版,我们尊重作者生前的意愿,重新以手迹影印出版,并调整为二十八首、一诗中个别文字改动之处,在注中标明。
中国文学史 (名师讲义丛书)
暂无简介
林庚诗选
暂无简介
林庚楚辞研究两种
林庚先生是海内外著名的楚辞学专家,他毕生与楚辞结缘,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在福建长汀的厦门大学从事文学史教学,到八十年代在北京大学问世《天问论笺》并带教楚辞研究的博士生,楚辞可以说陪伴了他半个多世纪,他也将自己大半生的岁月,浸润在了屈原和他的作品的世界中。这期间,除去与文学史研究有关的内容(《中国文学史》和《中国文学简史》著作中的楚辞部分),他的楚辞研究的主要成果,是两部代表性著作——《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和《天问论笺》。
中国文学史/百年学术论著选刊
《中国文学史/厦门大学百年学术论著选刊》是厦门大学1941年油印本、1947年铅印本。朱自清先生为之作序。作者既是诗人,又是学者,因而能以诗人的眼光来考察、研究中国文学史,以诗一般的语言写就此书,使之成为20世纪拥有个性色彩的中国文学史著作之一。
诗的活力与新原质
林庚是诗人,也是研究诗歌的学者。本书精选了他的诗词论文、随笔等四十余篇,分为盛唐气象、唐诗远音、谈诗稿、新诗探索四部分,呈现了他在古诗和新诗两大领域的学术建树和主要观点,特别是他作为一个诗人论述古典诗词的独到之处。 林庚特别推重盛唐诗和浪漫派诗人,原因在于他特别重视诗的活力与新原质。诗的内容原是取之于生活中最敏感的事物,“新的诗风最直接的,莫过于新的事物上新的感情”,这便是诗的原质;而唐代正是诗的新原质发现得最多的时期。
中国历代诗歌选三
这套《中国历史诗歌选》由林庚与冯沅君二位先生领衔主编,全书共选诗(包括词曲等)一千首,较为全面地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面貌与成就。每首诗都附有作者的小传及注解,能够更好地帮助读者理解诗歌的意义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林、冯二位先生是著名的诗人,又是卓有成就的学者,在古典文学方面的造诣极深。二位先生集诗人、学者与教师于一身的人生经历,使他们在编选《中国历代诗歌选》时有如大匠运斤,使这一诗歌选本既富有诗人的灵性,又富有学者的卓识,同时也深具教师的匠心。 本册为第四册,主要选取金元、明、清以及近代的作品。中国诗歌发展到元代,出现了一种新的诗歌样式——散曲,极大地丰富了中国诗歌的形式。故本册选取的作品中,除诗词外,还有许多散曲佳作,作品题材亦十分丰富。
林庚推荐唐诗
自古以来的唐诗选本不知有多少,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无不出于别具会眼的选家之手。这本由著名诗人兼学者的林庚先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编选的唐诗选本,也因编选者对唐诗独特的感悟和识见,饶具个性而在众多的本子中独树一帜,不同凡响。无疑,每一位选家都有各自的兴趣所在,由此出发在众多诗篇中作出取舍,而“兴趣”背后,其实又都具有一种“诗美”的理想在。 林庚先生作为一位耕耘诗坛、深知创作三昧的诗人,对此显然是独具会心的。这就使这本诗选不同于一般的“学人之选”,而带上了“诗人之选”的鲜明特色,编选者以诗人对语言的敏感和深入体认,更充分集中了唐诗语言的精粹,使这本诗选具备了以少胜多、以简驭繁、举一反三的特点而在众多选本中胜出。
新诗格律与语言的诗化
暂无简介
林庚诗集
《林庚诗集》收录林庚先生已出版的六种诗集,以及迄今发现能够确认的散作114首(含词20阙)。可以说,林先生的诗作基本尽汇于此。
图史系列:中国文学简史(插图本)
从20世纪40年代以来,作者曾三次撰写中国文学史,《图史系列:中国文学简史(插图本)》为其集大成之作。作者意图通过对文学史上创造性精神的发掘与总结,来揭示文学创作的奥秘,被朱自清称为:用诗人的锐眼看中国文学史……他写的是史,同时也是文学;既是著作也是创作。
名家讲古诗·插图本
本书汇集了《文史知识》上曾刊登过的林庚、吴小如、程俊英、沈玉成、扬之水、金开诚、周勋初、缪钺、吴小如、霍松林、顾易生、齐治平、钱仲联等名家对于古诗的解读作品34篇,这些名家对诗歌的领悟力和审美感受力都很高,对于唐诗的解读也入情入理,相信对读者会有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