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
新唐书
29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90.5%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新五代史
6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90.0%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六一诗话:我国最早的诗话(国学网原版点注,刘德清审定)
3人今日阅读
《六一诗话》作者是宋朝的欧阳修,汉民族最早的诗话,开后代诗歌理论著作新体裁。原书只称《诗话》,后人称引时名之为《六一诗话》、《六一居士诗话》、《欧公诗话》、《欧阳永叔诗话》、《欧阳文忠公诗话》等。
欧阳修词集
3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9.1%
晚唐五代时期藩镇割据,赵匡胤“杯酒释兵权”而“大重儒者”,北宋开始文教大昌。王国维说:“天水一朝人智之活动与文化之多方面,前之汉唐,后之元明,皆所不逮也。近世学术多发端于宋人。”(《宋代之金石学》)而欧阳修就是北宋开一代风气的人物,是主导古文运动的北宋文坛盟主,在散文、诗、词、文学理论、文艺批评,乃至经史、书法、金石等方面都有很深造诣。
欧阳修文集(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2人今日阅读
《欧阳修文集》选录了欧阳修经典散文。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其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
欧阳修集全鉴(典藏版)
1人今日阅读
欧阳修(1007-1073),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吉安永丰(今属江西)人,自称庐陵(今永丰县沙溪人)。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卓越的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作为一代文宗,博学多才,诗、词、文创作和学术著述都成就卓著,为当时和后世所钦仰。他在文学创作上不但几乎是全能的,而且几乎是全优的,其诗、词、古文、辞赋、四六等创作在宋代都领风气之先,艺术水平均臻于一流。
洛阳牡丹记:最早的花卉专书(国学网原版点注,祝尚书审定)
1人今日阅读
洛阳牡丹记其后则曰叙事、宫禁、贵家、寺观、府署、元白诗、讥鄙、吴蜀、诗集、记异、杂记、本朝、双头花、进花、丁晋公续花谱,凡十六门,万馀言。後有梅尧臣跋。其妄尤甚,盖出假托云云。据此,是宋时尚别有一本。
欧阳修集
1人今日阅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于役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佚文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洛阳牡丹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易童子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三琴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大明水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归田录
《归田录》者,朝廷之遗事,史官之所不记,与夫士大夫笑谈之馀而可录者,录之以备闲居之览也。有闻而诮余者曰:“何其迂哉!子之所学者,修仁义以为业,诵《六经》以为言,其自待者宜如何?而幸蒙人主之知,备位朝廷,与闻国论者,盖八年於兹矣。既不能因时奋身,遇事发愤,有所建明,以为补益;又不能依阿取容,以徇世俗。使怨嫉谤怒,丛于一身,以受侮于群小。
欧阳修词选
晚唐五代时期藩镇割据,赵匡胤“杯酒释兵权”而“大重儒者”,北宋开始文教大昌。王国维说:“天水一朝人智之活动与文化之多方面,前之汉唐,后之元明,皆所不逮也。近世学术多发端于宋人。”(《宋代之金石学》)而欧阳修就是北宋开一代风气的人物,是主导古文运动的北宋文坛盟主,在散文、诗、词、文学理论、文艺批评,乃至经史、书法、金石等方面都有很深造诣。
归田录(外五种)
本书收录《南唐近事》、《江邻幾杂志》、《归田录》、《画墁录》、《泊宅编》、《孔氏谈苑》等六种宋代笔记。《南唐近事》,宋朝欧阳修撰,徐时仪校点。书中所记为南唐李氏三主四十年间杂事,半为史实故迹实录,半为小说异闻。由于南唐史籍多毁于兵燹,故此书所记旧闻琐事亦颇为史家所重,可据以补正史之阙。本书以《宝颜堂秘笈》所录55则为底本,又据《说郛》补入《宝颜堂秘笈》本未收录的6则,加以标点,校以《唐宋丛书》本和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江邻幾杂志》,宋朝江休复撰,孔一校点。书中所载多为唐、五代至宋嘉祐间杂事。内容涉及典章礼仪、选举职官、文坛掌故、市井轶闻等。本书以《稗海》本为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归田录》,宋朝欧阳修撰,韩谷校点。书中记载了朝廷轶事、职官制度和人物事迹,多为欧阳修耳闻目睹,随手记叙,有重要史料价值。《四库全书总目》称其“大致可资考据”。本书以1919年上海商务印书馆所编《欧阳文忠公集》本为底本,参校《说郛》本等。《画墁录》,宋朝张舜民撰,丁如明校点。书中多记朝野杂事,间亦阑入私人意气,有诬妄失实之处。然文字简洁传神,颇可照见当时世态风情;也记载了一些宋代的典章制度,有一定史料价值。本书以《稗海》本为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泊宅编》,宋朝方勺撰,田松青校点。书中所记多为宋仁宗至宋徽宗政和年间的朝野杂事。有些内容,如方腊起义始末,宋神宗熙宁、元丰年间的财政状况等,提供了真实的历史资料,十分珍贵。本书以《金华丛书》本为底本,校以《读画斋丛书》本。《孔氏谈苑》,宋朝孔平仲撰,王根林校点。此书是一部以记载北宋集前朝政事典章、人物轶闻为主的史料笔记,同时间涉社会风俗和动植物知识,为宋代笔记小说中较有名的一种。本书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宝颜堂秘笈》本、《艺海珠尘》本。
新五代史
《新五代史》,宋欧阳修撰,原名《五代史记》,后世为区别于薛居正等官修的五代史,称为新五代史。它记载了自后梁开平元年(907年)至后周显德七年(960年)共五十三年的历史。 《新五代史》撰写内容更加翔实,但对旧“志”部分大加繁削,则不足为训,故史料价值比《旧五代史》要略逊一筹。
六一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六一诗话·温公续诗话(中华经典诗话)
《六一诗话》是我国最早的诗话,开后代诗歌理论著作新体裁。《六一诗话》以“闲谈”的方式,随事生说,各则诗话条目之间的排列并没有固定和必然的逻辑联系,却始终贯彻欧阳修的基本诗学思想。《温公续诗话》作为续补之作,常常照应《六一诗话》,对《六一诗话》中提及的诗人、诗事予以补充或续说。主要是品评、鉴赏时人及前人的一些名诗。充分显示作者杰出史学家的特长,往往寥寥数语即传神达意,人物活现,跃然如睹,事意丰富,令人咀嚼。
流年急景,守一份深情
《流年急景,守一份深情》是一本散文精选集,书稿精选《古文观止》中韩愈、欧阳修等历代文学家抒写家国情怀、朋侪之谊、师友深厚情感的文字,引领读者体验古文之美,体会古人深情,于俗世生活中诗意地栖居,在现实生活中守住属于自己的那份真情。
六一诗话
《六一诗话》作者是宋朝的欧阳修,我国最早的诗话,开后代诗歌理论著作新体裁。《六一诗话》的基本逻辑起点就是对于语言与意义的综合思考。
佚文篇
本篇以汉武帝时发现散佚的儒家经书为话题,叙述了秦汉时期文章的盛衰史。
欧阳修集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
归田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集古录跋尾
《集古录跋尾》主要内容简介:北宋庆历、嘉祐年间,欧阳修历时18年“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而成《集古录》。又从皇祐、至和到治平年间,“撮其大要,别为录目”,撰成《集古录跋尾》。
国学基本典籍丛刊:宋本欧阳文忠公集(全三十册)
欧阳修(一〇〇七—一〇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庐陵(今属江西)人。欧阳修生平有极其丰富的诗词文赋创作,一直被推尊为北宋中叶文坛的领袖人物。南宋宰相周必大退归故里庐陵,率众收集欧阳修作品,编校成书,定为《欧阳文忠公文集》一百五十三卷,内含《居士集》五十卷、《外集》二十五卷、《易童子问》三卷、《外制集》三卷、《内制集》八卷、《表奏书启四六集》七卷、《奏议集》十八卷、《杂著述》十九卷、《集古録跋尾》十卷、《书简》十卷,另有《附録》五卷。周必大庆元刻本问世之后,历代翻刻不絶,遂成为欧阳修文集众多版本中占主导地位的一百五十三卷系统的祖本。此次影印所用底本即为国家图书馆所藏宋庆元二年(一一九六)周必大刻本。是本框高二十一点五厘米,宽十五点四厘米。每半叶十行,行十六字,白口,左右双边。首尾基本完整,中缺二十五卷(卷三至六、三十八至四十四、六十一至六十三、九十五、一百三十四至一百四十三),配以明钞本。此本钤有“乾学”“双鉴楼收臧宋本”等印记,可证曾为徐乾学、傅增湘等名家收藏,弥足珍贵。
花谱:宋人花谱九种
本书以文津阁本《四库全书》为底本,以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为开篇,收录了《扬州芍药谱》《刘氏菊谱》《史氏菊谱》《范村梅谱》《范村菊谱》《百菊集谱》《金漳兰谱》《海棠谱》等九种花卉谱录,介绍了六种花卉,再配以二十余幅宋人花鸟绘画,体现了宋人特有的文化气息和高雅的生活情趣。本书不仅是一本介绍花卉的专谱,更是一部介绍有关花的逸闻典故的文学著作,阅读与收藏价值皆备的佳作。
欧阳修诗文集校笺(套装上中下册)(竖排繁体)
欧阳修为宋一代文学宗师,是北宋有影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史学家。王安石曾赞美欧阳修的诗文云:“其积于中者,浩如江河之停蓄;其发于外者,烂如日星之光辉。其清音幽韻,凄如飘风急雨之骤至;其雄辞宏辩,快如轻本骏马奔驰。”《欧阳修诗文集校笺(套装上中下册)(竖排繁体)》整理者以被历来学者认可的四部丛刊周正大刻本为底本,除参校各有价值版本外,最为可贵的是,作者获得日本国宝级文献影印本,以日本天理大学图书馆所珍藏的南宋本《欧集》为主要参校本,纠正了不少疏纰漏误。全书编订缜密,校笺详允,集评精到。以资研究者参考。
六一词
暂无简介
牡丹谱
本书是宋代欧阳修《洛阳牡丹记》,周师厚《洛阳牡丹记》,张邦基《陈州牡丹记》,陆游《天彭牡丹谱》四本书的合辑,是中国古代关于牡丹分类欣赏与栽培最早的几本经典代表作。宋代哲学家周敦颐说过“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牡丹以“国色天香”的尊贵身份在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生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中国古人也留下了大量有关牡丹欣赏与栽培艺术的著作,而以宋代人的作品最为有名。作者将这四种有关牡丹的经典作品合成一本,对原文进行精要注释与流畅翻译,并在各段之后附有点评,对牡丹的植物学特性和栽培原理等进行充分的现代发掘解读,使读者能在领略古人审美情趣的同时,也能获得牡丹栽培与欣赏的实际技艺,全书并配有大量精美插图,生动易读。
童立方·中国古典美文系列:醉翁亭记
童立方·中国古典美文系列: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作于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 年),是最能代表欧阳修平实朴素、晓畅直白文风特点的散文作品。语言流畅,充满诗情画意,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不可多得的佳作。虽名为记亭,却并不是孤立地描绘醉翁亭周围的景物,而是把人物活动与琅琊山风景联系在一起,创作出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字里行间流露着欧阳修对祖国河山和劳动人民的热爱,以及他“与民同乐”的政治思想。
欧阳修小品:唐宋小品丛书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生于宋真宗景德四年(1007),卒于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和颇有建树的政治家。 一般而言,我们熟悉的是那个作为政治家和文学家的欧阳修,他官至翰林学士,他名列唐宋八大家,他被称为欧阳文忠公。可是,他也是一个儿子、一个丈夫、一个父亲、一个爷爷、一个朋友……他不只是书上的那个名字,他也曾是一个鲜活的人,行走在大宋的天空下。书中收录欧阳修散文近八十篇,从这些极具个性化文字中,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欧阳修。 《欧阳修小品:唐宋小品丛书》精选其哲思深刻、意趣清雅、情志深厚的近八十篇散文,并依据这些文章的内容意蕴,分为六卷。第一卷,浮生三千,人情世态知多少,选录的是欧阳修晚年写的《归田录》中的笔记小品文。第二卷,文人雅事,平生意趣足堪寄,选录的是寄寓着文人雅趣的小品文。第三卷,友义亲情,诚挚心意存尺牍,选录的是流露作者真情实感的赠序信札。第四卷,人间正道,沧桑道义相砥砺,选录的是道义感强的杂记和碑志类文章。第五卷,生死哀乐,愁绪满怀无处诉,选录的是情深意切的祭文和赋体文。第六卷,骨鲠忠正,至论名言标千古,选录的是立论忠正的论说文。可以说,这些文章是欧阳修真性情的表达,平易自然又耐人寻味,堪称欧阳修散文创作的精华。该书选文的文字部分参考上海辞书出版社《全宋文》、中华书局点校修订本《新五代史》以及大象出版社《全宋笔记》。
行书诗文稿(宋欧阳修法书选)
《宋·欧阳修法书选:行书诗文稿》是历代法书真迹萃编系列。行书简言之是在楷书的基础加以小的变化,书写起来很简便的书体,故而与楷书相间流行开来。行书是介乎草书和楷书之间的一种书体,它不象草书那样难写难认,又不象楷书那样严谨端庄。所以古人说它“非真非草”。它的特点是运用了一定草法,部分地简化了楷书的笔画,改变了楷书笔形,草化了楷书的结构。总之它比楷书流动、率意、潇洒,又比草书易认好写。
集古录跋尾 集古录目(金石文献丛刊)
《集古录》为欧阳修所编纂金石资料,是中国最早的金石学著作,总计一千卷,大多散佚。其中《集古录跋尾》成于宋嘉祐八年 (1063),为欧阳修对其中的所录金石资料的评论,共10卷。全书内容涉及汉代至唐代古代碑刻数百通,分别加以跋尾,进行分析研讨,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 《集古录目》,是熙宁二年(1069)欧阳修命其子欧阳棐编录的。由于《集古录》只收录400多篇有题跋的拓本,大多数无跋尾的拓本未收录在内。《集古录目》则包括了欧阳修家藏的金石拓本达一千种之多,弥补这一缺憾。全书原编二十卷,惜未能流传至今。清人黄本骥根据吴荣光所藏旧抄本《宝刻丛编》,摘抄出《集古录目》佚文五百多则;按立碑时代年月重辑为《集古录目》五卷。
牡丹谱 芍药谱(宣纸线装 一函2册 清赏丛书)
古代文人所编的牡丹、芍药花谱合集。古有“洛阳牡丹,广陵芍药”之说,牡丹以“国色天香”的尊贵身份在中国古代文化及艺术生活中占据重要位置;扬州芍药种植历史悠久,在宋代盛极一时,有着极高的药用价值及文化审美价值。本书一共包括五种:欧阳修《洛阳牡丹记》、陆游《天彭牡丹谱》、余鹏年《曹州牡丹谱》、刘攽《芍药谱》、王观《扬州芍药谱》。这五部花谱体例较为一致,从品种、名目、药用价值和赏花风俗等三个方面分别介绍牡丹、芍药这两种名花,保留了牡丹和芍药的园艺栽培技术和观赏的文献资料。本书是“清赏丛书”中的一种,装帧精良,具有较高的知识性和观赏性。
欧阳修词校注
《欧阳修词校注》在校勘、编年的基础上,对欧词之人名、地名、本事、典故、名物及词句化用等做了深入而全面的笺释,并尽可能辑录古今学者对欧词的代表性评论,文字考订、词句笺注、资料辑录三者并举,在疑伪词的处理上尤为审慎科学。 《欧阳修词校注》在秉承传统笺注方法的同时,特别强调以词证词、以欧证欧。这尤其有助于揭示词这一文体的艺术特质,有助于理解欧阳修的文学世界。 《欧阳修词校注》可为学界提供一个校勘精湛、笺注深入、资料丰富、文本可靠的欧阳修词之定本,对当下词学研究,尤其是对欧阳修研究和北宋词研究,产生推动作用。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欧阳修词校笺
《欧阳修词校笺》,宋欧阳修撰,欧阳明亮校注,其中《欧阳文忠公近体乐府》三卷、《醉翁琴趣外编》六卷。《欧阳文忠公近体乐府》三卷本系从《欧阳修全集》中析出,是为《全集》本,成于南宋庆元间,收词凡179首,经过南宋学者的删汰纂輯。《醉翁琴趣外编》成书略晚于《全集》本,乃当时系列词选“琴趣外编”之一种,收词凡203首。剔其重复者130首,《琴趣外编》本尚溢出73首,这些溢出之作,除一些误收者外,多系《全集》本纂輯者认为太过艳俗而刊落者。今欧阳明亮将欧阳修两种词集合而校注之,包括汇校、考证、注释与资料汇编等。其汇校部分,选取由宋至清各种欧词版本详加校勘,订正讹误,辨明源流;考证则涉及欧词真伪、作年及相关本事;注释部分于欧词用典、语源、词义均有揭橥,以助读者探求欧词内蕴;资料汇编则辑存历代文献中涉及欧词的相关资料,以便学者参稽。
欧阳修词(宣纸线装 一函2册 文华系列丛书)
欧阳修诗词选编。欧阳修在宋初词坛上有重要位置。欧阳修词作内容以恋情相思、离情别绪、酣饮醉歌、惜春赏花为主,善于以清新疏淡的笔触写景,对事物体察入微,看似随意写出,却是无限传神。欧阳修诗受李白、杜甫、韩愈影响。表现个人的生活经历或抒发个人的情怀,以及对历史题材的吟咏等。本书精选欧阳修诗词,配以少量注释,繁体线装,列为文华丛书出版。
毛诗本义诗解颐
一九二四年,末代皇帝溥仪被逐出皇宫。北洋政府组织清室善后委,负责接收清点清廷文物图书,清点过程中,在故宫内发现了与其他字书杂物放置在一起的“四库全书薈要”,所幸该书不僅完整无缺,而且觸手如新,在战乱频仍的年代,这部世间孤本竟得以保存下来,可谓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大幸事。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国民党政府把“薈要”连同故宫文物运至西南,全国解放前夕,国民党在竄逃之际,又把“薈要”运到台湾。一九八五年,台湾世界书局将此书影印出版,精装十六本,共五百册。 由於海峡阻隔,我们暂时无法“睹‘四库全书薈要’”的真容,但是,吉林出版集团对於“薈要”的影印出版,却在某种程度上稍减我们的遗憾。这也是这部中华文化的珍品首次在大陆印行。它的出版印行,无论是对於歷史文献的研究整理,还是对於中国古代歷史与思想文化的研究,其积极意义都是不言而喻的。同时,由於“四库全书薈要”本来就是书中精品,再辅之以现代的印刷技术,这套黻书也理所当然地应该成为大小图书馆和个人收藏的珍品。